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变等离子体中磁岛与湍流相互作用
项目简 介: 聚 变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对空气无任何污染,与 裂变能源比较不会产生较强的放射性污染。托克马克磁约聚变装置是使用磁场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磁场空间内,实现热
西华大学 2021-04-14
一种新型轴径向磁通的调磁电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轴径向磁通的调磁电机。包括同轴安装在机壳内的绕组定子、两个永磁定子和调磁转子;绕组定子和调磁转子置于机壳内,分别位于外圈和内圈,两个永磁定子分别位于调磁转子两端并对称安装,绕组定子和永磁定子均固定在机壳上,调磁转子固定在转轴上,绕组定子与调磁转子之间存在径向气隙,两个永磁定子与调磁转子之间分别存在轴向气隙。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过载保护功能,与传统调磁电机相比,具有更大的气隙磁密、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机械可靠性更高,在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电动舰船、多电飞机等低速大扭矩应用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3
低温空气分离的超导磁分离器、分离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空气分离的超导磁分离器、分离装置和方法,其中超导磁分离器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分离芯体,分离芯体包括:外磁体;至少一部分为多孔超导薄膜的分离元件,该分离元件设置在外磁体磁场内部;多孔超导薄膜一侧与自空气原料进口进入的空气原料接触,用于收集氧气,并通过氧气出口排出;超导体另一侧用于收集穿过孔结构的氮气,然后经氮气出口排出。相比于传统的磁力空气分离,本发明磁场强度、梯度更高,低温的原料空气中氧分子的磁化率成倍增大,并且可以提供磁体和薄膜维持超导状态所需的冷量,因此分离效率、产品纯度更高,在化工、冶炼、医疗等需要提供高纯度氧气的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方 法截取原始检测信号得到分析信号 u(n),再进行带通滤波得到 x(n)。 设激励信号长度为 L,令 M=[L/4],R=[M/2]。初始 i=0,截取数据x(i),…,x(i+M-1),构造 R*(M-R+1)的矩阵 A,对矩阵 A 进行奇异值分 解得到奇异矩阵 B 和特征值λ,将λ中小于中位数的值置零得到矩阵 C,对矩阵 C 进行逆奇异变换得到矩阵 D,从矩阵 D 中还原出处理后 的信号 y,计算其能量 z。令 i=i+1,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计算完所选 分析区域的信号经处理后的能量,根据能量分布图的畸变特征判断信 号中有无缺陷。实施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信号的信噪 比及检测精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干式磁流变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磁流变智能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干式磁流变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干式磁流变液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原料包括:羰基铁粉92‑99.75%和气相二氧化硅0.25‑8%,通过将羰基铁粉和气相二氧化硅混合,进行湿法球磨处理后,经洗涤、干燥、过筛制备得到。与传统磁流变液相比,没有引入液态载液,而是以空气作为载液,不存在传统磁流变液中两种物质密度不同的问题,从源头解决磁流变液沉降性问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可变截面活塞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截面活塞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内部填充有磁流变液的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活塞、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和套在外壳外的永磁体;外壳一端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一端穿过通孔伸入外壳内与活塞连接,活塞杆带动活塞在外壳内做直线运动;活塞包括中空壳体和设置于中空外壳内的伸缩杆,所述中空壳体包括若干依次滑动连接的伸缩节段,伸缩杆伸缩控制若干伸缩节段相对滑动,调节活塞的截面尺寸,从而调节输出的阻尼力,该阻尼器只需更改阻尼器的内部结构就可达到调节输出范围的效果,不需要对整体尺寸进行修改重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教学直流卧式磁场发生器,磁场磁源发生器,
