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有机胍催化剂合成医用生物降解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有机胍催化剂合成医用生物降解材料的工艺方法,特别是医用生物降解性聚酯类聚合物合成的新工艺方法,其特点是使用无毒、无金属的仿生醋酸六丁基胍和醋酸四甲基二丁基胍为催化剂进行环酯类单体(L-丙交酯,D,L-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反应,从而合成高度生物体安全性医用生物降解材料。这一新工艺方法避免了使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具有细胞毒性的辛酸亚锡类催化剂。本工艺采用本体聚合法,聚合反应具有受控、活性聚合反应特点,不仅可合成均聚物,并且能用于合成具受控组成的嵌段共聚物。本工艺无三废污
南开大学 2021-04-14
可控降解活性纳米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研制及临床应用
在脊柱外科临床治疗中,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时,对生物材料的需求巨大。鉴于NBA/CDACP复合材料的优良性能,我们将该复合材料用于研制脊柱重建内植物,拟完成以下主要研究目标和任务: 1)设计制备NBA/CDACP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产品(脊柱椎间融合器、人工椎体、人工椎板),并进行产品的生物力学研究; 2)完成NBA/CDACP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产品的动物实验; 3)完成NBA/CDACP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产品的临床应用研究; 4) 培养2-3名生物纳米材料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科研人才和研究生,在国内外发表约5篇相关科研论文,申请2项国家专利,3项省内专利; 5) 初步建立活性纳米复合生物材料及制品的标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程序和模式,初步形成该类材料和制品的行业评价标准,为将来制定国家标准奠定基础; 6)临床应用研究完成后,将该产品向国家申请生产许可证,进行批量生产,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四川大学 2016-04-29
膜表面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真菌疏水蛋白
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真菌疏水蛋白是由丝状真菌在生长的特定时期分泌的一类具有特殊理化性质的分泌型的小分子量、疏水性蛋白质,它们可以通过自我装配在两相界面形成两亲性蛋白膜,改变介质表面的亲水性和疏水性,是已知表面活性最高的蛋白之一,有着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真菌疏水蛋白是纯天然生物提取制品,无毒害,无污染;耐酸碱,抗相变能力强。自我装配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透气不透水性。由于它的特性,使得它具有众多优点:(1)自
南开大学 2021-04-14
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生物医用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在镁合金多元组分设计理论、复合化体系构建以及表面功能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型研究, 自主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并且形成了系统的表面功能化改性技术,研究成果在生物植入器械(如 心血管支架、骨科固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提出多元合金化设计和 LPSO / SFs 相结构调控理论, 克服了传统镁合金降解不均匀、变形能力差以及强度低等难题, 研制出一系列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镁合金 , 该合金不仅保持高的抗拉强度(大千 350 MPa , 最高可到 410 MPa ) 和延伸率(大千20%), 实现了合金屈强比在 50%"'93%范围内的可控调节 , 而且降解速率低(小千 0. 4 毫米/ 年)且均匀降解。在此基础上,突破镁合金的结晶和加工尺寸瓶颈,创新性地提出了镁合金/非晶和镁合金/高分子的新型复合体系, 并形成了系统的表-界面功能化改性技术, 解决了单一镁合金降解速度过 快、碱性降解以及功能欠缺等系统性难题, 赋予了材料力学性能可设计、降解性能可调控以及抗菌功能化等特性。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生物医用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在镁合金多元组分设计理论、复合化体系构建以及表面功能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型研究,自主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均匀降解且降解速率可控的高强韧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并且形成了系统的表面功能化改性技术,研究成果在生物植入器械(如心血管支架、骨科固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可降解软组织支架 4D 打印技术与应用
生物活性软组织的医疗修复具有重大的临床需求。例如乳腺癌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 25%,且以每年超过 20%的速 率增长,特别是在中国,预计 2021 年新发乳腺癌患者将达 250 万人。但是,现 有的人工软组织替代物无法软组织力学与生物功能重建的双重需求。本项目已建 立了完善的可降解软组织支架仿生设计、4D 打印工艺、装备技术体系,以乳房 癌修复、气管软化病为应用开展了临床应用探索,实现了个性化乳腺和气管外支 架的国际/国内首例临床试验(共完成 9 例)。所制造的可降解软组织支架不仅可 实现初期形态与力学性能匹配,后期还可通过患者组织再生与支架降解实现自体 修复,从而为未来软组织医疗修复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研发的生物 4D 打印 设备与临床应用被 CCTV2、CCTV7、CCTV10、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陕 西日报等专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相关成果 2017 年获得陕西高等学 校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团队是以卢秉恒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增材制造”教育部创新团队 的重要分支,是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创新软组织医疗修复难题的重要探索。该团队 现有教授 3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 1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3 人。目前正致力于软组织 4D 打印的技术创 新、临床应用与产业化推广。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技术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聚乳酸等聚酯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热塑性淀粉及其共混物成型加工技术,成型制品包括以PLA、PBS、PHA或热塑性淀粉为基体,辅以添加剂的薄膜、板材、容器、注射零部件。这类产品的特点为:在一定的堆肥条件下,制品发生完全降解,转化成CO2和H2O及可用于种植的肥料。产品的力学性能和特殊使用性可通过配方进行调节。
四川大学 2021-04-14
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用作为骨修复材料
用于骨修复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 吸收性能的生物材料,制备成具有特定形状和三维连通的多孔细胞支架。在临床上已应 用的以硅酸盐为基质的 45S5 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一定的骨诱导性,但是,硅元素在组 织体内较难降解,而且该类型玻璃难以加工成强度高的骨组织工程的支架。前期由同济 大学材料学院开发了一种以硼酸盐为基质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硼酸盐玻璃,能制作成高 力学强度的大孔海绵状,并兼有生物活性和完全的、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特性,可用作为 细胞或基因活化的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植入生物体内,能按照临床上不同部位骨组织 的生长速度要求,能可控地调节降解速度,最终能完全降解,具有第三代生物材料的各 种特性。前期,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并证实, 该材料能满足临床上骨修复和骨替代材料需要。
同济大学 2021-04-13
生物活性氧化钛骨修复陶瓷材料
项目通过微纳米陶瓷烧结技术, 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氧化钛陶瓷, 可以与骨组织形成生物活性结合, 表现出优良的生物活性, 同时其光催化效应赋予其抗菌抑菌性, 可预防植入体污染引起的感染。该项目获得的氧化钛陶瓷兼具生物活性与抗菌抑菌性,可显著提高植入体的体内修复成功率。同时为提高纳米氧化钛的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大学 2016-04-20
生物降解-水溶膜
山东森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53 3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