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密相干塔烟气脱硫技术
SO2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而烟气脱硫系统是目前控制SO2排放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密相塔烟气脱硫技术是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中心针对我国在烟气治理方面的基本情况研究开发的新技术,它同其它半干法脱硫技术一样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无废水排放等特点,此外,它较其它的钙基半干法具有更高的脱硫效率和钙的利用率、且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费用低。 密相塔烟气脱硫工艺主要由烟气净化和脱硫剂循环两个过程组成:除尘后的烟气经由输烟管道从脱硫塔的上部与脱硫剂同向并行进入塔体,在内构件的搅拌作用下,烟气与脱硫剂均匀混合,充分反应。反应后的烟气由脱硫塔底部夹带着大量颗粒物进入布袋除尘设备,除尘后的干净烟气经动力风机排放到大气中。 除尘器收集到的循环灰经气力输送至脱硫塔低与少量新灰由提升机提升到塔顶加湿机内,加湿活化使含水量保持在3%~5%之间,形成具有较好流动性的脱硫剂,后经布料器布入塔内。与烟气反应后少部分脱硫剂落到塔底,大部分随烟气进入除尘器内被分离下来作为循环灰继续使用。    在烟气净化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反应: CaO+H2O→Ca(OH)2, Ca(OH)2+SO2+H2O→CaSO3·1/2H2O, CaSO3·1/2H2O+O2+H2O→CaSO4·2H2O, Ca(OH)2+SO3+H2O→CaSO4·2H2O Ca(OH)2+CO2→CaCO3+H2O Ca(OH)2+2HCl→CaCl2+2H2O    此工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脱硫效率高,系统对烟气污染负荷变化较大的适应能力强。在设备正常运行下,脱硫效率能够保持在90%以上,系统出口烟气的含硫量能够维持在150mg·m-3以下,且烟气入口含硫量的较大幅度变化对出口烟气的含硫量影响不大。 (2) 系统采用脱硫剂循环利用的方法,使除尘器脱下的循环灰与新灰均匀混合,经加湿机加湿活化后布入塔内与烟气反应。脱硫剂循环系统很好的解决了钙基干法脱硫技术中钙利用率低的问题,且使副产物的处理量大幅度减少。 (3) 脱硫剂在进塔前先增湿活化,使CaO转化为更易于与SO2发生反应的Ca(OH)2,提高脱硫效率。含湿量为3%~5%的脱硫剂亦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系统不易发生板结、堵塞和腐蚀等湿法和部分半干法常出现的问题。 (4) 脱硫塔内安装了重要的内构件——搅拌轴,它能很好的加强烟气与脱硫剂的混合和系统湍流烈度,强化传质、传热,提高反应速率;而且能延长脱硫剂的反应停留时间。搅拌设备会使脱硫剂颗粒之间剧烈碰撞、摩擦,剥去表面的反应产物,不断地暴露出新的表面,使内部的CaO得到充分的反应,可使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该技术申请专利十多项,已成功应用于烧结烟气脱硫工程中。应用范围:该技术可应用于钢铁企业烧结厂烟气脱硫系统、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系统、焚烧炉烟气脱硫系统。该技术已在石家庄钢铁公司烧结工序烟气脱硫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武钢昆钢公司、攀枝花钢铁公司等企业亦采用该技术进行烧结厂和电厂的脱硫,目前正在建设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烟气脱硝增效剂
1. 痛点问题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工艺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NCR技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有着明显的优势。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温度区间与SNCR的反应温度窗口有重合,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提供合适的反应温度。将SNCR技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时存在明确的痛点问题,尤其是“双碳”背景下,为规模化消纳可再生能源,燃煤锅炉频繁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最佳脱硝反应温度窗口与炉内温度出现较多差异,氨及尿素等还原剂加入处,温度常低于SNCR反应最佳温度,脱硝效率以及氨利用率较低。实际运行中,常通过提升氨氮比以满足环保要求。而氨氮比提升潜在带来更多氨消耗,以及尾部氨逃逸给锅炉尾部受热面造成的积灰等风险。我国有较多采用SNCR脱硝工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常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亟需开发相应的氨利用率提升技术,为锅炉灵活性运行与深度调峰需求提供环保技术保障。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提出了2种脱硝增效方法: 1)固态添加剂:开发了一种用于中高温脱硝的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复合添加剂: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 上述2种方法,均已完成实验室验证、240t/h流化床锅炉和4500t/d水泥窑炉的工业试验,证明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实验室试验和实际工程测试表明,采用本技术,可大幅减少SNCR喷氨量,且氨逃逸量明显降低,也就是氨利用率大幅提高。 本成果产品以添加剂形式体现,未来可以添加剂形式销售。主要用户为燃煤锅炉、水泥窑炉、垃圾或者生物质锅炉等。
清华大学 2021-11-19
活性氨烟气脱硝技术
活性氨烟气脱硝系统是一种既具有SCR技术高的脱硝率和SNCR技术投资、运行费用低的优势,而又区别于单纯的SNCR和SCR技术的新的脱硝方式,它是以高反应活性的活性氨为还原剂,在400-800℃,无催化条件下与NOx发生还原反应,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应用技术突破,其克服了SCR技术的催化剂投资大、烟气成分影响大、运行成本高的缺点,克服了SNCR技术的反应温度高、还原剂与烟气混合差、脱硝效率低、氨气逸出量大的系列缺点。活性氨脱硝系统只需建立活性氨发
山东大学 2021-04-14
烟气脱硫优化控制系统
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是典型的多变量、非线性和大迟延被控对象。本系统综合利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动态数据校正技术、基于扩增状态空间模型的多变量约束区间预测控制技术和不可测扰动补偿技术,通过控制氧化风机转速、循环泵转速和吸收剂流量,确保脱硫塔出口SO2浓度满足排放限值,同时把浆液pH控制在最优的范围内。 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确保SO2达标排放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使吸收剂耗量减少10%左右。
东南大学 2021-04-13
硫铵-石灰法烟气脱硫
