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才需求:经营管理类人才
经营管理类人才:会计类本科生毕业生、审计或者法律类本科毕业生、销售部本科毕业生、技术人才:化工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8
基于类脑智能的舆情系统研究
复旦大学“基于类脑智能的舆情系统研究”项目组就疫情期间的网络热点展开了深入分析。其中由大数据学院魏忠钰副教授和新闻学院周葆华教授负责的用户画像团队,梳理了新浪微博中群体舆论演化总体态势及代表性群体的舆论特征,并对舆论引导方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01 大数据舆论分析:把握民意趋势、挖掘事件成因 团队分析了2020年1月15日至2月16日期间与疫情相关的3000万条微博,依托情感分析、话题聚类等文本挖掘手段准确感知网民的情感倾向转变和话题动态演化。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疫情初期的舆论以负面情绪居多。随着中央全力部署、政府防控措施出台(实时数据的公布、武汉实行封城管控)、专家学者释疑解惑(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等对疫情的判断),正向情感不断提高。随后虽然疫情增长率不断减缓,情感指数仍有变动,多与受疫情触发的热点议题相关。 02 群体画像:精准定位人群、感知个性化诉求 团队根据用户的职业、地域等属性将用户细分为不同群体,并进行参与度的动态比较,同时对代表性群体的网络言论进行定点分析,准确感知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诉求与价值预期。 对于不同职业的用户,在疫情爆发初期,自媒体、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较为活跃,在事件后期专业技术人员、 自媒体、 企业高管、新闻出版与文化专业人士较为活跃。聚焦于奋战一线的医护群体,大多向外界传递了一往无前的抗疫精神,也不乏个别事件令其承受巨大压力,需要更多的社会理解和关爱。另外,由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逐渐蔓延,私营企业主及工薪阶层群体面临巨大压力,大多显露出焦虑情绪,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帮中小企业主纾困解难。 对于不同地域的用户,参与讨论的用户中广东、北京用户占比较高,其次是东南沿海各地,话题的地区“下沉”趋势明显。特别地,武汉患者群体作为地域分群角度的特殊主体,通过社交媒体向外界讲述自己的亲身遭遇,寻求社会救助,使个体诉求进入公共议程,激发了全网对于武汉患者群体命运的同情与共鸣。而随着国际疫情局势的不断紧张,华侨华人群体面临歧视压力,需要在下一阶段严防“输入”过程中予以妥善引导。 03 事件关联:警惕次生舆情、完善发声渠道 疫情期间,不少热点讨论相继引发了有关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次生舆情”,追踪事件关联将进一步协助制定危机应对预案。以近期学校实施网课为例,部分学校存在的网课工具攀比化、部分贫困群体的自卑自嘲心理引发讨论。而弱势群体缺少发声平台,若忽视其诉求将进一步激发矛盾。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贫困人群的关心,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抚慰,促进社会沟通与社会公平。 不同的群体聚集于不同的网络社区之中,舆论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分群体舆论特征进行分析使得挖掘群体共鸣更为高效。团队将进一步推动分群体智能舆论分析和信息汇集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公共危机信息汇集平台。在中国疫情防控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团队还将持续跟进对国际疫情的舆情分析,为网络空间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赋能。
复旦大学 2021-04-11
经编绒类织物的研究与开发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经编绒类织物的研究与开发,经过长期的研发,开发成果显著。以产业化、市场化为主导方向,研发了具有新颖时尚外观及功能性的高档经编绒类面料,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高科技及低成本的绒类面料的生产。 关键技术 (1)通过特种原料的选配结合特殊的染整手段,使绒类织物具有仿毛、仿棉及仿麻的外观和风格; (2)通过新型纤维应用、织物组织结构的研究与创新。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论文 2 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已在常熟市启弘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大津编物(无锡)有限公司等企业应用,取得了良好成绩。
江南大学 2021-04-13
3MWe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
本项目所研发的是用于工业余热利用领域的3MWe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采用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闭式布雷顿循环,包含两组转动轴系(电动机-齿轮箱-主压气机轴系、发电机-齿轮箱-涡轮-副压气机轴系)、两套回热单元(高/低温回热器)、热源吸热单元(高温换热器)、冷源放热单元(冷却器)以及测量、控制等辅助系统。得益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特殊物性,工作于二氧化碳临界点附近的主压气机消耗的压缩功率较小,大幅提高了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同时,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密度极大,使得压气机/涡轮部件的尺寸和体积非常小(直径低于0.15m,体积可下降95%),相应地管路附件尺寸也很小,大幅提高了循环系统的紧凑性。此外,系统还兼具启动快、噪声低、无污染、高安全性和高经济性等诸多优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析氢催化剂项目
氢能源是高效的绿色能源,如何低廉高效的大规模生产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电解水制氢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寻找廉价高效的非铂电催化剂成为时下研究热点。本项目分别采用辐射法及水热法制备了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其催化析氢性能优于商用Pt/C(20%Pt)催化剂,而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适合大规模制备。
北京大学 2021-02-01
