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液化天然气(LNG)冷量利用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车体结构高效模态轻量设计程序
本成果解决了车体结构板件参数多、数量大,现有商业软件难以开展车体优化设计等难题,实现了车体结构的快速建模、高效模态分析和轻量协同优化设计,计算效率较商业仿真软件大幅度提高。同时,本成果还具有以下创新点: 1.研究车体结构材料的形状和构成特性,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的车体智能建模方法,关键节点的精准度可保持在95%以上,提高了车体结构在横截面维度建模的效率和便捷性。 2.研究车体截面的几何特性,采用向量化的计算方式对车体截面实现了特性表征,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也为后续轻量协同优化提供了支持。 3.探究车体结构的变形特点,提出CUF高阶梁理论的截面降阶和动刚度法轴向降阶方法,在保证精度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小自由度,进一步提高了建模和计算效率。 4.研究车体结构的力学特性,结合机器学习等高效优化算法,构建结构尺寸、形状、拓扑优化设计模型,实现大规模多设计变量的轻量化及动力特性优化研究,计算效率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提高3个数量级,优化效果可提升10%左右。 5.本成果所用框架和算法均采用PYTHON语言编写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突破国外限制。
中南大学 2024-03-15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知名光电产品专业代理商,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光电产品代理企业。除了拥有一批专业技术销售工程师之外,还有拥有一支强大技术支持队伍。我们的技术支持团队可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设备安装,培训,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工作。为客户提供适合的产品和提供完善的服务是我们始终秉承的理念! 自2008年成立以来,昊量光电专注于光电领域的技术服务与产品经销,致力于引进国外先进性与创新性的光电技术与可靠产品,为国内前沿的科研与工业领域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助力中国智造与中国创造! 目前,昊量光电已经与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的多家知名光电产品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代理品牌均处于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沿,产品包括各类激光器、光电调制器、光学测量设备、精密光学元件等,所涉足的领域涵盖了材料加工、光通讯、生物医疗、科学研究与国防等。近年来,我们也专注于前沿的细分市场,为量子光学、生物显微、物联传感、精密加工、先进激光制造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秉承诚信、高效、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昊量光电坚持以诚信为基石,凭借高效的运营机制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为我们的客户与与合作伙伴不断创造价值,实现各方共赢! 立足于光电产业,昊量光电始终坚持价值创造与创新,赢得客户与合作伙伴的认可,不断拓展业务领域的新边疆,立志打造国际一流的代理服务品牌!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2022-07-04
婴幼儿卧式身长计婴儿量床
HX-1型婴幼儿卧式身长计(婴儿量床)特点: 1、测量范围:50~1080mm 2、分度值:1mm 3、测板摆幅:≤5mm 4、测板位移力:≤10N 5、外型尺寸:长124宽43高15cm 6、重量:7千克 相关产品: 婴幼儿卧式身长测量仪-婴幼儿身长测量床 本文中所有关于婴幼儿卧式身长计-婴儿量床http://www.xinman8.com/319.html的文字、参数、图片等如有产品更新换代、参数变动请联系我们的销售、技术工程师。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磷、氮、硅协同阻燃的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作为一种运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主要优点有:①耐湿性、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溶剂性好;②固化收缩率低;③介电绝缘性、力学性能优良;④与多种基材的粘接性能优异。但是,环氧树脂耐热阻燃性能差,极大限制了它在高性能化方向的应用。本项目采用磷、硅、氮三者协同阻燃体系改性环氧树脂,不仅使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达到不燃物标准,同时各元素比重都较低,相对降低由于某一种元素含量过高造成对环氧固化体系基体性能的过多影响。
厦门大学 2021-01-12
低氮排放的后备奶牛日粮
本发明涉及奶牛饲料领域,特别是一种低氮排放的后备奶牛日粮,该后备奶牛日粮由以下重量份(干物质)的组分组成:青贮玉米27~28份,羊草40~41份,玉米12~13份,大麦2~3份,豆粕6~7份,菜籽粕3~4份,DDGS:4~5份,无磷预混料2~3份。该后备奶牛日粮,既能够保证荷斯坦后备奶牛健康生长,又能减少日粮蛋白使用,从而降低后备奶牛粪、尿氮排放。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生物膜内自养脱氮工艺
