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移动导播台K2
产品详细介绍 一机多用:功能完全满足室内/室外的录播需求,可用于录播教室、移动演播室、远程互动平台等多种录播环境。 无线传输:3分钟极速完成录播场景搭建,支持多路音视频信号的无线传输,解决了以往室外录制设备笨重、设备搭建繁琐、调试困难、缺少场景映射等难题,随移随录,移动录播、直播、互动、资源共享从此可以轻松随身携带。 互动终端:无需额外添加任何设备,即可随时实现远程同步互动,广泛应用于精品录播教学、教学实时互动、电视节目制作、远程医疗、庭审记录、赛事实况转播等诸多场景,全方位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校园电视台:支持一键式蓝绿抠图,多场景背景叠加,可灵活设置人物的大小和位置调整,实现校园新闻、欢乐驿站、校园风采等场景需求。 功能丰富:利用音视频采集等技术,具备10路以上通道画面实时预监,可实现教师全景、教师特写、学生全景、学生特写、板书、展台、电脑信号、教学仪器等现场多路音视频信号的实时采集编码。 专业控制:通过四维摇杆,结合人性化的控制,可实现摄像机的转动和推拉焦距,并且具备锁定焦距按键,防止误操作;另外,可预设摄像机的相关参数,满足场景中对于固定景位的快速拍摄。 内置天线:K2内置电源和发射模块,所有设备均无需单独配置电源和发射器。 断电保护:具有断电延时功能,可防止意外断电造成的数据丢失。
北京翰博尔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移动净气型吸风罩
产品介绍: BC-D移动净气型吸风罩箱体内部自带风机和过滤器,风机将挥发源处的有害气体通过吸风罩及管道抽到箱体的过滤装置,过滤之后的洁净空气直接排入室内。 应用范围: 所有具有局部性的挥发源,如化学品操作,仪器工作过程中的挥发、焊锡、溶解、混合、搅拌、移液、取样、PH测试、凯式定氮仪、HPLC、GC-M... 过滤器对于有机溶剂、酸碱、香料、农药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规格型号: 型号 BC-DS600 规格尺寸W*D*H mm 460*460*700 空气处理量 230m³/h 功率 42W 电流 2A 噪音 ≤50dBA 电压 110- 240V 频率 50-60Hz 接口内径 90mm 底部滚轮 共四个,两个锁定万向轮 支撑臂 活动节手臂-从罩到进风口(管壁可移动)
苏州毕恩思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2022-09-16
完善森林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
2020年10月12日,《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完善森林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Improve forest restoration initiatives to mee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5)。 作为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一,目标15(“陆地生物”)强调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 根据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从1990到2000年,全球天然林面积的年净损失率为0.18%,且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严重。进入21世纪后,各项国际大规模森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在减缓森林净损失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对过去二十年的遥感卫星观测结果表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呈现出“变绿”现象。然而,该研究指出真正的危机是全球森林和天然林面积仍在下降,唯一增加的则是人工林覆盖率,但这无法减缓或逆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研究指出:由于当前国际上的森林恢复项目对快速恢复森林面积的需求,导致了人们对种植人工纯林的偏好,例如,在“波恩挑战”项目中,45%的国家承诺通过人工纯林的方式提高森林覆盖率。研究强调,尽管人工纯林在短期内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有迅速地改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会引发其他方面的生态危机,包括碳储量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病虫害增加等。为此,作者呼吁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部门应该实施更具创新性的激励政策,以将森林恢复行为从增加森林面积转变为改善其生物多样性。同时强调,应及时改善当前已成熟人工纯林的结构,避免出现各种潜在的生态危机。 该研究分析了可能限制人们对人工纯林结构改善的社会经济因素,并提出了4条针对性的建议,包括:(1)完善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机制;(2)制定创新性森林恢复政策,以激发人们改善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的意愿与行为。(3)面对部分情况下人工纯林建设的必要性,也应在政策上鼓励农林复合经营或林下经济;(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来指导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的改善。 研究同时表明,以上建议对各个国家并不具备同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人工纯林面积较少的国家而言,例如新热带区(the Neotropical Regions),但该建议不仅可以为过度依赖人工纯林开展森林恢复的国家提供补救措施,也可以为其他国家起到警示作用。 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博士生张军泽,通讯作者为傅伯杰院士,合作作者包括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Mark Stafford-Smith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王帅教授和赵文武教授。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通用目标细分类检测方法研究与对抗样本攻防
利用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多分类,样本不均匀条件下,对类型接近的目标进行识别与检测;在弱监督,无监督条件下对大数据集的目标自动分类识别技术;对目标识别算法的通用攻击和通用防御算法。
东南大学 2021-04-11
完善森林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
