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钻铣两用机床
扬州力丰,LF9512,电压220V50Hz,功率550W,最大钻孔直径 ф13mm,最大铣面能力ф30mm,最大立铣能力ф13mm,T槽尺寸10mm,X轴最大行程300mm,Y轴最大行程130mm,主轴最大行程200mm,套筒行程50mm,主轴转速50~2500rpm。T型槽数:3,带加工推进式夹具,配附件:二叶键槽铣刀一套7支,配平口钳。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植物根系采样器(根钻)
产品详细介绍研究根部可以让我们更了解树木和植物根部生长(深度和密度)的可能性。通常来讲植物在土壤里都应该有密集广阔的根部系统,它能够让植物更充分地利用土壤。如果营养和水分都很充足,那么根部分布越广,吸收就越充分。测量根部系统也是土壤剖面中天然的物理以及/或者化学屏障。如果研究的根部看起来不太“平常”,那通常是以下因素造成的:土壤层太硬,根无法穿透。例如耕犁层、沼矿、厚重的黏土以及肥土层。土层差别太大,例如黏土与沙土,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和不含腐殖质的土壤(沙地)等。地下水过高。地下水平面波动太大。酸性土层。土壤下层氧气含量太少。比较不同土壤样品的根部密度时,样品的表面和里面都一定要相同。01 单头根钻单头根钻可以在渗透阻抗较低的土壤中取样,而且不会破坏样品。它最深能够在1米的地方取得15cm长的样品。02 双头根钻,2米深度的标准取样设备双头根钻可以在最大厚度为15cm的土层中取样,土壤样品几乎可以保持原样一致。双头根钻的底部有可以更换的钻头,顶部较短,不能拆卸,带有冲击头。
成都耀华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小型钻铣两用车床
产品详细介绍
江苏六鑫科教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西南石油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学校。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入选该工程的100所高校之一。2017年9月,入选为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石油工业相当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引起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毛泽东主席亲临四川隆昌气矿视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亲自主持四川油气田勘探开发。1958年3月,位于南充东观、广安武胜、遂宁大英的三口探井喷出高产油流,震动全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将军坐镇南充,打响了川中石油大会战。为了加快开发四川石油天然气资源,也为西南协作区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培养技术干部,国家决定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校址就设在川中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川北重镇南充市。1958年8月,石油工业部先期在成都招收643名首届学生,随后委派基建司司长马载同志率领一批年轻专家和干部职工奔赴南充,筹划学院的创建工作。9月20日,石油工业部会同教育部报经国务院同意,正式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学院。从此,学校伴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建设发展,开始了先有学生后建学校的破常规办学实践。1970年7月,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南石油学院。2000年3月,学校划转四川省,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大学,2005年12月正式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11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共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南石油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油气田开发工程(联合石油机械工程)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批准建设,1991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60多年的建设,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石油主干学科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学校现有19个教学学院(部)、1个工程训练中心。学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本科具有招生资格专业75个(其中2019年本科招生专业69个),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四川省特色专业,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1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8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包括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管理、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和8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有校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团队96个,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创新团队(含培育)2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资助计划”资助创新团队1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团队1个,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创新团队18个,西南石油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含培育)62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排名全国第一,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2005年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6942人(含非全日制统招硕士生),其中普通本科生30068人,统招硕士研究生5446人,博士研究生883人,学历外国留学生543人。另外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400人。(学生数据来源于2019年《高等教育统计调查表》)学校现有教职工2578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9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85人。专任教师1893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5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孙越崎能源大奖获得者3人,天府万人杰出科学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8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8人,天府万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天府万人科技菁英3人,天府万人社科菁英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4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博士生导师165人(含校外聘任导师),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1人,四川杰出人才奖1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师9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青年教师基金资助获得者11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20人。学校现有各级各类科研基地(平台)188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协作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111计划”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协作)7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1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心)1个,石油化工联合协会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基地、中心、产学研创新联盟)19个;四川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4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1个;中石油(重点)研究室14个;中石化(重点)实验室2个;中海油(重点)实验室、研究院3个;行业、地方产业联盟2个;厅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12个;校级研究院(实验室、中心、所)17个;横向合作科研基地69个;“十三五”横向合作战略(框架)协议17个。“十二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博士点基金、霍英东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等自然科学类纵向项目3148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规划、科技厅软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1456项,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合作项目6035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307项;发表论文17372篇,出版著作463部;授权专利5016项,其中发明专利2105项,实用新型(含外观设计)专利2911项。2019年学校新增项目合同经费5.96亿,实到科研经费5.015亿元。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该科技园是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都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成都市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科技园将依托学校的科技资源优势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逐步建成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研发、石油装备与石油化工核心技术产品孵化为主,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与办公服务等为一体的、西部地区首家以石油天然气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学校在教学成果评奖中,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112项,其中获国家教学成果奖9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1项)。