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网络化的 CAD/CAPP/CAM 信息特征提取系统
项目概况 该模块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通过不同 CAD 系统导出零件模型信息并提取零件特征信 息的系统,融自动识别、模糊匹配、通用性强于一体的、具有异地可操作性、多功能的实时 的科研开发平台及系统。 本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8 主要特点 依据从 CAD 到 CAPP/CAM、从三维到二维的基本方法;采取基于网络化可操作性手段, 以 CAD 系统导出的 STEP 文件为核心,实现了从三维 CAD 系统获取产品零件加工特征,STEP 文件信息自动识别准确迅速,方便查询,可实时修改和更新,基于网络化的操作方法;有遍 历的各项历史记录,通用性较强;特征识别通过模糊匹配,基本实现智能化判断和匹配,实 现简单零件基本特征的提取;也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零件进行定制开发和提取,开放性和灵 活性较强;也可以与实际的数控机床 NC 程序相结合进行开发;有通用或专用接口,可广泛 用于各个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地域的虚拟企业。该系统具有许多独到的功能(网络化操作、 三维软件不限制、零件类型不限制、智能故障诊断等) 技术指标 基于网络化操作、自动信息识别、智能特征提取、实时故障诊断;实时修改和更新、查 询操作方便、通用性强;远程数据发送,实现多企业和异地的共操作;有通用或专用接口, 开放性好,可结合数控机床、企业实际情况等进行定向开发。一种基于网络的通用的零件信 息提取科研开发系统。 市场前景 近年来虚拟企业的迅猛增多和异地企业的合作增强,使得基于网络化的零件特征提取具 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也使众多一直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受到广大制造企业的青睐。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面向老人的无线网络定位与跌倒报警系统
 面向敬老院和福利院老人的无线网络定位与跌倒报警系统由上位机监控系统、无线网关、无线路由器、移动定位器和跌倒检测器组成,可实现老人在敬老院或福利院等特定环境中的无线定位、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和跌倒报警等功能。 产品已完成原型样机的研制,相比国内外同类产品具有价格优势,能够承载跌倒检测、无线定位、生理参数检测多项功能。 主要性能指标:1. 工作频率2.4GHz;2. 5层无线网络拓扑结构;3. 至少覆盖32400m2(180m×180m)的范围;4. 定位精度3~5m;5. 跌倒报警响应时间3s以内;6. 信号有效传输距离50m;7. 传输速率:150Kbps;8. 支持不少于150个无线定位节点(定位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风电叶片制造设备的设计与开发
1. 项目概述风力发电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产业之一。按照国家规划,未来15年风电设备市场份额将高达2100亿元。风力机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达到整机价值的20%左右。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国仅1.5兆瓦风力机叶片需求量将达8000套。由于风电机组大型化,技术难度不断提高,大型风电机组叶片对设计与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制造设备的设计与开发将是前提和关键。风电叶片制造设备是高度机电液一体化的集成设备,要求具有很好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执行精度,同时,由于风电叶片是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品,对制造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叶片制造设备效率低、精度差,例如叶片上下模具的翻转、顶升作业均需用大型起重机吊装,操作繁琐,迫切需要自动化程度高的模具翻转设备。南京工业大学车辆与工程机械研究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风电叶片制造设备的设计与开发,成功开发了风电叶片模具和模具翻转设备等产品。所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通过轻量化设计有效节约了制造成本,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了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所设计的模具翻转设备可实现上下模具的自动开合、顶升与夹紧,其结构新颖,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全自动化作业,作业精度高,可遥控操作,使用方便,通过PLC与变频控制等技术,解决了翻转过程中翻转角度的同步控制和系统的安全保护。风电叶片制造设备的成功研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风电叶片的制造水平。2. 技术优势特点:①机电液一体化程度高,可全自动化作业;②结构新颖,具有创新性;③可遥控操作,使用方便;④采用了结构优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结构合理,性能先进;⑤采用冗余设计等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保护系统。技术指标:①翻转角度同步误差小于1~2°;②上下模具的合模精度小于±5mm。3.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风电叶片制造设备的设计与开发
南京工业大学车辆与工程机械研究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风电叶片制造设备的设计与开发,成功开发了风电叶片模具和模具翻转设备等产品。所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通过轻量化设计有效节约了制造成本,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了结构的强度与刚度。所设计的模具翻转设备可实现上下模具的自动开合、顶升与夹紧,其结构新颖,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全自动化作业,作业精度高,可遥控操作,使用方便,通过PLC与变频控制等技术,解决了翻转过程中翻转角度的同步控制和系统的安全保护。 技术优势:①机电液一体化程度高,可全自动化作业;②结构新颖,具有创新性;③可遥控操作,使用方便;④采用了结构优化设计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结构合理,性能先进;⑤采用冗余设计等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保护系统。 技术指标:①翻转角度同步误差小于1~2°;②上下模具的合模精度小于±5mm。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电磁发射与电磁灵敏度测量软件