CANON 工艺(Completelyautotrophicammoni-umremovalovernitrite)即生物 膜内自养脱氮工艺, 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该工艺是指在单个反应器或者 生物膜内通过控制溶解氧实现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 微氧条件下,亚硝酸菌将氨氮部分氧化成亚硝酸,消耗氧化创造 ANAMMOX 过程所需的厌氧环境;产生的亚硝酸与部分剩余的氨氮发生 ANAMMOX 反应 116 生成氮气。 在限氧条件下能够建立好氧和厌氧氨氧化菌的共生系统,而这一系统的存 在才导致 CANON 过程的发生。该工艺依赖于两种自养微生物菌群在缺氧条件 下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两种自养微生物菌群分别为 Nitrosomonas 属好氧菌 和 Plancto2 mycete 目的厌氧氨氧化菌。这些自养菌将 NO2- 作为中间产物,将 NH4+直接转化成 N2。将这一工艺运用到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在单一自 养反应器中实现 NH4+ 的完全去除。这两种自养微生物菌群在反应器中相互作 用,同时发生两种反应。在限氧条件下,NH4+被好氧亚硝化菌(如 Nitro2 somonas 和 Nitrososira)氧化成 NO2- 。随后,Plancto2mycete 目厌氧氨氧化菌将 产生的 NH4+ 和 NO2-以及痕量的 NO3-转化为 N2。NO2-也可作为微生物合成 时的电子供体,CO2 为电子受体,在这一过程中 NO2-被 CO2 氧化生成 NO3-。 在限氧条件下好氧和厌氧氨氧化菌的相互作用将使得 NH4+完全转化为 N2,同 时也有少量 NO3-产生。 在限氧条件下由于氧的穿透能力有限,因此自然形成了活性污泥的好氧区和 厌氧区,好氧区位于活性污泥的表层,主要以氨氧化菌和异养氧化菌为主;厌氧区 则位于活性污泥的里层,主要以 ANAMMOX 菌为主,可将氨氮及表层反应的产物 NO2-同时转化为 N2 和少量的 NO3-。 在实验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应用于尿液提取液废水的污水处理工程, 通过改进设计及相关参数控制,一级生化氨氮浓度由初始浓度 5000 mg/L 左右, 降至 50 mg/L,处理量为 30 t/d,二级生化达到氨氮一级 A 排放标准。
山东大学 2021-04-13
气体燃料低氮燃烧器
1. 痛点问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双碳”目标的提出,气体燃料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但我国气体燃料清洁燃烧的研究相比欧美国家晚,虽然近几年国产气体燃烧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大都局限在低功率的小型燃烧器范围内,燃料种类单一,燃烧器性能与国外知名燃烧器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国内市场,进口燃烧器占比在80 %以上,大功率燃烧器(>25 MW)占比在90 %以上。急需开发高性能的国产燃烧器,以减少企业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2. 解决方案 燃烧器采用特殊的结构,卷吸高温烟气,将空气与燃料稀释,降低燃烧强度,提高燃烧稳定性,同时采用亚音速设计加强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减少局部高温区比例。 合作需求 合作需求:从事燃烧设备制造加工等企业,有一定的燃烧器制造/运行/调试经验,本燃烧器适用于燃烧天然气、氢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炭黑尾气以及兰炭尾气等多种气体,可用于工业供热/蒸汽、水泥生产、陶瓷生产、石油冶炼等多个领域。
清华大学 2022-03-22
氮磷钾自动配比变量施肥机
成果简介: 精准农业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化肥的合理使用是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我国的化肥使用仍是粗放式,化肥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不仅增加了作业成本,而且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进行化肥的因地因时合理使用势在必行。本成果研究开发了“氮磷钾自动配比变量施肥机”,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条件实施化肥的自动配比和变量施肥,研发的控制系统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既可以进行人工操作,也可以接受GPS和GIS信号进行自动作业。结构简单,控制简便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污水深度脱氮除磷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近十几年来,随着污水厂一级A排放标准的提标改造工作的快速推进,有效削减了全国范围内有机物、氮源及磷源的排放,有效缓解了水生态环境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黑臭水体及富营养问题的发生。然而全国范围内的水污染问题是分布不均的,部分流域存在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环境污染问题,2015年环保部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等敏感水体提出更为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随后北京、河南、天津、安徽、江苏和浙江等省市相继发布了新的地方排放标准,各地出台的高标排放限值在污水处理厂掀起了新一轮的提标改造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3 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