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麦秸纤维/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以麦秸秆为代表的农作物废弃物,但绝大多数都采用焚烧和填埋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还造成了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聚丙烯无毒、无味、密度小,高的强度、刚度、硬度以及耐热性,可在100度左右使用,这些优点使其产量与用量急剧扩大,有关汽车行业统计表明,1990年世界范围内平均每辆汽车用聚丙烯为22.5kg,1995年达到了38kg,2008年增加到45kg。随着PP用量的不断增加,回收利用这些PP材料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碳纤维复合材料 AUV 壳体制备技术
项目背景: AUV 是新一代水下机器人,具有活动范围大、 机动性好、安全、智能化等优点,是完成各种水下任务(民用和 军用等)的重要工具。配备复合材料的 AUV 耐压舱体在满足强度 和稳定性要求下,可增大壳体内部容积,减小壳体重量,增大 AUV 的航程,提高 AUV 的综合性能,因此,进行 AUV 耐压壳体设 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适用于深海工作深度 2000 米以 上无人潜航壳体的新型耐压复合材料及其成型工艺与产业化制 备技术。2.开发的新型复合材料耐压壳体应具有强度高、模量大、 密度小、尺寸稳定性好、线膨胀系数低、耐海水、耐酸、耐溶剂 腐蚀等特性,外压应不小于 20MPa,内压不小于 80MPa,满足深 海无人潜航器壳体的制造要求,并可进行健康诊断。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可用于 2000 米以上深海作业的无 人潜航器壳体制备材料与制备工艺;具备产业化生产的工艺技术 及量产条件; 2.新型耐压壳体,外压不低于 20MPa、内压不低 于 80MPa,可实现 1500 公里以上,50 小时以上水下连续航行和任务执行。 
青岛钜策碳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9-03
基于MAS多尺度的风光波互补海岛微电网能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S多尺度的风光波互补海岛微电网能量控制方法,采用多Agent技术,当光照、风速、海况变化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变化时,通过微电网源、储、荷协调控制满足海岛上军民的用电需求。与现有微电网的能量控制方法相比,该控制方法采用分布式能量管理技术,减少了波浪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不稳定性,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总输出,在保证供电的情况下,大大减少了蓄电池数量,削减系统投资成本,提高了海岛微电网的可靠性。并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海岛上丰富的波浪能,利用海岛上的海水淡化装置实现了微电网多尺度的能量控制
东南大学 2021-04-14
微氧化法去除硫化氢及回收硫单质的装置与方法
天然气净化、石油炼制、煤化工、制革、制药、造纸、合成化学纤维、橡 胶再生及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化氢气体(H2S),造成了很大二 次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大气环境。石油和天然气钻井操作产生的大量采出水以 及生活生产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溶解性硫化氢,考虑到硫化氢的毒性,这 些含硫化氢液体的处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硫化氢是无色气体,低浓度的硫 化氢具有强烈的臭鸡蛋恶臭气味,它们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动物的生长 极其不利,而且在有氧和湿热的条件下,严重腐蚀设备、管道和仪表等,并且 可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因此,去除废水、废气中硫化氢的相关研究备受关 104 注。 本项目采用一种低维护需求,低运行成本,无二次污染的生物硫化物脱除 技术,从气相和液相两个层面上同时去除硫化物。氧化还原电位(ORP)被用 作控制参数以精确地调节空气注入到硫化物氧化单元(SOU)。微曝气技术仅 仅提供了足够的氧气去部分氧化硫化物而不产生甲烷。SOU 中的配备底部有分 散器,可以增加含硫化物沼气的分散性和注入空气的均匀性。该 SOU 可以作为 一个独立的单位或与厌氧消化器联合使用,可同时从沼气及污水去除硫化物。
山东大学 2021-04-13
一种以胶原蛋白为生物矿化模板制备 Fe2O3 纳米粒子的 方法
生物矿化是指生物体通过生物大分子的调控作用生成无机矿物质的过程,它是链接无机与生物之间的桥梁。与一般矿化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生物在特定的部位,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生物有机物质的参与控制或影响下,将溶液中的离子转变为固相矿物的过程。像骨骼,鳞片,牙齿等的形成都是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生物矿化过程。与工业生产条件不同,生物矿化不需要苛刻的条件,它是一个条件温和、低耗能且无污染的物理化学过程。生物矿化采用了自然界中比较简单且常见的组分,并且可以实现对样品从成核到结晶过程的调控。因此,探索并模仿生物矿化中
兰州大学 2021-04-14
酸酐酰胺化嵌段梳状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原油降凝减粘剂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一种酸酐酰胺化嵌段梳状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原油降凝减粘剂的用途。其中酸酐酰胺化嵌段梳状共聚物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X为H或CH3,Y为H、CkH2k+1、Cl、Br、I、NO2、CN、CHO、COOH、CONH、OH或NH2,R为C10-24烷基或其混合物,1≤k≤24、0≤m≤100、2≤n≤100、0≤p≤99、0≤q≤100、0≤r≤100、0≤s≤100、1≤q+r+s≤100、3≤p+q+r+s≤100。本发明的嵌段梳状共聚物加入模拟原油体系中,体系粘度大幅度降低,降凝效果明显。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无机纳米杂化荷正电聚电解质络合物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纳米杂化荷正电聚电解质络合物渗透汽化膜的制备方法。配制无机纳米粒子杂化的阴离子聚电解质水溶液;配制pH为5.8-10.0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水溶液;将无机纳米粒子杂化的阴离子聚电解质水溶液滴加入阳离子聚电解质水溶液中,得到无机纳米杂化的荷正电聚电解质络合物;将络合物分散在一元酸水溶液中,经过滤,静置脱泡后,用刮膜刀将其涂覆于聚砜超滤膜上,烘干后得到无机纳米杂化荷正电聚电解质络合物渗透汽化膜。通过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无机纳米粒子以及调节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可得到不同组成的无机纳米杂化荷正电聚电解质络合物。制备的无机纳米杂化荷正电聚电解质络合物渗透汽化膜具有优异分离性能和高稳定性。
