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机器人加工中心工作站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介绍: 本设备包含机器人本体、自动上料装置、下料输送装置、车床改造一台。人工将毛坯件放入到上料机自动上料,机器人从上料机上取料,对两台机床进行自动上下料工作,车床自动关门加工,加工完成由机械手将成品取出,放置到皮带线上进行输送。 参数: 一、自动上料设备 1、长宽高:至少达到320mmX260mmX860mm 2、材料:型材、板材焊接及加工 3、安装脚杯(4个),可用于设备的水平调整及高度调整。 4、料仓工件容量不小于20件。 5、设备要具有一定通用性,工件外径范围:Φ20-Φ30mm 6、工件长度:100mm~150mm 7、设备送料速度:根据主机速度可调。 8、设备重复定位精度至少达到±0.5mm,能够准确、稳定、可靠地装夹工件。 9、工件毛坯自动送料,并定位至机器人摘取位置。 二、下料输送装置 1、皮带输送线,平型皮带 2、机身结构材质:铝型材 3、皮带材质:橡胶,除用于普通物料的输送外,还可满足耐油、耐腐蚀、防静电等有特殊要求物料的输送 4、长宽高:至少达到1800mmX260mmX750mm 5、运行速度范围:1.5m-6m/min 6、动力配置:减速电机驱动,并可调速 7、功能实现:工件加工完成输送至单元外 8、运用输送带的连续或间歇运动来输送各种轻重不同的物品 ★三、车床改造1台(车床设备学校自备) 1、自动门改造:增加1个大行程气缸,增加1个外部电磁阀,机床本身的数控系统控制安全门的自动开闭。( 2、自动液压卡盘改造:通过车床自带的液压站提供动力,并对液压卡盘进行改造。液压卡盘能实现正常夹紧,松开动作,主轴旋转时,确保液压卡盘松开功能失效。意外停电,液压卡盘确保夹紧状态,及误踩脚踏开关也保持夹紧,防止工件飞出,导致人身伤害。 3、学校目前已有车床设备为 (1)大连机床厂型号为:CKA614O数控机床 (2)重庆第二机床厂型号为:C2-6140HK数控机床 投标企业可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车床设备进行改造 四、机器人夹具手爪 采用双手爪形式,可用于上下料变换,提高上上下料效率。在不需要高效率的时候,可以切换为单手爪形式,便于进行不同功能的教学,提供三维图片。 八、开放式电气控制平台1套 1)开放式电气控制平台包括PLC,线槽,接线板,开关电源,端子台,继电器,等等,主要用于控制成套自动化生产线: 2)PLC  1台 采用PLC同时预留20%的点位,根据现场的结构相应增加点位模块; 3)开关电源;24V/10A 五、其它 1、提供机器人自动化加工单元三维布局图 2、工件 毛坯30件: 毛坯尺寸:Φ20x150 材料:Q235,光轴,工件端面一端较为平整 ★3、提供全套机器人手爪及实训套件原始设计图纸(包括全部机械设计图纸及电气连接安装图纸) ★4、提供全套程序代码 适用范围: 中高职、技师、技工、应用类本科工业机器 人和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及相关人才培养
昆山艾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2-01
中国科大在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利用多光子量子纠缠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布式量子相位估计的实验验证,这为将来构建基于量子网络的高精度量子传感奠定基础。该成果于11月30日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分布式传感是一种可用于同时执行远程空间多个节点上精密测量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该项技术可用于桥梁、飞机等大型结构的应力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的有效监测。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也迈进了量子化时代。量子网络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重要组成,在执行各类远程多节点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对多个空间分布的参量进行测量时,分布式量子传感能够实现超越经典统计极限的测量精度。然而,分布式量子传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并制备能够实现对多个参量最优的测量精度的量子纠缠态。研究表明,对于某类分布式的最大纠缠态,理论上能够达到最优测量精度,即海森堡极限。 研究团队设计了最优的测量方案,基于多光子量子纠缠,通过操纵六光子干涉仪,实验演示了多个独立的相移及其平均值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利用分布式纠缠态进行测量,其精度可以超越经典传感器的理论极限。基于光子纠缠和相干性组合的方案,研究团队进一步实验演示了多个空间相移的线性组合测量(参数数量总个数达到21个),与仅利用粒子纠缠的方案对比,该组合式方案不仅能够增加可测量参数数量,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该项工作成功实现了多参量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原理性实验验证,评估了不同纠缠结构情况下的测量精度,验证了纠缠结构对测量精度的增强效果,扩展了资源利用率和可测量的参量数量,朝分布式量子传感的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自然·光子学》杂志的审稿人对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工作”(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1
