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建筑垃圾等固废材料高效利用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电子、汽车、化工、冶金等工业企业每年要排放大量的氟磷砷废水。众所周知,过量的氟将引起“氟骨症”;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砷是强致癌物质,被列为第一类重点监测的环境污染物。此外,我国许多地区作为饮用水的地下水中其氟磷砷也严重超标,如果直接饮用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技术以制革厂的边角料制取胶原纤维,将具有强配位结合能力的无毒金属离子固载在胶原纤维上制备新型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将对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见下表)。该吸附材料不仅可用于氟磷砷等无机阴离子的吸附,而且可用于水体中染料、有机物及微生物的吸附。此外,由于该吸附材料为纤维状,吸附是在材料的表面进行,因此该类吸附材料的吸附和解吸速度快。该吸附材料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 该技术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A、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专利号:ZL2004100401450;B、胶原纤维固载金属离子吸附材料对蛋白质的吸附分离,专利号:ZL200610021271.0)。
四川大学 2015-12-21
“链固”区块链数据库系统
团队介绍: “链固”数据库系统团队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学院为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之后全国第一个独立运行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2017 年以总成绩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由中央网信办和教育部联合评选的“国家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项目示范高校”称号,2021 年获评国家网络安全先进集体。学院同时建有大数据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的科研平台。 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资源成为了关键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 “新能源”。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世界主要国家和企业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据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数据库系统作为数据存储、管理、加工的基础和支撑软件,其安全性与高效性对发展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假设,探索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增长方式具有重大意义,是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然而,当前数据库存在的数据难以确权,储存单点失效,数据难以共享,数据容易造假,难以操作溯源,数据易篡改等问题。项目组采用 “区块链+传统数据库”双层架构作为突破口,设计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的 “链固”区块链数据库系统,抢先进入该领域,相关技术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在政务、公安、机要、金融、医疗等领域应用前景。 (二)项目简介 “链固”区块链数据库系统,采用基于分布式对等网络的“区块链+传统数据库”的双层架构、基于 Raft 和可验证随机函数的安全高效共识协议、基于共识机制的节点间数据互检以及基于滑动窗口的区块数据保存机制,实现了兼顾安全和效率的区块链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可信的数据服务,支撑数据进入资本市场,赋能数字经济。系统实现上核心算法全部做到自主可控,密码学相关算法全面采用国密算法,支持国产CPU FT-2000 系列在内的多款 CPU,支持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中标麒麟在内的多款操作系统。项目已成功应用于中电福富审计系统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 771所的“云脑”项目。 (三)关键技术 本项目围绕区块链和数据库安全和效率进行研究,突破了如下四项关键技术: 1.设计了基于分布式对等网络的双层数据库系统结构,解决了传统数据系统存在单点失效的问题,建立了基于B+树高效的索引结构,突破了传统区块链架构查询性能低下的瓶颈。 2.提出了基于Raft和可验证随机函数的安全高效共识协议,实现了不完全可信环境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记账节点的高效安全选取,满足了海量数据高并发业务对数据高效安全同步的需求。 3.提出了基于共识机制的高效数据自检和互检协议,通过双层数据库架构中顶层和底层的相互联动,实现了数据周期性的防篡改检查和错误修复,满足了企业对敏感数据可信存储的需求。 4.提出了模块化可配置的系统架构,实现了系统功能的可定制和可扩展,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差异性的安全需求,降低了企业在实际部署过程中的成本。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7-14
