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机制冷量热仪-鹤壁盛华煤质分析仪器
产品详细介绍标准配置: LR-4A量热仪主机、冷却器、联想电脑、打印机、充氧仪、氧弹 适用范围及标准: LR-4A量热仪采用并符GB/T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的要求,该量热仪适用于煤炭、焦炭、石油及水泥黑生料等可燃物质的热值 技术参数:     测温范围:0℃~65℃                             测温分辨率:0.001℃     样品量:0.5g~1.5g                             自动调节内外桶水温     发热量测试精度:优于0.2%(苯甲酸)     电源:AC220V±10%,50Hz     自动定量水,定量误差:≤±1g               功率:200W 主要特点:1.LR-4A量热仪系统运行于WindowsXP及以上系统,界面友好,易学易用。2.LR-4A量热仪采用先进的电子制冷工艺,完全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确保仪器内外筒温差符合国标要求。可连续长时间工作。3.LR-4A量热仪自动注水、排水、自动调水温,自动完成测试全过程并打印测试结果 4.LR-4A量热仪可作为单筒量热仪使用,亦可对两套量热弹筒进行异步操作。在进行双筒测控时,两套量热弹筒互不干扰,可随时进行其中一台量热仪的操作 
鹤壁市盛华实验仪器厂 2021-08-23
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天然生物大分子胶原和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混合液为原料,再利用PEG缓冲液,通过同轴微流体芯片制备得到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纤维。在水凝胶制备过程中加入细胞,便得到具有细胞原位装载的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凝胶纤维具有与天然神经组织相匹配的导电性、相近的力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在微纳米尺度上沿水凝胶纤维方向定向排列,能够模拟天然神经组织中的定向结构;
清华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超密集异构网络负载均衡优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超密集异构网络负载均衡优化方法,将ART2型神经网络和基于代价的分布式方法相结合的低复杂度超密集异构网络下行用户连接方法,联合调整所有小站的代价偏置值,解决超密集异构网中的负载均衡问题。本发明采用ART2型神经网络的分类设置初始值,可以大大降低迭代次数和计算复杂度,能提高基站边缘和中间的用户的吞吐量率,自动的均衡跨层和同层之间基站的负载,进一步显著降低负载均衡迭代方法的迭代次数,更加适应快速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
东南大学 2021-04-11
自适应线性神经元的混合有源(HVDC)直流滤波器 控制技术
本项目基于系统辨识的原理,通过对控制对象参数进行估计,并根据辨识 结果对控制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克服了控制对象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时变性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不利影响,并且兼顾了重复控制方法能够精确跟踪含有谐波成 分的周期信号,具有计算量小,易于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实现的优点。仿 真结果证明基于系统辨识的 HVDC 直流有源滤波器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控制性 能,能够对 HVDC 系统直流侧谐波进行有效的抑制。
山东大学 2021-04-1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可重构类脑计算芯片及支撑系统研发
研发阶段/n主要研究支持神经网络芯片的设计自动化工具及FPGA验证系统,设计自动化工 具本身针对ASIC和FPGA都适用。 项目主要研究:(1)研究基于模型层的设计空间探索方法;(2)研究可重构 神经网络硬件单元抽象和归约方法;(3)开发面向嵌入式、功耗约束下的FPGA神 经网络芯片系统,突破神经网络芯片设计小型化遇到的关键难题。本项目提出的自 动综合工具至少支持CNN 等两类不同神经网络拓扑,支持Caffe配置文件prototex 拓扑描述语言,生成的FPGA芯片,性能比CPU快1个数量级,能效比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改进的 Hopfield 神经网络的服装标志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改进的Hopfield神经网络的服装标志识别方法,应用于计算机领域,以解决现有的靠人工对商品的标志进行识别效率极低的问题。该方法包括:通过小波变换对原始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根据所述特征作为目标模式建立Hopfield神经网络模型。本发明的实施例应用于标志识别。
四川大学 2016-09-28
基于同质器件架构的感算存一体化神经形态硬件
该成果创新性地基于二维半导体的硅基同质器件,首次提出了类脑功能的“传感-计算-存储一体化”神经形态芯片架构,实现了光电传感、放大运算、信息存储功能的一体化集成,为突破冯·诺依曼瓶颈和实现类脑智能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 缪向水教授团队,长期从事相变存储器芯片、存算一体忆阻器芯片技术研究。2018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忆阻器专著《忆阻器导论》,2019年团队93项三维相变存储器芯片专利许可给芯片公司并合作开发产品,并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推动存储器芯片技术的成果转化以及未来引领技术的探索。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同质晶体管-存储器架构的原理及器件结构 缪向水团队长期从事相变存储器芯片、存算一体忆阻器芯片技术研究。2018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忆阻器专著《忆阻器导论》,2019年团队93项三维相变存储器芯片专利许可给芯片公司并合作开发产品,并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推动存储器芯片技术的成果转化以及未来引领技术的探索。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8-12
