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正交多载波调制太赫兹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太赫兹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正交多载波 调制、峰均比抑制、信道编码以及利用压缩感知和凸优化的新型信道 估计等关键技术。构建太赫兹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基带处理实验平台, 用 FPGA 硬件验证具有上述关键技术的基带系统,并对其性能做出评 估。探索出一种更加适合于太赫兹通信系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不仅 为具有全新通信方式和频谱管理模式的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提供新 的解决方案,也能为其它宽带高速无线通信技术提供有效的方法。
南开大学 2021-04-11
高密度铁基粉末冶金制品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高品质粉末冶金铁基材料制备技术较薄弱的问题,在高品质铁基粉末和高性能铁基制品制备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以 LAP100.29 水雾化铁粉作为高密度低合金粉末基粉,添加母合金粉末、增塑剂经塑化处理后,再添加专用润滑剂和石墨进行混合。首先将水雾化铁粉及合金粉末进行粒度搭配,提高堆积密度;然后通过粉末结化处理,提高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合金成分均匀性;接着通过粉末塑化处理,改善铁粉颗粒整体塑性,从而获得了具有高压缩性的专用高密度成形粉末(图 7)。合批粉末的松比为 3.2~3.4g/cm3,流动性≤30s/50g,压缩性≥7.6g/cm3,粉末显微组织如图 2 所示。在混粉阶段,设计制作了 5 吨/h 专用连续式混合装置(如图 6 所示),通过软化处理的复合粉末及粘结剂、石墨等的定量供给和高效混合,合批制成高密度专用粉末,从而实现粘结化粉末的连续、稳定的批量化生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大豆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我国是世界大豆主要消费国,近年来的年消费量超过7000万吨.但是,我国消费大豆约80%依赖于进口,造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严重萎缩,危及我国食品安全及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的保持.所以,大豆是我国最需发展的作物,也是发展潜力极大的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品种是基础,而品种的培育则取决于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技术的发展.因此,本项目开展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和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选育研究,把RNA干扰技术应用于大豆蛋白质改良,建立大豆品质快速改良的新途径;分离和克隆大豆品质,抗性相关功能基因,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选择依据;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聚合高产,优质,抗病基因,创制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并示范推广.项目从2004年开始实施,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区域空气质量集成展示与实况发布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技术成果提出了以silverlight技术为基础、以 多维度发布数据融合为表现方式、以WCF技术为数 据库访问及通信方式的区域空气质量实施发布的技 术路线,结合自主研发的区域空气质量空间分析的 优化算法,提出了空气质量 -气象场 -地理信息等 要素多维集成动态展示的技术方法,通过交互与融 合,共同形成了我国新一代区域空气质量实施发布 业务平台,不仅提高了我国空气质量实时发布与表 征能力,并且为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信息公开 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与分析工具。
中山大学 2021-04-10
柑橘优质生产与贮藏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该项目研究开发了柑橘采后冷链物流监控系统,采用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智能网络型监控系统,对柑橘从种植农户、批发企业到售卖终端的整个物流过程涉及的各物流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整合了计算机、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多项新型技术,形成一种全新的数据采集、调控与应用模式,开发出一系列配套的监控设备和平台数据服务。项目的开发有效增强了果实采后品质提升,降低物流损耗,成果在浙江省椪柑产区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应用,降低物流损耗 20%,物流节能近 50%,对柑橘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浙江大学 2021-04-11
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
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是以中国矿业大学多年研究形成的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和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场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条件下薄煤层保护层开采,建立起来的难采薄煤层保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技术。该技术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保护下,通过远程控制关键生产设备并监测其工况,集成利用目前最新的采煤机自主定位与自动导航技术、煤岩自动识别技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刮板输送机自动推移技术、工作面自动监控监测技术、井下高速双向通讯技术和计算机集中控制技术来实现自动或半自动割煤、移架、移刮板输送机等生产流程,使工作面达到少人甚至无人的目的;并通过本煤层、顶板裂隙带、采空区及被保护煤层瓦斯抽采体系,有效解决卸压煤层群高瓦斯涌出对保护层无人工作面构成的威胁。该技术在充分开采利用难采薄煤层煤炭和瓦斯资源的同时,也实现对高瓦斯煤层群的卸压防突。 此技术可实现多重目标: (1)充分开采利用薄煤层煤炭及瓦斯资源;(2)实现难采薄煤层开采工作面生产过程自动化、采煤工艺智能化、工作面管理信息化以及操作的无人化;(3)实现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的卸压防突;(4)有效控制保护层无人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因此可以有效解决难采薄煤层开采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系数低、工作效率低和煤层群高瓦斯涌出的难题,实现科学采矿及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理念。 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来源于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理论与技术水平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01
面向汽车开发和制造领域的智能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段书凯教授团队完成的“面向汽车开发和制造领域的智能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技术密集产业,涉及到许多科学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该获奖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创新,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国产化为目标,为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和整车企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自主技术创新,并进行了产业化应用,解决了汽车制造过程中的生产环境复杂、效率低下、生产节奏不合拍,以及汽车产品中动力传动系统效率低、关键控制技术长期缺失等瓶颈问题,通过该成果的实施,有望显著提升汽车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领域的智能化技术,实现该领域的重大创新。
西南大学 2021-04-10
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监测及运营管理技术研究
(1) 课题组应用研发的便携式空气甲醛现场检测仪、VOCs快速自动检测仪 等在内的样机及相应实验室标准检测技术方法开展了典型功能房间的建筑室内 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及现场检测校准技术研究,以及工程现场建筑室内空气质量 监测检测关键技术的实验室测试比对研究;结合完成的现场仪器测试实验平台, 进行了成果样机的基础技术参数的测试;(2) 建设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公众平台,平台覆盖全国气候带、经济 带的十个典型城市的测试数据及统计分析,获得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最新现状 及室内环境影响因素。同时公众平台面向普通大众用户,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为以后室内环境质量数据的丰富及相应调控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3) 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结合在环境测试舱开展的建筑材料TVOC实验拟 合,得到TVOC释放衰减曲线,分析了办公建筑室内的TVOC浓度累积情况及预 通风后其浓度的衰减情况,得到不同工况下办公建筑最佳预通风时间,构建了室 内空气质量调控策略,开发软件一套;(4) 针对公共建筑能源监管的需求,研发完成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和 可再生能源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应用,建设完成了两个市级监测平台的研发建 设一一重庆市公共建筑能源监管平台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监管,出版专著一 部;(5) 集成能源监管平台的内容和特点,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数据库和监测 系统主要设备性能选择原则的基础上,研发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立了室内空 气质量与运行能耗综合在线监测运行管理平台,研发产品一项,编写应用手册 —套;(6) 基于系统运营和空气质量监测平台的研发与建立,开展了关于公共建 筑室内空气质量运行控制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新风预警调控技术、建筑 预通风调控策略、污染物扩散与防控策略、通风与节能舒适相关性调控等,形 成了针对降低污染物浓度、降低能耗和满足人体舒适度的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 管理策略,申请专利2项,立项编写技术规程一部;(7) 开展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与运营管理系统构建研究,包括单 一典型功能房间的室内多参数和建筑能耗综合监测和控制体系,构建建筑室内 空气质量和建筑能耗在线监测数据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和共享系统, 并进行片区示范工程与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总面积达11.05万平方米。.
