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半导体照明稀土荧光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成果介绍代表国际领先技术的高新能半导体照明稀土荧光粉的研发与制备,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照明行业之中。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半导体照明稀土荧光粉行业两大核心技术:1、高显色白光LED用荧光粉关键技术2、氮化物红粉在发光效率和抗高温高湿性能提升技术市场前景1、制备了高性能铝酸盐荧光粉,目前全国销售第一。2、制备了氮化物荧光粉,销售也达到全国第一。
东南大学 2021-04-13
由紫光LED芯片激发高效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合成暖白光技术
本项目经过14年(2007-2021)的艰苦不断的探索,终于采用自主研发的由紫光LED芯片激发的高效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合成暖白光,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于半导体照明领域的白光LED富蓝光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难题。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本项目经过14年(2007-2021)的艰苦不断的探索,终于采用自主研发的由紫光LED芯片激发的高效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合成暖白光,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于半导体照明领域的白光LED富蓝光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难题。新型暖白光LED具有以下特点: (1)继承传统白光LED所有优点(如,节能、便捷、小型固体化、驱动方便等); (2)没有蓝、紫光泄漏及其危害,对人眼和身体安全; (3)在材料生长、器件制备、封装和性能检测等多方面和传统的冷白光LED兼容,所以投入经费低,批量生产后成本还将低于传统的白光LED; (4)性能比传统白光LED优越许多:如,显色指数Ra>90,可达95、98;色温在2500-5500K可调适应各种人的需求;色坐标接近标准白光(0.33,0.33);灯珠光效,3年内从25 lm/W 迅速提高到135 lm/W; (5)应用更广泛:在半导体照明和显示、植物栽培、光医疗、光检测和光传感等领域,尤其是可用于在无蓝光危害的手机、电脑、电视机等液晶显示的背光源。
厦门大学 2022-07-28
杭州艾特力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艾特力纳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5-02-19
用于检测疾病相关标记物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
1 成果简介本项成果针对目前全球共同关心的肿瘤、传染病、内分泌等重大疾病快速检测问题,建立相关疾病诊断所需的高灵敏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方法,研制了一系列可用于临床分析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线性范围宽,成本低,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样品调查和筛选。本项成果包括基于磁颗粒的多种标志物的快速联合检测技术,研制高通量、 快速临床诊断试剂盒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关键装置。可以实现肿瘤、传染病、内分泌等系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产业化。研究成果已部分应用于临床检验。2 应用说明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MMCLEIA)方法。以磁性微粒子为载体,采用磁性微粒子表面包被技术和免疫反应的特点,以磁性酶免疫测量分析为模型,建立了微板式磁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能够较好地应用于血清以及尿液中不同生物标记物成分的分析。 用改良的戊二醛交联法完成碱性磷酸酶( ALP) 对抗体的标记,所得酶结合物保持了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和酶的催化活性。 采用 4-甲氧基-4-( 3"-磷酰氧基苯) -螺旋-( 1, 2-二氧杂环丁烷-3, 2'-金刚烷( AMPPD) -碱性磷酸酶( ALP) 化学发光体系,并以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 和 ALP 分别标记疾病标记物的单克隆抗体。在溶液中形成 FITC 标记抗体-抗原-ALP 标记抗体的免疫夹心复合物后,引入偶联 FITC 抗体的微米级磁性微粒子作为反应体系的分散固相,并最终形成双夹心免疫复合物。在反复施加磁场的作用下,通过洗涤将没有结合的游离蛋白与免疫复合物分离,实现对待测抗原的测定。 这一技术可以应用于肿瘤标记物的检测。3 效益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由于其高灵敏度、快速、高通量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生物样品的快速检测,在临床检测、环境分析以及食品安全分析等领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成果及专利技术均从实际需要出发,不需要繁杂的样品前处理,就可以更方便地检测出人体或者环境生物样品中相关物质的含量,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对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健康、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微板式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技术的开发不仅为肿瘤、传染病等重大疾病诊断与预防提供强有力的检测工具,对于发展其他疾病诊断技术和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的检测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免疫分析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4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商谈。5 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卫生。
清华大学 2021-04-13
