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氯化钢水溶性薄膜的OLED器件(未授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氯化綱水溶性薄膜的OLED器件,由下至上依次 包括透明阳极IT。基底、氯化摑水溶性薄膜、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 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所述的氯化綱水溶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 骤一、将粉末状的氯化锢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步骤二、将上述混合 溶液旋涂在ITO基底表面上,退火得到氯化綱水溶性薄膜。该结构优点在于:不 仅制备方法简单,成本彳氐廉,环境友好,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阳极界面载流子的 注入效率,提高OLED器件的光电性能。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 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氯化綱水溶性薄膜的OLED器件。
西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IP库的通用MEMS器件可视化仿真与验证工具
“虚拟工艺”软件可由标准工艺流程文件和掩膜版图文件,模拟出所要加工的MEMS器件的真实三维结构,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精度。下图为自主开发的“虚拟工艺”软件生成的微夹钳三维结构。 “虚拟运行”软件对器件的运动情况进行仿真,并与最初设计方案比较来指导和修正实际加工。下图显示了微夹钳的虚拟运行结果,图中的器件颜色表示了器件运动时的剧烈程度,红色表示变形最剧烈的部分,淡蓝色表示变形较小的部分。
南开大学 2021-04-14
安徽大学在氮化镓功率器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工作中,基于安徽大学微纳加工平台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纳米系统实验制造中心联合制造出了两款氮化镓功率器件,分别实现了电压驱动/电流驱动的栅极结构,为后续的驱动设计和研发提供了器件技术支持;工作中也同时提出了两种结构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模型,为进一步提升氮化镓器件的性能以及可靠性打下了基础。
安徽大学 2022-06-13
基于IP库的通用MEMS器件可视化仿真与验证工具
项目的背景及目的 迄今为止,集成电路的模拟、仿真直至评测已有了非常完善的工具软件;并已成为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设计的成功、可靠、高效都已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对MEMS而言,还相差甚远,这和MEMS发展的成熟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MEMS不需要这样的工具和系统。相反,由于MEMS的功能多样、加工复杂、分析困难、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特别需要一个能包括运动仿真、评测在内的设计工具和系统。这是当前推动MEMS发展的当务之急。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面向芯片级器件的焊点制备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芯片级器件的焊点制备装置,包括:溶液容器,用于提供焊料溶液;流量分配器,其上设置有阵列布置的多个喷嘴,其与溶液容器连通,焊料溶液通过喷嘴喷出;器件固定板,其通过一底板固定在喷嘴下方,其上平铺有待制备焊点的器件,且该器件固定板与喷嘴通过高压发生器相连,两者之间形成高压电场;还包括管芯模,其包括呈阵列布置的多个管芯,且各管芯一一对应配合插装在喷嘴中,在各喷嘴和管芯之间的空隙内形成容纳焊料溶液的空间,在电场的作用下,焊料溶液通过该喷嘴中的空间进行流量分配后喷出形成喷点或喷丝,滴落于器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安徽大学在氮化镓功率器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唐曦教授课题组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胡存刚教授、曹文平教授课题组在氮化镓功率器件领域取得最新研究进展,在氮化镓GaNHEMT方向取得突破。
安徽大学 2022-06-01
沟道的刻蚀方法、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沟道的刻蚀方法,提供一待刻蚀对象,对所述待刻蚀对象一次刻蚀后,交替进行表面处理‑二次刻蚀,直至刻蚀掉所有的鳍结构的牺牲层;其中,一次刻蚀用于刻蚀掉所述若干鳍结构中当前宽度最小的鳍结构的全部牺牲层以及其它宽度更宽的鳍结构的部分牺牲层;表面处理用于在待刻蚀对象的沟道层与剩余的牺牲层的暴露在外的表面形成保护层;所述二次刻蚀用于刻蚀掉当前宽度次之的鳍结构的全部的牺牲层,以及所述保护层。本发明在传统的刻蚀工艺中加入氧化步骤,既实现了对沟道层的保护,又实现了在不同沟道宽度的刻蚀中,减少沟道层的损失量。
复旦大学 2021-01-12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类新的头方向细胞
