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HB-IIIG型台式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2022-11-04
ZT-5-200-30H密闭制冷加热循环装置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2022-11-04
DLSB-10/10~120低温冷却液循环泵
产品详细介绍技术参数 型 号 DLSB-10/10 DLSB-10/20 DLSB-10/30 DLSB-10/40 DLSB-10/80 DLSB-10/120 储液容积(L) 10 10 10 10 10 10 空载最低温度(℃) -10 -20 -30 -40 -80 -120 制冷量(W) 1894-884 2733-813 2036-1022 2628-748 3679-160 4997-120 流量(L/min) 20 20 20 20 20 20 扬程(m) 4--6 4--6 4--6 4--6 4--6 4--6 调温范围(℃) 室温:-10 室温:-20 室温:-30 室温:-40 室温:-80 室温:-120 控温精度(℃) ±1 ±1 ±1 ±1 ±1 ±1 电压/频率 220V/50HZ 220V/50HZ 220V/50HZ 220V/50HZ 220V/50HZ 220V/50HZ 外形尺寸(mm×mm×mm) 500×400×650 550×420×680 580×450×680 580×450×680 880×670×900 900×700×900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 25 25 25 25 25 25 环境湿度(通风) 60-80% 60-80% 60-80% 60-80% 60-80% 60-80%
巩义市瑞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DLSB-5/80~120低温冷却液循环泵
产品详细介绍DLSB-5/80~120低温冷却液循环泵参数技术参数 型 号 DLSB-5/80 DLSB-5/120 储液容积(L) 5 5 空载最低温度(℃) -80 -120 制冷量(W) 2036-180 3888-160 流量(L/min) 20 20 扬程(m) 4--6 4--6 调温范围(℃) 室温:-80 室温:-120 控温精度(℃) ±1 ±1 电压/频率 220V/50HZ 220V/50HZ 外形尺寸(mm×mm×mm) 700×650×900 950×710×940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 25 25 环境湿度(通风) 60-80% 60-80%
巩义市瑞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DLSB-5/10~40低温冷却液循环泵
产品详细介绍DLSB-5/10~40低温冷却液循环泵参数技术参数 型 号 DLSB-5/10 DLSB-5/20 DLSB-5/30 DLSB-5/40 储液容积(L) 5 5 5 5 空载最低温(℃) -10 -20 -30 -40 制冷量(W) 1328-319 1328-319 2733-627 2036-602 流量(L/min) 20 20 20 20 扬程(m) 4--6 4--6 4--6 4--6 调温范围(℃) 室温:-10 室温:-20 室温:-30 室温:-40 控温精度(℃) ±1 ±1 ±1 ±1 电压/频率 220V/50HZ 220V/50HZ 220V/50HZ 220V/50HZ 外形尺寸(mm×mm×mm) 500×370×540 500×370×540 545×370×640 600×410×670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 25 25 25 25 环境湿度(通风) 60-80% 60-80% 60-80% 60-80%
巩义市瑞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DLSB-20/20~120低温冷却液循环泵
产品详细介绍F-20L单层玻璃反应釜参数基本参数 型号 F-20L 玻璃材质 GG-17 锅壳材质 喷塑防腐 锅胆材质 不锈钢450*260mm 移动方式 带刹车式万向地脚轮 反应瓶容积 球形20L 反应瓶口数 七口 放料口离地 450mm 釜体反应温度 -80~200℃ 真空度 -0.098Mpa 搅拌转速 0-1400rpm 搅拌轴径 12mm 电机功率 250W 加热功率 6KW 电压/频率(V/Hz) 220V/50Hz功能配置 调速方式 变频调速 转速显示方式 数字显示 锅内温度显示方式 数字显示 密封方式 四氟组件密封,¢80法兰搅拌口 冷凝器 立式高效双回流冷凝管100*670mm,40#标口 回流(蒸馏)装置 回流弯头配放料开关,50#球磨口 滴加装置 1L恒压漏斗 减压装置 34#标口减压阀 测温管 24#标口 固体加料(清洗)口 ¢125法兰口配四氟盖 真空显示方式 真空表 搅拌连接方式 万向节连接 搅拌棒 锚式不锈钢棒,外包四氟可选配置 锅壳 304不锈钢 收集装置 收集瓶 釜内温度显示 PT100传感器数显 冷循环装置 冷却铜盘管 防爆 防爆变频器、防爆电机EX370W 0-1400转 主体部分 喷四氟 密封部分 陶瓷轴承、机械密封
巩义市瑞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消纳冗余电能的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及装备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东南大学 2021-04-11
钢铁企业伴生能源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企业伴生能源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燃料气制备子系统、化学链燃烧子系统和热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子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发电系统的发电方法,由高炉煤气和/或焦炉煤气中提取出的混合气作为燃料反应器的供应气,载氧体在燃料反应器中与燃料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2和水蒸气,载氧体还原产物通过返料通道,在空气反应器中再生;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排气及冷却机热废气进入热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发电。该发电系统不仅可以缓解当前钢铁企业CO2减排压力,而且可使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得以发挥其最大潜能,发电方法简单易操作。
浙江大学 2021-04-11
消纳冗余电能的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及装备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面临的峰谷负荷差大,弃风弃水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循环氧空位储氢技术,以该技术为核心单元,耦合了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两项技术,有效的实现了氢-电两种能量载体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常压条件下基于廉价铁基材料的高效储氢,解决了电能难以大规模安全廉价存储的问题。经第三方检测认定:材料储氢密度可达4wt[[[[%]]]]以上,系统储能效率大于40[[[[%]]]],储氢材料制备成本约15万元/吨。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循环利用模式与适宜技术体系
【项目简介】本项目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引导下,围绕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深加工过程产生的不同类型废弃物及副产物等开展基础性工作与再生利用研究,先后开展了银杏、黄蜀葵、芡、丹参、菊、当归、苦豆子、桑等20余种药材的非药用部位;丹参、甘草、黄芪、银杏叶、五味子、黄精、牛膝等10余个大宗品种的配方颗粒废弃药渣;黄葵胶囊、生脉注射液、桂枝茯苓胶囊、热毒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生产过程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研究与实践。 【创新要点】项目率先提出并构建了非药用部位多途径多层次利用、固体废弃物有效处置和转化利用以及液体废弃物精细利用等三类中药资源循环利用策略与模式;围绕药材生产过程产生的非药用部位、中药制药等药材深加工过程产生的巨量固液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创建了生物转化、化学转化和物理转化等适宜的方法技术体系;有效地进行了创新性实践和推广应用,形成了一批循环利用成果,包括医药中间体原料和标准物、中兽药及生物农药原料、发酵转化生物肥和饲料添加剂、多类型生物炭、复合纤维素酶、纤维板等复合板材等,有效挖掘和提升了中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有力促进和提升了资源产业化深加工过程中资源性产品的品质及其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标准等。 【获奖情况】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推广应用前景】创新成果在20余家药材生产加工及中药制药等深加工企业进行推广示范应用,并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以及社会呼吁等途径,有利推动了行业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升及适宜方法技术的转化应用和辐射效应,引起了全社会和行业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产生了积极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为我国中药农业、中药工业生产过程推行资源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为逐步推进和实现中药资源循环经济及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进展情况】已获发明专利10余项,建立企业技术标准20余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23 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