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利用斥力机构具有短时闭合功能的永磁操动机构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斥力机构具有短时闭合功能的永磁操动机构及方法。包括设置在该非导磁外壳(2)内部的斥力驱动机构(17)、非导磁材料垫块一(7)、非导磁材料垫块二(11)、磁路分离永磁操动机构(18),以及贯穿于非导磁外壳(2)并与其滑动连接的导杆(1)。本发明增加斥力驱动机构(17),并提供合闸、分闸、短时闭合三种命令模式。合闸、分闸操作采用传统方式,短时闭合操作采用新型方式,并设有斥力驱动机构(17)辅助此操作,大大缩短了合闸保持时间,提高了短时闭合操作中分闸阶段初速度,缩短了机构分闸动作时间,最终实现短时闭合的效果。
东南大学 2021-04-11
低端MOSFET/IGBT负压箝位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低端MOSFET/IGBT负压箝位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驱动领域。它包括电路连接的负压箝位驱动单元与BOOST升压单元;控制方法的步骤为:(1)控制S1与S4处于导通状态,S2与S3处于关断状态;(2)控制S1、S2、S3和S4处于关断状态,Q栅源极上的电压始终维持在U3上不变;(3)控制S2与S3处于导通状态,S1与S4处于关断状态,Q上的栅源电压将会被箝位在电压U4上,Q瞬间被关断;(4)控制S1、S2、S3和S4都处于不导通状态,Q栅源极上的电压维持在U4上。其中S1、S2、S3、S4和Q均代表不同的MOSFET开关管。本发明提高了驱动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可有效防止开关器件的误导通。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稀土掺杂非磁过渡金属对“铁磁/非磁”纳米自旋泵浦器件的磁性调控
成果介绍铁磁(FM)/非磁(NM)结构的双层膜中发现的自旋泵浦(spin pumping)效应是磁学和自旋电子学中的一个突破性发展,因此吸引了众多的研究兴趣。它和铁磁层自旋极化电流相关,同时又和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有直接联系。本项目采用具有较高的自旋轨道耦合系数的稀土金属调制非磁层,运用铁磁共振和输运两种方法,并结合结构、磁性和同步辐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不同稀土掺杂对铁磁/非磁过渡-稀土合金(Py/NM-RE)复合纳米双层膜的结构和界面的影响,得到自旋泵浦强度、界面混合电导以及非磁层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和自旋扩散长度的调控规律。从而探索该复合纳米双层膜中的界面自旋泵浦效应和非磁层自旋轨道耦合对自旋动力阻尼的影响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利于开发新型复合磁性材料和新型强自旋-轨道耦合的非磁材料,有利于集成多功能自旋器件。
东南大学 2021-04-11
磁-电耦合复合材料与磁探测新方法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磁电材料因其在磁传感器、能量回收器、微机电系统、可调微波器件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一直以来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强的磁电耦合,北京大学工学院的研究者们利用不同的压电和压磁材料制备了诸如0-3型、3-1型、2-2型和2-1型的磁电复合材料。 北京大学工学院实验室通过激光处理压磁材料FeBSi合金(Metglas),提出了1-1型的磁电复合结构。实验测试得出:1-1型磁电材料具有超高的磁电系数(超过7000 V/cm Oe),相比于现有结果提高了接近7倍。当被测磁场频率为复合材料的谐振频率时,在室温条件下测到了1.35×〖10〗^(-13)Tesla的微弱磁场,这是块体磁电复合材料领域的重要突破。该研究还发现,激光快速退火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压磁材料在谐振频率点的交流损耗,从而提高1-1型磁电结构的机械品质因子。此外,1维(1D)的结构也有利于降低退磁因子,并增强磁通聚集效应。
北京大学 2021-02-01
磁- 电耦合复合材料与磁探测新方法
