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体化混合配气和气体传感器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雾霾天气逐渐增多,对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却缺乏大型的、一体化、同时实现多种气体在线检测的设备作为支撑。本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自主研发了具有领先水平的一体化混合配气和气体传感器在线检测系统SJTUGDS-919。该套设备硬件经精心设计和严格验证,具备气体传感研究过程中常用到的所有功能,且所有控制都能在上位机软件上完成,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 本套设备可以实现对气体传感器的快速在线检测,支持自动采集、自动计算、自动标定。该系统可以实现多组分复杂气体的精确稀释和配比,为传感器的多组分定性、定量识别和测量提供保障,并且集动态检测、静态检测、探针检测于一体。同时,该套设备还可以调节气氛的压力和湿度,并首次实现气体温度和传感器温度的协同调控,精准模拟了真实大气环境。应用此套设备,可大幅度缩短研发时间,降低实验成本,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气体传感器研发工作的顺利推进。 本项目研发依托于“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先进平台,本套系统现已申请八项发明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应用此套系统已开展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SJTUGDS-919是首创的高度集成化的国内一流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系统,是气敏研究和传感器器件研发的必备利器,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开山斧!目前正在寻求将此系统设备产业化,推向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安徽工业大学魏先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实践
地方大学高质量发展学术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06-11
一体化混合配气和气体传感器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雾霾天气逐渐增多,对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对于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却缺乏大型的、一体化、同时实现多种气体在线检测的设备作为支撑。本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自主研发了具有领先水平的一体化混合配气和气体传感器在线检测系统SJTUGDS-919。该套设备硬件经精心设计和严格验证,具备气体传感研究过程中常用到的所有功能,且所有控制都能在上位机软件上完成,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  本套设备可以实现对气体传感器的快速在线检测,支持自动采集、自动计算、自动标定。该系统可以实现多组分复杂气体的精确稀释和配比,为传感器的多组分定性、定量识别和测量提供保障,并且集动态检测、静态检测、探针检测于一体。同时,该套设备还可以调节气氛的压力和湿度,并首次实现气体温度和传感器温度的协同调控,精准模拟了真实大气环境。应用此套设备,可大幅度缩短研发时间,降低实验成本,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气体传感器研发工作的顺利推进。  本项目研发依托于“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先进平台,本套系统现已申请八项发明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应用此套系统已开展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SJTUGDS-919是首创的高度集成化的国内一流的气体传感器检测系统,是气敏研究和传感器器件研发的必备利器,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开山斧!目前正在寻求将此系统设备产业化,推向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专家报告荟萃⑳ |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新兵: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一体化协同实践育人的探索
陕西师范大学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成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2005年入选全国“211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八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卓越教师和拔尖创新人才。“十四五”以来,确立“两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关键”的发展思路,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目标加速迈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22