头方向细胞(Headdirectioncells)是一种头朝向依赖神经元,当动物头部朝向改变,头方向细胞就会选择性放电。它是大脑空间导航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与空间记忆和认知有密切联系。
科技部生物中心 2022-04-12
昆虫种类新发现及相关类群分类体系的创建
  昆虫对生态系统和全球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其中甲虫(鞘翅目)、蝗虫(直翅目)、寄生蜂(膜翅目)、蝇类(双翅目)等是农林业害虫、生物防治及环境评价的重要类群,明确昆虫种类对农林业生产、资源挖掘、生态平衡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项目组对上述昆虫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     1.创建了金龟子幼虫的形态学分类新体系。利用幼虫头部、臀节、内唇等相关部位的综合特征创建的分类新体系可准确、快速鉴定金龟子幼虫(蛴螬)种类,缩短鉴定时间,提高防治害虫的针对性。解决以前只能等待幼虫发育到成虫,再通过成虫鉴定种类,错过防治最佳时期的难题。该体系已被相关高校教材及科研文献广泛引用,且受到周边国家高度重视,俄罗斯科学院的学者曾来我校合作学习。查新证明本分类新体系为国内外首创。     2.昆虫种类新发现。发现并建立昆虫新属4 个;发现并发表昆虫新种类113个;订正1 个属,建立1 个新组合;发现中国新记录亚科1 个、中国新记录属19 个、中国新记录种类121 个、辽宁省新记录种类428 个;运用分类新体系首次描述并发表鞘翅目金龟子幼虫85 种、蛹48 种。该成果丰富了世界昆虫种类,对害虫生物防治、昆虫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首次系统研究了中国蚤蝇资源。对中国蚤蝇进行系统的分类学修订,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蚤蝇的属级系统发育,澄清了属间的亲缘关系。出版了《中国蚤蝇分类》,中科院动物所蝇类专家赵建铭研究员评价该书:是有关中国蚤蝇的第一部专著,填补了中国蚤蝇研究的空白;剑桥大学国际蚤蝇专家Henry Disney亦给予高度评价: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专著。该研究成果在食用菌产业(菌食性蚤蝇)、生物防治(寄生性蚤蝇)及法医鉴定 (尸食性蚤蝇)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4.主编专著6 部,发表论文96 篇。主要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308 次。所发表的论文被SCI数据库收录23 篇,其中6 篇发表于2 区期刊。著作《辽宁甲虫原色图鉴》与《中国东北小蜂及青蜂志》对71 科829 种甲虫及18 科304 种寄生蜂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及习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为重要甲虫资源及害虫天敌资源的挖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辽宁甲虫原色图鉴》为辽宁省优秀自然科学著作,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的国际金龟子专家Brett C. Ratcliffe教授、中科院动物所甲虫专家杨星科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雅林教授及中国农业大学彩万志教授等对该书均给予高度评价:All in all a VERY NICE book;对东北及全国甲虫区系研究是重要的贡献;是目前国内甲虫出版物的领先者。《中国东北小蜂及青蜂志》是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学术前沿著作。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龟类可能是新冠肺炎潜在中间宿主的研究
2月26日,暨南大学吴建国课题组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的刘龙在期刊Medical Virology上发表论文称,龟类(西部锦龟、绿海龟、中华鳖)也是潜在的新冠病毒中间宿主。研究者对比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动物样本中发现的SARS样冠状病毒以及其他冠状病毒之间的刺突蛋白(S)指出,这一位于病毒外壳上的结构蛋白与新冠病毒侵入细胞所使用的ACE2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冠状病毒宿主范围的关键因素。论文称,通过低温电子显微镜分析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结晶体,有助于验证该蛋白与人类或其他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合点。研究团队从多个数据库中下载了ACE2受体与上述病毒的刺突蛋白序列。结构模拟中,就刺突蛋白结合作用点中一个残基(Asn501)与ACE2受体上的两个位点(41与353)的相互作用来看,比起蝙蝠,龟类与穿山甲与人类的更为近似。论文指出,目前已知龟类作为寄主能携带包括虹蛙病毒(RV)、尼多病毒(NV)、乳头瘤病毒(PV)、甲鱼虹彩病毒(STIV)、甲鱼系统性败血症球状病毒(STSSSV)、龟细小核糖核酸病毒(ToPV)和中华鳖出血综合征病毒(TSHSV)等多种病毒。此外,与禁止交易的穿山甲相比,动物市场上龟类更为普遍。研究者认为,不能排除病毒感染龟类、演化后感染人类的可能。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71 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