XM-133A腰骶尾椎与脊神经附骨盆和股骨头模
XM-133A腰骶尾椎与脊神经附骨盆和股骨头模型   XM-133A腰骶尾椎与脊神经附骨盆和股骨头模型显示由五节腰椎、骶尾骨和椎间盘、脊神经,左右髋骨、半腿骨串制而成的一个整体,示正常人体骨盆、股骨头的组成、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腰椎和骨盆的关系。 尺寸:自然大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抗盐胁迫基因 CbCRT1、制备方法以及其编码产物 的氨基酸序列
西北地区的 70%的土地为贫瘠土壤,其中高盐碱土壤又占了近一半,这导致大多数植物很难生存,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农民的可用耕地面积 (于法稳,2001)。因此,选育具有抗盐特性的作物就变得非常 重要。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筛选手段和技术,且随机选育所需的人力物力都十分巨大,目前筛选得到的具有抗盐特性的作物数量很少,且抗性不强。 近些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些能在高盐碱土壤上生长的抗盐胁迫植株,并将该植株中抗盐胁迫相关的基因进行克隆获得具有抗盐胁迫能力的转基因作物
兰州大学 2021-04-14
利用级联加速新机制打破飞秒激光驱动碳离子能量记录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颜学庆教授/马文君研究员团队近期在激光加速重离子领域获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人工设计的双层纳米靶材,获得了能量高达580兆电子伏特(MeV)的碳离子,将飞秒激光加速重离子能量记录提高了两倍。相关结果以” Laser Acceleration of Highly Energetic Carbon Ions Using a Double-Layer Target Composed of Slightly Underdense Plasma and Ultrathin Foil”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2,014803 (2019))。 高能重离子在肿瘤治疗、生物辐照、核物理与核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利用超强飞秒脉冲激光加速重离子一直是激光加速领域的难点。之前的大量实验研究中,通常只能获得最高能量为几兆电子伏特每核子(MeV/u)的重离子。而在相同条件下,质子可被加速至近百兆电子伏特,远高于重离子。这是因为,要有效加速重离子,需要将其在加速初始阶段就电离到高电荷态注入到加速场中,并且保持足够长的加速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两点很难同时实现。马文君研究员团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PRL 115, 064801 (2015),PRL 113, 235002 (2014), Adv Mater 21(5),603 (2009), Nano Lett 7(8), 2307(2007)),设计并制备出了一种由超薄超低密度碳纳米管泡沫与类金刚石纳米薄膜组成的双层复合靶材,成功地同时实现了这两个条件。复合靶材在超强飞秒脉冲激光作用下,位于类金刚石纳米薄膜中的碳离子,先后经历了光压电离注入与长达数百飞秒的鞘场加速两个过程,最终速度达到了光速的30%。这是首次利用超短脉冲在实验中实现了重离子的级联加速。图:本研究结果()与已有重离子加速实验结果汇总。 他们的理论与数值模拟工作表明,这种高效的加速方案也适用于金、钍、铀等重离子。在现有激光条件下,可产生能量为数十兆电子伏特每核子、密度为传统束流10^9倍的高能高密度重离子束流。这种高能高密度重离子束团将为超重元素合成、短寿命核素加速、温稠密物质等温加热等重要物理难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方案。,将为科学前沿领域及新兴交叉学科的迅猛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马文君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颜学庆教授与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的Nam,Chang He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主要作者还包括陈佳洱院士、贺贤土院士、M. Zepf教授, J. Schreiber教授, Kim, I Jong教授、林晨研究员、卢海洋研究员和余金清博士等。该项目得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2017ZF22)、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等项目的支持。 相关文章链接如下:Phys. Rev. Lett. 122, 014803 (2019)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2.014803Phys. Rev. Lett. 115, 064801 (2015)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15.064801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61 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