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制造雄甾烯酮等 甾体医药中间体
本项目已成功开发多种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制造多种甾药中间体的高效基因工程菌,分别以 雄甾-4-烯-3,17-二酮 (AD)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ADD) 和9羟-雄甾烯酮 (9OHAD) 为主要目 标物,9羟-雄甾烯酮可用于制造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国内还尚未开发成功。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产业化行动计划(2022—2025年)》(黑政办发〔2022〕27号)《黑龙江省科技类产业政策实施细则》(黑科规〔2022〕4号)有关要求,聚焦我省“4567”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化应用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新产品,提高我省经济整体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现就申报2023年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成果转化处 2023-08-07
基于流化床热解过程的煤炭分级转化分质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
煤现在是、将来仍是我国能源的主力。煤炭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大、比重高,短期内难以替代。80%的煤炭通过直接燃烧利用,5 0%以上的煤炭为含水高、含灰高的低阶煤和劣质煤。煤炭粗放燃烧利用导致的污染严重。我国油气资源严重短缺,石油进口份额超过50%。基于我国能源资源结构,煤炭的热解或气化利用是弥补油气资源的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包括国家战略安全。煤炭燃烧利用为主的结构短期内不会变,煤炭分级分质利用是煤炭重要发展方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该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制定和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规划,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浙大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开发实现了基于煤热解的分级转化分质利用技术路线。
浙江大学 2023-05-10
一种使用移动床技术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丙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移动床技术将含氧化合物转化为丙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含氧化合物在第一反应区与催化剂接触生成第一股物流;第一股物流分离得到产物丙烯、C5+组分以及其余组分;部分C5+组分通入第二反应区使得催化剂预积碳,使得其表面积碳量/孔内积碳量的比例至少为10,得到第二股物流并合并到第一股物流;将预积碳催化剂通入第一反应区与含氧化合物接触反应,反应后通入再生器;催化剂再生后又分配到第一反应区和第二反应区。本发明方法单独将部分C5+组分通入第二反应区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得到高表面积碳量/孔内积碳量比例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第一反应区内催化剂对丙烯的选择性,从而提高丙烯的得率。
浙江大学 2021-04-13
全球领先的可再生电力CO2转化解决方案提供者
我们作为国内首家同时具备二氧化碳电还原的催化剂工业级制备与电解池技术的企业,首次完成二氧化碳还原商业化模式探索,在国内国际面向多个下游企业销售二氧化碳还原装置的核心部件催化剂与膜电极。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天津费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胡峥 注册时间 2021.5.8 注册所在省市 天津 组织机构代码 MA07BB206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大数据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电池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电子元器件批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地址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新慧路1号管理中心二区301-21KJ45室 获投资情况 天使轮尽调中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胡峥 理学院/化学 2020/2023 李惠 理学院/化学 2018/2023 任倩倩 理学院/化学 2019/2024 张裕 理学院/化学 2020/2025 吕建欣 理学院/化学 2020/2023 苑颂源 理学院/化学 2020/2023 刘畅 理学院/化学 2020/2023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胡适 理学院/化学 研究员/教授 材料物理化学 郑喆 校团委 双创部部长 创新创业比赛 五、项目简介 目前世界碳中和的主题逐渐成为重要的课题,欧美国家已经开始针对碳排放企业征收碳税,我国也将“双碳”目标写入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这使得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在国内国际均具有十分庞大的市场。同时二氧化碳还原的各种产品(如:CO,甲酸,乙烯等)作为大宗化学品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们作为国内首家同时具备二氧化碳电还原的催化剂工业级制备与电解池技术的企业,首次完成二氧化碳还原商业化模式探索,在国内国际面向多个下游企业销售二氧化碳还原装置的核心部件催化剂与膜电极,致力于进一步打通上下游技术壁垒,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国内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上下游生态圈的建立。
天津大学 2022-08-11
甲基硅氧烷大气转化导致低挥发性物种及高产率甲醛的形成
该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过氧自由基自氧化机制,阐明甲基硅氧烷大气转化会生成甲醛,增加其释放的环境风险。该研究不仅拓展了对大气过氧自由基化学的理解,还为甲基硅氧烷环境行为模拟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color: rgb(92, 101, 96);"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12
