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具有镂空结构基底的穿戴式温差发电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镂空结构基底的穿戴式温差发电器。热电块体阵列的热端面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铜电极连接,冷端面与铜导电片连接;热电块体阵列通过铜电极和冷端铜导电片组成串联或串并联。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增加了穿戴式温差发电器的柔性,改变热电块体阵列的行数及每行内的热电块体个数,满足不同驱动器件的需求;采用热电块体定位板避免了P型和N型热电块体在焊接过程中移动,保证与导电电极的良好接触。冷端铜导电片采用三维打印定位,使热电块体与冷端铜导电片位置对应准确,接触良好。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行走式草莓辅助采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行走式辅助采摘草莓装置,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负责剪下草莓的剪切装置,分为操作杆、连接杆和剪刀头三个部分,连接杆连接操作杆和剪刀头,连接杆具有伸缩功能,过按下凸起以调节连接杆的长度,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另一部分是收集装置,整体是一个底部装有万向轮的载物小车,小车底部跨过一垄草莓田,可配合左右两个机械臂使用,在小车左右两端接有由电机驱动的传送带装置,传送装置与机械臂相连,可将被剪下的草莓从低端运送到小车上,减少草莓在下落过程中的损伤,配合万向轮,果农在行进过程中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铁路客运站技术作业计划编制系统
本成果是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的重大横向成果。该成果已在成都客运站、西安客运站运用,系统提供用户一个全面、便利、友好的技术作业计划编制平台,可以对车站设备资料和车站作业标准资料进行综合管理,实现从列车运行图系统本站列车时刻自动化采集,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列车在车站的到发运用、调机作业、车底整备作业和列车接发车进路安排,支持作业计划多方案比选,使工作人员摆脱繁琐的重复手工劳动,提升车站组织工作自动化水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场景虚拟现实技术
为了帮助运动员改善在正式比赛环境压力下的运动表现,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心理学团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高压场景,结合传统心理训练和正念训练来提高运动员在压力情景下的应对能力,从而提升运动员赛场表现。
北京体育大学 2021-04-10
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系统
完成人简介:耿国华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且杰出会员。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等领域创新性研究,近年主持完成973前期预研、中奥合作项目、国科金面上项目5项等多个项目,合作完成国科金重点及863目标导向项目,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能信息处理方面取得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6项。 成果内容: 针对文物形状的特殊性,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进行破碎文物的计算机辅助复原。本系统采用形状匹配技术,通过三维输入设备实现文物碎片的数字化,研究其空间曲面轮廓线的提取,并根据轮廓线的匹配结果实现破碎文物的拼接复原。实现了曲面模型的匹配拼接、三维曲面模型的融合和复原后曲面的三维编辑,构造了自动拼接与手工调整相结合的文物复原过程模型,为文物研究及文物保护提供了准确的科学的数据。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文物的三维数字化;破碎物体的自动拼接;友好的人机交互环境;破碎物体拼接方案的输出;修复后三维模型的三维展示。 成果用途:本项目研究为考古文物及古生物学遗物的复原、修复、仿制提供依据,填补国内空白,开辟计算机辅助复原的新领域,另外还可应用于工业检测过程中的工业件识别及医学领域的外科手术导航。 成果成熟度:市场化产品阶段(技术完全成熟,缺乏资金进行产业化) 投资方式:企业出资采购,学校为主体和企业共同实施转化;学校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与其他单位共同实施转化。 预期成果收益: 平台进一步优化推广后,预计每年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1510072633.8 一种压缩感知矢量几何模型的压缩及恢复方法 授权 自有 2013SR090796 兵马俑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 获批 自有
西北大学 2021-05-11
汽车辅助安全驾驶预警系统
主要利用行车记录仪视频数据,进行道路检测,包括:车道偏离、障碍物检测、限速标志识别等。 技术指标: ? 视频分辨率1080P; ? 处理速度:15fps; ? 告警:虚警率<10%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汽车辅助安全驾驶预警系统
主要利用行车记录仪视频数据,进行道路检测,包括:车道偏离、障碍物检测、限速标志识别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电子标签辅助拣选系统
项目概况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是一种辅助的无纸化拣货系统,其原理是借助安装在货架上每一个货位的LED电子标签取代拣货单,利用程序的控制将订单信息传输到电子标签中,引导拣货人员正确、快速、轻松地完成拣货工作,拣货完成后按确认按钮完成拣货工作。本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主要特点 1.提高拣货速度效率,降低误拣错误率。2.提升出货配送物流效率。3.降低作业处理成本。人员不需要特别培训,即能上岗工作。4.系统的维护简单。当需要更换出故障的电子标签时,不必关闭电源,可直接进行热插拔操作。5.可将拣选区按功能划分,实现多个拣选工作区并行作业。技术指标电子标签采用成熟的CAN总线通讯技术,所有电子标签均联在一起,统一连接到串口控制器中;采用统一直流电源供电;信号线及电源线均封装在线槽中。本系统附带仓储管理软件,图中的管理计算机是专为小仓库独立拣选系统而设立。在已经具有WMS系统时,可将电子标签辅助拣选系统直接联到上位交换机中,实现嵌入式控制,极大地实现系统的柔性化。市场前景     众多零售、医药、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仓库拣选物品品种繁多,数量大的,员工的工作强度大、差错率高。本系统配合仓储管理软件,能够实现拣选智能化作业,提高拣选效率,减轻作业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差错率,减少员工数量,提高配送效率,因而应用广泛。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耿国华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委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且杰出会员。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等领域创新性研究,近年主持完成973前期预研、中奥合作项目、国科金面上项目5项等多个项目,合作完成国科金重点及863目标导向项目,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智能信息
西北大学 2021-01-12
多语智能辅助翻译系统 IAT (技术)
成果简介:智能辅助翻译系统是机器翻译技术与人工翻译有效结合,是一种 取长补短的高效的语言工程应用方式。不同行业和部门,翻译资料的重复率 达到 20%~70%不等,即译者至少有20%以上的工作是无谓劳动,智能辅助 翻译系统致力于消除译者的重复性工作,在保证翻译质量、提高效率、降低 成本方面能够发挥出巨大作用。 项目来源:多部委委托 技术领域:语言信息处理技术 应用范围:各类翻译机构和有多语言翻译应用需求的政府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733 7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