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旋锻近净成形工艺参数确定和缺陷预防
含芯棒和无芯棒的旋锻工艺参数优化、缺陷预防以及产品设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气动光学效应校正识别一体化实时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光学效应校正识别一体化实时处理系统,统包括 FPGA 模块、多核主处理器 DSP、多个协处理器 ASIC 及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片上系统 SoC,通过上述系统完成气动光学效应退化图像的全图热辐射校正、去噪、传输效应校正及目标检测过程。相应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与之对应的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气动光学效应问题以及飞行器高速飞行条件下要求处理器在完成探测处理时间间隔短的问题,通过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 A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和优化系统
研究了中心控制和优化软件。结合用户的需求和比较现有软件,开发了灯组定义、相位定义、相位序列定义、相位配时模块。信号机直接以以太网连网,通讯模块负责接收信号机的各项参数,并发送指定的相应数据。进行了配时优化研究。在优化时采用固定周期的方法,相位的绿信比作为优化变量进行优化。
东南大学 2025-02-08
一种独特的研制柔性热电材料的方法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硒化银纳米线,然后真空抽滤沉积到柔性的尼龙滤膜上,再低温热压获得了高性能的n型复合薄膜。硒化银膜室温的功率因子约为987 mW/ m K2(ZT值约为0.6),是至今报道的n型柔性热电薄膜中最高值之一;以此复合膜设计的4个单臂组成的原型器件在30 K温差下输出功率460 nW (功率密度约为2.3 W /m2)。同时,因为硒化银膜(由大长径比的纳米晶相互交织而成)与尼龙膜的协同作用,复合膜具有很好的柔性(绕直径10 mm的圆棒弯曲100次后电导率仍然保持原先的92%)。该方法为制备柔性的高性能热电薄膜提供了新的思路。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基于力觉信息和姿态信息的肢体运动意图理解与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力觉信息和姿态信息的肢体运动意图理解与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姿态传感器分别获取人体手臂的各个姿态信息,并输入至控制器,人体手臂发力通过摇杆作用于六维力传感器上,六维力传感器输入相应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获取到的姿态参数以及力觉参数,通过建立的意图识别模型解算,并控制康复训练机器人做出相应动作,对康复训练机器人实现控制,以实现微弱主动力下的辅助主动训练。
东南大学 2021-04-11
高效空气过滤技术的研制与产品开发
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空气净化器逐渐成为新的家庭必备电器。由于净化器采用的滤料多为一次性玻纤材料,更换频繁,维护费用高,并且阻力大,能耗高,制约健康空气净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而静电吸附材料利用静电吸附原理,能够高效吸附PM2.5颗粒,吹风清洗后可以重复使用,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由于该技术必须使污染空气与负离子预先混合充分,负离子发生器与吸附材料之间必须保持充分的缓冲距离,否则静电吸附材料无法工作,从而使得该技术无法在小型净化器得到很好的应用。本项目计划以静电吸附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开发短流程负离子与空气预混合技术。该技术主要目标是在1~5cm短流程内解决点源颗粒与面源气体混合均匀性问题,从而有效解决静电吸附材料对混合流程长度的依赖性。通过本项目,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将静电材料替代传统玻纤过滤材料,降低空气净化器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该技术也能够在工业气体治理领域得到有效的拓展,例如短距离气体均匀混合能够有效减小工业气体混合设备尺寸,从而降低设备制造成本,进一步提升本项目研发技术的市场推广价值。 课题组经过几年在空气污染物研究和发展,已经具备在此方面开展研究的物质条件和软件条件。课题组曾搭建空气污染物过滤实验台,对负离子混合与静电吸附过滤材料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如下图1-6所示。同时,课题组已经拥有测试PM2.5、风速等基本仪器,如图7-9所示,能够对空气中粉尘进行精确测量。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一批能够进行技术研发的研究生队伍。由此可见,以上条件对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1、 项目的主要内容、创新点、技术水平1) 主要内容 n 在现有的净化器结构基础上,数值模拟分析污染空气流动形式,粉尘颗粒流动路径等等,为负离子与空气混合提供基础数据。 n 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新型流道结构,搭建实验台,测试分析流道对气体流动的影响。 n 实验以及数值分析不同流速情况下,气体混合情况,尤其是负离子混合不均匀性以及不同风速下的测试PM2.5的局部过滤效率。 n 对现有净化器提出改进方案,制作负离子混合样机,试验测试净化效率。 n 开发新型净化器,提高单位体积空气净化效率。2) 创新点 n 目前在空气净化器方面关于污染气体与负离子短流程混合研究的还未见报导,本项目涉及的工作内容及技术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和开发; n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结构的过滤器内部气体混合流动进行分析,获得净化器内部气体过滤机理,并以此进行结构优化,在空气净化技术研发方法方面有创新性。3) 技术水平 n 由于技术难度大,目前市场上仍未有负离子加静电吸附的净化产品,本项目是首次在实践中将用于工业的静电吸附材料用于民用净化器; n 利用静电吸附原理提高PM2.5吸附效率的同时,阻力比传统玻纤过滤材料的更低,噪音更小,寿命更长,项目研制的技术含量相当高; n 本项目开发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工业领域,技术应用范围广。
