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CT图像的胰腺肿瘤诊断算法、基于钼靶图像的乳腺癌淋巴转移诊断算法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开发了新颖的深度学习算法,准确识别患病部位,准备诊断患病类型,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益。自主独立开发。
中国人民大学 2021-05-11
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运载火箭尾焰仿真方法
成果描述: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运载火箭尾焰仿真方法市场前景分析:可用于尾焰高效仿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算法简单,效果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铕掺杂羟基磷灰石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研发阶段/n该发明涉及一种铕掺杂羟基磷灰石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对沉淀法进行改进,通过添加生物相容的稳定剂结合超声分散技术得到稳定的铕掺杂HAP荧光纳米粒子悬浮液,并通过水热处理提高其结晶度进而改善其荧光性。包括有以下步骤:1)配置氯化钙和氯化铕的混合水溶液,控制Eu/(Ca+Eu)摩尔比为0.1-4%,配置磷酸氢二钠水溶液,室温下将磷酸氢二钠水溶液迅速倒入氯化钙和氯化铕的混合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反应后,离心得到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冲洗后重新分散到去离子水中;2)加入稳定剂,高能超声探头超声分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三维复杂自由面流动问题粒子法并行计算
加快科学工程计算领域中并行计算算法研究及流体力学中复杂流动机理研究,为机械流体工程上流体力学领域中无法模拟的商业软件的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扬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粒子阻尼的北京冬奥智能动车组减振降噪关键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1)国际首创性提出连续-非连续多体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 厦门大学肖望强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连续-非连续多体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有限元的载荷边界与离散元的位移边界的双向传递过程,将接触载荷从离散元域向结构有限元节点等效移置映射。解决了使用粒子阻尼关键技术的高端设备结构进行动力学设计时,无法采用有限元法对其动态响应进行分析的难题。 应用该分析方法,为保障冬奥列车在京张线350Km/h运行速度下舒适的声环境,为各国政要和冰雪健儿的冬奥专列旅程带来宁静舒适的感受。厦门大学开展科研攻关,最终克服技术难题,突破创新,在航空航天技术基础上,针对轮轨和空气涡激等振动激励源,在冬奥4动4拖动力分散式动车组头车结构上,专门研制了冬奥列车专用粒子阻尼装置,解决了高速冬奥专列噪声控制的世界难题。该装置不畏极寒天气,不改变车厢结构,显著提升了冬奥专列高速运行时车厢内声环境舒适度,在高铁车厢内部形成一层无形的“隔声护盾”。京张线冬奥列车如图1所示,实车测试如图2所示。 图1 京张线冬奥列车 图2 实车测试 2020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组织召开成果鉴定会,鉴定意见为:该成果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综合水平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厦门大学 2022-07-28
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运载火箭尾焰仿真方法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系统的运载火箭尾焰仿真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1-17
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具体包含两个部分:离线区域划分和在线故障定位;其中,离线区域划分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配网中已有量测装置形成网络拓扑结构,从经济性、可靠性和风险性三个方面进行配电网区域静态划分; (2)考虑DG接入,建立新的评价指标进行DG接入的配网区域动态调整; 在线故障定位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区域边界节点处的故障信息进行冗余信息处理,剔除无效区域; (2)对处理后的故障信息进行变量优化; (3)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实现故障全局性定位; 本发明采用区域划分和改进粒子群算法实现了故障区域的定位,能够高效、准确的解决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定位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上海仪研YJ-0613G 全自动药物凝固点测定仪
YJ-0613G 全自动药物凝固点测定仪 本仪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通则 0613凝点测定法要求设计制造,用于检测化学试剂及药物等凝固点。本仪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检测部分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主控部分采用工业级PLC系统,控制性能稳定,制冷采用高性能压缩机,具有降温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仪器采用工业控制屏操作,样品装好后,一键开启,自动往返式机械搅拌、自动显示温度曲线、自动判断凝固点、自动打印测试数据。本仪器配有加热和制冷,介质浴温控范围广。 一、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 AC220V±10% 50Hz 2、依据标准: 2020版中国药典 3、显示方式:  7寸工业级彩色液晶触摸屏,全中文操作界面 4、控制系统: 工业级PLC控制 5、冷浴温度范围: -40~80 ℃,分辨率 0.1 ℃ (也可以选配-70~80 ℃) 6、测温元件: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7、工作单元: 单浴双孔(可独立可同时实验) 8、恒温浴液: 防冻液、水或酒精(依据恒温浴实验要求) 9、搅拌方式:  电机搅拌,60次/min 10、制冷方式:  压缩机制冷 11、数据输入:  触摸屏数据输入 12、数据输出:  微型热敏打印机,自动打印,打印快速、清晰 13、存储数据:  自动储存1000个测定结果,可随时查看或打印历史测试数据 14、环境温度:  5℃~30℃   15、相对湿度: 30~70%RH 二、性能特点 1、7寸工业级彩色触摸显示器,全中文操作界面,实时显示试样凝固点过程的温度曲线。 2、仪器自动搅拌,自动判断凝固点、自动打印测试数据。 3、采用高性能压缩机,低噪音、降温快。 4、采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内置温度校正,检测结果可靠。 5、仪器浴槽为杜瓦瓶材质,耐低温和高温范围宽、 根据实验要求选用适合的温度来实验。 6、采用电机搅拌,特殊机械搅拌装置,搅拌均匀。
仪研智造(上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2025-02-20
核酸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智能检测技术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张盛副教授团队在已开展的核酸测序方面的专用图像传感元器件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分子荧光图像测序的冠状病毒核酸智能检测技术”重大攻关项目研究方案。课题组通过远程网络讨论与协作等多种方式,组织了相关学科的专家多次进行技术研讨,并与深圳市行业内的权威机构合作,在两周内快速进行原理论证,形成技术方案,完成智能检测装置的原型结构设计及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项目致力于开发具有核酸智能检测能力的低成本嵌入式物联网设备,为公共卫生防疫事业提供更加有力、且具备“提前生产、快速部署、分散检测”特点的新型核酸检测的解决方案,有望实现未来冠状病毒传染事件中基因序列的快速发布与潜在感染者的本地化核酸检测能力快速部署,帮助医护人员和民众在家庭或社区对感染或疑似患者进行现场筛查,减少潜在感染者的聚集与交叉感染,快速实现核酸检测层次的确诊检验与病症初筛,助力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提高和储备。
清华大学 2021-04-10
基于分类学习的图像检索原型系统
本系统采用Core图像数据库51135幅,每幅图像提取纹理与颜色相综合的128维特征值构建特征数据库,采用自行设计的度量距离分类学习算法,在传统的图像检索基础上引入学习机制,系统共分类369个,每一类选取少量有代表性的图像(最多不超过6幅),试验表明,在提供有限的学习样本条件下,能有效提高图像检索的精度。 系统采用两种检索方法进行比较,一种是传统的欧氏距离,另一种是本系统设计的分类距离学习方法,比较两者在图像检索精度上的差异。 该原型系统核心程序在Linux下用C编译实现,图像检索界面由PHP实现,通过Web服务器实现在线检索功能。
东华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206 20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