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关于开展2020-2021年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工作的通知
提高我市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利用效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2022-04-06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在环戊烷分子高效合成上取得重要进展
环戊烷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是小分子药物研发过程中出镜率很高的核心骨架之一。因此,如何方便、高效地合成多取代环戊烷分子一直是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6-16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在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先进电磁调控与能量转换技术研究中心(CAEMEC)马西奎教授团队董天宇副教授和邹建龙副教授等通过开展互感耦合多线圈系统和非线性电路的理论研究,发现并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方案——在三线圈互感耦合谐振电路系统中,利用非线性放大器的自适应增益特性,实现在变化互感耦合参数下的定频高效无线电能传输。
西安交通大学 2023-02-23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肝内胆管癌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首次发现并验证肝脏内部上皮细胞从分化到癌化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基因,并首次发现顶端内皮细胞在响应纤维细胞刺激的同时促进纤维细胞的重塑,最终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动态过程及分子机制。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5-27
关于征集《2022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的通知
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支撑作用,落实《科技引领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加快绿色低碳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助力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我省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研究,拟面向全省公开征集《2022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
山东省科技厅 2022-05-09
华中科技大学5成果助力北京冬奥会!
长期以来,我国的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只有少数厂家能生产简易的磨刀架和磨刀机。这些设备的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冰刀和雪板的研磨质量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冰雪器材加工成套装备势在必行。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2-18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可见光催化还原CO2的最新成果
CO2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引起的环境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枯竭问题。以太阳光为直接驱动力的光催化还原CO2生成有机物是较为理想的途径之一,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前沿方向。含氮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拥有良好吸光能力和电荷传输能力,具有高稳定性、高CO2吸附量、易于设计调控和修饰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光催化固碳材料。我所通过胺醛缩合席夫碱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相同结构不同官能团的酮胺基COF材料TpBD-X [X = -H2、-(CH3)2、-(OCH3)2和-(NO2)2],并研究不同官能团对该类材料光催化还原C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官能团的引入会影响TpBD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改变其能带结构;与吸电子基团相比,该COF材料中的给电子基团更有利于光催化还原CO2的进行,其活性顺序为-OCH3 > -CH3 > -H2> -NO2。结合各种表征技术,发现给电子基官能团可以增强该类材料的共轭效应,提高可见光吸收,加快光生电荷分离与迁移,进而提高光催化还原CO2活性。该研究不仅可以拓展COF材料的实际应用,还可以丰富光催化理论,对于CO2的固定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4-30
大学生双创项目成果——“心”虎相传土家族系列中药布偶
“心虎相传”系列布偶是重庆市2022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银奖项目成果。该成果参加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现场展示,受到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更生的关注,现场视频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2023-03-31
崔红娟教授团队在胶质母细胞瘤领域获最新研究成果
崔红娟教授团队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脑肿瘤,中位生存期在12-15个月,5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胶质母细胞瘤极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再加上血脑屏障的原因,使得在临床治疗上的效果欠佳。因此开展其耐药性分子机制的研究对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NUSAP1)是一个微管结合蛋白,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团队围绕NUSAP1基因开展研究,发现NUSAP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NUSAP1通过其NH2基末端的SAP结构域调控ATR的稳定性,进而维持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化疗耐药性。而下调该因子则显著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耐药性。该研究为胶质母细胞瘤的靶向治疗及药物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西南大学 2021-02-01
李荣鹏教授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 Signaling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据李荣鹏教授介绍,人类基因组中编码功能蛋白的基因仅占基因总量的2%,其余98%的基因转录产物为非编码RNA,过去这类RNA一直被认为是冗余,其相关功能研究一直是空白。近年来,非编码RNA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热点,大量实验证据证明,非编码RNA控制着几乎所有的细胞生理功能。李荣鹏教授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母系遗传的长链非编码RNA MEG3的4号转录产物,在肺部感染免疫过程中能够特异性表达,然后通过调节炎症因子IL-1b的表达水平,精准控制宿主的免疫反应。在感染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通过降低MEG3-4的表达量,释放出游离的小分子非编码RNA miR-138,然后miR-138结合到细胞因子IL-1b的mRNA 5‘UTR区域,形成剪切复合体降解mRNA,以维持IL-1b在体内的较低水平,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杀伤细胞。这一结果深层次解析了MEG3-4调节宿主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推进MEG3-4作为RNA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58 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