一种无磷汽车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磷汽车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清洗液 按重量比包括 6.5%至 48.0%的表面活性剂、4.2%至 26.0%的洗涤助剂、 1.0%至 15.0%的渗透剂和 0.05%至 1.0%的流平成膜剂,余量为去离子 水。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与增溶 剂混合,再加入去离子水;(2)再与配方中其他表面活性剂、无磷金 属螯合剂、渗透剂和流平成膜剂混合;(3)将上述混合物与抗再沉积 剂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活性液体和激光的纳米清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活性液体和激光的纳米清洗方法,将活性液体膜沉积在所需要清理的物质的 表面,通过激光加热液体和颗粒的界面并产生局部升温和热反应液体,在液体中产生沸腾或爆炸性化学 反应,创造更高的压力来清洁颗粒,实现将颗粒清离物质表面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应用如过氧化氢(H2O2) 的活性液体,以更高的压力产生增强的激光冲击,来达到快速清洗物体表面污物颗粒的目的。该方法清 洁污物颗粒速度快、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金属表面污物激光清洗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污物激光清洗系统及方法。该金属 表面污物激光清洗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激光器系统以及光束调 整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激光器系统,使光束从激光器系统的激 光器发出,并由光纤传输进入光束调整系统,同时计算机控制系统还 控制光束调整系统,对光束的光斑直径做出调整,使调整后的光束规 律地入射到金属清洗件表面对其上的污物进行清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集自动清扫、粉碎、挤压成型于一体可与机动车配套使用的落叶清扫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清扫、粉碎、粘合挤压成型于一体可与机动车(拖拉机)、汽油机等配套使用的落叶清扫设备。其中采用扫辊与传送带、传送带与粉碎仓、粉碎仓与粘合挤压成型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落叶的收集、粉碎、粘合挤压成型一体化操作。技术方案包括向内清理扫辊、上升式扫辊、刮板式输送带、粉碎仓、粘合挤压成型部分等。向内清理扫辊将设备前方及两侧落叶收集到两个扫辊中间位置,经上升式扫辊与刮板式输送带相切连接,输送到粉碎仓,落叶碎渣与粘合剂混合后进入粘合挤压成型部分压缩成块状。本发明是通过机械力完成落叶收集、粉碎、粘合挤压成型,实现落叶回收利用,解决了落叶回收困难的问题,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节水及水温控制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节水及水温控制一体化装置及方法,该节水及水温控制一体化装 置包括来水分离管道系统、水温控制体统、自来水管道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用水管道系统,来水分离管 道系统、水温控制体统、自来水管道系统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相应水流的 温度值,控制系统根据采集的温度值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以此控制来水分离 管道系统、水
武汉大学 2021-04-14
高效节能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机
一、室内空气质量现状 现代社会中,人的一生平均有超过6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这个比例在城市里高达80%-90%。因此,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研究员卢金星提出:室内空气污染程度高出室外五至十倍;百分之六十八的疾病根源于室内空气污染。这也是中国标准化协会日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所揭示的事实。恶劣的空气品质极易引起人员头晕、乏力,导致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疾病发病率提高。室内空气污染已被归结为危害公共健康的5类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品质(IAQ)的提高已成人类现代生活的必要保证。 二、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分类 1、有毒、有害、有异味的气体:如甲醛、氨、苯系物等; 2、悬浮颗粒物:其中对人体污染最大的是粒度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如粉尘、皮屑、棉絮、纤维等; 3、生物性空气污染物:细菌、病毒、尘螨、军团菌、霉菌、真菌等,SARS病毒也是通过空气污染途径传播的; 吸烟造成的香烟烟雾污染成份及其复杂,目前已经分析出800多种有害物质物质,并且大部分都有致癌作用。 三、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 等离子空气净化器与以过滤、杀菌作用为主的常规空气净化器有所不同,等离子体是一种聚集态物质,它有别于常识中的固、液、气三态物质,是物质的第四态,其所拥有的高能电子同空气中的分子碰撞时会产生一系列基元物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活性自由基和生态氧。活性自由基可以有效地破坏各种病毒、细菌中的核酸、蛋白质,使其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和生物合成,从而致其死亡;而生态氧能迅速将多种高分子异味气体分解或部分还原为低分子无害物质;另外等离子体中离子与物体的凝并作用还可以对小至亚微米量级的细微颗粒进行有效的收集,从而达到去除可吸入颗粒物的作用。 四、性能特点 1、等离子空气净化器具有超强除尘,强力杀菌,消除异味和无需更换净化滤材,使用寿命长等突出优点; 2、兼有净化可吸入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治理的双重功效; 3、空气净化效率高,能够处理其它工艺设备无法处理的极微细可吸入颗粒物和气溶胶烟气,可收集0.001~0.01μm级的超细粒子。 五、应用领域 机关、家庭、商场、宾馆、医院、学校、幼儿园、机场、车站、交通工具、写字楼,餐馆,健身房,娱乐场所等人员聚集场合。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