微波辅助固相合成技术生产低聚糖
在微波能场内,反应物料在传送带上受连续微波辐射,喷射垂直气流透过传 送带网面作气流增效,使反应物料进行固相合成反应的方法。本装置包括带有多个微波源的一个反应腔体,内置作水平机械运动承载反应物料的传送带,气流经传送带网面进入反应腔,对反应物料进行垂直气流增效和连续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反应,由排气孔回收气体。本装置能够使微波均匀地辐射到反应物,防止副产物强酸及局部积热造成的焦化反应,使常规微波条件下难以实现的反应得以完成,降低能量成本,并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纯度与微波合成效率。 
江南大学 2021-04-11
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
加气混凝土保温砌块是由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复合而成;将混凝土芯块设置在砌块 内部,作为承重材料,将加气混凝土层设置在承重的混凝土芯块外围,作为混凝土芯块 的外保温层;混凝土芯块可以为实心,也可以为空心。由于砌块具有自保温功能,因此 既可降低墙体温差应力减少墙面开裂,又可降低建筑能耗。与有机保温材料相比,由于 选择加气混凝土作为外保温层,因此既可延长墙体保温层的使用寿命,又可避免冷桥出 现。由于选择普通混凝土作为主要承重材料,因此既可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又可满足经 济性的要求。经原型试验,证实复合砌块的抗压强度可达到 10MPa 以上,墙体的保温性 能可得到明显改善;生产工艺简单,现场砌筑与普通多孔砖无异,墙体综合造价相对较 低。
同济大学 2021-04-11
隔热用气凝胶材料
课题组在国防973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总装预研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深入开展SiO2气凝胶、碳化物气凝胶等方面研究工作。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的耐温性达650℃、密度在0.1~0.3g/cm3、热导率:0.02W/(m•K)(25℃)、抗压强度在0.4~1MPa;纤维增强SiC气凝胶在有氧环境耐温1400℃、无氧环境下耐温1600℃、密度在0.28~0.6g/cm3、抗压强度大于2Mpa、孔隙率在85~94%、室温下热导率为0.07W/(m•K)。产品可用于外墙保温专用气凝胶板材、气凝胶玻璃、钢结构防火,替代传统的保温材料对管道、炉窑及其他热工设备、热水器、冷藏设备,大型海洋舰艇、船舶、客车、航天导弹等保温。其中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材料方面研究成果已经部分转让两家企业进行产业化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气 孔 修 补 剂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草莓气调保鲜技术
一、成果简介 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浆果类果实。草莓果实色泽鲜红、柔软多汁、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 誉。草莓因其营养丰富,医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是春季最早上市的高档水果之一。目前主要是在春节前后1-2月份,4-5月份两段时间上市,春节期间售价高,能达到32元/kg。但草莓果实属浆果,含水量高(90%-95%),组织柔嫩,果皮极薄,一般采后几小时就会出现水渍状白斑,并且室温下放置1-2天果实就会变色、变味,失去 商品价值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气液分离器
技术简介:气液分离器有若干个旋流分离器、进料分配管、气体收集箱、集液罐及相应的监测控制器件、机架等组成。 旋流分离器的基本结构为一个圆锥形腔体,有一个切向进口和两个轴向出口。它是一种利用离心沉降原理将非均相体系中具有不同密度的相分离的机械分离设备。气液混合物以一定的速度从切向入口进入旋流分离器,从而在旋流分离器内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密度大的相——水被甩向四周,并顺着壁面向下运动,作为底流排出。密度小的相——气体流到中间并向上运动,最后作为溢流排出。这样,用旋流分
常州大学 2021-04-14
全钢气瓶柜
规格:900*1200*450*1800㎜ 一、结  构:柜体采用1.0㎜冷轧钢板通过模具一体成型,经剪板、开槽、折变成型等工艺流程,再采用夹具装配,整个工艺过程均采用精密设备完成,所有外露的焊缝均经过精心抛光处理,光滑不伤手,内设前后立柱,配加强筋,以增加柜体承载力及抗冲击能力。 二、柜  本:各个零配件都根据不同的承受重量而采用不同厚度(一般为1.0㎜)的优质冷轧钢板作材料,表面经酸洗、磷化、均匀灰白色环氧喷涂,美观大方,特殊受力位置加加强筋,其承截力及搞冲击力能力可达到实验室使用要求。 三、门  板:一律采用内外双层构造,抽屉为冷轧钢板折弯一体成型、支架承受能力强、封板折弯后经钻尾螺丝连接于外侧抽屉面板,外观浑然一体,整体美观大方。 四、层  板:钢制层板承重力加强。 五、铰  链:全开1750全开式铰链,防腐蚀、无噪音、不回弹、强度好、不折断、使作寿命长等特点。 六、拉  手:可依据客户需要配塑料内凹扣手或合金亚光拉手,外形美观大方,设计人性化。 七、其  它:内置双不锈钢卡圈(套锁式)以固定气瓶,翻推式垫板方便气瓶推入使用,内设抽气口及补风口,便于内处界空气流通,带报警功能,整体外形美观大方。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