针灸器材|中医针灸模型|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针灸器材|中医针灸模型|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说明: CBB-170E  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  (光电感应、电脑用户自配) 产品介绍:  模型按国际GB12346-90定位生产,针灸穴位共409个。 CBB-170E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融计算机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腧穴理论于一体;是原有MAW-170E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升级的一款新品。声音、屏幕、人体模型同步控制经络腧穴的信息;显示十二经脉循环流注,经脉络属表理对经关系,特定穴的分布;加之屏幕表层、浅层、深层穴位解剖图谱的配合,常见病的辩证施治,随证选穴的查询及处方输出,使学员对人体经络腧穴信息有更全方位的了解,更利于加深印象与理解掌握;同时,亦可用于临床与科研参考。 光电感应器 手持笔状“光电感应器”,点击该模型某腧穴(例“中府”),其腧穴立即发光且自动播音,播音内容可复选穴的名称、穴位代码、穴位经络,同时计算机屏蔽显现穴位的图谱信息。 CBB-170E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使针灸、按摩医学向电化教学迈进一步,是各大中医院校、体育院校、针灸所(系)、康复理疗中心,国际国内针灸培训班上等级和教学的理想设备。  注:我司专业提供最新的中医针灸教学培训所用的光电感应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模型、多媒体人体针灸模型、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智能型中医脉象仪、脉象模型、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针灸模型、针灸教学模型、仿古铜人针灸模型、中医脉象仪、中医针灸模型、中医人体针灸模型、中医针灸教学模型、针灸仿古铜人模型、标准针灸穴位模型 、针灸铜人、人体针灸模型、头部四功能针灸腧穴模型 、耳针灸模型、手针灸模型、 足针灸模型、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电动十四针灸模型、十四经穴模型、足部按摩模型、手部按摩模型、耳部按摩模型、智能型推拿手法测定仪、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定系统、 多功能艾灸
上海畅博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双发射Mn掺杂CsPb(Cl/Br)3钙钛矿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溶性Mn掺杂CsPb(Cl/Br)3双发射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步骤包括:(1)微乳法合成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纳米晶前驱体;(2)卤素离子交换辅助的Mn?to?Pb的离子交换。该制备方法是在室温下进行,过程简单、容易操作、原料供给方便、原料价格低廉,在一般的化学实验室均能完成,易于推广;所制备的Mn掺杂CsPb(Cl/Br)3纳米晶,具有来自钙钛矿本征发射和Mn离子发射两个发射峰;该制备方法获得的Mn掺杂CsPb(Cl/Br)3双发射纳米晶不仅具有高的56%荧光量子产
东南大学 2021-04-14
氧化石墨烯掺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搅拌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烯掺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涂层搅拌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氧化石墨烯掺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涂层搅拌棒包括玻璃毛细管、铁芯和萃取涂层,铁芯置于两端熔封的玻璃毛细管内,萃取涂层涂为化学键合在玻璃毛细管表面的氧化石墨烯掺杂的普萘洛尔分子印迹聚合物涂层。通过将用氢氧化钠溶液活化的玻璃搅拌棒浸入有氧化石墨烯掺杂的分子印迹预聚液的模具中,反应完成后取出得到氧化石墨烯掺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涂层搅拌棒。本发明的氧化石墨烯掺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涂层
武汉大学 2021-04-14
高可见光活性纳米氮掺杂TiO2规模化制备及应用技术
所属行业领域 环境净化新材料、新技术 成果简介 该成果解决了氮掺杂纳米TiO2(N-TiO2)粉体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及其在水相中的均匀分散和悬浮稳定等关键技术,建成了年产能达百吨级的高可见光活性的纳米N-TiO2光催化喷剂中试生产线;制定了国内首个纳米N-TiO2光催化喷剂产品标准;建立了高效气相和液相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制备高亮度白光发射的锰掺杂钙钛矿量子点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亮度白光发射的锰掺杂钙钛矿量子点的方法,该量子点为Mn:CsPb2(Br/Cl)5。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将PbBr2、CH3(CH2)5NH3Br、MnCl2·4H2O以及CsBr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制成反应物的前驱体溶液; (2)将前驱体溶液依次转移至搅拌的甲苯中,转换方式为以速率20~60滴/分钟进行滴加,形成量子点材料。本发明无需使用复杂的热力学过程控制诱导Mn的掺杂,反应条件温和,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且前驱体溶液稳定性好,可重复多次使用,适用于工业推广。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硼、氮共掺杂下有机固废余辉碳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氮共掺杂下有机固废余辉碳点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有机固废水热转化技术。该方法是将生物质模型化合物和硼酸混匀,在微波辅助水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之后依次进行离心、透析和冷冻干燥,形成预处理后的碳点;之后三聚氰胺作为外源氮源与预处理后的碳点以及去离子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之后依次洗涤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目标产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通过有机固废制备余辉碳点的策略,在杂原子掺杂机制的作用下,通过两步水热法构筑碳点,优化掺杂与缺陷调控,实现了荧光向余辉发光的可控转换。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225 2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