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生产技术
采用碳酸二乙酯和丁二醇、戊二醇和己二醇等酯交换生产脂肪族聚碳酸酯二元醇,分子量可控,可以为1000,2000,4000等等。生产过程中副产物为乙醇,产品通过水洗提纯,无污染物排放,可以做到绿色无污染。脂肪族聚碳酸酯二醇是制备高强度、耐水解、耐氧化的聚氨酯的原料。聚碳酸酯聚氨酯为新一代聚氨酯材料,优良的耐水解耐老化性能使其在水下封堵、户外结构件(如风机叶片)以及人工血管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川大学 2016-08-26
甲苯-2,4-二氨基甲酸甲酯(TDC)生产技术
一、项目简介TDC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本项目是碳酸二甲酯(DMC)与2,4-二氨基甲苯(TDA)催化合成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 本工艺所用原料毒性低、污染小,反应条件温和,并且只有副产物甲醇。该工艺过程既可以直接用于制备TDC作为杀虫、杀菌和解热镇痛的药物,更主要的是由TDC制备TDI。二、市场需求与前景我国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需求很大,而且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主要依靠进口。而国内仅有的几家生产厂家,均是引进国外的光气法生产技术,使用有毒的光气、副产物氯化氢腐蚀设备且污染环境。新的TDI合成技术不仅可以顶替进口、填补国内空白,而且可以使我国在该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I生产技术。本项目在温和反应条件下DMC与TDA催化合成TDC,后续工艺使TDC分解即得到TDI。此工艺所用原料毒性低、污染小,反应容易控制,只有副产物甲醇。甲醇又是气相氧化羰基化生产DMC的原料。因此两工艺相结合,可构成“零排放”的绿色合成工艺路线。本项目对于环境保护和化工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TDI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项目投产后可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三、规模与投资年产500吨TDC,设备投资120万元。四、生产设备反应釜、过滤机、蒸发器、干燥器、换热器、精馏塔。五、效益分析本项目对于环境保护和化工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投产后可望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无卤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合成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上世纪90年代产业化的新型聚酯,其纤维具有优异的弹力回复性、柔软性、蓬松性和染色性,在高档服装、地毯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其原料之一丙二醇可来源于可再生的生物基原料。然而PTT属于可燃材料,易燃性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本技术采用高效无卤反应型阻燃剂DDP和BCPPO制备了两种本质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该技术既可在酯交换法也可在直接酯化法中使用,产品具有阻燃性好,效果持久、不含卤素、无毒、对设备无腐蚀,对聚酯的其他性能影响不大以及可纺性好等特点;通过进一步创新思路,改进工艺,我们采用固相聚合方法研制合成出分子链结构可控的本质阻燃含磷PTT阻燃嵌段共聚酯,产品在具有前述优异本质阻燃性能的基础上,很好的保持了PTT的结晶性能,从而更好的保持了PTT特有的优异弹力回复性能。该技术可利用传统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固相聚合设备,操作简单,产品结构可控,性能稳定. 主要技术、指标: 特性黏数:0.8——1.5 dL/g,Tg = 45——65 °C, Tm = 210——230 °C,氧指数:25——30, 热分解温度(氮气)≥360 °C。 建设投产条件: 现有PET产能严重过剩,可在PET生产线上进行改造。 年产百万吨的生产线约需改造费百万元。
四川大学 2023-05-15
液相羰基催化氧化法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
本课题组在非均相氧化羰基化法一步碳酸二苯酯的进展 本课题组2000年就提出非均相一步合成DPC且在此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对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在其收率可达到26%、选择性能达到99%。发表有关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两篇,发明专利1项。申报并获得授权的与之相关的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项目2项,武汉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1项。所以本课题组的实验室小试成果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中尚处于先进水平。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煤基乙二醇和乙醇酸甲酯关键加氢催化剂
乙二醇(EG)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在生产聚酯纤维,冷冻剂以及有机溶剂等被广泛应用。近十来年,“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在我国引起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石油路线EG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在“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路线中,草酸酯催化加氢制EG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近些年来,本项目组的一个主要课题是研究和开发用于该反应的性能增强型无铬铜基催化剂。已研制一系列性能增强性无铬铜基催化剂,包括B2O3-Cu/SiO2、MFI-Cu/SiO2、CNT-Cu/SiO2和La2O3-Cu/SiO2促进型Cu-SiO2催化剂,以及含少量币族金属的双金属催化剂等。其中,CNT-Cu/SiO2和MFI-Cu/SiO2催化剂具有很强的工业开发价值,已进行了2000 h以上的寿命测试,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如下图所示),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目前,催化剂放大制备至百克级和公斤级,并考察催化剂成型工艺的影响,放大制备催化剂性能达到小试水平。此外,课题组开发了Ag基催化剂用于DMO加氢制乙醇酸甲酯(MG),MG收率大于95%,催化剂寿命大于300 h,正在开展催化剂放大制备和成型研究。促进型催化剂已完成实验室小试和
