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然蟛蜞菊内酯的分离纯化技术工艺
蟛蜞菊内酯作为墨旱莲的成分,其抗炎、增强免疫力、抗骨质疏松、生理功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生理活性已得到证实。可以预见天然蟛蜞菊内酯将在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项目以墨旱莲为原料,成功开发出柱层析-溶析结晶分离提纯蟛蜞菊内酯的工艺路线。制备蟛蜞菊内酯的纯度为99.2%以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0.1 mg蟛蜞菊内酯相当于21.0 mmol当量的硫酸亚铁的抗氧化能力,蟛蜞菊内酯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优于原花青素。项目投资500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年,平
天津大学 2021-04-14
凝胶抗冻性大豆分离蛋白加工技术
 一、成果简介 普通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功能特性,将其添加在肉制品、面制品和饮料中,可显著改善产品质构、口感和外观特性。添加的普通大豆分离蛋白虽然可以通过保水和保油作用适度保持产品的感官品质,降 低冻后产品破损率等。但冷冻后食品内部产生较大冰晶,产品中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下降,产品仍会出现持水性变差、硬度变大、复蒸时产品收缩和产品稳定性下降等现象,而且有些普通大豆分离蛋白在冷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低碳生活污水高效脱氮除磷技术
该技术 COD 消耗量节省 40%以上,有效解决了现阶段污水脱氮除磷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可提高脱氮除磷效果,除磷效率接近 100%。该项技术,还可灵活应用到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如连续流的 A2/O、或续批式 SBR 工艺等。该技术除了有效提高碳源利用率外,还可降低氧气消耗量 30%,减少污泥产量 50%。此工艺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反硝化聚磷菌生物学特性达到“一碳两用”的目的, 有效提高脱氮除磷效率。
扬州大学 2021-04-14
分离式电气火灾自动检测系统
成果简介电气火灾事故的频频发生也给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许多灾难, 造成诸多不便。 如何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监测到电气火灾发生的征兆, 及时采取有关措施, 避免事故的发生已迫在眉睫。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测系统。 根据漏电故障的一些特征, 采用电流互感器监测零序电流, 传感器输出的电流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进行预处理和滤波处理后将结果送到微处理器进行采样, 并与设定的安全阈值进行比较, 超过安全阈值则启动报警装置, 启动断路器, 断开外部电路, 有效避免电气火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单原子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
纳米石墨烯是经由有机合成路线制备的稠合苯环组成的纳米片状材料,其结构可以在有机合成过程中精确控制,并通过碳谱、氢谱等手段表征。研究团队以自制的纳米石墨烯、商业化的含氮化合物、铁盐和二维石墨烯为前驱体,经过高温焙烧和酸洗处理,最终得到了高效的酸性氧还原催化剂。催化剂合成过程中,高温条件下三聚氰胺提供的氮原子倾向于取代纳米石墨烯的边缘碳原子,并以此锚定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低碳智慧供热技术服务及平台产品
智慧供热平台产品充分发挥团队供热与计算机交叉融合,基于供热机理模型+人工智能算法的核心思路,搭建了平台的核心引擎,实现了供热系统动态仿真,多热源优化运行调度,供热系统故障诊断与预警,数据在线核查等,满足需求侧调控的智能调控等技术含量高的功能模块,在国内同类型产品中,具有技术研发深度强,业务涵盖广的特点。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哈工大智慧供热研发团队整合了暖通、计算机、控制等专业的优势科研力量,依托学校在技术储备方面的雄厚基础,将供热理论、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先进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具有鲜明技术特点的智慧供热解决方案,以智慧供热平台为核心的成果技术特色与优势包括: (1)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智慧供热整体服务 供热物理系统是智慧供热的基础条件,智慧供热技术挖掘供热系统的最大潜能,实现高效运行。智慧供热解决方案需对供热系统中的不合理设计及瓶颈之处进行改造,并引入先进的设计方案进行升级。必须将供热系统优化设计与智慧供热平台建设并重,方能实现最佳的建设效果。