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程洪
2010年1月起任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创建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主任,2014年7月起任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 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2000年7月起历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并自2005年起任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11月至2009年12月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从事机器人技术方面的博士后研究。目前,本人是IEEE高级会员,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执行委员会委员(西部唯一的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湘潭大学客座教授。 程洪教授致力于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与多媒体技术、机器人等理论及其应用的系统创新性研究。正在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 高技术计划、国际合作计划等资助的各类科研项目,取得多项创造性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主持完成西安交通大学智能驾驶平台Springrobot 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并成功参加了2005年IEEE汽车电子与安全国际会议举行的智能车竞赛。正在编写和完成教材与学术专著3部,与郑南宁院士合著有自动化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独著《自主智能车辆:理论、算法与应用》(Springer出版社,2011年12月),以及《稀疏描述、建模与学习及其在可视识别中的应用:理论、算法与实现》(Springer出版社,2014年2月);并和指导的研究生在包括IEEE 会刊和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在内的国内外重要杂志和会议发表了论文7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项。此外,本人还是超过20个国际国内杂志和顶级会议的审稿人。此外,本人还组织和参与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与暑期学校。ICVES2005注册主席,第三届中-美视觉、学习与模式识别暑期学校本地执行主席(VLPR2011),IEEE计算智能杂志副主编(2008年-2010年),2014年世界多媒体大会于展示(ICME2014)财经主席,2015年中国视觉与学习青年论坛大会主席(VALSE),2015年中国信号处理峰会财金主席(ChinaSIP)。程洪博士目前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审专家,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目前,程洪博士主讲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生课程《机器人概论》、《数字图象处理》、《人工智能导论》,全校研究生公共课程《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程洪 2023-02-23
程方
程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分管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工作。中国通信学会信息与通信测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电信科学杂志社编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校知识产权理事会理事。时任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和产学研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分管国际科研与教育合作;以及“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国家实验示范中心执行主任。 三级教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通信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以联合方负责人承担国家 863“5G 总体项目”,国家重大专项“泛在网关键技术与应用”“LTE 空口测试仪”和“5G-R16 基站研发与应用”等7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主持“5G 路测仪表”等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8 项,持省部级大成果转化项目“LTE网络测试仪表”。出版《移动通信测试技术》等专著两部,发表论文七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 “通信网络测试技术与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3G引领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产业处是专门从事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机构,被推荐人在分管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过程中,践行“高标准促进高水平,高水平收获高质量,高质量成就高价值,高价值反哺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工作思路,推动实施学校“333”知识产权运营与服务布局:“3”个机构:建成“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研究院”三位一体的运营、服务和研究实体。“3”类机制:健全“高水平服务+高质量创造+高效率转化”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管理、保障和激励机制“3”种途径:投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南京信大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气象谷)+校地校企研究院”三位一体的成果转化体系运行。 任职期间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贯标验收,获批江苏省知识产权局首批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和南京市大数据与信息服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认定为首批江苏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公共网点。推进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成果显著,与国家级高新区江北新区合作紧密,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团队被评为江苏省技术转化工作先进集体。 三年来学校申请专利 3542 件,授权专利 2322件,获得软件著作权 876 件2020年专利授权量在“青塔”排名位列全国“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4 位,专拥有量位列17 位。近三年转让发明专利 401 件,许可使用专利 60 件,转化收益3848.5 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3.6亿元。截止2021年3 月学校专利转让总数在知识产权产业媒体 IPRdaily和 incoPat 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位列全国高校17 位
程方 2023-03-07
程勇
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导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和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管理、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等多个课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和校科研启动项目已顺利结题,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和其他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在《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计算机仿真》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研究领域: 计算机视觉(目标识别,行为识别和图像去雨); 软件工程(微信小程序、手机APP); 计算机网络(物联网); 深度学习(基于AI算法的短临预报)。
程勇 2023-03-07
沈洪
2017年至今参加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评审和创业指导工作,并获得各大高校创业导师荣誉。
云上高博会 2022-03-24
程元徽
程元徽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招生,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方向:1. 纳米能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表征技术。包括碳材料、共价有机骨架化合物、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2. 电催化过程及机理研究。包括氧还原、氧析出、氢气析出、二氧化碳电还原等。3. 能量储存与转化能技术。包括燃料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解水、锂电池等。
程元徽 2021-12-31
寇洪萍
寇洪萍,女,汉族,1974年出生1992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专业, 1996年获得吉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学位,2002年到荷兰进修,2003年博士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2005年至今在东北师范大学表观遗传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 主持校内科研基金一项,博士后启动基金一项,参加863项目研究,参与课题3项,其中副主持人一项。目前主要从事水稻栽培的生理机制研究以及逆境条件下水稻分子表观遗传机理和分子表达研究。硕士导师。主持校内科研基金一项,博士后启动基金一项,参加863项目研究,参与课题3项,其中副主持人一项。
寇洪萍 2021-06-23
战洪飞
机械工程专业教授、电子科技与技术专业博导。宁波大学《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宁波市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发明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新世纪 151人才。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6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2019 年获宁波科技创新推动奖。在《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Technology》《中国机械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科研管理》、《情报理论与实践》《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情报科学》等主流期刊发表SCI/EI/CSSCI 论文20 余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20 余项。 智能制造;工业企业大数据;知识管理;制造业信息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分散网络化制逸;科技管理;知识产权服务等。
战洪飞 2023-03-08
马洪雨
马洪雨,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汕头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虾蟹贝类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访问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计划;入选2021 全球渔业学 Top100 高产作者榜单。兼任中国水产学会第十届理事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青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副主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农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水产种业创新联盟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遗传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汕头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八届副会长、汕头市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等。Frontiers inMarine Science 副主编;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 编委;Fishes 编委。 主持科研项目23 项,国家级 5项、省部级7项。发表SCI 论文160余篇,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论文 83 篇。合作出版专著 5部英文2部,副主编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3 项、实用新型12 项、软件著作权1项。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第1位)、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3 位)等科技奖励 10 余项,其中省部级4 项、厅局级6项。荣获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汕头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0 余次。曾在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做访问学者一年。 受聘为广东省本科高校“新农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洋科学”专业负责人,广东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动物学》课程负责人。承担教改项目3 项,指导学生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1)广东省赛区三等奖1项、2021 年“创客广东”汕头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
马洪雨 2023-03-10
戴国洪
戴国洪,男,1966年9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江苏理工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CAD/CAPP/CAM技术、数字化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机电产品循环利用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戴国洪 2023-02-22
高吸程自吸泵
项目简介 地面上运行的水泵工作时要求有一定的安装高度,即吸程,若泵至水面的距离高于 吸程,水泵就不能正常工作。目前,由于地表水位的日益下降,吸程不断增加,很多柴 油机喷灌泵不能正常运行。针对这种应用需求,开发出安装高度达 15 米的射流—离心泵 装置,装置流量达到 20m3 /h 以上,能满足无电地区喷灌、滴灌的需求。 适用范围、市场前景 适用范围:农业节水灌溉等领域。 市场前景:结构简单、价廉物美、性能优良等特点,市场前景看好。
江苏大学 2021-04-14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