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谢建南
天使投资人、广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导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中心联合秘书处副秘书长(深圳秘书长)、联畅商业投资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尔尼服饰(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
云上高博会 2022-03-24
张建良
研究领域:高炉炼铁、烧结原料、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高炉专家系统、高炉长寿 人物经历: 北京科技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1989年留校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 2001.01-2002.12任北京科技大学炼铁研究所所长;2003.01-2005.05任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系主任; 2005.06至今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秘书长。 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2年被评为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03-2007年被评为北京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 2005年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2007、2008、2009年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奖励; 2009年获中国金属学会优秀论文奖励。 主要成就: 先后指导毕业博士生14人,硕士生47人,共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检索,获得13项国家发明专利; 作为主持人和主要完成人有2项成果获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和山东省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成果获河北省科技成果奖,3项成果获得地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从教二十年余来,所带领的钢铁冶金过程合理化研究梯队形成研究领域包括高炉过程仿真及优化、富氧喷煤、直接还原、熔融还原、炼铁新技术、氧气高炉和复合铁合金开发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研究性团队。
张建良 2021-06-23
杨建红
杨建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电子教研室主任。 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创新创业教学名师。
杨建红 2021-12-31
王建波
王建波,男,1975年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于兰州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兰州大学物理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到2002年在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访问研究,2007年至2008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访问研究。2008年被聘为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2009年获聘教授,曾任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1年起任中国穆斯堡尔谱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巨磁阻抗传感器、高频磁性材料和高频磁性的测量、磁性纳米结构的微磁学模拟、纳米磁性功能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磁性材料中的磁共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过的重要纵向项目包括国家863项目一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留学基金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6项,多次担任国际专业会议分会主席并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目前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作为研究骨干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一项。在Nanotechnology, Physical Review B, Applied Physics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24篇,H因子20,引用次数达1100余次。已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
王建波 2021-12-31
张建伟
基金项目 1. 作为负责人之一建立了国内首台悬架K&C实验台; 2. 在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建立并主讲专业课《汽车转向理论与设计》(后更名为《汽车转向技术》); 3. 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4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与汽车企业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 成果奖励 1. 获吉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5. 在专业领域发表论文30余篇。
张建伟 2021-06-23
欧阳建权
欧阳建权(1973-),男,湘潭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湖南隆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佐治亚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计算所。2019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2018年获宝钢教育奖。2011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入选2019-2020年湖南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获湘潭市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21年获湖南省专利三等奖。2016年和2019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湖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20年和2021年获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教学创新奖。2017年获全国高校大数据教育行业实践教学奖。2007年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省区块链协会副会长,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兼湘潭大学联络人,CCF青年工作委员会通讯委员,CCF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通讯委员,CCF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CF计算机视觉专业委员会委员,CCF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YOCSEF(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长沙分论坛2015-2016年主席,CCF长沙会员中心执行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智能传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形图像学会高级会员,机器视觉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教育大数据联盟理事会理事,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人工智能分会专家委员,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会员,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智能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专家,湘潭市社会组织行业党委委员,湘潭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工程教育认证专家、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湖南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咨询专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验收专家,湖南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专家,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专家库成员,湘潭市矿山装备产业专家,湘潭市下一代互联网专家,湘潭市科技创新智库专家,长沙市、湘潭市智慧城市专家,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湖南省政府采购评标专家,IEEE会员、《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Computers and electric engineer》等SCI期刊审稿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通讯评审专家、长江学者通信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评审专家、湖南省、湖北省、吉林省、江西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数据,深度学习,网络空间安全。参与国家标准(20190805-T-469    信息技术 计算机视觉 术语)
欧阳建权 2023-03-15
石彬
