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含有量子点的乙烯-醋酸乙烯酯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有量子点的乙烯-醋酸乙烯酯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改性剂对半导体量子点的表面进行亲水性或亲油性改性,再将改性后的半导体量子点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半导体量子点墨水,然后把半导体量子点墨水、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助剂混合,经过热压成型或挤出成型,得到含有半导体量子点的乙烯-醋酸乙烯酯胶膜。该制备方法简单,可控性好,可操作性强,易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量子点的乙烯-醋酸乙烯酯胶膜,应用于太阳电池,能有效提高太阳电池的利用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1
生物基乙烯、醋酸乙烯及VAE成套生产技术及工程应用
"我国是乙烯、醋酸乙烯及其衍生化学品的消费、生产大国,但一直不掌握先进的生物基乙烯、乙烯法醋酸乙烯及VAE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提升、实现大宗化学品的生物制造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科技创新如下: 1.开发出高空速、水蒸气协同的乙醇制乙烯反应工艺,空速达750h-1(GHSV),转化率大于99.6%,选择性大于98%,并有效抑制了催化剂积碳。与国外技术相比较,原料乙醇消耗降低2.7%,蒸汽消耗降低11.4%。 2.探明了CO在Pd-Au催化剂上与表面吸附氧的作用及转化规律,修正了醋酸乙烯生产关键原料乙烯的质量控制指标,CO浓度由小于5mL/m3放宽至小于500 mL/m3,使乙烯低温精制过程能耗降低40%以上。 3.开发出沸腾水移热固定床反应器壳方结构,提出了放大准则并用于醋酸乙烯合成反应器设计与制造;探明了氧气混合过程安全机制,开发出本质安全型氧混器并实现工程应用。实现了关键设备的自主创新。 4.开发出以复配聚乙烯醇等为表面活性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VAE生产技术,生产出具有优异性能的VAE新产品。
天津大学 2021-04-10
一种片段缩合制备醋酸去氨加压素的方法
醋酸去氨加压素为天然精氨酸加压素的结构类似物,是对天然激 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两处改动而得。 醋酸去氨加压素具有良好止血效果且不会产生加压的副作用。主 要用来治疗中枢性尿崩症、血友病及治疗性控制出血和手术前预防出 血。效果好且副作用小。在现有的醋酸去氨加压素合成方法中,液相 合成产生较多废液,反应时间长,每偶联一个氨基酸都需要进行纯化, 后处理繁琐,收率低,不利于产业化生产。 固相合成方法中,中国专利 CN
兰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醋酸铅前驱体的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近年来,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加剧,太阳能以其清洁、可再生的优势引起了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下一代光伏中的新宠,具有易制备、低成本和高效率等特点。短短几年之内发展迅猛,目前最高认证光电转换效率已达22.1%。一般来说,制备钙钛矿活性层最为常见的铅源材料是卤化铅。最近有研究表明,醋酸铅作为较具潜力的传统卤化铅的替代物,价格更为低廉。无需复杂的反溶剂法,只需短暂低温退火即可得到超平整致密的钙钛矿薄膜。这样简单的制备工艺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然而迄今为止,基于醋酸铅前驱体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相比较于其它已经报道的基于传统卤化铅前驱体的平面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转换效率方面稍显不足。
北京大学 2021-04-11
较高剪切稀化指数的碱溶胀疏水改性聚丙烯酸聚合物的开发
剪切变稀是流体的一种流变学行为,某些流体在施加剪切力后,流体的粘度降低。现已发现不少天然产物及聚合物的溶液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同时,剪切变稀性质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大多数涂料被赋予剪切变稀特性,涂刷时,对涂料施加剪切力,涂料变稀,易于均匀地分散在被涂覆物表面,一旦停止涂刷,剪切力消失后,涂料粘度恢复到施加剪切力前的粘度,限制涂料自发流动,避免产生涂层不均一、流挂等现象。随着剪切变稀性质研究的深入,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剪切变稀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时有具备剪切变稀性质的聚合物设计合成出来。其中,聚丙烯酸因其易于合成、性能可调等优点逐步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疏水改性聚丙烯酸聚合物是聚丙烯酸剪切稀化剂的第二代产品。较第一代碱溶胀型聚丙烯酸剪切稀化性更容易控制,可调范围更宽。尽管疏水改性聚丙烯酸聚合物剪切稀化性能可调范围宽,但是市售产品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覆盖整个需求范围。本项目即根据需求方的提出的特殊性能要求开发特定疏水改性聚丙烯酸聚合物。 需求方性能要求如下: 1)与丙二醇有很好的相容性;2)剪切稀化指数(0.3rpm与30rpm的粘度比值)要求20℃≥15,-20℃≥10,且30rpm粘度值小于1000;3)粘度对盐的敏感性高;4)耐剪切:2000rpm剪切5min,要求粘度损失小于10%;5)高温稳定性:要求80℃还能保持增稠效果。 目前市售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的均是针对水体系开发的,本项目要求与丙二醇有相容性,针对的不完全水体系,必须有特定结构的聚合物才能满足要求。 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在国外已经有相关产品上市,但是作为产品,市场定位是应用,这类产品是以功能化的角度进入市场,比如:水性涂料增稠剂等。