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炭基负载α-FeO(OH)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炭基负载α‑FeO(OH)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材料和制备方法,将秸秆、凹凸棒土、高岭土、沸石粉在Na6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大实现硅基量子芯片中自旋轨道耦合强度的高效调控
郭国平教授、李海欧教授等人与中科院物理所张建军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胡学东教授以及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在硅基锗空穴量子点中实现了自旋轨道耦合强度的高效调控,为该体系实现自旋轨道开关以及提升自旋量子比特的品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基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生存能力和血管新生能力的细胞体外培养基及处理方法,所述的培养基由常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500~2000μmol/L的DMOG制得;所述方法包括:将经传代培养稳定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于DMOG终浓度500~2000μmol/L的细胞培养基中,培养24~36小时,获得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细胞移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DMOG预处理,可有效提高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存能力和管腔形成能力,能提高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组织损伤的疗效。
浙江大学 2021-04-13
蛋黄壳结构的钴基纳米酶及其在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蛋黄壳结构的钴基纳米酶及其在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将六水合硝酸钴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水中并混合均匀;与2‑甲基咪唑溶液混合搅拌反应,制得ZIF‑67立方体。加入乙醇中并混合均匀,与多元含氧酸的水溶液混合均匀,然后进行搅拌反应,制得ZIF‑67/PTA。加入乙醇溶液中并混合均匀,随后加入氯金酸溶液和硼氢化钠溶液,然后进行搅拌反应,制得ZIF‑67/PTA/Au。本发明所合成的材料具有蛋黄壳纳米立方体的介孔结构,原材料价格廉价,性能稳定,适合大批量合成。可实现对Hg²⁺的可视化检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2023年度指南项目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填报的通知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已完成“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2023年度指南项目预申报受理、形式审查和预评审工作,形审结果和预评审结果已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反馈。现依规则确定进入正式申报环节的申报项目,请收到我中心正式申报通知邮件的项目,按要求填报项目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
科学技术部 2023-06-25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可见光催化还原CO2的最新成果
CO2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引起的环境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枯竭问题。以太阳光为直接驱动力的光催化还原CO2生成有机物是较为理想的途径之一,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前沿方向。含氮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拥有良好吸光能力和电荷传输能力,具有高稳定性、高CO2吸附量、易于设计调控和修饰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光催化固碳材料。我所通过胺醛缩合席夫碱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相同结构不同官能团的酮胺基COF材料TpBD-X [X = -H2、-(CH3)2、-(OCH3)2和-(NO2)2],并研究不同官能团对该类材料光催化还原C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官能团的引入会影响TpBD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改变其能带结构;与吸电子基团相比,该COF材料中的给电子基团更有利于光催化还原CO2的进行,其活性顺序为-OCH3 > -CH3 > -H2> -NO2。结合各种表征技术,发现给电子基官能团可以增强该类材料的共轭效应,提高可见光吸收,加快光生电荷分离与迁移,进而提高光催化还原CO2活性。该研究不仅可以拓展COF材料的实际应用,还可以丰富光催化理论,对于CO2的固定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4-30
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关键技术及 工业应用
项目属于化学工艺和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的交叉领域,先后列入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 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点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攻关项目。气态烃非 催化部分氧化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焦炉气、煤层气、天然气、油田气、炼厂气等气态烃化合物制 备合成气,是能源化工领域的核心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项目系统研究了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技术,主要创新点在于: (1) 基于转化过程为传递控制的原理,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型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烧嘴。 (2) 基于烧嘴与流场匹配的思想,提出了新的转化炉拱顶隔热衬里设置结构型式。 (3) 提出了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新的流程组织模式、自动控制及安全联锁保护系统的理 念,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成套工艺技术。该技术打破了 GE、Shell等跨国公司的垄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国际领先。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酶催化可控释放一氧化氮生物材料制备方法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制备成可注射溶液、薄膜、多孔支架、以及静电纺丝纤维膜等多种产品。由于一氧化氮能够可控按需释放,CS-NO及其复合材料可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皮肤损伤和心梗疾病。
南开大学 2021-04-1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降解与甲烷催化燃烧技术
成果描述:催化燃烧是治理大气污染气体的方法,和火焰燃烧法比较,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更洁净的治理大气污染气体的方法,特别适于处理量很大、气体浓度较低的情况。甲烷催化燃烧与非催化燃烧相比,具有燃烧效率高、操作温度低、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排放量低、环保等优点。因此,发展高效、低污染物排放的天然气催化燃烧技术具有广阔前景的方向。市场前景分析:应用于石油化工、农药、印刷、涂料、电线加工等行业。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金属基结构化催化剂在催化燃烧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系统进行金属基结构化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中的催化作用研究,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基础。
四川大学 2021-04-10
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
项目属于化学工艺和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的交叉领域,先后列入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重点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攻关项目。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焦炉气、煤层气、天然气、油田气、炼厂气等气态烃化合物制备合成气,是能源化工领域的核心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项目系统研究了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技术,主要创新点在于:(1)基于转化过程为传递控制的原理,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型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烧嘴。(2)基于烧嘴与流场匹配的思想,提出了新的转化炉拱顶隔热衬里设置结构型式。(3)提出了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新的流程组织模式、自动控制及安全联锁保护系统的理念,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成套工艺技术。该技术打破了GE、Shell等跨国公司的垄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国际领先。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9 120 121
  • ...
  • 168 1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