用于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NOX是四大空气污染物(NOX,NH3,SO2,NMVOCs)之一,它们不仅可以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还会严重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消除NOx是人类急需解决的一个全球性问题。CH4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储量丰富,价格低,洁净环保,并且已经逐渐取代煤炭进行发电和供暖。CH4-SCR是目前主要的脱硝的方法之一,但是CH4的稳定性和惰性是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难题。近几十年来,过渡金属特别是铟(In)被广泛应用在CH4-SCR反应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对CH4进行有效的活化。为了提高CH4-SCR的活性,第二种过渡金属,如Pd、Co和Ce,被引入进来,他们的主要作用是促进NO的氧化生成NO2。因此,制备优异CH4-SCR活性的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CH4‑SCR)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具体是双金属分子筛Cr‑In/H‑SSZ‑13和Ru‑In/H‑SSZ‑13的合成及在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CH4‑SCR)中的应用。通过浸渍方法合成,再经过Ar焙烧,H2还原,O2氧化处理得到热力学稳定的双金属催化剂。在Cr‑In或者Ru‑In的协同作用下,在
南开大学 2021-04-10
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析氢催化剂项目
氢能源是高效的绿色能源,如何低廉高效的大规模生产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电解水制氢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寻找廉价高效的非铂电催化剂成为时下研究热点。本项目分别采用辐射法及水热法制备了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 其催化析氢性能优于商用Pt/C(20%Pt)催化剂,而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适合大规模制备。应用范围 本项目实现了低成本电催化析氢催化剂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可取代贵金属Pt/C催化剂,应用于电催化析氢领域。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及相关电动设备。
北京大学 2021-04-13
PVC低汞催化剂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南开大学李伟课题组与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晃新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低汞触媒各项性能指标完全符合低汞触媒行业标准 HG/T4192-2011 要求,工业运行情况稳定,在转化率、选择性及使用寿命上具有优势,且其制备方法创新,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已通过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具备向行业内进一步扩大推广优势,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应用范围:本项目开发的低汞催化剂反应转化率,选择性均达到 99%以上,使用寿命超过 8000 小时,活性组分氯化汞质量百分含量 6%以下,在万吨级 PVC 工业装备上已装填催化剂 100 余吨,生产出合格产品 10万余吨,创造产值近 7 亿元。该技术催化剂量产投资规模为 5000 万。 基于本技术的产品表观密度可达 40-100Kg/m3,具有质轻、价廉,优良的保温隔热和隔音性能;优良的阻燃性能(可达 A 级或 B1 级)。本项目社会贡献和经济效益在于优质的保温材料是降低能耗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环节,可以为减少城市雾霾作贡献,需求量巨大,经济效益可观。效益分析:选择硅烷偶联剂作为表面活性剂以及特殊金属氯化物对煤质炭进行预处理,使活性炭表面羟基官能团转化为其他与特定金属离子有强结合力的官能团,大幅提升活性组分负载牢固度,提高触媒抗积碳能力,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并有效做到降低汞用量,降低助剂金属用量,增强汞负载稳定性,提高低汞触媒活性及选择性,延长低汞触媒使用寿命。该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
南开大学 2021-04-11
仿生高性能铂催化剂
本项目通过使用仿生概念,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具有笼状结构的铂催化剂。在该催化剂中,金属铂被包覆在有机物笼内,反应物可以自由进出笼内外,在铂的催化作用下合成有机硅化合物,金属铂被困于笼内,可以有效地阻止团聚而失去活性,从而可以反复发挥其催化作用,使其同时具备高活性和高稳定性。该新型催化剂在全世界第一次实现了铂催化剂在多次循环使用后,依然保持其极高的催化活性。 有机硅产品的制备过程中,硅氢加成反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前该反应主要使用卡斯特催化剂进行催化,若替换为本项目所研发出的新型催化剂,催化效率将实现指数级的提高。对于三烷氧基硅烷同己烯制备己烷偶联剂这一最常见的氢硅化反应,如使用本项目所制备出的新型催化剂,其催化效率较卡斯特催化剂能够提高1000倍以上。 该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目前已经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投稿并获得了审稿人的好评,审稿人认为该项目研究工作将很快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同时,该项目正在开展进行相关专利申请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PVC低汞催化剂技术
南开大学李伟课题组与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新晃新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低汞触媒各项性能指标完全符合低汞触媒行业标准 HG/T4192-2011 要求,工业运行情况稳定,在转化率、选择性及使用寿命上具有优势,且其制备方法创新,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已通过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技术鉴定,具备向行业内进一步扩大推广优势,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南开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