浙江大学 2021-04-13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系统及其应用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通过跨学科合作,开展在化学领域应用电子学新技术的 研究。 大多数化学实验室采用传统的加热方法,即利用传导的方式加热。 微波/超声波相结合的技术与传统加热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可以大大降低加热时间,省溶剂(可较常规方法少 50%~90%)、节约能源、 减少废物的产生,同时可以提高回收率和提取物的纯度。另一方面利 于环境保护,无污染,属于绿色工程,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 新技术。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系统可应用于合成化学、药物有效成分 的提取及分析样品预处理领域,设计并研制出新型微波和超声波相结 合的复合多功能智能化仪器装置,研究其对化学反应、药物提取及环 境污染物萃取的促进作用,为合成化学、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析 样品预处理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和方法。 本项目成果可为加大环境污染物的监测的力度,使其样品分析摆 脱耗费大量的有毒的有机试剂,程序繁琐,工作量大的现况,为其分 析样品预处理,拓展一种高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如对加标土壤样品 (土壤样品中的多溴代联苯醚)进行复合萃取,分别采用微波辅助萃 取、超声波辅助萃取、微波-超声波复合萃取方法,得到的实验数据 是:在相同萃取 20 分钟时间内,使用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波辅助萃 取,其萃取效率分别为 42-75%、45-86%而采用微波-超声波复合 萃取体系时萃取效率则可提高到 92-114%。和常规的索氏提取相比, 微波-超声波复合萃取使用的溶剂量降至原来的 10%左右,萃取时 间降低至原来的 5%左右。可见复合萃取对萃取效率有较大的增强效 果。这一实验结果预示着:本项目成果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可为 分析样品预处理提供一种新的高效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另外,对兔疫 球蛋白 lgG 生物制品等的灭菌也开始进行有益的应用探讨,受到相关 企业的关注。 技术指标及特色: 1. 样机技术性能:◆微波功率从 0~1000W 连续可调,微波频率 f=2450MHz; ◆温度范围:室温~300 度; ◆研制出 38KHz 超声波发射系统,功率从 0 至满负荷连续可调, 在控温系统中超声波功率也随之改变; ◆消解/萃取瓶体积:50~1000 毫升。 2.专利申请七项。 3. 三项技术创新为产业化与拓展应用领城打下基础: (1)将微波场与超声波场两种不同性质的场施加于同一反应物 体,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同作用,为在化学、生物以及医学领域 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在课题中解决了超声波高效 耦合问题; (2)实现了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下反应物的控温算法,采用可 扩展标记语言 XML 来存储和表示模糊控制算法,并用面向对象的设 计思想结合 C++对该算法进行了实现,利用 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 言)可视化技术建立良好的人机界面; (3)具有在线实时检测和显示微波泄漏量,当超过国家标准时, 自动切断系统的电源,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微波/超声波复合智能化管道流动式反应装置已完成小试,正在 进行中试研究。
南开大学 2021-04-11
新型膨润土插层改性复合功能材料产业化
项目1:基于超分子化工和纳米技术,将具有特定光学特性分子引入膨润土层状主体结构中,实现分子尺度的均一复合,得到具有发光效率高、亮度强、寿命长、稳定性好、色度纯正的光学功能纳米材料,并将其添加到高分子树脂中获得新型复合荧光油墨。该系列高性能材料的产业化在光致/电致发光。荧光传感器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可以作为新一代稀土替代型荧光防伪材料。防伪商标,防伪标签的使用者,从事各类产品包装及证件的公司和相关政府企业均可作为本项目产品的主要用户。预计 2015年,本产品国内年需求量将达1万吨,国内年消费额达6.5亿元,投资回收期约4.2年。 项目2:基于插层组装原理,将功能性聚合物在膨润土表面及层间进行插层改性,以实现膨润土相关物理化学特性(如亲水亲油性。热稳定性、力学强度等)的精细调控。将该类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应用于高附加值化工助剂领域,如高分子聚合物(如橡胶、塑料。涤纶等)的增韧材料、阻燃材料、热稳定材料、抗冲击材料等,实现复合材料功能的一体化。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高性能与功能化聚合物复合材料
1)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技术 特点:低剪切分散,设备简单,到达纳米级分布,改善力学性能,低逾渗导电2)低收缩率聚丙烯 特点:利用无机粒子填充作用和成核剂控制晶体结构,大幅降低聚丙烯成型收缩率3)高刚性低翘曲复合材料 特点:主要针对PET、PBT、PA体系,强度高,流动性好,成型翘曲变形小,适用于高精度电子产品
四川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1 102 10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