根据需求方提供的信息,市场上没有专用除冰液增稠剂产品。由于生产企业对产品结构保密,无法从产品结构方面全面了解国外状况,因此无法从产品结构判定市场上是否满足需方要求的产品。 国内还没有见到疏水改性丙烯酸有影响力的产品,市售产品还仅为第一代的碱溶胀型聚丙烯酸。需求方试用了国内所有产品,均不能达到性能要求。 从30年前提出部分疏水改性丙烯酸的理念后,国内外学术界有过大量研究,不过学术研究与产品技术开发着眼点不同,现有的报道都是对结构性能的一般规律性研究,体统合成制备方面研究报道很少。更重要的是尚未看到水-丙二醇体系的相关研究。 根据现有资料,疏水改性聚丙烯酸聚合物制备可以分为两大类:合成法和改性法。合成法采用疏水性单体与丙烯酸共聚使聚合物结构中带有疏水性基团;改性法用市售聚丙烯酸通过酯化方法在丙烯酸链上带上疏水性基团。合成法的优点是可进行分子设计,疏水性可调范围宽、改性法的优点是较合成法简单,但是疏水可调性受限。疏水改性聚丙烯酸制备的工艺路线分为:1、沉淀法,聚合物结构容易控制,高校科研单位以发文章为目的均采用此法。但是,该方法后处理极为繁琐,通过环评难度较大;2、界面聚合法,工艺简单,但是,产品质量差,而且不稳定;3、胶束共聚法,工艺也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虽然不如沉淀法好,但是,产品质量稳定;以上3条工艺路线为合成法。4、聚合物改性法,产品质量较易控制,也较为稳定,但是成本较高,后处理也较为复杂。 本研究组已有30多年的聚合物合成研究经历,承担过多个聚合物制备类项目,涉及的单体基本为丙烯酸类,苯乙烯类。曾经承担过疏水改性丙烯酸的合成项目,用于油田高温、高盐地层的采油。对疏水改性丙烯酸聚合物合成有一定的经验。 本项目开发50L“较高剪切稀化指数的碱溶胀疏水改性聚丙烯酸聚合物”制备技术,制备的“较高剪切稀化指数的碱溶胀疏水改性聚丙烯酸聚合物”达到需求方提出的技术指标。本项目采用疏水性单体与丙烯酸共聚的方法制备“较高剪切稀化指数的碱溶胀疏水改性聚丙烯酸聚合物”。该路线疏水性可调范围宽,变化不同结构的疏水性单体及含量即可加以调节。同时,剪切稀化指数也可以用此方法调节。采用胶束共聚工艺路线,生产过程易于控制,产品质量稳定。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天然沸石的改性和应用研究及醋酸脱碘吸附剂的产业化
我国富产天然辉沸石(STI),结构热稳定性仅在 300°C以下,无法直 接制成沸石工业催化剂和吸附剂,通常仅能将其结构破坏,作为普通 硅铝酸盐原料生产水泥或合成低硅分子筛,资源浪费严重。结构研究 证实该沸石纯度和品位高,骨架中有十元环(0.47×0.50 nm)和八元 环(0.27×0.56 nm)开放孔道,与工业上广泛用作分子择形催化剂和 高效吸附剂的 ZSM-5 和 ZSM-35 等相近,在吸附分离、催化、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
复旦大学 2021-01-12
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污染控制及环境 管理研究
一、研发背景我国是有色及稀散金属资源大国,产量更是在全球具有绝对控制地位。稀散有色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稀散有色金属矿经开采、选、冶加工后,会遗留下大量的尾矿、冶炼渣和各种尘泥。从环保和安全上来说,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弃物是重大的污染源和危险源,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特别是矿业固体废弃物成为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二、技术内容(1)新型深部充填减量化技术。开发一种价格低廉、材料来源广泛且固化重金属效果优良的地下采矿胶结充填料,能够降低充填采矿成本,并可以安全处置危险废物;(2)尾矿库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寡营养铁还原菌)控制环境中 Fe3+ 浓度、降低环境电位、降低环境中游离镉、锑等重金属离子,实现现役尾矿库的微生物生态修复。(3)五层覆盖强还原原位成矿修复技术。基于矿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协同作用,开发已闭库或无主尾矿库的重度污染区的五层(无污染客土层、膨润土密封层、有机质深度还原密封层、含高风险稀散多金属及砷和重金属尾矿生物法控制污染主反应层、原始尾矿层)覆盖强还原稳定成矿修复技术。三、作用原理针对我国含稀散多金属硫化矿采选冶废物易引起氧化淋溶、存在溃坝风险和对周边及重大流域构成的严重环境威胁等问题,首先研究采选冶废物处置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建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评估方法;利用冶炼废渣及尾矿库内堆存尾矿,研发新型膏体充填减量化、资源化技术;针对现役尾矿库,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及寡营养铁还原菌研发尾矿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技术;针对已闭库及无主尾矿库,基于矿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协同作用,研发重度污染区的五层覆盖强还原稳定原位成矿修复技术;组合应用上述技术,在典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集中区开展技术示范;最终形成“基于风险控制的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与污染控制方案和环境管理导则”,为我国稀散金属多金属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氢氧化镁-碳纳米管复合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氢氧化镁-碳纳米管复合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下述组分经过熔融共混热压成型制成,将100重量份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1-10重量份基于碳纳米管基体的单分散氢氧化镁纳米粒子置于密炼机中,熔融混炼、热压成型、冷却固化。采用碳纳米管为载体,降低氢氧化镁粒径,使其实现纳米级分散。提高氢氧化镁与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触面积,提高聚合物阻燃性能。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