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食净化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中食净化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食净化”),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北京市。中食净化是食品净化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专业食品净化机”发明者,专注于食品安全净化领域的技术研发创新、产品研制与市场推广,率先提出“食品净化”理念,确立“客户导向、科技为本、创新发展、诚信共赢”经营方针,于2008年自主原创出保食安®关键食品净化技术(初始名称为“水触媒食品净化技术”);2009年到2013年陆续自主开发出保食安®专业食品净化机系列产品,成为食品净化细分行业的先行者、技术领军和标准制定企业,七次作为中关村选定企业出席北京科博会,五次作为北京市科委选定企业出席北京科技周;参与起草《果蔬清洗机》行业标准,主导起草《果蔬净化清洗机》行业标准,使命为让国人“放心享用每一餐”。 2009年4月,第一台家用专业食品净化机—保食安®专业食品净化家用机诞生。 2009年10月,第一台商用专业食品净化机—保食安®专业食品净化商用机问世。 2012年8月,第一台水槽型专业食品净化机—保食安®专业食品净化机水槽机亮相,获2013年度德国红点设计奖。 2013年8月,第一条专业食品净化工业线—保食安®专业食品净化工业机问世。 2013年4月,中食净化荣获第41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2013年9月,经商务部批准,中食净化参与起草制定的《果蔬清洗机》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2016年4月,中食净化在新三板挂牌(股票代码:836854)。 2017年10月1日,经商务部批准,中食净化作为第一起草单位起草制定的《果蔬净化清洗机》行业标准正式实施。 2018年1月8日,中食净化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食净化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济南风淋室|风淋通道首选济南欧凯净化
产品详细介绍洁净室内细菌及尘埃的最大尘源是操作者,在操作者进入洁净室之前,用洁净空气吹淋其衣服表面附着尘埃颗粒,则必需尘埃采用调速高效洁净气流去除,主要适用于各种净化间入口处。技术参数:型号: FLS 型风淋时间: 0~99S(可调)喷嘴数与口径: 38.6mm喷出风速: 15~20m/s电源: AC单相220V 50HZ最大功率: 400W过滤效率: ≥99.99%@≥0.5μm(钠焰法)风淋区尺寸: 870×710×1950(mm)装置外形尺寸: 1200×900×1950(mm)预过滤规格及数量: 700×580×10①高效过滤规格及数量: 600×600×150①
济南欧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济南全钢通风柜首选济南欧凯净化
产品详细介绍欧凯净化主要的经营项目(洁净度 : 百级至三十万级 ) 1 、工业洁净厂房工程 电子厂房洁净工程 光纤通讯厂房洁净工程 2 、GMP、QS、厂房工程、药厂洁净工程、食品厂洁净工程、饮用水厂罐装车间洁净工程 3 、实验室工程、无菌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和施工 4 、恒温恒湿工程 5 、厂房、实验室空调通风工程 6 、环氧自流坪、PVC地坪 7、净化工程售后维修保养 8、净化设备:洁净风淋室、空气过滤器、超净工作台、洁净传递窗、风口\风阀、电子连锁传递窗、机械连锁传递窗、臭氧发生器、空气净化消毒器等。 9、实验室配套边台、中央实验台、通风柜、万象吸气罩、紧急洗眼器、实验室专用水龙头、pp水盆、滴水架、医用病理取材台、医用蜡本柜等。
济南欧凯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集成式智能净化管控柜SAN-ZJ6120051
乐普乐吉集成式智能净气安全柜可对实验室使用的管控类试剂和化学品安全储存,辅以智能净化器以去除有毒气体,中和废弃排放。柜体配备自承重电子天平,天平承重范围 5Kg,精度可达至 0.01g,满足实验室化学品精确称重需求。柜体搭载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对存储场所、实验场所等的试剂和化学品实现智能管控,并通过服务器将化学品数据同步至管理人员主机或移动端,可随时查看化学品情况。  系统包含危化品流程管控系统、通风系统、净气系统、安全准入系统等,以全方位维度保证危化品的安全。危化品流程管控系统主要包含了危化品的盘点、采购、存储、领用-转运、使用、回库、废弃八大环节,对危化品达到闭环管理模式。 
乐普乐吉安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22-07-26
绿色颗粒肥料产业化关键设备(分段式流化床颗粒包膜装 置)与核心工艺技术开发
成果简介:分段式流化床颗粒包膜装置主要用于农业、制 药、环保、化工等行业的肥料、药物、吸附剂、催化剂等颗粒 表面的聚合物包膜以实现肥料和药物的缓/控释系统和提高颗 粒机械强度。 与传统方法相比,本装置能够显著提高包膜的均匀性、和 包膜率和,减少包膜材料的损失,大幅度降低包膜材料的使用 量和各种包膜产品的成本,尤其适合于包膜材料成本相对昂贵 的情况,如包膜肥料等。这对于解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可增强流感疫苗有效性的仿生纳米颗粒
