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钼酸铜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酸铜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属于结构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钼酸铜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钼酸铜纳米棒65‑80%、聚丙乙烯5‑7%、聚苯乙烯5‑7%、烷基聚氧乙烯醚0.05‑0.5%、乙酰丙酮钛3‑8%、聚乙烯蜡3‑7%、水3‑6%,钼酸铜纳米棒的直径为25‑100nm、长度为0.5‑3μm。本发明提供的钼酸铜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具有热膨胀系数低、导热系数高、耐老化及耐腐蚀性能优良、易加工、绝缘性好及制备温度低等特点,在电子封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铝酸铈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酸铈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属于结构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铝酸铈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铝酸铈纳米棒65‑80%、聚乙二醇3‑6%、聚丙乙烯3‑6%、木质素磺酸钠0.05‑0.5%、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8%、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10‑15%,铝酸铈纳米棒的直径为30‑100nm、长度为1‑2μm。本发明提供的铝酸铈纳米棒电子封装材料具有耐老化及耐腐蚀性能优良、易加工、绝缘性好、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高等特点,在电子封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车辆、船舶纳米润滑材料的应用(技术)
成果简介:这种纳米润滑材料的使用方法与普通润滑油一样,不仅解决降低摩擦的要求,而且在机器与设备的额定工作制度中修复被摩损的表面,并具备如下卓越的优点:将摩擦系数降低到f=0.0031-0.0073;在摩擦表面微区域形成“玻璃-陶瓷-金属”型薄膜,使表面层硬化到微硬度690-720HvConst;冲击强度大于50kgf/mm2;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度,消除间隙和减少摩擦表面之间的缝隙到最适宜尺度;不用拆卸就可以完成机器设备针对磨损所需要的维护与修理工作;使用该技术可以显著地提升机器与设备的经济指标;降低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生物纳米材料—趋磁细菌磁小体
已有样品/n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趋磁细菌及利用其制备磁性磁小体的方法。从淡水中分离出一种能产生磁性磁小体的趋磁螺菌Magnetospirillumsp.ME-1。该菌株为大小2.62~4.83x0.44~0.62μm的趋磁螺菌,含有由10~31个磁小体颗粒组成的磁小体链,磁小体成分为四氧化三铁(Fe3O4),形态为立方八面体或立方体,大小为26-40nm。该菌株发酵性能优良,所产生的磁小体具有极大的产业化推广前景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检测分析试剂
南京大学开发了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系列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含纳米材料的检测分析试剂,检测的灵敏度,分析准确度等指标大大提高。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医学检测,环境保护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法医检测等。该系列技术的知识产权涵盖纳米材料的组成,应用方法,规模化生产等各方面。 开发本系列技术的团队领导人阮刚教授(现代工学院)是中组部国家青年千人专家,在美国的科技产业化工作已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冠军,俄亥俄州政府科技创业基金奖励,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Innovation Corps pro
南京大学 2021-04-14
轻质高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
本成果国际领先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4
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一步法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081879.7)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一步法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为碳源和模板,氢氧化钾为活化剂,两者研磨混合后转移至陶瓷坩埚中,采用微波加热制得超级电容器用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所得三维中孔纳米笼状碳材料的比表面积介于1041~1595m2/g之间,总孔孔容介于0.79~1.52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3.05~4.88nm之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导电聚合物/纳米碳复合载体及抗中毒催化剂
针对燃料电池传统Pt/C催化剂易中毒,使用寿命短,成本较高等问题,本项目将导电聚合物与传统碳载体复合作为Pt系催化剂载体,一方面保持碳材料的高电导率,另一方面利用导电聚合物自身的电活性赋予Pt催化剂高的抗中毒能力及催化活性。并且采用化学法合成该催化剂,可批量生产,并且在保持其催化活性的同时减小载铂量,降低成本,有利于商品化推广使用。本项目选择聚苯胺(PAn)、聚吡咯(PPy)两种导电聚合物对XC-72C碳黑、碳纳米管(MWNT)进行修饰,包括PAn/XC-72C,PAn/MWNT,PPy/MWNT、PPy、Pan五种复合载体材料及其载铂催化剂的生产方法,该复合催化体系中铂的负载量为10%~30%。其中的关键技术已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 200710008657.2,ZL 2007100084524)。
厦门大学 2021-04-11
一种纳米碳管增强多孔含油轴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管增强多孔含油轴承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表面处理过的纳米碳管0.5~5.0wt%、金属粉末99.5~95.0wt%和适量的分散剂在研钵中手工研磨或在球磨机中球磨混合均匀,在烘箱中烘干,将此混合粉末填入成型模具中,在0.8~1.0T的压力下压制成预制品,再放入烧结炉中,在NH3分解气氛下烧结,烧结温度为760~890℃,烧结时间2~3h;然后将烧结后的轴承在0.8~1.0T的压力下进行精整,浸油,浸油时间15~30min,得到纳米碳管增强多孔含油轴承。
四川大学 2021-04-11
多壁纳米碳管表面化学镀镍锌的方法
研发阶段/n一种多壁纳米碳管表面化学镀镍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首先在镀镍锌之前对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通过纯化、氧化处理获得较纯净纳米碳管,再通过活化、敏化处理在纳米碳管表面形成催化金属核;b.将预处理后的纳米碳管加入镍锌镀液中,反应过程用超声波振荡器充分散,Ni-Zn-P在纳米碳管表面的催化金属核上沉积并长大,继而形成连续结合镀层,镍的自催化活性使沉积持续进行,从而得到较厚的镀层。将经过以上处理的纳米碳管用作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时,可以和金属基体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79 2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