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我校对杀菌剂作用靶标结构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期刊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我校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周明国和张峰教授为通讯作者、周俞辛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basis of Fusariummyosin I inhibition byphenamacril》。这是南京农业大学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在获得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又一新进展。 我校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参与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自主创制的镰刀菌专化性杀菌剂氰烯菌酯,代表了人类追求安全、高效的选择性杀菌剂发展方向,并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团队发现了氰烯菌酯的作用靶标肌球蛋白-5(I型),这也是杀菌剂发展史上继发现酶蛋白和骨架蛋白后,国际上发现的第三类马达蛋白首个杀菌剂新靶标,并指出肌球蛋白的遗传分化是其抑制剂的选择性基础,同时研发了小麦赤霉病和水稻恶苗病高效、安全防控及抗药性治理系列新技术。 揭示杀菌剂作用靶标蛋白结构及其与小分子化合物亲和互作的精细结构特征,是发展颠覆性靶向杀菌剂的重要前提。杀菌剂生物学团队张峰教授利用先进的结构生物学方法,在解析了茉莉酸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受体蛋白JAZ通过结构转换控制植物免疫与脱敏反应的机制基础上(Nature, 2015; PNAS, 2017),参与并指导研究生开展了氰烯菌酯与其作用靶标肌球蛋白-5的复合物三维结构研究,首次获得小麦赤霉病菌肌球蛋白分辨率为2.65 Å的晶体结构(PDBID:6UI4),揭示了植物病原丝状真菌肌球蛋白与其抑制剂的互作特征。研究发现氰烯菌酯结合在肌球蛋白马达结构域一个新的变构腔中,该位点与哺乳动物肌球蛋白抑制剂Blebbistatin结合在II型肌球蛋白马达结构域疏水口袋的位置非常接近,表明氰烯菌酯与Blebbistatin可能存在相同的氨基酸结合位点。 研究揭示了氰烯菌酯抑制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分子机制。氰烯菌酯结合的变构腔顶部也是与肌动蛋白(F-actin)结合的裂隙,在肌球蛋白的ATP酶循环中,该裂隙会特征性地闭合和开启以介导与肌动蛋白的结合,释放Pi和ADP,完成ATP酶循环。晶体结构清楚的显示了小分子氰烯菌酯占据了该裂隙关闭的空间位置,与Switch II 的Y409位点互作阻止了Switch II loop结构从开放裂隙向关闭裂隙的转变,阻断了Pi的释放和肌动蛋白的动力冲程,从而干扰了肌球蛋白ATP酶的循环过程,抑制了蛋白的马达作用。基于三维结构,研究还发现了新的与氰烯菌酯结合的氨基酸位点,并证明其中重要的氨基酸位点M375在不同真菌中的遗传分化决定了肌球蛋白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氰烯菌酯对禾谷镰刀菌M375K突变体肌球蛋白-5 的ATP酶活性抑制作用大幅降低,而将对氰烯菌酯不敏感的稻瘟菌肌球蛋白-5突变为K375M后,氰烯菌酯则能强烈抑制该稻瘟菌突变体的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同时稻瘟菌K375M突变体对氰烯菌酯变为高度敏感。提出了针对肌球蛋白K375设计对稻瘟病菌等具有高活性的新型广谱肌球蛋白抑制剂的可能性。 团队的以上创新性研究为肌球蛋白抑制剂的创制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该研究解析的杀菌剂与靶标复合物晶体三维结构是首个直接针对病原物研究的科学探索成功案例,对于推动农业有害生物的农药受体结构生物学研究和靶向农药创制具有引领性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 2021-02-01
新型高效稳定型壳聚糖衍生物络合碘杀菌材料(技术)
成果简介: 将功能性壳聚糖的改性产物(壳聚糖改性接枝共聚物,壳聚糖改性季铵盐衍生物等)与碘络合,制得新型高分子抗菌剂。该材料具有高效、安全的杀菌、抗 病毒效果,成为新一代抗菌材料: ① 有效碘含量>60mg/g,远高于目前市场使用的碘制品; ② 碘结合稳定,60℃下加热 6h,有效碘含量降低比率<3%,碘具有良好的 缓释性; ③ 具有广谱的杀菌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及乙肝病毒有良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实验室高压杀菌灭菌器.智能型高压灭菌锅
产品详细介绍本灭菌器是利用压力饱和蒸汽对物品进行迅速而可靠的消毒灭菌设备,适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科研、农业等单位。对医疗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养基等进行消毒灭菌,也适用高原地区作蒸餐设备和企事业单位制取高质量饮用水,也可作为制取高温蒸汽源设备。性能特点:  ◆全不锈钢材料 ◆手轮式快开门结构 ◆自动控制灭菌循环程序 ◆时间任意设定(0-99小时) ◆超压自泄0.145-0.165Mpa ◆数码液晶窗显示工作状态 ◆温度任意设定(50℃-126℃)◆  灭菌终了蜂鸣器提醒后自动停机、
郑州杜甫仪器厂 2021-08-23
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使用过渡金属氧化物 LiCoO2 作正极和石墨基碳材料做负极。现在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近年来人们对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新型材料倾注了更多的研发热情。目前广泛认为比较有前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三元过渡金属氧化物 LiCo1/3Ni1/3Mn1/3O2、锰系层状固溶体 xLi2MnO3·(1-x)LiMO2(M=Mn, Ni, Co 及其混合物)以及LiFePO4和 Li3V2(PO4)3等。本课题组多年来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 研究和开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获得授权中国专利 3 项。 该方法工艺简单,原材料价格低廉、易得,生产成本低,复合材料特有的核壳结构抑制了活性物质的流失并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显著改善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南开大学 2021-02-01
重离子诱变玉米新品种
