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卫生类高职院校,其前身是1935年3月青海省卫生实验处举办的第一期种痘人员讲习班。1939年省政府开办医务佐理人员训练所,设医佐班和护士班。1943年,医务佐理人员训练所改名为卫生人员训练所。1948年10月,卫生人员训练所改名为省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48年春正式开学,马步芳兼任校长,学制三年,聘请专业人员任教。1949年9月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司令部卫生处接管。1950年学校与青海军区卫生学校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卫校,195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奉命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遂将该校移交给地方政府,正式建校为青海省中级卫生技术学校。 五十年代学校曾数次更改校名,1951年为青海省中级卫生技术学校,1954年为青海省卫生学校,1955年为青海省西宁卫生学校,1958年为青海省第一卫生学校,1960年第一卫校与第二卫校合并,改名为“青海省卫生学校”,此名沿用至2003年学校升格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在青海省卫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青海省卫生干部专科学校”并挂牌招生,承担省内成人医学专科教育任务。1990年省内5所职工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学校成为联合大学的卫生分校,当时三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1993年经省教委评估,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1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正式升格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经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的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公办普通全日制高校(高职教育)。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占地500余亩。现有六个系(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基础科学系)和二部(社会科学教学部、成教部)。学院开设27个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是贵州省省级示范专业。学院依托航天科工集团的优势资源,设有两个校区和实训中心,拥有计算机教学中心、加工中心、机加实习厂,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多个实习厂,建有经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国家“第四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对机械制造、数控、模具、计算机,电工等多个专业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学院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始终视教学质量和就业为生命线,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力推行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平台, 与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贵航集团011基地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的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训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院全称: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性质:公办 学院代码:12223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层次:高职教育 学习形式:普通全日制 学院地址:遵义市延安路314号,有两个教学区和实训中心。 网址:http://www.gzhtzy.com 电话:0852-8612782 0852-8612502 邮编:563000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附属有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全国中职示范校、国家级重点中专)和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 ★良好的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1239亩,有南宁、崇左两个校区,现有在校生30782人,其中大专生8324人,中职生22458人。教职工1334人,专任教师1193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318人,双师型教师955人。校园建筑面积39.77万平方米,教学设备达12041万元,建有功能齐全,信息化程度高,信息量强大的数字化网络校园系统。建有游泳池、室内体育馆、健身楼、大型超市,和配有独立卫生间、热水供应的学生公寓,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类实训基地、自治区财政支持的汽车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以及实训条件优良、设备先进的电气技术实训室、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建筑综合技能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商贸实训室、数控加工实训基地、语言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在所设的专业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物流管理、建筑装饰、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硅酸盐工艺与工业控制8个专业为自治区级重点专业及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与监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会计8个学院重点专业。建筑实训基地为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学院还是自治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国家建材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培训工作站、信息产业部电子计算机行业技能鉴定站等十个实训考证基地。 ★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院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需求者为中心,秉承“人人有才,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教育思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从高职到研究生的深造通道,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以建设“国际水准、全国一流、广西第一”的职业院校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 ★先进的学院管理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院贯彻“五个三办学指导思想”和“七个一工作思路”;实行“三段七级”的教学管理模式,“渔翁得利”的后勤管理模式和“九全九美”的学生管理模式。 ★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百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华职教社—黄炎培优秀学校、中国企业培训示范基地、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中国职业院校500强、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关心成长模范学校、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文明风采优秀学校、广西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50个荣誉称号,连续多年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中获奖总数第一,近三年获得全国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技能赛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软件算量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施工项目管理沙盘总决赛特等奖、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技能赛一等奖等584项。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9年,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以工科为主的民办高职学院。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汽车工程、管理工程共4个系,以及基础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学部。涵盖机械设计、机电设备、自动化、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商务和海上乘务等7个专业类别。并在校生近5000人,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 海滨城市 风光旖旎。 学院坐落于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大连。大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学院位于大连的金普新区,这里东临迅速崛起的装备制造业园区,西靠风光秀丽的金渤海岸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市”外桃源,独有静谧,是莘莘学子实现梦想的第一高地。 设施先进 条件优越。 学院占地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中心、实训中心、图书馆以及体育场等教学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93.12万元;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技能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此购置了技术含量高、性能优越的仪器设备,学院投资2800万元建设实习实训中心,中心涵盖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电工、焊接技术、钳工技术等六个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500多人实习实训。 群贤荟萃 名师强校。