漆树酸作为棘球蚴甘油醛三磷酸脱氢酶的抑制剂和作为 治疗包虫病药物的应用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或宿主动物而引起的严重寄生虫疾病。而我国是同时有囊型和泡状两种类型的包虫病高发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包虫病药物是阿苯达唑,但是该药的肠道吸收率很差,而且其一般只能抑制寄生虫生长而不能彻底有效杀灭寄生虫,导致患者必须长期大量服用该药物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大量的研究发现该药可引起多系统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或开发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的包虫病治疗新药物具有重大的意义。 棘球绦虫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通过糖酵解过程。而甘油醛 3-
兰州大学 2021-04-14
聚四氟乙烯改性亲水膜工艺及处理应用
随着城市规模迅速膨胀,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工业废水处理率低,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以北京为例,数据显示目前人均占有用水量不足300 立方米,不及国际公认的缺水下限的1/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这其中,工业用水量所占的比重很大。而冷却水用量占工业用水的60~65%。因而,解决好冷却水循环回用的问题,可以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在冷却水处理中,需要去除水中的钙镁等结垢性离子。这些离子通常是通过水处理剂使之沉淀,再利用固液分离技术来实现的。传统的固液分离技术(如澄清池等)中存在占地体积大、分离效率低、适用面窄、操作弹性小、对微细颗粒无法去除等缺点。由于传统固液分离技术缺点较多,人们一直关注新型分离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因此利用膜实现的微滤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微滤技术是利用微孔膜本身极小的微孔(孔径一般为0.1~10 微米)对颗粒的吸附、截留、筛分等作用进行分离。微滤技术的核心为膜材料的选择,在众多的膜材料中,由于聚四氟乙烯(PTFE)不吸水、熔点高(327℃)、使用温度范围广(-200~260℃),具有不燃性及热稳定性、摩擦系数小,尤其具有耐化学性(能耐许多高腐蚀性介质)、耐气候性及抗电性等,因此成为国内外表面过滤首选材料。PTFE 膜极低的表面张力可以降低膜污染,并使膜的清洗操作更为简便。但PTFE 膜的强疏水性却限制了其在水溶液体系处理中的应用。本技术基于配位键合理论对常规的聚四氟乙烯疏水膜进行改性,得到亲水性聚四氟乙烯膜,用于水处理领域中的微滤技术,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指标:1、过滤后溶液SS<1mg/L;2、可在强酸、强碱、强氧化性、强溶剂性条件下应用;3、操作压力0.05~0.15Mpa;4、处理温度5~150℃;5、处理通量1~1.1m3/m2·hr;6、使用寿命≥1 年。应用范围:可以适用于工厂循环水处理、污水处理及其它涉及固液分离过滤技术的领域。市场分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各项环保制度规定的日益严格、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对工业及生活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迫在眉睫。而本工艺具有过程简单易行、能耗低、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使用周期长等优点,因此,本项目具有广泛市场应用前景。效益分析:利用本技术改性的亲水聚四氟乙烯膜,成本较低,整个处理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成本低,与传统技术相比能耗大大降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有机溶剂超深度脱水分子筛膜和成套装备
本项目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分子筛膜材料的连续化合成。解决了无机分子筛膜材料生产的品质稳定性难题,保障了超低缺陷分子筛膜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应用。 本项目基于国际首创的微波介电合成技术,通过微波连续镀膜装备的自主研发,进一步强化微波合成过程中的非热效应(如Maxwell-Wagner效应,选键活化效应等),弱化热效应,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高质量分子筛膜材料的连续化生产。专家组鉴定意见为:项目自主开发了连续化微波镀膜技术、自动化膜管后处理技术、分子筛膜管质量在线检测技术,并研制了相关生产与检测设备,形成了自动化分子筛膜连续生产线,年产量大于2万平米,合格品率大于99%,优级品率大于90%。这些指标与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日本三井造船和三菱化学的数据相比,具有5倍以上的单线产能提升和15%以上的合格品率提升,解决了分子筛膜材料生产的品质稳定性难题。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微波合成技术将分子筛膜的构成晶体从微米级缩小至纳米级,极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系统缺陷,优级品分子筛膜表现出世界领先的分离选择性,为分子筛膜超深度脱水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宁波大学 2021-05-11
一种纳米花生蛋白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花生蛋白高分子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浓度为4mg/mL~12mg/mL的花生分离蛋白水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8‑9静置1‑2h;向花生分离蛋白水溶液中逐滴加入无水乙醇,至混合溶液中无水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80%,静置15‑30min,再加入交联剂,静置交联反应14‑20h,浓缩、干燥,得到纳米花生蛋白颗粒;(2)将基质、甘油用蒸馏水溶解,70‑90℃水浴15‑30min,冷却,得到基质溶液;(3)将纳米花生蛋白颗粒用蒸馏水溶解,得到纳米花生蛋白颗粒溶液,将其移入基质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为10‑12,真空脱气5‑10min,制膜,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备的纳米花生蛋白高分子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阻水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可广泛应用于包装工业。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9 80 81
  • ...
  •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