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多次同步异
频
法的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次同步异频法的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测量方法,具体为:在使用异频法 测量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时,采用本专利给出的多次同步测量方法,同步测得多组异频电压和异频电 流;利用加窗傅里叶滤波算法计算得到多组异频电压相量和异频电流相量;利用本专利给出的计算方法, 计算得到大型地网在异频频率下的接地阻抗;利用插值方法计算得到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包括阻性 分量和感性分量。本发明方法考虑了利用停运线路作为测量回路测量大型地网接地阻抗时,电流极引线、 测量回路周围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平行架空线路与电压极引线的电磁耦合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大 大提高了大型地网工频接地阻抗测量结果的精度。
武汉大学
2021-04-1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可视化
机车
车辆部件检修系统简介
该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一种仿真的三维互动式的机车车辆制造、检修及装配工艺,并且针对机车或车辆段检修特点,创造出专为检修和检修人员培训服务的专用系统,并在该系统中整合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机车车辆部件检修质量管理系统。在数字三维仿真工艺子系统中,实现车辆设备结构的模拟仿真。采用系统仿真和计算机可视化编程技术在计算机里建造所有相关机车车辆型号的整车及部件数字模型,对整车车体结构、转向架、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车载设备组成、主要功能进行仿真。利用鼠标(或触摸屏)与每个可操作零件进行交互,实现人机互动,电脑按检修工艺流程,全真展现检修的每一过程,检修人员可以通过三维实物过程的演示及各种参数提示,决定每一步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使学员在学习整车及各部件构造、原理的同时,掌握机车车辆相关知识,同时对车辆进行各部件检修和故障处理。 项目主要应用范围: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铁路各路局的机务部门、机车车辆制造厂商以及机务段车辆段等相关部门检修人员的培训和检修。该系统可以提高检修工艺流程的直观性、易掌握性,能帮助机务部门的技术人员避免检修过程中漏修、漏检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检修人员的培训工作,降低检修工作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全面提高检修质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造成由于各部位、各环节、材料、配件消耗情况以及卡死等人为因素,提高成本渠道,节约检修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各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部分系统产品展示: 双层集装箱制动装置及车体总成三维实体设计 120型空气制动机原理模拟系统 K6转向架动态拆装系统(可进行360度旋转、缩放以及手动人机交互拆装) 柴油机三维模拟仿真及工作原理模拟系统 SK-160转向架三维动态拆装及检修模拟系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
机车
轨道交通大功率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2021 年 1 月 27 日,由西南交大与中车大同联合研制的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取得关键突破。该车采用西南交通大学陈维荣教授团队研发的轨道交通大功率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突破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集成、系统优化控制以及能量管理等核心技术,电堆采用国际领先、可低温启动的日本丰田金属电堆,这也是燃料电池金属电堆在轨道交通领域的首次应用。该车设计时速每小时 80 公里,满载氢气可单机连续运行 24.5 小时,平直道最大牵引载重超过 5000 吨,在不用改变任何铁路基础线路条件下,可在各类机务段、车辆段、编组站以及大型工厂、矿山、港口等场所执行运转、调车、救援等多用途任务。 陈维荣教授团队自 2008 年起,在我国率先开展氢燃料电池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研究,开拓了氢能轨道交通研究方向。历时十余年的技术攻关,团队突破了大功率燃料电池优化控制、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于 2013 年成功研制我国首辆燃料电池电动机车,并于 2016 年与中车唐山公司联合研制成功世界首列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引领了我国氢能轨道交通技术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泥沙、核素、温排水耦合输
移
关键技术及在沿海核电工程中应用
