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转基因棉籽集成性开发利用
棉花是我省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近年迅速扩大,但是转基因棉籽目前没有得到适当的开发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对菜籽棉籽等含油含毒种籽的开发利用研究已经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
概述:活性粉末混凝土是由超细活性粉末(复合掺合料)、水泥、优质石英砂、高强钢纤维、外加剂等组成。通过最优化级配设计,经高温热合(蒸汽养护)等特定工艺制备而成的高技术复合材料。与普通和高性能混凝土相比具有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和环保性等特点。在工程中应用可显著减轻结构自重(可减轻自重1/3),可显著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有以下创新点: ①材料创新:采用国产原材料与工业废渣制备出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材料的指标,造价仅为其50%左右。 ②工艺创新:解决低水胶比高粘度物料的均匀搅拌问题;解决大型构件与小型薄壁构件的浇注、成型与养护问题,形成了成套工艺技术。 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基础理论,提出了结构设计方法。 ④国内第一家在大型桥梁结构与薄型耐久构件得到应用,采用本成果新材料与设计方法设计的超低高度梁,有效降低了截面高度与自重,并提高了耐久性。 同类技术或成果比较:本项目组研发的200MPa级活性粉末混凝土,国内第一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国际上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目前处于试研制阶段;本项目组的相关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现处于产业化阶段。 应用范围: 本项目可应用于道桥主体及附属结构、建筑结构、市政结构、核工业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食用菌液体菌种技术开发
研发阶段/n该成果选育出了适于深层发酵培养的优良双孢蘑菇菌株、筛选出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实现了双孢蘑菇等食用菌菌种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工厂化生产。本成果筛选出双孢蘑菇栽培菌株As2796为候选所有试验菌株中最为适于液体培养的菌株。经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出了影响双孢蘑菇菌丝液体培养的氮源、碳源、碳氮比、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生长因子等重要因素的含量及配比。研究表明,液体菌种完全吃料所需时间平均为15.3天,而传统的固体发酵时间是41天。技术水平:武汉市科学技术成果(WK200904003)应用前景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轻木结构房屋体系开发应用
1、完成了三个系列足尺整体轻木结构模型试验研究工作,包括: 在国内首先开展 二层对称开门洞模型、二层不对称开门洞模型试验;在国际上首先开展轻木-混凝土混 合结构模型试验。创新成果为,对于平面布置对称的木结构房屋,其振型以平动为主, 并且地震反应沿结构高度方向增加,而对于非对称结构,有明显的扭转振型产生;开门 洞越大,结构反应愈剧烈,变形也随之增加;在大震作用下,结构滞回曲线出现非线性, 并出现捏拢现象;对于轻木-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底部钢筋混凝土框架使得地震反应 增大,震害集中于木结构一层,并且开门洞率小的模型震害较轻。 2、完成了 20 榀足尺木剪力墙模型构件试验,包括在国内首先开展单层剪力墙模型 试验、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二层剪力墙模型试验。创新成果为,剪力墙在反复荷载试验中 的滞回曲线具有明显的强度折减、刚度折减和捏拢现象,滞回曲线不饱满;静力试验中, 剪力墙的破坏形态主要是墙板钉连接破坏和墙骨柱与底梁板的分离;有竖向荷载作用的 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作用在翼墙上的竖向荷载可以降低横墙端部的墙骨柱上拔, 部分提高抗剪强度;洞口尺寸的变化主要影响到墙体的极限位移和耗能。 3、完成了试验结果分析、数值模型分析等,形成整体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和简化 设计分析方法;填补同类结构试验、研究和设计上的国内空白。 项目研究引进国际先进轻木结构技术,结合国情消化调整为整体结构模型,开展试 验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应用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申请 2 项实用新型专利;完成 两个轻木结构工程应用;研究成果应用可改善结构抗震性能及使用过程安全,为轻木结 构在国内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提高了我国在木结构抗震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技 术水平。 
同济大学 2021-04-13
高效节能建筑外窗系统开发
随着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对高效节能外窗系统提出更高的保温性能要求。本成果适用于传热系数1.0-2.0W/m2.K 外窗设计与开发,兼备外窗所需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和平面变形性能。适用于铝合金型材、塑料型材、铝木复合、铝塑复合型材等型材外窗的设计与开发。外窗系统应用   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及其它气候条件地区的使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新型减震控制装置开发与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头孢菌素 C 酰化酶的开发
已有样品/n本项目在已有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原始序列基础上,筛选出对头孢菌素C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提高的新型突变体,并进行固定化研究。目前该固定化酶反应转化率可达99%以上,重复批次在200批左右,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后续在该突变体基础上继续进行定向进化和固定化研究,进一步提高其反应活性和重复使用批次,以打破韩国的技术垄断,进一步降低国内7-ACA生产成本。在现有突变体基础上继续进行定向进化和固定化研究,以筛选到活性和稳定性更强的突变体。7-ACA目前为国内最大的抗生素原料之一,其全国总产量约为15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尿沥康宁片的新药开发研究
本方主治之尿路感染是所有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在中医学称为淋证。根据国内的调查统计,其发病率占总人口的0.91%,女性的发病率可高达2.05%,与美国的报道相近。本病男女老少均可发生,尤以女性常见,约有30%的妇女有过尿路感染的经历,而且约有6%的妇女每年会出现一次症状性尿路感染。该病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9,已婚与未婚者发病率之比为12.8∶1。 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亦有少数患者无临床症状而依靠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中医学认为淋证的病因与外感病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关。上述病因均可导致开节失调,湿热雍结膀胱,膀胱气化不力而成。中医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淋证,祛邪兼顾扶正,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较佳,与西药的抗菌药物相比较,虽在抗菌方面的优势不明显,但产生耐药性的机会较小,副作用少,且可调理患者全身状况,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有利于减少复发和再感染。因此, 研制和开发主治淋证的中药新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纳米沥青的开发与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效节能建筑外窗系统开发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80 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