团队结合多年的技术与工程优势,可围绕智慧供热设计,平台建设,后期运维以及员工培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平台产品技术优势 人工智能技术需与行业专业理论有机结合方能形成深入有效的解决方案,有效克服了单纯依赖人工智能算法难以解决数据样本不足、数据质量差、模型难以迁移、方法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智慧供热平台产品充分发挥团队供热与计算机交叉融合,基于供热机理模型+人工智能算法的核心思路,搭建了平台的核心引擎,实现了供热系统动态仿真,多热源优化运行调度,供热系统故障诊断与预警,数据在线核查等,满足需求侧调控的智能调控等技术含量高的功能模块,在国内同类型产品中,具有技术研发深度强,业务涵盖广的特点。 (3)建设方案灵活,持续合作性强 由于哈工大智慧供热团队技术研发实力强,且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因此无论是平台还是整体建设方案均可充分结合需求方的实际特点进行定制化研发,部分功能模块与创新设备可以按照联合研发的形式开展。 (4)对智慧供热内涵理解更深、平台更符合供热行业未来发展需求 由于哈工大智慧供热团队核心成员主编了《黑龙江省城镇智慧供热技术规程》DB/T2745-2020,在编团体标准《智慧供热技术规程》和《智能阀门》等多部智慧供热相关标准。团队对智慧供热内涵理解的更深,对标准的解读更全面,开发的智慧供热平台软件及相关产品更具有其实用性、先进性、可拓展性,不但能满足市场当前需求,还具有良好的前瞻性。 充分发挥哈工大科技研发力量以及现有成熟的智慧供热平台的应用,为热力企业量身提供符合本地特点的智慧供热总体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平台的应用实现供热数字化、智慧化和可视化,能够实时获取掌握详细的供热数据,并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和控制。此外,平台系统内置了大数据分析和算法程序,让供热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诊断、自决策、自学习的特点,保障供热温度,降低热损失和水力不平衡,提升居民热舒适性。并基于当前能源与碳排放相关建设的基础,探讨、研究适合智慧能源、智慧/柔性供热减碳化的技术路线,切实做到供热低碳化,为未来零碳社区的建设奠定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08-12
高耐磨耐热超高碳球墨铸钢新材料
项目简介: 超高碳球墨铸钢是一种新型的属于过共析钢范围内的工程材料 ,碳含
西华大学 2021-04-14
一次性指/趾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指/趾分离器,包括有干燥带(2)以及固定连接在干燥带(2)两端的卡位圆 柱(1);所述卡位圆柱(1)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壁面上设置有两个覆盖层结构,所述的两个覆盖 层包括位于内部的软橡胶层(1‐2)以及位于外部的薄海绵层(1‐1);所述干燥带(2)是三层结构的软 带,所述的三层结构包括由柔软材料制成的中间层(2‐3)以及覆盖在中间层(2‐3)两侧的棉布层(2‐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三相交流铁磁分离器
三相交流铁磁分离器是一种微细粉料中除去铁磁杂质的新型磁选设备。它可应用于微细粉料工业中除去因粉碎、磨细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磁颗粒,如耐火、陶瓷、磨料、石英、石墨、非金属矿等工业。它与市场上的磁选机的磁选原理不同,它对微细粉磁选的效果较好,又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轻、重颗粒(飘浮、悬浮颗粒)同时分离技术
1 成果简介废水、污水及海水处理中经常存在同时分离重质颗粒和轻质颗粒的问题。液固分离的主要方法是离心和过滤,一般情况下,能靠离心分离解决,不采用过滤分离方式。这是因为采用过滤方式的系统复杂、运行阻力大,特别是处理细小颗粒时,返清洗频率高、降低生产率。 传统的离心分离技术一般情况下仅是靠颗粒和水的密度不同、产生的离心力不同,而将密度大于水的重质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密度与水接近或密度小于水的轻质颗粒,只能依靠过滤方式分离。基于本项目研发成功的轻重颗粒同时分离技术所制造的广谱密度颗粒分离器,充分利用了离心力场的特点,能将密度大于水和密度小于水的颗粒同时分离出来。不仅如此,同时还利用了旋风分离器减阻技术,使该颗粒分离器的压力损失明显小于水力漩流器等同类产品。另外,采取空间交错布置形式,使该广谱密度颗粒分离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 小。2 应用说明与传统离心分离技术(如水力漩流器相比)在分离重质颗粒效率相当(如 85%)的同时,还具有不低于 50%分离轻质颗粒的能力。同时因利用了旋风分离器减阻杆减阻技术,该设备阻力比传统水力漩流器降低约 30%、节电约 30%。另外,采用双排高低错落布置形式,设备结构紧凑,处理能力每小时 1000 吨时,设备最大外形尺寸仅为2×1.45×1.68 米。 图 1 采用双排高低错落布置形式的设备3 效益分析在化工、食品、建材、海水净化等多行业都存在轻重颗粒同时分离的问题,即使采用了水力漩流器,因轻质颗粒难于去除,致使过滤分离环节压力很大,成为限制生产率提高的瓶颈。采用广谱密度颗粒分离器,即使还需要配合过滤环节以进一步提高细微颗粒的净化能力,过滤环节的清洗频率及流动阻力都将大大降低,因而降低功率消耗,提高处理能力。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88 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