近年来我国核电发展迅速,已有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福清、阳江、宁德、方家山、红沿河、防城港和昌江等 11 个滨海核电厂的 34 台机组投入商运,还有海阳、石岛湾、三门、台山等滨海核电厂的 22 台机组在建,核电滨海式布局已经形成。我国滨海地区泥沙构成在世界上最复杂,泥沙运动强度又大,占世界 5%的水量输运了 30%的泥沙,泥沙与核素的耦合关系复杂难解,影响到泥沙、核素、温排水的准确分布和核电工程的安全与环境安全。因此研究泥沙、核素、温排水耦合输移是确保核电工程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关键技术,决定了核电工程立项和设计的可行性。该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核电企业的资助下,经多年研究和实践,取得如下创新成果:一是构建了全三维水沙两相流变密度湍流模型,解决了螺旋流输沙等真实三维水沙计算难题;提出了工程泥沙计算的斜对角笛卡尔坐标方法,克服了河口及海岸工程大尺度泥沙计算中复杂边界的困难。该技术全面提升了水沙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解决核电工程取、排水口头部、取水泵房内部泥沙冲淤的关键,为核电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二是首次提出了包含泥沙颗粒表面形貌信息的数学泥沙概念,基于数学泥沙确定了泥沙颗粒表面非均匀电荷分布规律,量化了核素与泥沙表面形貌之间微观作用机制,建立了泥沙输移和床面变形过程中核素迁移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模式,使水‐沙‐核素‐床面之间的静态模型变为动态模型,该技术大幅提升了核素在海域分布和积累模拟结果极值包络范围的合理性,给出了保护环境敏感区域和生态红线的设定方法。为核电工程环境安全设定阈值和条件提供了保障。三是提出了采用比尺模型分析物理模型试验比尺和变态率的研究方法,使物理模型试验比尺和变态率的取值更加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揭示出模型试验中水动力垂向和横向速度误差远大于纵向速度误差的规律;提出基于不同海域岸线、地形、潮动力特性及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等综合因素的远排差位式、交错分列式和混合式等核电工程取排水工程布置原则,保证了核电工程的取排水安全和环境安全,且大幅度降低了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
清华大学
2021-04-10
一种零中
频
全双工收发机的数字自干扰消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中频全双工收发机的数字自干扰消除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数字自干扰消除器内,根据接收端采样后得到的数字信号,以及发射端已知的数字波形,对收发机信号传输链路中的自干扰进行估计。该方法可消除理想元器件下发射机产生的自干扰,由发射链上变频调制器和接收链下变频解调器的IQ不平衡产生的镜像自干扰,由发射链功放失真产生的非线性自干扰,以及IQ不平衡和功放失真联合导致的镜像非线性自干扰。该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增广复数LMS算法,可以在发射信号功率较大时仍获得理想的自干扰消除效果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 OFDM 波形的单
频
网外辐射源雷达成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OFDM 波形的单频网外辐射源雷达成像方法。OFDM 波形由于各个子载波 之间存在正交性,因此可对每一个子载波分别进行层析成像,从而可最大限度的利用 OFDM?所提供的 频率分集。SFN(Single?Frequency?Network)中各个发射站照射目标的角度不同,回波样本在波数域的 覆盖范围将大大扩展,从而显著的提高成像性能。本发明的方法首先解调出每一个子载波;接着对每一 个子载波分别进行层析成像并对所有子载波成像结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单
频
网外辐射源雷达的飞机目标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频网外辐射源雷达的飞机目标识别方法,利用飞机目标旋转部件(旋翼、 螺旋桨、或喷气式引擎)产生的微多普勒调制特征进行目标识别。首先对参考通道和监测通道信号进行 二维互相关处理,据此实现对目标的检测;接着从距离多普勒谱上不同距离单元位置提取各个发射站所 对应的微多普勒特征;最后利用信息融合技术对多角度特征进行决策级融合识别。本发明组合了单频网 中各个发射站同时提供的微多普勒特征,减少了目标微多普勒特征的姿态敏感性,从而提高识别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基于 FIR 数字滤波器原理的数字幅
频
均衡功率放大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放大器技术,具体涉及基于 FIR 数字滤波器原理的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装 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预处理模块、前级放大模块、数字幅频均衡模块、DAC 后级滤波模块和功率 放大模块,与数字幅频均衡模块连接的 FPGA 模块,以及与 FPGA 模块连接的触摸屏模块。该放大器装 置基于 FPGA,以嵌入式处理器 NIOSⅡ为控制核心,输出功率可达到 10W,电路效率达 66%,经过数 字幅频均衡处理后,以 10KHz 时输出信号电压
武汉大学
2021-04-14
北京市基金资助的重点研究专题项目在定
频
量子比特的物理架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市基金)资助的重点研究专题项目“超导量子比特集成和存储”取得重要进展。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于海峰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定频Transmon量子比特的物理架构。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2022-05-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