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图像视频编码理论与计算方法
经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成果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关技术成功应用于国家火星探测项目“萤火一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气电编码识别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电编码识别装置,包括一组至少一个码轴(2)、一 组至少一个微型气缸(1)和一 组至少一个识别开关(8),所述码轴(2)通过 本体(3)安装在工件随行托盘上,所述微型气缸(1)安装在装料 工位,所述 识别开关(8)安装在各工作工位,码轴(2)上设有轴向位置调整结构,当托 盘在工件安装工位 定位后,微型气缸(1)与码轴(2)在托盘输送方向开放式 连接,微型气缸(1)、码轴(2)和识别开关(8)在托 盘输送方向位置一致。 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操作,码轴编码,开关识别的方式,可以对混流加工零件 进 行在线自动编码识别,技术简单可靠,工作稳定,环境适应性好,成本低, 整体性能价格比高。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神经形态忆阻器
传统计算机采用分立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所有计算数据都要通过总线进行搬运,造成了存储墙、功耗墙等突出问题。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器件能够在物理层面模拟生物突触、神经元信息处理功能,从而实现局域的存算融合,从根本上解决冯诺依曼瓶颈,带来巨大的性能和能效提升。
北京大学 2021-02-01
脊髓和脊神经模型
XM-619-1脊髓和脊神经模型   XM-619-1脊髓和脊神经模型放大5倍,由2个胸椎和4对脊神经组成,脊髓作圆柱体贯穿于椎管中,在脊髓横切面上,可以观察位于中央的蝶形构造的灰质和包围在它四周的白质,模型上段脊髓游离,显示包在外面的三层不同厚薄的被膜,即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并剖示被膜层次,显示脊神经的前后根部;在脊髓两侧,有前根和后根合成脊神经,出椎间孔,脊神经交通支连接位于椎体两侧的交感神经干。 尺寸:放大5倍,13×16.5×23.5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D005全身周围神经电动模型脑脊髓脊神经
XM-D005浮雕式全身周围神经电动模型 (脑脊髓脊神经分布电动模型)   XM-D005浮雕式全身周围神经电动模型(脑脊髓脊神经分布电动模型)显示脑、脊髓神经、31对脊神经、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颈丛、臂丛、胸神经前支、腰丛、骶丛、脊神经前后根、脊神经节、交感干、交感干神经节、灰白交通支以及四肢主要神经等全身周围神经。   尺寸:108×38×18cm 材质:PVC材料+木框   标准配置: ■ XM-D005浮雕式全身周围神经电动模型:1台 ■ 电源线:1根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脓毒症新药机制研究
脓毒症是一类由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治疗难度大且死亡率高。现有脓毒症的治疗方式有限,单纯抗炎药物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如何调节脓毒症机体的免疫功能成为我们进行新药研发的着眼点。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创烧伤及休克性感染等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800万人发病,在非休克患者中,其死亡率为30%~40%,而在休克患者中其死亡率则高达70%~90%。即便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一年就有近25万因脓毒症而死亡的病例。全球脓毒症发病率仍呈上升的趋势,
南京大学 2021-04-14
血吸虫致病机制研究
以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敲除大鼠作模型,发现iNOS基因敲除大鼠对日本血吸虫的感染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虫体发育正常、雌虫产出成熟虫卵,肝组织虫卵肉芽肿严重),从而证实,由iNOS代谢精氨酸产生的一氧化氮(NO)是大鼠抗血吸虫病的关键先天性免疫分子。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还利用多种研究手段,对NO抗日本血吸虫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鼠中天然高表达的iNOS代谢L-精氨酸产生的高浓度的NO,是通过干扰血吸虫线粒体中能量代谢的相关酶的活性,使虫体发育严重受阻并影响雌雄虫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导致虫卵成熟和受精受阻,从而显著减弱/降低了血吸虫感染对大鼠的致病性。该研究结果解释了为什么大鼠对日本血吸虫具有天然抗性的机理,为制定新的防治措施和抗血吸虫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中山大学 2021-04-13
舂米机制作套材
木棒、方形木块、钢丝条、木板等。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王国俊研究员与合作团队联合发现病毒编码蛋白新机制:病毒基因与人类基因融合产生新型嵌合蛋白
RNA病毒一直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分节段负链RNA病毒(sNSV)通过自身携带的RNA聚合酶抢夺宿主细胞mRNA的5’端帽子结构,转录为病毒mRNA,合成的病毒mRNA是由宿主基因和病毒基因组成的嵌合mRNA。此过程被称为“Cap-snatching”,是sNSV复制周期中的关键环节。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病毒mRNA翻译的蛋白只包含病毒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宿主来源的mRNA序列的作用是其5’端帽子结构可供宿主细胞翻译体系识别,其他宿主源遗传信息没有合成病毒蛋白的功能。 该研究揭示了病毒编码蛋白的新机制。 研究发现,病毒抢夺过来的宿主源mRNA片段,不仅起到5’端帽子结构的作用,而且这些宿主源mRNA片段包括起始密码子(AUG),宿主细胞可以从宿主的AUG开始翻译,编码两类宿主与病毒的嵌合蛋白。若宿主源AUG与原有病毒蛋白ORF在同一读码框中(in-frame),产生的蛋白为 N 端延长的宿主与病毒嵌合蛋白; 若宿主源AUG与原有病毒蛋白ORF不在同一读码框中(off-frame),产生的蛋白为新型的嵌合蛋白(Novel host-virus encoded proteins)。 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以产生上述两类嵌合蛋白,这些嵌合蛋白可以诱导T细胞反应,并且与病毒的毒力相关。该研究提示,这种新的病毒蛋白编码机制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流感病毒,在其他人类病毒、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中也广泛存在这种宿主与病毒嵌合蛋白的编码机制。 本研究是由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牵头,多国科研工作者共同合作完成。
内蒙古大学 2021-02-01
椎管内部脊髓神经模型脑脊髓与周围神经解剖模型
XM-627椎管内部脊髓神经模型 (脑脊髓与周围神经解剖模型)   XM-627椎管内部脊髓神经模型(脑脊髓与周围神经解剖模型)显示自然位置的脑、脊髓、脊神经与椎管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椎管由游离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连成,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而终。其内容有脊髓、脊髓被膜、 脊神经根、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等,脊神经共31对,连接在脊髓上的神经,分布在躯干、腹侧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颈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 尺寸:73×25×16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1 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