石彬,男,汉族,1982年7出生,山东东营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2年6月获项目管理领域硕士学位,专利代理人、技术经纪人、创业咨询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特聘讲师,现任学校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长期致力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对接、技术创新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等。先后主讲《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利知识论述》、《专利撰写实务》等课程。
石彬 2023-03-31
上海建桥学院
上海建桥学院(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多科性民办大学。 学校于2000年4月由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举办。2001年4月,学校获批为“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2003年学校被列为上海市11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2005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同意在“上海建桥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建立“上海建桥学院”,学校逐步成为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6年9月,首批本科学生报到入学;2010年7月,学校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自2004年起连续14年七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于2015年2月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5年秋,学校由浦东康桥整体搬迁至浦东临港。2017年5月,学校入选“上海市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上海市平安示范单位、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学校总投资已逾28亿元人民币,新校区占地面积800亩,规划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近38万平方米(另有约6万平米二期工程在建未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随着新校区的建成,学校已成为上海地区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多、校园环境最优美、教育教学设施最齐备、最现代化的民办高校,也是全国基础建设投入最大的民办高校之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6679.02万元人民币,教学用计算机6160台,多媒体教室174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总数18168个;目前,学校建有9个二级实验中心,2个公共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基地,各类实验室147个。图书馆座位数达到2500座,馆藏纸质图书146余万册,各类数据库97个,其中自建数据库1个。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有17808人,其中本科生15396人,专科生2412人,是上海地区在校生规模最大的民办院校。学校是上海市第一所获得留学生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目前在校留学生约100人。自创办以来,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15届愈4.5万名合格毕业生,建桥学子因“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发展可持续”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学校的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签约率也保持在95%左右,雇主满意度高位稳定。 学校现有教职工985人,其中专任教师69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比70.1%,副高及以上职称220人,占比32%。专任教师中“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1人,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3名,晨光计划项目获得者7名;学校有行政及教辅人员175人;学校还聘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约400名。 学校主动适应上海和浦东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调整。目前,学校设有10院1部,分别是:商学院、机电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和体育教学部。还设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智能化运用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新时代雷锋精神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12个,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5个,上海市特色专业3个,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优质在线课程3门、市级示范性全英语课程2门、市级重点课程53门、市重点教改项目11个。2017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 学校是上海市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单位、首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单位和上海市民办高校辅导员研修基地、首批上海市高校创业指导站、浦东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学校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学校机电学院的数控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示范性数控实训基地。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实行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学校的校训是:感恩、回报、爱心、责任;质量方针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依法治校,严格管理;办学理念是:民营模式、公益性质、人本观念、文化管理;办学使命是:为学生建成才之桥,为教师建立业之桥,为社会建育人之桥。建校以来,学校董事会始终坚持公益性办学不动摇,确保学费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日常运行,为学校内涵提升、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寻求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的多方合作理念,探索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以联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引进企业课程、聘请企业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等形式发挥行业、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先后与中兴通讯、东方网、解放日报、百联汽车、汉堡王、上海迪士尼等百余家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学校坚持依托校际合作办学模式,借助兄弟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在双向互动的交流合作中,增强学校发展实力。学校先后与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开展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我校选派教师参与指导,在合作中增强我校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内涵水平,为我校早日取得专业学位硕士点授权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加入由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9所高校共同参与的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参与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在校生就读期间可共享跨校优质教育资源。 学校热心公益事业,迄今已在全国各地捐建40余所希望小学,资助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300多名贫困生累计达1000多万元;此外,学校还多次冠名或赞助中国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国际跳棋等棋类比赛以及全国大学生击剑比赛、全国大学生摔跤比赛等体育赛事。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遵循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坚持“质量核心,教学中心,学生本位,教师主体”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教学为本,本科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继续实施好卓越建桥计划,紧密对接应用型转型发展新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内涵建设,努力把上海建桥学院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力争在国内一流民办大学建设进程中实现新突破。
上海建桥学院 2021-02-01
石丽洁
石丽洁 所在学科:凝聚态物理 职称:副教授 科研方向: 二维材料电子性质调控 稀磁半导体和半金属的铁磁性产生机制的研究; 半导体掺杂机制的研究; 稀磁半导体光学性质的研究
石丽洁 2021-12-31
河北建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河北建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5-04-1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