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去除半环表面多余橡胶的切割装置
成果描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半环表面多余橡胶的切割装置,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链条表面橡胶的多余部分的切割问题。包括机架和连接空压机的储气罐及气缸,储气罐设在机架下方,通过管路与气缸连接,调整平台通过螺栓与设在底座上的立柱连接,气缸通过其导向套与调整平台定位并固定,气缸的活塞与定制的法兰通过螺纹连接;法兰通过螺钉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板与上刀具安装座贴合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下刀具安装座中设有一片刀口呈U型的刀片及两片刀口呈凹半圆的刀片,下刀具安装座通过贴合的表面安装在底座上,上刀具座工作面与下刀具座工作面对称,设有一片刀口呈U型刀片和两片刀口呈凹半圆刀片。主要用于切割链条半环橡胶。市场前景分析:机械工程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液化气/天然气切割与焊接机具
切割与焊接是各行各业广泛采用的金属加工形式。 其中,气割与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加热金属和进一步实现对金属进行切割或焊接的一种气体火焰加工方法。由于气割和气焊具有设备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和比其它焊割方式(例机械切割)效率高、能在各种部位实现焊割作业等特点,目前应用还十分普遍,特别是广泛用于钢板下料、铸件冒口切割和较薄的工件及熔点较低的有色金属的焊接。 在气体焊、割中,传统的氧-乙炔焰切割与焊接技术目前在我国还占据着大约90%以上的市场,但是由于乙炔是由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而生产电石要消耗大量电能和其它一些贵重工业原料,加之乙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进一步合成多种化工产品,因此将乙炔作为工业燃气烧掉不仅对资源是一种浪费,而且对环境有着严重污染,所以如果能广泛使用天然气或液化气(液化石油气)代替乙炔进行火焰切割和焊接,将不仅可以收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80%以上)的效果,而且十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本技术已在大庆、新疆、吉林、胜利等几个油田获得工业应用,并已取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为:射吸式液化气、天然气焊炬,实用新型专利98 2 04699.5和射吸式液化气、天然气焊割两用炬,实用新型专利98 2 04670.5 应用于油田、铸造、机械、建筑等行业的大批量切割或焊接,一切天然气或液化气方便的地方的切割或焊接。 其优越性在于:切割质量高,环境污染轻,投资少 使用性能比乙炔安全可靠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硅片电磨削多线切割技术及装备
太阳能硅片多线切割机是一种大型、复杂、精密的核心光伏制造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国外已能采用多线切割的方法生产出面积较大而又较薄的硅片(300mm×300mm),但由于仍属于非刚性切割,在切割过程中切割线必然产生变形从而不断产生瞬间的冲击作用,要使目前的大尺寸硅片厚度和切割损耗进一步降低,实现低成本高效切割,技术难度相当大。因此,针对现阶段国内外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技术瓶颈,寻求解决降低成本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2009年,南京航空大学基于硅片磨削/电解多线切割原理,发明一种低宏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一种去除半环表面多余橡胶的切割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半环表面多余橡胶的切割装置,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链条表面橡胶的多余部分的切割问题。包括机架和连接空压机的储气罐及气缸,储气罐设在机架下方,通过管路与气缸连接,调整平台通过螺栓与设在底座上的立柱连接,气缸通过其导向套与调整平台定位并固定,气缸的活塞与定制的法兰通过螺纹连接;法兰通过螺钉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板与上刀具安装座贴合设置并通过螺纹连接;下刀具安装座中设有一片刀口呈U型的刀片及两片刀口呈凹半圆的刀片,下刀具安装座通过贴合的表面安装在底座上,上刀具座工作面与下刀具座工作面对称,设有一片刀口呈U型刀片和两片刀口呈凹半圆刀片。主要用于切割链条半环橡胶。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9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焦碳和碳纤维等。作为电极材 料的活性物质,对碳材料的要求有许多方面:如放电比容量、颗粒大小和比表面积、电 极极化性能、充放电稳定性等。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研究单位在探索新的制备工艺来改善 电极性能。 采用常压干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碳气凝胶材料,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实现了碳气 凝胶材料微结构人为裁剪与控制。这些新型储能器件具有重量轻、体能密度高、无污染 等优点,是新一代绿色能源材料。多孔碳电极用于锂电池将优于枝晶锂电池,传统的电 极充电时枝晶会在阴极上成核,当枝晶越过电极跨度时将造成短路,从而限制了充电次 数。用多孔碳做电极时,锂离子嵌在石墨结构中,防止了锂金属的沉积和枝晶的形成, 而丰富的孔洞可提高电极与电池溶液的接触面积。碳气凝胶是由间苯二酚和甲醛在碱性 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溶胶-凝胶和炭化工艺制备而成的。通过控制水和催化剂的用量, 可以控制其孔洞结构和密度,它的干燥过程也正由管来的超临界干燥向常压干燥发展, 以便降低气制备成本,改善其性能,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碳气凝胶也可能成为电池 材料的理想选择。 