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充分发挥大连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学院制定特殊政策引进高素质人才,并聘请了大连高校的知名教授、行业专家来校任教,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有教职工328人,专任教师168人。专任教师中副高职以上职务4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4%;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47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8%; 内涵建设 特色强校。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学院以现代企业升级转型为契机,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进“理实一体化”、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环节模块化等改革策略。学院坚持校企合作,课证融合,开展中级工证、高级工证、CAD证、计算机证等十多个工种的考证工作,学生的获证率为96%。学院与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为学院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拓宽渠道 高质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建立了全程指导教育、全程跟踪管理、安置全员就业、重点帮困的“四全一重”的就业管理模式。拓宽了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的对接、订单班直接就业、政、校、企合作就业、学院推荐就业、企业招聘就业等“五种”就业途径。我院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5%以上,中央电视台、大连电视台多次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了特色报道。 立德树人,服务为本。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宗旨。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展突出时代精神、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助困与扶志”、“助困与自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通过开展“四个文明”、“校园十佳”、“励志模范”、“勤工助学”、“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励志成才,完善人格,关爱心灵,构建温暖包容的心理健康氛围。 诚信办学 美誉八方。 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法办学,施“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经过全院师生努力拼博,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十大诚信单位”、“全国十大最具就业竞争力学校”、“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高校文明食堂”等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院人才培养的工作评估;2014年完成了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机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的建设任务,获辽宁省财政厅拨付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2015年1月,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百所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在辽宁省首批试点的4所高职院校中唯一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2015年8月,学院被确定入选大连市公共实训基地。
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是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专门为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在校生5000余人。校区位于国家级新区——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脚下,蒲河南岸,毗邻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这里青山入目、碧水环绕,书香四溢的校园芳草萋萋、绿树成荫。 近年来,学院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现代服务业之劲风,秉承“以礼服人 求知务实”的校训,视质量为生命,以特色求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院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有80余个实训实验室,学院所有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无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教学、生活、体育等配套设施完善。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紧扣时代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教学资源,调整专业结构,设立了酒店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中餐烹调)、烹调工艺与营养(西餐烹调)、食品营养与检测、中西面点工艺、旅游管理、空中乘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会计信息管理、汽车营销与服务、电子商务、人物形象设计、软件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等16个深受社会欢迎的品牌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中,国家示范专业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3个,行业重点建设专业5个。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现有校内专任教师23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占62.8%,副高级以上职称占29.2%,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76.8%,多数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此外,学院还聘请了一大批行业大师、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积极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证书并重的办学模式,形成以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为辅的办学格局。学院注重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人民大会堂、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豪酒店管理集团、辽宁友谊宾馆、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家乐福商业集团、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洲际酒店集团、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中国国际旅行社等3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学院与马来西亚、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签署合作交流协议,为学生出国(境)深造创造条件和机遇,与美国、新加坡、澳门等境外企业签订多项合作协议,选拔优秀学生赴境外实习就业。学院毕业生专业技能精湛,综合素质过硬,就业率超过97%,实现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三满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欢迎。 近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餐饮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行业培养人才突出贡献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先进单位”、“辽宁省就业先进单位”、“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辽宁省参与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十二运沈阳赛区优秀贡献奖”等殊荣,并被国家及有关部门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辽宁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辽宁省技能型服务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职业院校骨干师资培训基地等。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学院矢志不渝的追求,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豪迈的气魄,在新的征程上一路高歌前行。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民办高校。学院位于徐州泉山风景区南麓,毗邻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院累计投资3亿元,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容纳6000名在校生规模的教学、实训、生活和文体设施。学院积极加强与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在内的周边强校联合办学,共享优势师资和办学资源。学院现有各类教师总数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为71.68%,承担各类教研教改项目200余项。办学以来,已累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3万人。 学院现设有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中锐汽车学院、社会公共服务系、翔宇航空学院、公共基础课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思路,深化产教融合,先后与60多家企业、学校开展多形式、多模式的合作。同时,学院面向职业导向需求,年均承担社会培训4000余人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学院建有BIM、康复治疗技术等7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个,在18家企业建立企业实践教学部,并聘请企业有关负责人担任实践教学部主任。