厦门大学 2021-04-10
改性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成果基于间位芳纶材料,通过调控制膜配方以及制膜工艺,所制备的间位芳纶膜具有高的渗透通量、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耐酸碱性能。依托于自身实验室的中试平板刮膜装置,实现了间位芳纶膜的中试化制备,并且进行膜组件、膜设备的进一步放大设计。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甲酰胺(PMIA))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耐高温纤维,具有出色的综合特性,包括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亲水性和阻燃性。膜材料的耐压性和耐热性是膜分离工艺长期运行所必需的,这些优异的性能使PMIA成为膜制备领域的关键性材料之一。此外,由于该材料易溶于普通有机溶剂中,因此,可以采用非溶剂诱导相转化(NIPS) 法制备PMIA 超滤膜,这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目前我国的膜材料主要还是依赖于进口,并且亲水性差、机械强度低、耐溶剂性能差等诸多问题,而间位芳纶膜材料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并且价格便宜,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基于间位芳纶材料,我们通过调控制膜配方以及制膜工艺,所制备的间位芳纶膜具有高的渗透通量、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耐酸碱性能。依托于我们实验室的中试平板刮膜装置,我们实现了间位芳纶膜的中试化制备,并且进行膜组件、膜设备的进一步放大设计。所开发的PMIA膜可以达到及其高于市场同种类产品,其产业化可大大丰富目前水处理市场。 平板膜纯水通量不小于700L∙m-2 ∙ h-1 ∙ bar-1(温度 25℃(不含)以下),静态水接触角低于60°。【纯水通量和接触角测试方法依据国家标准 GB/T 32360-2015《超滤膜测试方法》】。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二甲双胍治疗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的研究
 二甲双胍已被报道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但在结直肠癌临床实验中其治疗作用存在差异和争议。本研究发现,对于接受标准抗肿瘤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其中位生存时间比服用其他降糖药物延长37.8个月;相反,二甲双胍不能改善野生型KRAS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趣的是,与临床分析一致,在细胞模型和PDX模型中,二甲双胍主要在KRAS突变细胞和肿瘤中积累,但不在KRAS野生型细胞和肿瘤中蓄积。机制研究表明,突变的KRAS蛋白通过上调DNA甲基转移酶1 (DNMT1),导致二甲双胍排出细胞的转运泵分子 (MATE1) 高甲基化和表达下调。该研究结果为KRAS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受益于二甲双胍治疗提供了依据。该研究团队正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将为二甲双胍的使用提供更直接的证据。
中山大学 2021-04-13
甘油转化合成碳酸甘油酯
随着生物柴油的发展,副产粗甘油的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将甘油利用,制成具有高附加值的碳酸甘油酯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碳酸甘油酯的高附加值来源于其广泛的用途。碳酸甘油酯因其低毒、低蒸发率、低可燃性及高稳定性被认为是一种绿色溶剂,可用于油漆、涂料、聚氨酯泡沫体和化妆品工业。江南大学自主研发了利用甘油催化合成碳酸甘油酯的合成工艺,以廉价的甘油为原料,采用高效催化剂制备碳酸甘油酯,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并且副产物少,发展前景广阔。技术指标:本项目采用酯交换法和尿素醇解法合成碳酸甘油酯的两种工艺路线。突破了低成本、高活性固体催化剂体系的制备技术;碳酸甘油酯的收率≧95%;催化剂可回收再利用,重复使用 3-5 次,产品收率仍保持 90%以上。
江南大学 2021-04-13
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新工艺
基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以消除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化学已成为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具有无毒、无腐蚀性、阻燃、化学惰性、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等特点和无溶剂残留而且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同时它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它的资源化利用,还可以减轻环境负荷。回收再利用的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生产基本化工原料及具有应用价值的绿色化工产品。目前,每年大约有110 MT(百万吨) 的二氧化碳用于化工产品的合成,如碳酸
南开大学 2021-04-14
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
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是目前一个比较热门的技术领域。有机环状碳酸酯是极好的、清洁的非质子溶剂,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化学产品。传统环状碳酸酯的化学生产多使用具有剧毒的光气,产物中还会有强腐蚀性氯化氢的生成。对环境污染严重,不仅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还对生产设备造成腐蚀。对于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催化反应的研究,现有多相催化技术存在活性不高、反应条件苛刻及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易流失等不足。本技术采用固体酸绿色催化工艺,实现多种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合成相应环状碳酸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6 10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