一、 项目简介利用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自交系进行辐射处理,采用本地种植、海南加代的模式,缩短育种年限并对辐射后玉米自交系M1-M10代的田间跟踪调查,对田间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采用RAPD技术、SDS-PAGE电泳技术和SSR分子标记方法分别对各个剂量下的玉米自交系进行了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子贮藏蛋白的多样性分析和遗传稳定性分析;探索突变自交系的培育和杂交新品种的组配模式,对离子辐射诱变育种模式进行大胆探索,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育种流程;实践表明相比传统育种周期,离子诱变育种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从突变材料后代中筛选得到210个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自交系,在此基础上经过广泛的组配测试筛选出“福生”系列杂交玉米新品种。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完成中试阶段工作。三、 技术指标性能指标描述:2011年河北省夏玉米新品种超密组预备试验,“福生一号”在71个参试品种中取得亩产量第一的好成绩;2012年河北省夏玉米超密组区域试验,综合排名第七位;主要性能指标描述如下表:获得玉米新品种。四、 市场前景在农业生产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但是河北省自身的玉米品种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很低,高产高抗的玉米新品种在河北省的需求旺盛,市场的推广前景良好。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投资规模15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租赁、肥、水、农药、农机、人工及其他费用。六、 生产设备农业生产机械,土地。七、 效益分析根据河北省玉米的常年播种面积在3700万亩以上,以推广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10,按照河北省2012年亩产370公斤,每亩提高20公斤计算,全省可以增产玉米7400万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2.40元计算,可以增加收入1.8亿元八、 合作方式面谈。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展永,电话:02260438188,联系人:耿金鹏,电话:02260438276邮箱:rocgold@163.com。十、 附件:成果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新型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在十月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多次强调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说明,当前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发展循环经济,除了资源节约,更重要的是环境友好,因为这涉及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国民身体素质的优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污染越加严重,特别是有毒重金属的污染不仅蔓延到江河湖泊地下水,也已渗入到植物、动物,因此通过食物、药物已影响到国民的健康及生命。有毒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即可去除污染的重金属,使污染的水达标排放;又可将重金属资源循环再利用;其三,用以处理重金属的材料也可循环多次使用,从而达到“三循环”,实现最大资源化。本成果可根据具体污染源,设计专一性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该材料可高效专一性吸附所涉重金属离子,使污染水质达标排放后,所吸附的重金属离子可选择性解吸附使重金属离子资源回收再用,而所用吸附材料也可再生重复使用。应用领域: 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与回收利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阴离子聚合技术制备液体橡胶
阴离子聚合技术是指采用碳负离子进行聚合的一种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 国外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目前在国内燕山石化、巴陵石化和独山子石化已经实 现产业化,随着国内轮胎行业对合成橡胶性能要求的逐步提高,阴离子聚合技 术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阴离子聚合技术在链增长反应中,如果无杂质可以一直保持活性,因而属 于“活性”聚合。迄今为止,阴离子聚合仍是实现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最为精确、 有效的方法,可以进行可控合成,具体包括:⑴可控分子量,可以根据需要设 计合成几百-几十万;⑵可控分子链的微观结构,通过加入不同量的极性溶剂, 77 可以控制合成 1,4-结构含量从 10%-90%;⑶可控官能团的位置,可以精确地在 链端和链中引入官能团。
山东大学 2021-04-13
阳离子耐黄变水性聚氨酯
成果(技术)简介: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在高温或紫外光照射下容易变色发黄, 物理性能逐渐降低,对产品的使用造成很多影响,限制了这些产品在颜色要求较高领域(如应用 于白色革和浅色革的涂饰剂等)的使用, 同时也限制了水性聚氨酯在炎热气候及热带地区的生产和使用。本产品从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材料黄变的机理出发,通过 分子结构改性等方法制备出新型耐黄变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耐水解、 抗介质性能好、耐黄变、耐候性能好等优点,可满足皮革涂饰等材料耐黄变好及 低成本的要求。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
团队基于大科学装置和薄膜加工物理多尺度结构在线研究平台,开展干法双拉聚丙烯隔膜加工关键技术公关, 现已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出孔结构分布均匀、厚度轻薄、 力学性能优异的隔膜产品及加工技术,满足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同时,生产效能是现有水平的 2.5 倍以上。团队隔膜在孔结构均匀性、厚度轻薄化、力学性能等方面均远优于现有水平。与日本、美国引进的湿法、 干法单拉技术相比,本项目技术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最低。 并且不存在湿法技术的环境污染、生产安全等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巨热电势的离子热电材料
基于Seebeck效应的热电转换材料可以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直接相互转换,可为物联网体系中的小型传感器或电子设备提供可持续工作的电能。目前,基于传统电子型的热电转换材料(e-TE)在室温环境下捕获的能量可以达到毫瓦级的输出功率,但是受半导体电声输运行为的限制,优化的热电势约在200 μV/K左右。为获得1-5伏的供传感器工作的电压,在室温环境下的小温差工况下需要成千上万对n/p传统电子型热电对,增加了热电器件的集成难度和复杂程度;或者需要外接DC-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45 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