该软件与当前一些单位使用的软件相比有如下特点: 1、人机界面友好; 2、扩展功能与修改比较方便; 3、直接打印测试报告; 4、除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测量外,对操作人员自选的测量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 5、根据用户的不同仪器修改比较方便。 该软件适用于电磁兼容检测中心与电磁兼容试验室。在国内自己开发的电磁兼容测试软件中,未见同类产品或类似报导。该软件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无线电处和电子工业部第四研究所电磁容室有关专家进行了评审,并已提供给机械部上海电气科研所使用。反映良好。 应用范围: 该软件是在 Windows 环境下,BolandC++ 语言开发的。包括电磁发射(EMI)与电磁敏感度(EMS)测量功能。通过微机控制多台测量仪器及天线塔与转台。 接受该软件的硬件条件: 1、各个受控仪器包括天线塔与转台都可四IEEE488总线控制; 2、对微机的配置要求:硬盘>300M。内存>8M。配有鼠标器及标准IEEE488接口板(接口板也可同时提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悬浮式甜菜切顶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悬浮式甜菜切顶机。包括机架和主动轴,主动轴设置在机架的前端,其中,还包括触须扶正机构、挤切机构、秧叶夹送机构和仿形切顶机构,所述触须扶正机构固定在机架的前端下部,挤切机构位于主动轴的后方,主动轴与挤切机构之间传动连接,秧叶夹送机构位于触须扶正机构的后方,主动轴与秧叶夹送机构之间传动连接,仿形切顶机构位于挤切机构的后方,挤切机构和仿形切顶机构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甜菜切顶过程中实现了对甜菜块根大小的仿形,切顶厚度根据甜菜块根大小随时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甜菜的收获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动压悬浮式迷你泵系列
1 成果简介迷你泵是指叶轮直径为 5-50 毫米的叶片式泵,属于泵类产品大家族的新成员。迷你泵由于具有质量轻便、空间尺度小巧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超小型流体机械。 清华大学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自主研制了多种新颖的迷你泵。动压悬浮式迷你泵采用无轴式转子的设计概念,突破了传统泵产品的局限性。该成果结合了先进的水力设计技术和液体动压悬浮支撑技术;研制的样机经实验验证,运行安静、稳定、可靠,长期运转无温升现象。系列迷你泵的主要特征参数:转子直径 5-36mm,整机质量 120-420g,运行流量 2-30L/min,扬程 1-100m。 该项目拥有 7 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四项获得授权( ZL 200410009947.5、 ZL200610002134.2、 ZL 200710062857.6 和 ZL 200910084273.8),三项专利正处于实质性审查阶段( 200910084271.9、 201210140436.1 和 201310117219.5)。2 应用说明动压悬浮式迷你泵具有内部流动与外界完全隔离、无磨损部件、轴向力自动平衡等优点,可在医疗器械、精细化工、临床医学、医药、精密机械、新能源、环保、电子等诸多高新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该泵将首先作为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设备(或植入式人工心脏),或作为航天系统的控制设备进行应用推广。随着我国机械制造水平不断提升,该泵也将在世界各国高端输送装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3 效益分析以动压悬浮式迷你泵作为人工心脏泵使用为例说明: 在小规模生产阶段(单件加工生产方式),每台套动压悬浮式迷你泵的成本约为 8000元;实现量产后,每台套泵的成本可控制在 2000 元之内。目前,国际上人工心脏泵的售价均在 8-10 万美元。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医疗水平较低,大量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使得我国潜在心衰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多; 而随着全球社会的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致命性疾病,给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带来了更严重的威胁。所以,我国自主研发功能稳定可靠、价格相对低廉的人工心脏泵产品,可以为我国成千上万的心衰患者带来福音,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4 合作方式成果转让,或联合进行商业化开发。5 项目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人工电磁材料
人工超材料是指亚波长尺度单元按一定的宏观排列方式形成的人工复合电磁结构。由于其基本单元和排列方式都可任意设计,因此能构造出传统材料与传统技术不能实现的超常规媒质参数,进而对电磁波进行高效灵活调控,实现一系列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奇物理特性和应用。然而,传统的电磁超材料和超表面都是基于连续变化的媒质参数,很难实时地操控电磁波。 以程强教授为核心团队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数字编码与可编程超材料”,提出用二进制数字编码来表征超材料的思想,通过改变数字编码单元“0”和“1”的空间排布来控制电磁波。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简化了超材料的设计难度和优化流程,构建了超材料由物理空间通往数字空间的桥梁,使人们能够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索超材料。更重要地是,超材料的数字化编码表征方式非常有利于结合一些有源器件(例如二极管和MEMS开关等),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电路系统的控制下实时地数字化调控电磁波,动态地实现多种完全不同的功能。 在该工作中,作者利用优化算法,设计相应的时空三维编码矩阵,超表面将入射波能量分散到空间任意方向和任意谐波频谱上,这一特性很好地缩减了雷达散射截面(RCS),未来有望应用于新型的计算成像系统。更重要的是,引入时间维度的编码之后,可以扩展传统的空间编码比特数,降低了实现高比特可编程超表面的系统复杂度。例如,一款2比特的可编程超表面,只要设计相应的时空编码矩阵,就可以在中心频率和谐波频率实现等效的360度相位覆盖,这是传统可编程超表面无法实现的,可用于实现波束塑形等一系列实用功能。 本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微波毫米波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构材料的理论体系与关键技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相关实验测试工作在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电磁防护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电磁防护与检测研究室开发出四种类型的电磁防护材料,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科研成果,包括: 近场干扰抑制材料、频率选择表面、新型电磁屏蔽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 上述材料具体包括:近场干扰抑制贴片、磁耦合隔离薄膜;频率选择表面材料及其加工技术;柔   性电磁屏蔽织物、磁屏蔽薄膜、电磁屏蔽涂料、高导电粉体、导电弹性体;柔性吸波材料、高温吸波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电磁防护材料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