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磁流体微流控技术高效制备均一微细球形颗粒的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板面控形的大型板金件电磁渐进成形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磁渐进成形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板面控 形的大型板金件电磁渐进成形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的方式成形大型 板金件,其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采用平面螺旋线圈按照等高线轨迹移 动放电成形待成形工件的首层;然后采用曲面线圈按照螺旋线轨迹移 动放电成形待成形工件的除首层和底层之外的其他层;最后采用平面 螺旋线圈按照等高线轨迹移动或固定位置多次放电成形待成形工件的 底层,以此实现大型板金件的电磁渐进成形。本发明可通过线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琼脂糖微流控芯片的细菌富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琼脂糖微流控芯片的细菌富集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该装置包括贴合的琼脂糖薄层和亲水性薄层,所述琼脂糖薄层为二分树式通道结构,具有多个开放的溶液通道入口和一个用于细胞收集的封闭的通道末端,该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两个步骤:(1)包括制作二分树式通道结构的阳膜来制作出琼脂糖薄层;(2)与亲水性薄层基片贴合并且封装从而制作出微流控装置。通过本发明,解决克服现有细菌富集微流控装置效率不高,装置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水产养殖动物重要细菌病诊断与免疫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 2011 年、 2013 年先后获连云港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等奖。项目实施的核心技术为水产养殖动物细菌病诊断技术与免疫技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诊断和防控的技术体系。 包括(1)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2) 黄芪佐剂水剂型灭活疫苗及卵黄抗体疫苗。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软件
1.痛点问题 由于新能源发电易受气候环境影响、出力具有强随机波动性、且缺乏惯量支撑能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供电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灵活性匮乏”将成为长期矛盾,亟需汇集各类资源参与调节,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随着分布式电源和多样性负荷的接入配电网,配电网已经成为支撑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安全并网、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挖掘新型可调控资源灵活性的关键所在,亟需研究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的关键技术,研发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软件,实现分布式资源的自律和输配电网的协调,促进高比例新能源的安全并网和可靠消纳。 2.解决方案 本项技术实现了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主要技术要点: 1)利用量测系统采集的信息估算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给出各母线的电压和相角,各线路和变压器的潮流,各光伏逆变器有功无功出力。 2)以集群状态估计的结果为基础,计算出当前时刻群内完整的有功、无功潮流分布和电压分布,覆盖变压器、光伏及储能节点和馈线。 3)基于集群控制子站对能源进行主动管理,通过控制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及其他可控资源,加以灵活有效的协调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对现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高度兼容。 4)建立在配电自动化主站及分布式发电集群控制子站基础上的高级管理计算系统,支持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以经济性为目标,以安全性为约束获得集群的日前重构组态方案,在紧急状态下以运行安全为首要目标,进行实时性的快速集群重构控制。 3.合作需求 寻求应用场景和资源对接,应用场景和业务能覆盖新疆、甘肃、江苏、浙江等新能源大省,并且与新能源领域的大中型企业有合作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推广资源和现场工程实施经验,能与现有团队形成合力,通过信息领域与能源领域的交叉研究,突破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的软硬件难题。为保障项目实施质量和进度要求,拟合作团队需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且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期望通过合作,全面开展产品和服务的推广销售,力争在一年内形成规模化产值,同时在各个省份组织相应的实施团队,高质量完成项目的交付,并持续做好技术支持和各项售后服务。