同济大学 2021-04-11
准一维纳米发射材料的研制
一、系统深入研究了作为纳米场发射冷阴极的发射材料——纳米氧化锌阵列和碳纳米管的制备工艺。通过工艺优化,采用水热合成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分别制备出形态可控、尺寸满足合同要求且适合作为场发射冷阴极的纳米氧化锌阵列和碳纳米管。 二、在场发射冷阴极材料可控制备条件下,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直径为50mm的氧化锌纳米场发射冷阴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和丝网印刷/涂敷法分别制备出直径为50mm的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各类纳米场发射冷阴极的形态指标均满足合同要求。 三、在线性感应加速器的脉冲电场条件下,现场测试了纳米氧化锌阵列和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的发射性能,其中氧化锌纳米棒阵列阴极、碳纳米管阵列阴极、涂覆法制备的碳纳米管阴极的最高发射电流密度分别达到132.42A/cm2、176.73A/cm2、343.77A/cm2。各类纳米场发射冷阴极的发射性能均优于合同指标。根据用户报告,纳米场发射冷阴极的寿命达到合同要求。 四、发现了氧化锌和碳纳米管场发射冷阴极的不同强流发射特性,建立了纳米场发射冷阴极的高压脉冲发射模型,提出了纳米场致发射冷阴极在高压脉冲电场条件下存在场致发射和场致等离子体发射两种电子发射的强流发射机理。该理论模型和发射机理具有创新性。综上所述,本项目全面完成了合同中研究工作的内容,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项目合同要求,满足了线性感应加速器的使用。经查新检索及该研究中基础理论部分发表的论文表明,本项目首次将氧化锌阴极作为强流电子束源使用在线性感应加速器上,且使碳纳米管阴极应用在加速器上得到的发射电流密度超过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最高值。专家组一致认为,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先进粉末高温合金的研制及制备技术
采用注射成形工艺实现复杂形状增压涡轮的近终成形,并满足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要求。根据注射成形涡轮对零件壁厚的要求,选择 ø52mm 涡轮作为研制对象,并完成了中空蜗轮的结构设计及可靠性校验,中空孔径确定为 ø5mm,孔深 25mm,如图 1 所示。对比分析实芯涡轮和中空涡轮的离心应力分布可知,采用中空结构的涡轮,其应力分布较原始涡轮应力分布一致,但涡轮离心应力有所增大,中空结构涡轮的最大离心应力为 626MPa,较原始涡轮增加了 20.4%。涡轮采用中空设计后,自振频率变化很小,频率平均变小 0.167%,可近似认为没有变化。中空结构增压涡轮不仅达到了减轻重量的目的,而且大幅度减小了烧结变形。设计了侧向抽芯模具结构(如图 2 所示),实现了复杂形状增压涡轮的近终成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射成形充模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喂料的充模过程(如图 3 所示),并阐明了涡轮在注射成形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与机理。优化了注射成形工艺参数,得出最佳的注射成形工艺参数为:注射温度为 160℃,注射压力为 60MPa,模温为 80℃,最终制备出了无缺陷的注射成形坯。以平均粒度 15μm 的惰性气体雾化的 K418 镍基高温合金为原料,选用 67%装载量,将粉末与粘结剂(60%石蜡+15%高密度聚乙烯+15%聚丙烯+10%硬脂酸)于 140℃在 开放式混炼机中混炼 30min,制备出适合镍基高温合金粉末注射成形的高效粘结剂,制备出了流变性能良好的注射喂料。分析了脱脂方法、脱脂制度和脱脂温度对致密度和最终高温合金性能的影响,掌握了碳、氧含量的精确控制技术。通过烧结+热等静压工艺获得高致密度的粉末高温合金,具有晶粒细小、显微组织均匀、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MIM418 合金 1230℃真空烧结相对密度为 97%,热等静压后的样品接近全致密。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超精萘高端试剂的研制及应用
目前精萘的工业生产法,一般采用箱式分步结晶、似精馏原理的区域熔融结晶方法,工 艺包括工业萘的溶解、冷却、发汗、结晶等重复性的五级或七级分步结晶。在“萘”的结晶 过程中,由于杂质硫茚与萘会形成共熔体,也会在结晶中析出,降低纯化能力。为达到所需 的纯度,需多次重复这样的结晶操作。但受分离推动力的限制,获得的产品精萘仍含有硫茚 0.2~0.5%,甚至0.9%,它是影响“萘”制四氢化萘、十氢化萘 (萘满) 催化剂寿命以及碳纤维 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项目通过加入化学添加剂增加分离推动力,研制的无硫超精萘、,其结晶点、灰分、不 挥发物、比色等达到高端化学试剂的程度,可有效应用于萘加氢产品四氢化萘、十氢化萘及碳 纤维等新能源及新材料领域。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术野出血监控报警装置的研制
致命性大出血是头颈肿瘤手术治疗后严重的并发症,其起病急骤,死亡率相当高。尽早发现术野出 血、争取抢救时间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本项目拟研制术野出血监控报警装置。该装置与术野“负压 引流装置”组合为一体。当出血量接近临界值时,启动预警功能,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当出 血量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启动报警功能,提醒医护人员及时到场处理。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9 60 6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