学院与上市公司云意电气有限公司、淮海控股集团等单位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面积达8.3万平方米,共享实训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2017年,我院设立并建设的徐州市装配式建筑信息化云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透水砼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徐州市科技局批准认定为徐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彰显,在质量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标志性建设成果:2017年,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入选省高水平骨干专业;2017年,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为徐州市特需专业、重点建设专业获批全市领办权。学院已经建成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建成覆盖5个专业的省级“十二五”规划重点专业群——土木工程专业群;拥有1个省级高职高专实验实训示范基地——电子及嵌入式系统技术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个专业入选徐州市品牌特色专业;3个合作企业入选徐州市“校企合作示范企业”。 学院注重办学质量和效益,注重学院发展的内涵建设。2014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多次承办包括省运会在内的大型体育赛事及社会活动。学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平安校园、园林式校园、模范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徐州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省级奖励百余项。学院办学成绩被多家省市媒体报道,社会声誉良好。 学院大力实施内涵提升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努力把学校建成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高职院校。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盐城地区第一所省属公办示范性综合型高职学院,是全国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江苏省首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50多项。 学校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资产总值近6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教职工近600人,在校生8000多人,建有国家及省财政资助的实训基地5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1个、专业实验实训室100多个,创建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教学团队30余项,荣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20多项。 建校50多年来,学校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树立“崇尚一技之长,生生皆可成才”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立足盐城,面向苏北,服务沿海,辐射长三角,先后培养了4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坚持以创新为抓手,引领区域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铸校、人才强校、创新活校、和谐兴校”五大方略;创新办学体制,成立学校理事会,构建了政行校企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育人模式,探索形成了“双链对接、双教融合、双证融通、双元互动”的“四双”育人模式;创新高职文化,坚持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培育形成了“求实”文化;创新服务载体,全力构建科技研发、社会培训、资源共享、专业指导四大服务平台。 学校以学生技能获得为主线,构建分层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贯通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就业+升本”的“立交桥”。毕业生以其“为人诚实、理想务实、技能扎实、工作踏实、创新笃实”的“五实”特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长白山林壑尤美,三江源水尤清洌。美丽山城白山市,就镶嵌在长白山西南麓的青山绿水之中。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是这座美丽山城中唯一一所公立高校。学院是2008年由原通化师范学院白山分院、吉林省中医药学校和白山市财会中专三校整合而创建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六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教育、行政管理、医药卫生和财经等方面的人才。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2018年秋季将迁入新校园。新校园位于白山市江北新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青山湖景区,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校园分为教学区、实验实训区、办公区、综合服务区、生活区、活动休闲区六个部分,是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新校园。学院现建有药学、工业工程、财经、教育、旅游和护理六个系,开设中药制药技术、中医学、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护理、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播音与主持等14个高职专业。其中,护理、会计、学前教育、中药制药技术被列入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27人、副教授91人,双师素质教师120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人;有在校生2500人。 学院建有计算机操作技术、中医药技术、康复保健技术、工业机械技术、会计模拟技术、旅游服务管理、幼师等76个校内实践基地;与上海亚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大一院、星泰记账公司、修正药业、长白山紫玉度假酒店、吉林大药房、吉林哈尼国家级自然管理局、白山市广播电视台、白山市科技局等企业、院校、部门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7个。 学院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尚德竞技”的院训,重视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学院所实施的引企入校、融入企业、现代学徒制、以赛促教、课证融合、双师素质培养、二课成绩单制度、青马工程等教育教学新举措,凸显了经历教育、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特别是“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将学院各类技能竞赛、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军训、志愿者活动、公益服务、参观考察、书画展、舞蹈大赛、篝火晚会等一系列二课活动课程化、系统化、规范化,使“二课”与“一课”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全面提升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学院毕业生思想素质好,综合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首次就业率85%以上。 建院十年来,在教育教学评估评优和各级各类竞赛中,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10余次,省级奖项60余次,办学广泛受到社会赞誉。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因山而得名,因水而灵秀。学院秉承的办学精神是“坚韧顽强,向前向上”,这是长白山红松挺拔向上精神、三江奔流不息精神、白山先民闯关东拓荒精神、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精神和四保临江拼搏牺牲精神的高度凝缩。目前,为使学院跻身于吉林省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高职学院行列,学院人正高扬这一精神,开拓进取,奋力前行。
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秀丽宜居、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这里交通便利,新长铁路、宁连高速、京沪高速、京杭大运河等穿境而过,涟水机场通达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是新兴的交通枢纽、台资高地和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 学院占地1269亩,总建筑面积近28万平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学院紧临周恩来纪念馆、吴承恩故居等游览名胜,环境清新优雅,文化氛围浓厚,是青年学生求知读书的理想学府。 学院是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发起和常设秘书长单位,是江苏食品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是江苏省食品工业协会、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是中国食品学院联盟单位,是江苏省食品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同行业共进步,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进入新世纪,学院在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办学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院200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17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进入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单位的行列,并于2015年高水平通过国家教育部验收。 学院设有食品学院、药学院、健康学院、酒店学院、财贸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开设的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幼儿保育等45个专业,涵盖了食品药品产业链中原辅材料生产、安全质量控制、贮运与营销等主要环节。学院建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省精品课程5门;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高校特色专业或建设点5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610人,校内专兼任教师469人,引进或聘任来自企业一线的各类兼职教师496人。