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性能氮化硼纳米材料
纳米氮化硼材料兼具氮化硼和纳米材料的双重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端电子散热材料、吸附剂、水净化、化妆品等领域。项目团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形貌和尺寸均一且具有超大比表面积多孔氮化硼纳米纤维的规模化制备技术,目前市场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该技术合成工艺简单可控、成本低、过程绿色环保,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1 产品的应用领域 图2 高性能氮化硼纳米纤维粉体 图3 氮化硼纳米纤维粉体微观形貌
吉林大学 2025-02-10
一种失效锂电池中的钴酸锂材料高压脉冲液相放电修复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失效锂电池中的钴酸锂材料高压脉冲液相放电修复的方法,首先采用机械分离的方法对使用失效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机械分离获得钴酸锂废料,把钴酸锂废料置于氢氧化锂溶液中,然后采用高压脉冲液相放电的方法使得钴酸锂材料实现电化学性能修复,工艺过程简易,能耗低,环境影响小,经过放电处理修复后的钴酸锂材料电化学性能良好,并能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重新回用。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与液位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本项目揭示了汽液两相流自升压及液位自调节机理,发明了汽液两相流升压加热及液位控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了安全高效的汽液两相升压加热和液位控制系统,并实现了产业化。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消失模铸造液-液复合铝-镁双金属铸件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失模铸造液-液复合铝-镁双金属铸件的方 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复合模型,所述复合模型包括沿竖直 方向依次相连接的铸件镁合金部分泡沫模型、铝片及铸件铝合金部分 泡沫模型、分别连接所述铸件镁合金部分泡沫模型及所述铸件铝合金 部分泡沫模型的镁合金浇注系统部分泡沫模型及铝合金浇注系统部分 泡沫模型;对所述复合模型涂涂料;对所述复合模型进行埋砂造型; 向所述复合模型分别浇注镁合金浇注液及铝合金浇注液,直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山东峰泉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峰泉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4-09-23
山东乾佑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乾佑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5-04-07
高流变软土强夯置换时填料的运移轨迹探测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流变软土强夯置换时填料的运移轨迹探测实验装置,主要由模型试验箱、夯击加载系统、外部观测系统、金属探测系统和位移分析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其中,金属探测系统内嵌于模型箱装置两侧挡板中,并通过挡板外壁开口槽与外接位移分析系统相连接,用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颗粒运移轨迹的信号探测。夯击加载系统通过支架固定于模型箱正上部,通过刻度可人工精确定位强夯下夯锤纵横向位置,同时手动调节落距,从而模拟实现自由落锤等复杂动作。本装置制造简单、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通过电磁信号追踪,可以获取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高流变软土填料的运移轨迹,制造简单、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东南大学 2021-04-11
非对称PWM控制的ISOP全桥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PWM控制的ISOP全桥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变换器每个模块输入侧包括输入电容、逆变桥和变压器原边;输出侧包括变压器副边、全桥整流电路和LC滤波电路。输入直流电源正极串联一个输入电感后连到第一个模块输入侧逆变桥的第一桥臂中间点,负极连到最后一个模块输入电容负端。相邻两个模块的连接方式为,前一模块输入电容负端连到后一模块的逆变桥
东南大学 2021-04-14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教授团队研制磁液滴机器人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
近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教授、杨湛教授课题组,哈尔滨工业大学谢晖教授课题组以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的Metin Sitti教授课题组,联合研制出能自由穿梭在极端变化环境中的尺度可调控磁液滴机器人SMFR。
苏州大学 2022-10-12
磁粉探伤自动检测设备
磁粉探伤自动检测设备控制器以PLC为核心,触摸屏为人机操作界面,设计自动检测线,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 根据检测功能,具有周、纵向复合磁化、交直流磁化、电流自动跟踪、断电相位控制等功能。检测工件实现自动上料和夹持,探伤速度快,效果好,能适应多种不同规格被探工件的需要。不仅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探伤工艺的规范化和准确化,确保缺陷的检出率。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253 2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