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NMT)
天然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在市场上持续增长显著。2000年,北美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市场已经超过1.5亿美元,到2005年,整个市场销售超过14亿美元,年增长54%。但是天然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作为新材料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产业。华东理工大学聚合物加工室用黄麻纤维毡增强聚丙烯,制得天然纤维复合材料(NMT),通过添加不同改性剂和填料,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及和玻纤混杂等方式,较显著地提高了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长春一汽四环车身车架厂合作,将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应用于试制卡车侧护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功能性纳米纤维防护材料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具有高拦截效率高透气性的特点,对0.3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达到99%的拦截效率,同时空气阻力小于90Pa。另外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可一步制备具有抗菌、防紫外、阻燃等功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具有高拦截效率高透气性的特点,对0.3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达到99%的拦截效率,同时空气阻力小于90Pa。另外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可一步制备具有抗菌、防紫外、阻燃等功能的防水透气纳米纤维膜。原料广泛(高聚物、生物降解聚合物、可回收材料),不含氟。该纳米纤维膜具有微多孔结构,孔径小于30nm,孔隙率70%以上,热熔胶贴合后的面料具有高耐水压,高透气性,柔软轻薄(<7g/m2)的特点,适用于户外运动服装、汽车内饰及帐篷布等,可替代Gore-tex,完全无氟防水。耐水压可达10000mmH2O,透湿度10000g/m2/24h,透气性0.3cm3/cm2/s,真正实现防水面料的“可呼吸”。
苏州大学 2022-08-15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
吸附法是处理大量低浓度(<100mg/L)有毒重金属废水的最有效方法,是废水末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吸附材料是吸附过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活性炭吸附剂,其吸附容量低、适用范围不宽,而且再生困难、价格较高,使吸附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我国废水处理工艺中,末端处理成本高,而且往往难以达标排放,这是困扰我国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难题。 单宁是具有与金属离子较强结合能力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本技术以制革厂的边角料获取胶原纤维,开发出了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主要用于水体中有毒重金属的吸附脱除。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341745)。
四川大学 2015-12-21
一种基于石墨烯/聚丙烯腈复合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聚丙烯腈复合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方法为:1重量份的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10-1000重量份的溶剂,10-1000重量份的丙烯腈单体,氮气保护下加入0.01~10重量份的引发剂,加热到50~95℃,反应1~60小时,经沉淀,离心,洗涤,干燥,得到聚丙烯腈接枝石墨烯。将聚丙烯腈接枝石墨烯分散于溶剂中,制成纺丝液溶胶,将纺丝液从纺丝头毛细管中连续匀速挤出进入凝固液,凝固后的初级纤维收集干燥后获得石墨烯纤维原丝,经化学或热处理,得到石墨烯/聚丙烯腈复合碳纤维。本发明方法简便、工艺简单、后处理方便快速、可规模化生产,所获得的石墨烯/聚丙烯腈复合碳纤维表现出优异的强度、韧性、模量、热稳定性和导电性,在许多领域可以替代传统碳纤维。
浙江大学 2021-04-11
多孔矿物纤维/ 植物纤维复合涂布空气净化材料
目前用于空气过滤的净化材料,主要以丙纶、涤纶纤维无纺布为主,其微观结构是以直径为50~100nm 、长 10~20µm 的纤维组成多孔的纤维薄膜。对空气中悬浮颗粒(包含 PM2.5)的过滤净化主要是通过多层纤维进行阻隔,存在着过滤性能与透气性相矛盾的问题,且无法有效解决。本项目采 用涂装技术将多孔矿物材料、矿物纤维材料与 ePTFE 纤维进行了复合,在多孔纤维的结点上担载了一定量多孔矿物或矿物纤维作为吸附活性中心,制备出具有吸附功能的纤维过滤材料,可实现对微细、 超微细颗粒过滤的同时产生吸附作用,这样即使存在较大的孔隙也能产生良好的净化作用,可有效解 决过滤性能与透气性相矛盾的问题。经过检测,本项目所制备的样品对空气中微细、超微细颗粒(以PM2.5 为例)具有很强的去除功能,且透气性良好。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纳米材料电催化性能研究
开发了多种结构的纳米复合催化材料,用于高性能的电解水制氢电极材料。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碳纤维缠绕成型用系列树脂体系(耐高、低温、中常温固化、高强、高韧)
缠绕成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最有效的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制造技术之一,更是实现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它复合材料高可靠性与高性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北京化工大学基于国内最先进的六维缠绕平台,开展了碳纤维(T300、T700、T800、T1000) 及其它高性能纤维(Kevlar、PBO、GF)界面相容的树脂体系及缠绕成型工艺研究,成功开发了耐高温、耐低温、中常温固化、高强高韧的系列环氧树脂体系,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性能、宽工艺窗口、系列化的缠绕树脂基体及其复合材料制品制造技术,实现了高性能纤维的强度转化,发展了国产碳纤维(T700、T800)复合材料气瓶等系列化制品,并获授权/申请专利20余项。 试用期≥8h,粘度≤600 cps,固化温度≤150℃,拉伸强度≥80 MPa,Tg≥220℃,复合材料NOL环拉伸强度≥2200 MPa,复合材料NOL环层剪强度≥70 MPa,复合材料的高温(160℃)力学强度保留率达70%。 碳纤维缠绕成型可充分发挥其高的比强度、比模量以及低密度的特点,可应用于压力容器、大型贮罐、高压管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国防和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巨大的经济效益。以缠绕复合材料气瓶为例,预计国内未来复年需求量在5万只,产值至少约为5亿元/年。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高比表面积碳纤维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高比表面积碳纤维布 的方法,包括:(a)将聚丙烯腈溶入到二甲基甲酰胺中并混合均匀,然 后基于静电纺丝工艺生成纳米量级的高分子聚合物细丝;(b)将所生成 的高分子聚合物细丝执行缠绕,并形成微米量级的高分子聚合物细线; 然后采用该高分子聚合物细线作为纬线和经线,交织形成布状结构; (c)在保护气氛下,将布状结构在 800℃~900℃的温度下执行热解,并 使得高分子聚合物碳化生成碳纤维布;(d)使得碳纤维布的表面活化, 由此制得所需的碳纤维布产品。通过本发明,能够制得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干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气瓶
内衬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成型、增强层采用干纤维缠绕成型、外防护层采用聚氨酯涂敷固化成型。 采用干纤维缠绕工艺可进行高速缠绕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无需树脂作为基体且不需要固化,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凯夫拉纤维替代玻璃纤维,提高了产品强度及韧性。 产品具有质量轻、抗腐蚀、寿命长、耐冲击等特点,是传统钢质LPG气瓶的全新替代品。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5-04
高性能纤维隔音隔热复合材料
本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性能纤维隔音隔热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对声音及热阻隔性好的特点。 主要技术指标: 密度小:可以小于1 隔音性能好:超过45分贝 隔热性好:0.15W/mk项目目前在研制阶段,成果权属为我校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67 2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