2020年10月12日,《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在线发表了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完善森林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Improve forest restoration initiatives to mee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15)。 作为17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之一,目标15(“陆地生物”)强调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各国的重要任务。 根据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从1990到2000年,全球天然林面积的年净损失率为0.18%,且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严重。进入21世纪后,各项国际大规模森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在减缓森林净损失率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对过去二十年的遥感卫星观测结果表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呈现出“变绿”现象。然而,该研究指出真正的危机是全球森林和天然林面积仍在下降,唯一增加的则是人工林覆盖率,但这无法减缓或逆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研究指出:由于当前国际上的森林恢复项目对快速恢复森林面积的需求,导致了人们对种植人工纯林的偏好,例如,在“波恩挑战”项目中,45%的国家承诺通过人工纯林的方式提高森林覆盖率。研究强调,尽管人工纯林在短期内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有迅速地改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会引发其他方面的生态危机,包括碳储量下降、土地生产力下降、病虫害增加等。为此,作者呼吁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部门应该实施更具创新性的激励政策,以将森林恢复行为从增加森林面积转变为改善其生物多样性。同时强调,应及时改善当前已成熟人工纯林的结构,避免出现各种潜在的生态危机。 该研究分析了可能限制人们对人工纯林结构改善的社会经济因素,并提出了4条针对性的建议,包括:(1)完善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机制;(2)制定创新性森林恢复政策,以激发人们改善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的意愿与行为。(3)面对部分情况下人工纯林建设的必要性,也应在政策上鼓励农林复合经营或林下经济;(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来指导人工纯林生物多样性的改善。 研究同时表明,以上建议对各个国家并不具备同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人工纯林面积较少的国家而言,例如新热带区(the Neotropical Regions),但该建议不仅可以为过度依赖人工纯林开展森林恢复的国家提供补救措施,也可以为其他国家起到警示作用。 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博士生张军泽,通讯作者为傅伯杰院士,合作作者包括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Mark Stafford-Smith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王帅教授和赵文武教授。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具备保护固定目标功能的智能网络摄像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固定目标保护功能的智能网络摄像机,以单片 DSP处理器为核心,带有视频输入输出接口、音频输入输出接口、视频模 数/数模转换器、音频模数/数模转换器、存储器和网络通讯模块,所述的 DSP处理器带有视觉分析软件,用户设定保护目标,由视频输入设备采集 目标图像,视觉分析软件分析监控目标图像的背景信息,当目标图像全部 被遮挡、遮挡恢复时图像发生改变、目标发生移动等情况时,通过音视频 输出设备和网络通讯模块输出报警信息。本发明除具备一般网络摄像机的 视频压缩和网络传输功能之外还具备固定目标保护功能,能对用户设定的 固定目标(比如停止的车辆、墙上的画、停放的货物等)进行移动、盗窃报 警功能。
浙江大学 2021-04-11
恶劣成像环境下图像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系统
一、项目简介 项目旨在解决现有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系统易受雨天、雾天、沙尘、低光照、水下等恶劣成像环境的影响问题,使得相关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系统可以全天候工作,最大程度克服相关视觉应用系统受天气和工作场景的影响的局限。 二、前期研究基础 课题组通过多年攻关,在相关核心技术方面有多项突破,提出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恶劣成像环境下退化图像的质量提升方法。相关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在包括IEEE Trans.Image Processing, CVPR,ICCV等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 三、应用技术成果 1)    雾天图像增强2)      水下图像增强 3)    雾天图像增强
厦门大学 2021-04-11
基于无人艇应用的水面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艇应用的水面目标快速检测方法,属于数字图像处理和控制系统交叉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目标性分析得到目标候选区域,由于候选区域中会存在一定虚警,因此利用显著性分析得到显著区域,并将目标性与显著性相结合,剔除虚警,得到目标准确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 AIS 目标指示的电离层参数反演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 AIS 目标指示的电离层参数反演方法。基于 AIS 获得海上船舶目标位置和运动 信息;基于天波雷达回波谱结合 AIS 目标指示区域检测疑似船舶目标;将雷达探测船舶目标与 AIS 指示 船舶进行相关、融合和匹配,获得雷达船舶目标群路径;基于天波雷达后向散射探测船舶目标定位需要 的准抛物电离层模型;建立雷达船舶目标群路径均方误差方程;基于优化求解算法获得电离层参数最优 解。本发明无需更多的专业电离层探测设备,即可获得电离层参数模型,减少了设备量和装备成本。由 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能实时提供海上大量船舶的静态和动态信息,作为参数反演算法输入数据多,不仅 提高了电离层参数的反演精度和稳定性,还提高电离层参数反演空间分辨率。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视频技术的目标识别装置
一种基于视频技术的目标识别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横截面上端形成空腔,下端靠近两侧分别为支撑座,两支撑座之间形成通道,中空T形杆水平段置于所述空腔中,竖直段穿过所述通道并与位于固定杆下方的监视设备固定连接,环形链条带动中空T形杆沿固定杆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将监视设备与中空T形杆连接并安装在固定杆下方,用环形链条带动监视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扩大了监视设备的监控范围并实现精准监控。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6 3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