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2010年以来学校教师主编出版各类教材200部,其中获评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21部教材列为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4部教材列为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学校建有成都、南充两大校区,校园总面积30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56万台(套、件),总价值6.61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207.5万册、电子图书447.41万册。与成都市共同打造“环西南石油大学能源科技经济圈”,在四川峨眉和重庆北碚建有两个野外地质实习专用基地,在四川南充市建有占地近百亩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学生实习基地,在成都市建有科技交流中心,在天府新区建有天府新能源研究院。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俄、英、德、日、法、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具有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多次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高校领导班子开展“四好”活动先进单位。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为核心,以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富有特色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根本保证,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引进国外智力先进单位”“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称号。2019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年,《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获得 “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第三届)。2001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再次被评为“优秀”。2018年,学校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受到专家组和四川省教育厅一致肯定。学校毕业生思想素质好、团队精神强,扎根基层、踏实肯干、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上手快、后劲足、业绩突出,受到用人单位广泛赞誉。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8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专家、教授、学者,一大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条战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今日的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秉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神,践行“明德笃志,博学创新”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为建成以工为主,石油天然气及其配套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能源大学和百年名校奠定坚实基础而不懈奋斗! 更新时间:2020年7月8日
西南石油大学 2021-02-01
哈尔滨石油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是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经、文、管、艺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学校,享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等荣誉。 哈尔滨石油学院创建于2003年,始称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哈尔滨石油学院,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哈尔滨新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有梦想才有未来”的理念和“博学求实、励志创新”的校训,以大庆精神创业、铁人榜样树人。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明誉校,管理强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校现有占地8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4585万元,纸质图书69.6万册。 学校立足地方,面向国家石油石化行业,主动适应现代产业及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以石油、石化产业为服务主体构建学科专业群。学校设有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学校开设29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脚踏实地品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一线工程师。现有在校本科生及留学生9000余人,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000余人。 经过数年的努力,师资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既聘有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知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国外学习培训归来的青年才俊,更有一批博士硕士为主体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既有省级教学名师、二级教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也有国际国内各类科技大赛的冠军得主及指导教师。 学校坚持校研企合作。学校为学生配置了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并与大庆油田采油九厂、山东亚通石化、齐齐哈尔二机床、大连恒力石化、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等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鼓励与资助学生自主地进行科学实验探索,开展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 为了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境内外18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设立学生海外课堂,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活动。 学校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和文化建设。“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寝室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为学生们提供了兴趣激发与才华展示的舞台。世界纪录“最大人体‘红绿灯’”“奔跑吧青春”“学生素质拓展大赛”“学雷锋活动月”和千人规模的“吟诵弟子规”“平板支撑大赛”“舞蹈展演”“荧光夜跑”“广播操展示”等大型活动吸引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校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的品牌,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哈石油的学子们不断创造着优异的成绩:女排蝉联2015年、2016年、2017年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刷新了本项赛事设立以来的最好成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40份,近三年获课外科技活动奖165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48篇;与北京大学共享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特等奖;2012年至2017年连续6年参加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多次取得全国一二等奖,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等多家媒体对我校代表队进行了专访;先后已有600余人考取了清华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考研率位列民办高校前三名;就业率位列黑龙江省本科高校第12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黑龙江省“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重要战略的实施,今天的哈尔滨石油学院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抓住机遇、埋头苦干,为把我校建成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哈尔滨石油学院 2021-02-01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2月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是黑龙江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高校,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从196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有64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7个硕士学位点;具有工商管理(MBA)、社会工作、会计、工程4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类别拥有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学2016年进入世界ESI前1%。 学校占地169.14万平方米,其中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分校校区占地33.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5亿元。建有万兆级校园网,图书馆藏图书255.05万册,有数据资源16种。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科研平台37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7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有校内外实习基地158个,其中,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1个。 