校内专任教师中,教授36人、副教授141人,硕士以上学位300人,其中博士35人。拥有全国食品工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供销合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4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烹饪大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省高校教学名师等30余人,淮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淮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淮安市“533”人才培养对象近等40人;还拥有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等2个江苏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建有食品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烹饪工艺、机电控制、计算机网络、经贸物流等11大类实验实训室182个,各类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近1.2亿以上。其中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5个,省级工程实验中心2个。学院还建有全国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的食品科技园,已建成焙烤、肉制品、乳制品、啤酒、黄酒、葡萄酒、糖果巧克力、饮料等多条生产线。 栉风沐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学院为社会输送了6万多名合格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学院秉承“立德尚能,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不断深化“多元融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特色办学、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智慧办学和惠民务实,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学院荣获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90余项。2011年,学院“构建‘四位一体’合作平台,促进校企深度融合”的改革创新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四周年成果展、“围绕食品产业链,做强优势专业群”的特色积淀与实践创新项目荣获江苏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等奖。2013年,“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再次荣获江苏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学院“围绕食品产业链,做强优势专业群”的特色积淀与实践创新、服务产业需求,“双链”融合发展,江苏食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三项成果,同时荣获职教类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探索与实践招生与招工结合、校企共同培养的现代学徒制,2015年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试点单位。2016年,成功获批四年制应用本科(4+0)办学资格。 学院建成三个省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据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方知网联合评估,我院科研竞争力在全国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中排名第21。由我院与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共同研发培育的优质甲烷单细胞蛋白菌种搭载长征七号火箭顺利归来。学院与地方政府共建江苏食品产业科技园、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 学院始终与国际接轨,依托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平台,与加拿大、法国、英国、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合作办学,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2014年,学院举办了首届中外高职教育校长论坛,来自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中华台北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大陆20余所知名职业院校的校长出席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在国内外高职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6年以来,学院还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六五”普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30余项。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体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人正在努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优质高职院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内容截止至2017年7月1日)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普通高职院校,是省政府规划的升本高校。学院地处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区、中原经济区三区叠加发展区域,郑汴一体化的中心,学院承担着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航空港区、郑州汽车工业园区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的任务。 办学30年来已有十万余名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工作着,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界的领军人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接近100%。学院的办学事迹受到国家省市100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表扬,被誉为“技师、工程师、企业家的摇篮”,先后荣获“全国先进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指导先进院校”、“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学院多次被评为“省级办学先进单位”及郑州市“十佳院校”等荣誉称号,河南省高工委、省教育厅党组授予我院党委“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时任国家教育部长周济、河南省长郭庚茂、国家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到我院调研,对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院千余亩花园般的校园,30余栋教学科研大楼,近万名在校生,620多名专兼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高讲、高工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0%以上,其中,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再加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在我校任教的专家教授已组成了强大的师资队伍。 学院近亿元的各种先进教学设备,实验实训室81个,其中:“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 郑州海马校外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被评为郑州市重点实验室。100多家国家大中型企业授牌授证书确立为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和校企合作实验实习基地,确保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图书馆百万册图书,千兆校园网,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2500多台先进的计算机,为同学们学习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建有两个大型体育运动场、一座室内体育中心,足球场、网球场 、篮球场等。学生宿舍为标准四人间,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电脑桌、书柜、宽带等设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投资近千万元,建有60个标准化考场;校内机动车检测中心;校内工厂一家;汽车实训中心,基本实现以师带徒。 学院设置七系四部: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经贸管理系、基础教学部、中专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现开设专业51个。2016年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批准为“河南省品牌专业”;2016年省教育厅授予我院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称号。 学院实施“专家治校”战略。外引内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优化师资结构。努力构建集团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建具有专业特点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始终把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作为工作重心。实行校企合作,厂门校门对接、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学生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办学特色。学院竭尽全力为祖国培养品德好,专业技术过硬,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目前学院正遵照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培养所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自身办学层次,为把学院办成一所现代化的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6 57 58
  • ...
  • 879 8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