清华大学 2022-11-28
技术需求:君恩视频监控设备终端接入管控系统V1.0
1.0 本视频监控设备终端接入管控系统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登陆主界面,进入系统显示,可远程监控和系统操作。2.0 点击主界面中远程平台控制按钮,可以对监控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可以变焦、对焦、光圈设置以及雨刮,即镜头上面出现污渍;可远程调色;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切换通道。通道1到通道16一个十六个监控设备遍及整个监控区域,可以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行人检测。3.0 监控可正常接收图像、分屏、监控点报警。
江西君恩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制作技术,主要用于高分子聚合物材质微流控芯片制作,其特征在于利用CNC雕刻机直接加工微流控设备,即利用数控软件进行微流控芯片的通道设计,得到相应的雕刻路径,编写雕刻用代码;将雕刻代码导入控制CNC雕刻机的软件中,对要进行制作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进行制作;图案制作结束后,根据不同要求,封接芯片,即可得到功能化的微流控设备。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极大的降低高分子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成本,简单易用,快速制备,有利于芯片的大批量生产,并能灵活的调节芯片微通道深度,有利于实现微流控芯片器件的功能多样化,克服了现有技术制作微流控芯片设备成本高、制作效率低、难以实现芯片通道深度多样化的缺点,排除了人为因操作熟练程度造成的偏差和人力的消耗。
兰州大学 2021-01-12
海信交互式触控一体机增强版WR系列
海信交互式触控一体机增强版WR系列,具备差异化功能,配置高且用户体验好,创新性的 加入AI智能识别,NFC权限管控,以及摄像头和麦克风功能,迎来全新智慧课堂。将触控层与显示层全面贴合,滤除空气层减 少反射,可视角度更高,画面更清晰。内置摄像头人脸识别进行教室设备管控,秒 刷人脸简化解锁操作,保障设备安全。全流程教学数据一站式融通,实现高效互动 课堂。高配教学系统,高速引擎运转工作,帮助多 媒体课件流畅播放、不卡顿。密码锁,按键锁,NFC联动校园一卡通等多 重设备权限管理方式,助力设备管控,保障信 息安全。全新白板,全新教学工具,支持智能绘图,智 能绘表,智能书写,智能无处不在,让教室更 智慧,教学更省力。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上海仪研YJ-0613C药物凝固点测定器(0-100度)
YJ-0613C药物凝固点测定器(0-100度) 本仪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通则 0613凝点测定法设计制造,测定药物由液体凝结为固体时候,在短时间内停留不变的最高温度。某些药品具有一定的凝点、纯度变更,凝点亦随之改变。测定凝点可以区别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一、主要技术特点    1、本仪器的设计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    2、仪器设计合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3、内外试管采用磨口配合,操作方便。    4、本仪器采用透明高硼玻璃烧杯,能很好的观察试样。    5、聚四氟乙烯或不锈钢固定盖,坚固耐用,抗腐蚀性强。    6、高精度水银温度计,使温度精度达到0.1度。    7、配有低温恒温槽是自带制冷和加热的高精度恒温源, 可在机内水槽进通过软管与恒温杯相连,作为恒温源配套使用,为用户工作时提供一个热冷受控,温度均匀恒定的场源。    8、隐藏推拉式排水管路,方便排液。    9、内置新一代温度控制程序,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10、全封闭压缩机组制冷,制冷系统具有过热、过电流多重保护装置。    11采用XMT模拟数字PID自动控制系统,温度数字显示。   12、内胆、台面均为全不锈钢,清洁卫生,美观耐腐蚀。   13、恒温杯1000ml,双层夹套设计,上下各带一个螺纹小嘴,用于连接胶管,可通冷热介质,玻璃烧杯外层为平底设计,内层可做成平底或圆底。 二、主要技术参数及指标    1、双层凝固点试管:       内试管为内径约25mm、长约170mm的试管       外试管为内径约40mm、长约160mm的试管    2、水银温度计:       (0~50)℃,分度0.1℃,符合药典的要求       (50~100)℃,分度0.1℃,符合药典的要求 3、搅拌器:     高硼玻璃制,上端略弯,末端先铸一小圈,     直径约为18mm,然后弯成直角。 4、1000毫升透明高硼玻璃烧杯
仪研智造(上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2025-02-20
一种用于Pb2+分离的磁纳米固相萃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Pb2+分离的磁纳米固相萃取剂的制备方法,以Fe3O4纳米颗粒为磁核,以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为溶剂,加入25%的浓氨水,占总体积分数的5%,混合均匀后于反应容器中恒温搅拌水浴加热30分钟后滴加A,反应1小时后加入B,升温至60℃回流1小时后,冷却,洗涤,干燥后加入乙醇溶剂或氯仿溶剂中,然后加入C,40℃恒温搅拌12-24小时;洗涤,低温干燥后即得用于Pb2+分离的磁纳米固相萃取剂.所述A修饰剂含有正硅酸酯类,B修饰剂含氯功能化的硅氧偶联剂,C修饰剂为双硫腙.本发明制备的磁纳米固相萃取剂,吸附量大,速率快,工艺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2 53 54
  • ...
  • 356 3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