学校有教职工2101人,其中专任教师1239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5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33人,博士学位450人、硕士学位627人;博士生导师137人;双聘院士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4人、青年学者1人、讲座教授5人;“龙江科技英才”科技创新人才1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5人、后备带头人2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模范教师4人、优秀教师7人、教学新秀1人、青年教学能手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5个、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学校还在石油石化等企事业单位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导师。 学校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25人,其中本科生15276人、专科生5384人、硕士研究生2067人、博士研究生298人。 学校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学生全国外语四级统考和黑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始终名列省内高校前列。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俄语教学研讨会曾先后在我校召开。“十二五”以来,建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等多种奖项。 学校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4项,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4项,国家重大专项任务4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8项(其中,主持重点项目2项,参与重大项目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科技项目6项、社科项目10项;科研总经费14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9项,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专利授权2233件;出版科研著作及教材299部,发表论文7350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234篇。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新墨西哥矿业技术大学、俄罗斯秋明工业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30多所国外高校在师资培养、学生交流、学术交流、教学改革、科研协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学校出版有《东北石油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东北石油大学报》和《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与全国300多所高校进行交流。 办学五十多年来,学校秉承“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和“严谨、朴实、勤奋、创新”的校风,形成了“坚持用大庆精神办学育人”和“全方位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办学”两个鲜明特色。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学校题词“用大庆精神育人,培养跨世纪人才”。办学育人成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办学五十多年来,培养各类人才近16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内高校前列。涌现出了以傅成玉、王玉普、胡文瑞、沈殿成、何树山、刘合、段慧玲、高金森等为代表的许多优秀企业家、院士专家、党政领导杰出校友和一大批严谨务实、无私奉献、投身基层、报效祖国的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优秀人才。 今天,东北石油大学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创优”的办学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石油石化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2-01
冲击钻弹簧助推防尘罩
一种冲击钻弹簧助推防尘罩,属于冲击钻防尘技术领域。它包括集尘罩和集 尘罩压紧器,所述集尘罩 包括底板(2)和安装在底板上的罩体(1),罩体和底 板上均设有使钻穿过的钻头通孔,罩体(1)和墙壁的接 触面上安装有弹性密封 圈(1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器包括弹簧筒(6)、安装与弹簧筒内的压缩弹 簧(5)、 还包括活塞杆(3),活塞杆(3)一端通过活塞(4)与压缩弹簧(5) 相连,另一端与集尘罩相连;集尘罩压紧器 上还设置有使其与冲击钻(9)连接 的连接件(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更换容易、防尘效果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一种种植钻阻挡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植钻阻挡器,包括圆柱状阻挡器本体;阻挡器本体内以其中心轴为中心设置 有贯穿阻挡器本体 1 两端的通孔;通孔的截面为梯形;通孔两端的直径相差 2mm。本实用新型阻挡器可 与目前大多数以色差区分种植深度的种植系统兼容,且与部分配套体系中的金属固定停钻器而言,该类 阻挡器操作更为简便和灵活,而且可高温消毒重复利用,制造成本低廉,可在不同种植系统中通用。
武汉大学 2021-04-14
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石油开采、运输和使用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污染日趋严重。对于石油污染土壤生态的修复,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但是,还未见高密度、高活性,能原位大面积使用的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的菌制剂的报道。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降解石油、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生态的菌制剂是由巨大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粪链球菌和热带假丝酵母经优化组合组成的复合菌群,其中各组分的配比是1~2∶1∶1∶0.5~1。
南开大学 2021-04-10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河北省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建于1976年华北石油会战初期,2004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2006年8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学院成立了“中国石油华北技师学院”,承担集团公司技师、高级技师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任务。 学院位于北京南特大型国有企业华北油田所在地——河北省任丘市,处于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毗邻驰名中外的“华北明珠”白洋淀。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和京开公路(国道106线)从本市通过,交通极为便利。 学院占地面积1129亩,校舍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原值1.28亿元,图书馆藏书总量49万册。学院拥有校园网、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电视教学系统,建有多媒体网络教室、语音教室、微格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有石油工程等六大实训中心以及水力学等33个实验室,其中石油工程和护理实训中心被河北省确定为重点实习实训基地,由我院与西南石油大学联合研制的石油实训中心的钻井、井下作业技能实训设备可模拟生产现场的各种操作,进行综合训练及考核,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金工实训中心(实习工厂)具有ISO9001认证资质和一、二类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产品远销苏丹等七个国家及国内二十余个省市。同时分别在华北油田公司、渤海钻探工程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建有48个固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还拥有十口原油生产井作为采油、储运等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学院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井控培训中心、驾驶学校。其中,井控培训中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钻井、井下作业人员的培训基地,被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IADC)确认具有井控培训资质和HSE国际认证权。我院护理专业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9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08名,讲师248名,并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华北油田副总工程师刘钺等在内的客座教授和有丰富实践经验及高级技能的兼职教师46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名。 学院坚持 “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按照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总体要求,依托油田企业市场、继承国有特大型企业的基础和实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培养专科层次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坚持突出特色,促进“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办学特色,与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育人和用人结合的关系,形成了“教学与生产”相配合的“零距离”模式。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油田、面向行业、服务企业,利用学院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积极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学院在中海油、中海油服、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冀东油田、江汉油田、新疆石油管理局等石油企业以及北京、天津、东南沿海、西部地区建有近百家就业基地,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部分专业就业率达95%以上。在河北省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估检查中,我院被评为“优秀院校”。 三十多年来,学院一直坚持“自强、勤奋、求实、创新”的办学精神,已为石油系统和社会各界培养各类人才数万人,毕业生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毕业生以文化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思想作风过硬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1 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