产品详细介绍概述力田磁电科技有限公司系列直流电磁铁,可提供可调磁场源,适用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工厂做物质磁性实验,具有多种用途可配用于磁性材料测量装置、振动样品磁强计、霍尔效应研究、磁光效应研究、磁电阻效应研究、磁致伸缩研究、转矩磁强计、力法磁强计、磁化率测量装置以及对磁性器件的充磁和退磁等等,用途非常广泛。2、电磁铁工作原理电磁铁是由线包、轭铁、铁芯(极柱)、极头等组成的闭合磁路。通电的导电绕组(线圈/包)能产生一定的磁场,铁芯(极柱)在外部线圈磁场的作用下,其内部的排列不规则的铁磁性金属原子重新规则排列,共同指向一个方向,从而被磁化,增加了磁通,所以在铁芯、轭铁和气隙间就产生了数量可观的磁通Φ,当控制电源电流变化时,极头间气隙中形成可控的高强度磁场。3、电磁铁特点:磁场气隙双向可调,单轭的结构,磁场方向水平;直立座放,有很宽阔的操作空间,便于取放样品和与其他设备的组合架构,是磁性研究最为常见的电磁铁之一。适用于霍尔效应研究,磁电阻效应研究、磁滞伸缩研究、转矩磁强计、力法磁强计、振动样品磁强计、磁化率测量装置、磁性材料测量装置等。3.1  WD-200型卧式水冷电磁铁运用电磁感应原理,采用单轭水冷式结构,样式美观、性能可靠。3.2 磁场工作气隙调节轻便灵活,极头与极柱采用分体螺纹连接结构,便于极头更换,电磁效率高,电磁铁极柱为200mm,极面直径最大为φ120mm,另配φ80mm、φ60mm极头 ,工作气隙最大为140mm。3.3 WD-200型卧式水冷电磁铁带工作气隙结构调整采用力田专利技术设计,极头不需要锁紧,气隙不会改变,保证测量的重复性。电磁铁卧式结构电磁铁的视野开阔,外形美观,结构可靠,磁场强度高、磁场强度大小调节方便等特点。3.4、WD-200型卧式水冷电磁铁可用于磁滞现象研究,磁化系数测量,霍尔效应研究,磁光实验,磁场退火,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生物学研究,磁性测量, 磁性材料取向,也可在小气隙时用于铁氧体等磁性产品充磁等。3.5、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使用。4、 技术参数2.1  极面直径:φ120mm,80mm、60mm2.2  工作气隙:0~140mm连续可调2.3  磁场强度:工作气隙20mm时,60mm极头中心磁场最大H≥2.5T2.4  磁场强度:工作气隙20mm时,80mm极头中心磁场最大H≥2.2T2.5  磁场强度:工作气隙20mm时,120mm极头中心磁场最大H≥2.0T2.6  剩磁:气隙10mm时  H≤12mT2.7  工作电流:DC  0~20A2.8  线包绝缘电阻:>10MΩ2.9  磁场外形尺寸:1600mm×1250mm×1300mm2.10 直流电阻::   10Ω2.11包装尺寸:1150 mm×1300 mm×600 mm2.12重量:约800kg磁场参数表:(供参考)极头60mm磁场参数:电流工作气隙10mm20mm30mm40mm50mm60mm 磁场(mT)1A57030018013010080 2A1090340390250200160 3A1630680640400300250 4A20801120760530400330 5A23401380930670500410 6A247016301110810600490 7A256018401270920700580 8A 200014201030790650 9A 213015501130880730 10A 223016701230960800 11A 2300178013201030860 12A 2360187014001100920 13A 2410195014801170980 14A 24502030155012201030 15A 24802090161012801080 16A 25202140167013401130 17A  2180172013801170 18A  2210177014301210 19A  2250182014701250 20A  2280186015101300  
绵阳力田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聚焦电流法的减小视电阻率测量误差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焦电流法的减小视电阻率测量误差的 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反馈控制电路、驱动电路、测量电路、测量 电极、屏蔽电极所构成。在地质前探中,在护盾的前部和尾部分别设 置屏蔽电极和测量电极,并且在前部和尾部的同一圆周线上设置成对 的电压监测点,驱动电路分别给屏蔽电极和测量电极通电流,测量电 路测量各对电压监测点的电位差ΔV,反馈控制电路根据所测得的电位 差,反馈调节的电流,使各点V的总体相对变化Σai(ΔVi)<sup>2</sup> 最小,从而维持屏蔽电极与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携式核酸快检系统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弥胜利副研究员团队与深圳市华迈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前期微流控芯片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快速响应,积极申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防治专项,开展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便携式核酸快检系统研究的科研攻关任务,致力于研发并建立一种低消耗、低成本、高通量、自动化操作的微流控芯片及其检测方法。 该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以大大缩短确诊时间,减少人力的投入,以便于医护人员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开展防控工作;同时,该技术还可作为核酸检测的通用技术,在未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测和预防。目前,样机的主要模块已搭建完成,后期将完成软硬件联调,准备申请医疗注册证。