研究团队基于cGAMP设计制备了一种肺部仿生纳米颗粒(PS-GAMP)来模拟流感病毒肺部感染,发现其能够在不破坏肺部表面活性剂(PS)和肺泡上皮屏障(AEC)的情况下,激活AMs和AECs,促进疫苗产生高效的体液和CD8+ T细胞保护性免疫反应,以抵抗多种异型流感病毒的攻击。研究结果提示AECs在产生广泛的交叉保护以抵御各种流感病毒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表明PS-GAMP可能是一种“通用”流感疫苗的潜在粘膜佐剂。
复旦大学 2021-04-10
光催化性能新型半导体复合颗粒的制备技术
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家园。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研究方向之一。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废气和废水深度绿色处理技术,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制备具有高效光催化能力的催化剂则是这一技术的核心。目前,TiO2及其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作光催化反应的催化剂。但纳米TiO2只吸收紫外光,通过改性能够将TiO2的光吸收范围拓宽至可见光区。该方面的研究能够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主要以催化降解水中污染物和催化还原CO2的效果作为评价标准对纳米TiO:实施多种改性方案,旨在以新型方法制备出新型结构并且催化效率高的光催化剂。首先以微波法制备了结构新颖,可用于光敏剂的酞菁。然后分别制备了水溶性的负载型酞菁及酞菁敏化TiO2纳米颗粒,并实施了金属氧化物复合、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共复合纳米TiO2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激波驱动下密实填充颗粒的初始运动机制研究
脉冲气压抛撒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灭火剂喷射、爆炸抛撒等,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本项目以密实填充颗粒为研究对象,在激波管中进行加载实验,借助多种瞬态测量技术,研究密实填充颗粒在脉冲气压驱动下的初始运动机制。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5-03
节能环保颗粒氧化铅移动床深度氧化快速冷却
该技术以油代电、在移动床中实现深度氧化和快速冷却,设备密闭,过程连续,是生产颗粒氧化铅的国际首创全新技术。东南大学在实验室研究、数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与江苏天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颗粒氧化铅移动床深度氧化煅烧和快速冷却新技术,设计了两套年产各为1500吨的生产装置,经过调试,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过工业试验和审慎的放大设计,2000年两套年产各为15000吨的放大装置相继投入生产。
东南大学 2021-04-10
LF-1000煤粉(粉体)颗粒在线监测仪
大型火电厂锅炉燃烧的煤粉是由一次风携带经煤粉管进入炉膛燃烧,煤粉的细度及各煤粉管之间煤粉浓度的不均匀性都会对锅炉的燃烧有很大影响。若各个燃烧器中的煤粉浓度相差太大,则燃烧不能很好组织,会引起火焰偏斜、结焦、燃烧不稳等。而煤粉细度过大或过小则会造成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锅炉效率下降、磨煤机能耗增加等。此外,在煤粉管道设计、安装、运行不当时,还会引起煤粉管道的堵塞,严重时机组将被迫减负荷或甚至停机来消除堵塞。此外,各燃烧器的煤粉浓度不平衡还将大大增加NOX的产生,加重空气污染。 LF-1000煤粉(粉体)颗粒在线监测仪是一种专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开发的基于光脉动法原理和相关法原理的新型在线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煤粉颗粒的平均粒度、浓度和速度。仪器由主机、测量探针、计算机等组成,操作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使用简单,测量时间短等优点,测量结果实时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同时可与控制室或监测中心通讯。 它还可用于粉体、水泥、石化、化工、医药等行业在线测量各种粉体颗粒以及环境排放监测等。 有便携式和固定式2种。固定式在线监测仪可同时监测多达24根管道的颗粒粒度、浓度和速度。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能同时测量这些参数的仪器。 主要性能指标1. 光           源:长寿命半导体激光器2. 颗粒粒径测量范围:10-500微米; 3. 颗粒浓度测量范围:0.1-10kg/m3; 4. 重复测量误差:   <5% (用国家标准颗粒检验); 5. 工作环境温度:   0-90 ℃; 6. 可与其它系统通讯联网; 7. 电           源:220 V;50 Hz。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1 52 53
  • ...
  • 186 18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