项目简介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磁电材料因其在磁传感器、能量回收器、微机电系统、可调微波器件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一直以来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强的磁电耦合,北京大学工学院的研究者们利用不同的压电和压磁材料制备了诸如0-3 型、3-1 型、2-2 型和2-1型的磁电复合材料。北京大学工学院实验室通过激光处理压磁材料FeBSi 合金 (Metglas),提出了1-1 型的磁电复合结构。实验测试得出:1-1 型磁电材料具有超高的磁电系数(超过7000 V/cm Oe),相比于现有结果提高了接近7 倍。当被测磁场频率为复合材料的谐振频率时,在室温条件下测到了1.35×〖10〗^(-13)Tesla 的微弱磁场,这是块体磁电复合材料领域的重要突破。该研究还发现,激光快速退火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压磁材料在谐振频率点的交流损耗,从而提高1-1 型磁电结构的机械品质因子。此外,1 维(1D)的结构也有利于降低退磁因子,并增强磁通聚集效应。应用范围基于磁电耦合效应,该项研究课题组首次提出了磁电磁通门的结构设计,旨在对微弱直流磁场进行探测。这个磁电磁通门具有梭形结构,对于1nT 的直流磁场输入,磁电磁通门输出信号的相对变化相比现有的结果提高了4-5 倍,为磁异常探测在导航、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应用创造了可能。项目阶段本课题组同内窥镜团队合作,发展了基于磁电耦合原理的磁电传感器阵列和磁成像系统,研制了国内首台磁电磁成像样机。该样机核心组成部分由56 路磁电传感器、驱动电路、信号采集与处理、磁成像显示等构成。该磁成像系统不仅能够检测磁性金属物的存在,而且还能准确判断其位置、姿态,定位偏差纵向在1.2cm 以内,横向偏差在0.5cm 以内。另外,通过对金属棒扫描和采集信号的微分处理,还可以判断金属棒的长、径比值。该项研究提出的磁成像系统在安检、医学上人体内磁性药囊实时监测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知识产权已申请相关专利。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
北京大学 2021-04-11
变刚度双质体激振器式特大型振动磨
本实用新型变刚度双质体激振器式特大型振动磨涉及一种振动磨,特别是一种具有变刚度、双质体、 激振器式的一般振动磨或特大型振动磨,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上质体、下质体、电动机、电 机座、联轴器、联轴器罩、主振弹簧、隔振弹簧和底座,其中上质体包括筒体、进料口、端盖、出料口、 激振器、右联接架、磨介、左联接架和配重体;上、下质体之间通过主振弹簧相联接,主振弹簧内径与上、下质体上的主振弹簧导柱外径相配合;下质体通过减振弹簧支承在底座上。所述筒体通过主振弹簧可能动地支承在下质体上,在筒体的右侧用右联接架刚性固结有激振器。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一种消除频响函数中弹簧附加刚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频响函数中弹簧附加刚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弹簧悬挂来模拟待测结构的自由?自由边界条件进行模态试验,利用测量得到的频响函数矩阵,消除弹簧附加刚度对频响函数的影响。本发明为消除频响函数中弹簧附加刚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并且对于多个弹簧附加刚度可以实现一次性消除,其消除效率高,解决了模态试验中由于弹簧附加刚度造成的频响函数精度低的问题,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可变支点的对称式变刚度柔性驱动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支点的对称式变刚度柔性驱动器,包括动力输入机构、动力输出机构和 两套刚度调节结构,所述两套刚度调节结构沿动力输出机构的中心对称布置,采用了带有阿基米德螺旋 曲线槽的齿轮来调节支点,改变杠杆力臂长度。能够实现刚度的大范围调节,使驱动器能够从零刚度调 整到完全刚性,并且使得结构更加紧凑,且通过移动支点改变刚度,更易于控制,能够实现驱动器的输 出位置和输出刚度的实时同步的调节。
武汉大学 2021-04-14
试验台翻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简单的用于自动化控制教学的试验台翻转机构。包括实验台,试验台支架, 控制器件安装板,安装板上部的支撑转轴,用于安装板的旋转;安装板下部装有小型伸缩缸,可以实现安 装板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以根据安装板上控制元器件不同的位置,实验者作任意角 度的调整,以方便控制元器件的安装。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竹条自动分离翻面机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条自动分离翻面机构,包括竹条分离机构、竹条翻面机构和检测控制装置;所述竹条翻面机构设置在竹条分离机构的竹条出口处;所述检测控制装置用于检测竹条分离机构输出的竹条,从而控制竹条翻面机构是否进行翻转。本发明将竹制品送料这一过程机械化,在减少竹制品生产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49 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