清华大学 2021-04-10
类脑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
一、项目简介 随着AlphaGo及其Zero的相继推出,近年来以神经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深度学习及相关优化算法已成为人们研究AI的热点。深度学习算法在AlphaGo中的成功应用主要是依赖神经网络监督学习的网络层次及神经元数量提升,而其Zero的应用不同则是在于引进了博弈优化的思想,这就给以并行计算为核心的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鉴于传统神经网络优化算法面临非全局优化的难题,我们基于吉布斯分布采样优化计算,提出一种以脉冲神经元构成的混合网络结构动力学系统来实现的神经网络全局优化算法,引进纳什平衡理论来优化的神经网络计算方案,并设计一款相应的通用神经网络并行处理器芯片,以新型芯片编程架构模拟人脑功能进行感知、行为和思考新型芯。 二、前期研究基础 本团队主要是由厦门大学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分析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教师与学生组成的,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网络通讯、集成电路设计、纳米单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团队首席科学家郭东辉教授十多年前曾在美国加州Berkeley 大学非线性电路实验室访问,从事有关细胞神经网络(CNN)有关课题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其中与神经网络研究内容相关的有两项,分别是《视觉神经网络光电集成系统的研究》(批准号:69686004)和《混沌神经网络加密算法及其相应集成电路的设计研究》(批准号:60076015)。 本团队同时也是厦门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在厦门市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的支持下,我们配备了开展模拟及数字SOC 芯片设计所需要的各种EDA 工具和IC 测试设备。此外,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也是TSMC、SMIC 等芯片制造厂重要合作伙伴,并与厦门联芯、三安集成等芯片制造厂也有长期的合作协议,可以进行包括射频及功率芯片在内各类模拟及数字SOC 芯片的设计流片。同样,在学校211 和985 经费的支持下,本团队也独立配备了8 台IBM 服务器分别运行MATLAB、OPNET、SPW、ANSYS、Silvaco TCAD 等系统设计与器件工艺仿真工具。本团队所在的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也已列入我校“双一流”建设学科,有关类脑芯片设计相关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科研环境建设将得到重点支持。特别是厦门联芯公司在量产后,已将本团队作为其先导技术开发的重要合作伙伴,也委托我们开发相应的器件模型及电路工艺库。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及厦门市IC 平台的支持下,厦门联芯公司还可以为我们团队提供免费的MPW流片业务。 自2009年,本团队与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签署 “共建SoC联合实验室”以来,基于该平台,每年合作项目经费近百万,同时还完成了多项横向合作项目:面向金融、税控的专用信息处理与控制SoC芯片开发、安全密码算法研究、区块链接技术研究等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本团队的长期合作伙伴之一。 总之,不管从算法理论研究还是从应用技术开发来看,本课题组已具备相当优秀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经验,以及显著的前沿技术攻关能力。 三、应用技术成果我们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得到企业界的重视和肯定,课题组先后承担过如深圳 华为公司首歀交换芯片项目的调度算法设计、福建新大陆首款二维码识别芯片的算法及后端版图综合设计、台湾盛群公司首款32 位处理器及专用处理器编译器开发和厦门元顺公司多款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最近课题组还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开发28nm 的低功耗设计流程专门设计一款挂载加可重构解密算法协处理器的32 位通用处理器验证芯片。
厦门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64 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