一种采用凸轮传动的小行程精密模切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凸轮传动的小行程精密模切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四顶角处分别穿插一拉杆,拉杆上端连接模架上板,拉杆下端连接模架下板,模架上板设有模切刀,模架下板设有凸轮传动机构,凸轮传动机构连接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凸轮传动机构包括凸轮支架,凸轮支架的两侧分别连接一凸轮,两凸轮销轴分别穿过销轴座后连接一轴承内圈,两轴承外圈分别与一凸轮的轮廓面形成配合,凸轮支架连接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直线驱动机构工作,驱使凸轮支架带动凸轮做水平往复直线运动,进而带动模架下板、拉杆和模架上板做垂直往复运动,模切刀完成模切工作。本发明结构紧凑,模切位移和切力可精密调整,易于精确控制模切深度。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面向大尺寸零件的组合式精密测量技术
面向工程中的大尺寸零件高精度测量(如飞机、风电叶片、汽车、发动机的反求测量、大型装备制造、装配中精度检测等),以远距离全局测量设备(Leica AT901-LR 激光跟踪仪、iGPS)建立全局坐标控制与约束,再辅以近距离终端测量设备(FARO P12 测量臂、激光三维扫描仪)构建组合式测量系统,实现大范围、不同类型被测点(如盲点、密集点云、形貌特征等)的高精度测量。组合式测量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大尺寸零件整体尺寸大与局部空间复杂、测量特征多样之间的矛盾,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效率高及适应性好的特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高分子材料多功能密炼-流变-精密制样机
小试阶段/n项目背景:高分子材料科学是材料学科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之一。但在配方设备和性能测试手段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大多数企业和研究机构目前仍然采用几十年前就开发出来的常规设备。其主要缺点是耗料量大(一个配方实验需要5-50公斤新材料),性价比不高,塑化程度难以控制;操作工序多(需要几台仪器设备工作),制样质量差,材料容易氧化,劳动强度大;模具投资高(每副标准模具5000-10000元),对加工性能中主要的和常用的流变数据由于投资比较大而无法测试(一般新配方材料只有很少的量,比如仅仅50克)。主要用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穴盘精密播种机及育苗播种生产线
项目简介采用新型磁吸式精密排种原理,研制了磁吸滚筒式连续播种和板式播种两种机型, 具有穴盘自动输送、覆土、充穴、喷淋、覆表土,种箱振动给料,排种器精确充种、稳 定携种、对穴播种的功能,可适应蔬菜、花卉等小颗粒种子的穴盘精密播种。性能指标 单粒精播率:≥90;漏播率:≤5%; 工作效率:>2500 排/小时(> 300 盘/小时) 。
江苏大学 2021-04-14
多通道转速精密协调控制无刷直流伺服系统
为实现基于无刷直流电动机(包括经各类减速机构减速)构成的多通 道转角伺服系统、连续旋转转速伺服系统、直线位移伺服系统通道之间 的转角、速度、位移能实施精密、协调控制,设计了电机气隙磁场正弦 度好、转速及转矩波动小、角加速度响应快且集精密转角检测传感器于 一体的无刷直流电机本体;伺服控制器以RS422 / 485或CAN总线进行协调 通讯,采用综合性能优异的DSP+CPLD内核,结合精密转角RDC转换、高可 靠性集成PIM等驱动模块,可广泛用于对多通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大尺寸碟形金刚石砂轮精密、高效修整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大尺寸碟形金刚石砂轮是指用于齿轮专用磨床的直径300mm~500mm之间的碟形金刚石砂轮,本项目对碟形金刚石砂轮的修整原理和技术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著地提高了硬质合金插齿刀制造的齿形精度和表面质量,解决了高精度、高速、高承载硬齿面传动齿轮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一种利用杯形砂轮和对磨修整法的大尺寸碟形金刚石砂轮修整器,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修整器具有独立的动力系统和双向修整进给装置,修整器刚性和工作稳定性好,可分别使用D/GC杯形砂轮作为修整工具,修整器的综合性能良好,能很好地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飞秒激光金属表面彩色微条纹全息精密制造装备
本成果以飞秒激光作为加工光源,研究飞秒激光束流作用下材料表面微结构及彩色视觉效果形成机制,建立飞秒激光彩色微条纹制备理论模型;协同攻克高精度光机电多轴协调控制技术、三维动态扫描振镜及控制技术、激光参量监测及稳定性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超快飞秒激光彩色微条纹制备工艺数据库,集成开发精密制造装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飞秒激光金属表面彩色微条纹全息精密制造装备开发,突破金属表面各类微条纹结构精密加工需求,实现视觉上多层次、多区域幻彩效果显示;相较于传统颜料制备彩色条纹,采用激光制备技术的金属表面彩色视觉效果依赖于表面微纳米结构,不会因金属表面氧化改变显示效果,也不存在掉色等现象,更具有使用价值,非常适用于3C、金属模具加工、纪念币、珠宝制造以及特殊信息存储和防伪等领域。 本成果以飞秒激光作为加工光源,研究飞秒激光束流作用下材料表面微结构及彩色视觉效果形成机制,建立飞秒激光彩色微条纹制备理论模型;协同攻克高精度光机电多轴协调控制技术、三维动态扫描振镜及控制技术、激光参量监测及稳定性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超快飞秒激光彩色微条纹制备工艺数据库,集成开发精密制造装备。技术优势体现在: (1)采用高精密电机控制偏振态镜片旋转扫描装置,同步实现激光加工参数、光束角度线偏振与圆偏振镜片精密偏摆控制,突破光束偏振态多维调控,形成精密激光加工工艺数据库; (2)配套国产飞秒激光器,由激光器性能优化角度改善激光加工效果,于激光器内部实现脉冲调制,减少外部控制环节; (3)基于自主开发的控制系统,实现工艺参数到控制系统集成,简化操作以提高加工效率;满足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实现特定功能开发。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62 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