同济大学 2021-04-11
聚阴离子纤维素
聚阴离子纤维素为羧甲基纤维素升级换代产品,广泛用于油田助剂、造纸、纺织等领域,粘度、造浆率、降失水性为其重要理化指标。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钠离子电池实现量产
中科海钠,一家只有 4 岁的新公司,基于中科院物理所陈立泉院士、胡勇胜研究员领衔的技术研发团队的核心技术,成为国内首家、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专注钠离子电池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极、负极、电解液是钠离子电池的三大要素。其中,大部分正极材料面临稳定性差、循环寿命短、成本较高等瓶颈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胡勇胜科研团队绕过了锂离子电池常用正极材料中的高价格元素镍、钴等,使用铜、铁和锰等比较便宜的常见元素,研究出一种低成本、高稳定性、长寿命的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体系。 2021 年 3 月底,中科海钠宣布完成数亿元级 A 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搭建年产能 2000 吨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中科海钠拥有多项钠离子电池核心专利,在钠离子电池全生产链各个环节已掌握完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拥有材料研发平台、百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中试生产线、兆瓦时级钠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目前产品已经在低速车、两轮车和 5G 基站领域开启应用。 2017 年,他们研制出 48V/10Ah 钠离子电池组应用于电动自行车;2018 年,他们研制出 72V/80Ah 钠离子电池组,推出全球首辆钠离子电池电动汽车。2019年,他们推出全球首个 100 千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首次实现了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上的示范应用。2020 年,全球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化钠离子电池实现量产,电芯产能可达 30 万只/月,海外订单第一期十万只,国内的联合开发产品出货量数万只。 陈立泉院士透露,物理所实际上很早就开始研究固态电池,最早是在 1976 年,以后对固体电解质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最近物理所从计算上发现一些新的材料,同时我们也对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做了很多工作,发现固态电池安全性是很好的。现在全世界都在做锂离子电池,如果全世界的车都用锂离子电池来开,全世界的电能都用锂离子电池储存的话,根本不够。所以产业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是首选,2010 年,科学院物理所开始研究钠离子电池,2015 年研制出第一个软包装的电池。 陈立泉谈到,2060 年中国计划实现碳中和。那就现在来说,一定要特别强调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就可以实现能源的低碳化。交通电气化是一个趋势,包括 2000 年开始就有电动汽车的计划,未来还要继续发展电动船舶、电动飞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3
全方位离子注入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 全方位离子注入技术克服了传统束线离子注入直射性限制,能够在复杂形状零件表面获得具有强膜基结合力和优良表面性能的改性层,在零件表面强化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该项技术已经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了两次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能够实现轴承,齿轮,特种心轴等复杂形状零件的批量处理。主要技术指标 真空室体积:1m3;本底真空度:<1×10-4Pa。 金属等离子体源最大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清洁、环保、可再生二次能源,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以及自放电小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并且有望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军事国防等尖端科技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特别是能源和环境危机产生以来,“十二五”规划纲要相应的提出“节能减排”的目标,电动汽车已被提高到实用化议程。这为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开发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同时也迫切要求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正、负极材料作为锂离
江苏大学 2021-04-14
天然来源离子液体消毒制剂
利用苦参碱椰子油酸离子液体新材料,开发具有消毒、抗菌、保湿、护肤作用的多效消毒抑菌产品,并为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深圳市慈善总会、河源市和平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等单位捐助了1万余支消毒抑菌离子液体产品和2000公斤消毒原料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8 29 30
  • ...
  • 68 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