重庆大学 2021-04-11
基于汽车轻量化的少片簧关键工艺和材料技术研究
项目概况 该项目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片簧及关键工艺和材料技术,实现其轻量化、高性能和长寿命要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承受高应力少片簧的关键制造技术,申请了“承受高应力的高强度变截面簧片及其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200710132237.5)。 本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获得2008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特点 在少片簧优化设计的基础上,采用高洁净度、控制夹杂物形态和减少夹杂物数量、形变细化晶粒、表面无全脱碳的新型高强度弹簧钢,对少片簧进行变截面控温轧制,细化晶粒,减少表面缺陷,优化热处理工艺,减少脱碳,改善韧性;,提高表面应力喷丸的预应力大小和喷丸强度等措施,解决了少片簧在承受应力水平提高后,其强度提高和疲劳性能的匹配问题,以及疲劳性能对表面和内部缺陷敏感性显著增加的问题,稳定和提高了少片簧疲劳性能,实现了承受高应力的高性能、长寿命少片簧开发,可减轻悬架弹簧重量20~30%,提高平顺性约10%,具有明显的省材节能降耗效果。技术指标     少片簧设计应力1000-1200MPa、抗拉强度水平≥1800MPa,减轻悬架弹簧重量约20~30%,提高平顺性约10%,满足台架疲劳寿命和实际使用要求。市场前景     本项目已在依维柯系列轻型客车系列上实现了少片簧的国产化批量生产应用,取代了进口,满足了近万台份依维柯车的高端市场需求,减轻了悬架重量,提高了整车平顺性及乘座舒适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正推广应用于更多的车型上。鉴于高应力少片簧具有整车轻量化、提高整车平顺性和降低材料消耗和燃油消耗等减重、节能、环保的效果,因此,该项目具有十分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能显著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填补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化工行业废水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研究与示范
太湖流域分布近两万家化工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产生大量含有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毒物和有毒重金属的化工废水;预处理技术水平低,抑制了后续生化处理效果,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大了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预处理效果不理想,尾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毒物及氮、磷,造成大量的化工污染物进入太湖水体,加剧了太湖水质的恶化;亟需强化化工企业的废水预处理和尾水的深度净化,改善太湖水生态环境,解决我国环境环境敏感区域重大复杂工业污染技术难题。技术成果:1. 复杂化工废水复合催化转化技术针对复杂农药、化工废水中溶解态有机毒物的巨大环境危害性及其处理技术上的难度,研究开发了结构独特、性能优越的高效催化转化技术在催化材料、反应器结构及多技术协同等方面获得重要创新,在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水高效预处理上取得突破,实现对溶解态、高浓度、难降解、多组分有机有毒废水快速有效处理。高效催化氧化主要技术指标 反应时间≤10 min 能耗≤4.5元/吨 药剂费用≤1.5元/吨 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率≥80%高效催化氧化装置已应用于多家医药、农药企业排放的高浓度含盐有机毒物废水2. 化工废水强化预处理成套组合工艺化工废水种类多、水质差异大,常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毒物,高浓度的盐分、氮、磷,有害重金属等,一般单一的预处理技术难以达到处理要求,本课题组研发成功以复合催化转化为技术核心的成套组合优化组合工艺,根据废水具体水质情况和处理技术难点,采用先进的单元处理技术柔性优化组合,优化组合工艺能确保废水达到处理要求,实行达标或趋零排放。3. 新型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与中水回用技术 针对现有膜生物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创新地开发了新型平板膜材料,研制了结构独特、性能优越的膜生物反应器 在膜原材料、组件结构、生化池结构等方面获得重要创新 长时间稳定运行,清洗操作方便,运行能耗低,膜片可单张更换 为废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通量:450~600 L/m2.d 能耗:≤1.0元/吨 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已应用于多家制药、乳化液等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4. 污水深度净化与趋零排放成套工程技术 针对江苏地方标准严格、众多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的问题 研究分析废水提标后的限制因素; 突破强化预处理技术关键 研发了强化改造技术和深度生物、生态处理及集成技术,实现了污水深度净化处理。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912 9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