(1)吸收剂中硫酸铵含量大,重量百分比达 5~40%,参与吸收反应过程,但最终回到硫酸铵状态,因此硫酸铵称为过程吸收剂。 (2)石灰石(碳酸钙)没有直接与二氧化硫反应,但整个反应中,消耗石灰石与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钙排出系统,因此石灰石称为吸收剂。 (3)硫酸铵液作为过程吸收剂,起到缓冲液的作用,系统的 PH 值相对稳定,系统具有较大的操作弹性;硫酸铵液作为过程吸收剂,起到助溶石灰石的作用,使石灰石反应更完全; (4)以硫酸铵作为过程吸收剂,在脱硫的同时可部分脱硝;(5)脱硫渣主要成分是亚硫酸钙,提高副产综合利用空间。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利用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获得电能和沼肥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获得电能和沼肥的装置,包括槽体,槽体通过隔板分割成阳极室和阴极室,在阴极室内设置阴极材料,在阳极室内设置阳极材料,阴极材料和阳极材料通过导线和外电路负载连接,在隔板上靠近槽底位置设置聚乙烯异相阳离子交换膜:将从沼液中驯化得到的产电微生物菌群、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搅拌均匀后以间歇或连续的方式加入阳极室作为阳极室液,将水加入阴极室作为阴极室液;在温度25~37℃的条件下,恒温培养12~36小时后,发生产电效应,并公开了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装置在常温下运作,产电性能好、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无污染,对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局部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
利用丰富的、开再生的玉米秸秆、麦秆、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世 界生物能源产业的前沿技术领域,是未来替代石油能源的主要技术路线。本技术的产业化实施 可以高效率进行农作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更新换代具有重 大的提升作用,并大幅减少因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因素。然而,高额生产成本严重 阻碍了本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秸秆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具体表现在过程的高能耗、大量 废水排放、纤维素酶成本等环节上。 本项目的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干法生物炼制技 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稀酸预处理、固态生物脱毒、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等主要工序。其 中,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使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预处理反应器,实现了过程零废水排放,新鲜 水和蒸汽用量比典型的预处理技术降低80%以上;固态生物脱毒则采用生物降解方法脱除预处 理原料中所含的各种有毒物质,实现过程的零水耗和零能耗;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技术则通 过自主研发的螺带型反应器处理固体含量达40%以上的纤维素底物进行同步糖化与发酵生产乙 醇,与常规发酵反应器相比,电耗可以降低80%以上,纤维素酶用量大幅降低。整个农作物秸 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可以得到不低于8% (v/v) 的高浓度乙醇发酵液,纤维素转化率可 达75%以上。本技术的采用将会大大降低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或环境成本,为即将商业化运 作的燃料乙醇工厂中的技改提供技术储备。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技术
国内外首次利用动物源纤维素分解菌发酵秸秆和鸡粪,秸秆经 发酵后,能够使 CP 含量提高 318.92%,NDF、ADF 和 CF 含量分别下降 20.89%、 29.94%和 49.07%,各种氨基酸含量提高 100-200%;能够使骨粉、CaHPO4 和 Ca3(PO4)2 溶磷效果分别提高 701.75%、586.03%和 680.73%,使动物体内磷的表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59- 观消化率提高 13.15%。利用该菌株发酵鸡粪,能够使鸡粪中氮、无机磷、有机 质含量分别提高 12.13%、74.7%、15.6%,CF 降低 39.15%,氨气降低 55.12%, 鸡粪大肠杆菌值为 0.05g,寄生虫卵死亡率为 96%;臭度达到 M2 级,符合 NY/T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申请国家专利 (200810086018.2)。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项目适于微生态制剂生产企业,在已有产品和 加工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便可以快速生产出发酵制剂 并投放市场,即可获得高额利润。发酵秸秆工艺简单,既适合于规模生产又可 以分散加工,便于广大农村和企业推广应用。采用本项技术可有效利用秸杆资 源,改善环境,防止污染,缓解蛋白资源短缺,达到节约饲料的效果。另外, 该发酵菌还能够使鸡粪中的氮、无机磷、有机质的含量提高,粗纤维和氨气浓 度降低,为鸡粪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该项目 属于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草坪砖的方法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生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其利用问题,不仅关系着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还关系着环境友好的废弃物处理问题。该方法利用粉碎了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配比一定的生根粉、营养剂、保水剂、粘土,加入粘结剂充分搅拌后放入模具,在一定压力和时间下压实,并在适当位置植入一定量的草籽,制成草坪砖。这种砖可以铺设在需要绿化的地方,然后从砖里长出草或灌木,砖是作为草或灌木营养和水分的载体,最终腐烂融入泥土中。该方法所用制造设备安全易得、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农田秸秆资源空间分布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秸秆资源空间分布估算方法,将传统统计方法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综合利用 统计年鉴和遥感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对区域内部农田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估算。本发明 充分利用了统计数据在总量计算方面的精确性优势和遥感数据在反映空间分布特征方面的优势,从而能 够更加精确的反映区域内部农田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具有快速简便、低成本的特点。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47 3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