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物理电学实验室设备
物理实验室设备是根据物理开放实验的要求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精加工而成,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在实验室完成不同的课题所做的不同实验。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物理力学实验室设备
物理实验室设备是根据物理开放实验的要求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精加工而成,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在实验室完成不同的课题所做的不同实验。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物理综合实验室设备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科普园成套设备
生物科普园是教与学的重要基地,是露天的生物学课堂和实验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生物园可以加强教学与实验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生物学技能和一定的生活技能以外,还有利于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可以在园中自行观察和试验、处理资料以及研究试验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好的生物园要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集美化、绿化、观察、教学、实验为一体。生物园的面积大小可根据校园面积的大小而定。园周围设栅栏式的围墙,既能起到保护作用又可使园内通风透气。园内功能区的设置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分为植物区、动物区、微生物培养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植物区中可以再相应的分区,比如按照职务观赏部位(根、干、叶、花、果)的不同分出不同的小区;或者根据不同科属分区等。   动物区中可分1.鱼类饲养区;2.两栖动物区;3.爬行动物区,主要是饲养龟鳖;4.鸟类饲养区饲养家鸽、鹌鹑、家鸡等鸟类。5.哺乳动物饲养区,可饲养家兔和白鼠等哺动物。分区中根据饲养的动物不同在围栏上做相应的处理。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物理实验室各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
四川省绵阳市英才教学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23
生物观察实验室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
深圳长海现代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恒湿净化除酸设备
河北因朵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2
实验室成套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
天津市基诺尔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PW 6323 织物自动清洗设备
双开门隔离式型号,用于安装在两个房间的隔墙内;清洗周期结束后,滚筒自动定位并锁定;Miele独有:获得专利的蜂窝式滚筒,带来轻柔的衣物洗护;由于高g值实现极低的残余水分;洗涤周期短,日吞吐量高;通过自动称重系统,实现随负载而变化的能源消耗 6个直达按钮带轻推式往返开关;具有199个程序槽,实现自由编程控制;程序种类众多,其中多种程序针对特定应用以本地语言显示所有信息,包括11种语言可供选择; 可选配件:洗涤剂自动配给泵;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装卸底座;运行数据采集。
美诺电器有限公司 2022-06-08
关于远红外表面声子极化激元探测的研究进展
声子极化激元是极性材料中晶格振动与光场之间的强耦合,有望应用在低损耗纳米光学元器件中。相关的理论研究由黄昆先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目前已经较为成熟。但是实验测量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的测量同时需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目前测量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的主要方法为近场光学方法(s-SNOM),该方法可以在中红外和太赫兹区间对声子极化激元进行很好的探测。但在远红外区间,由于目前缺少合适的远红外激光光源和探测器,相关材料体系的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的研究受到很大限制。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亓瑞时和王任飞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对ZnO纳米结构中的远红外表面声子极化激元进行了细致的探测。通过在纳米尺度上测量纳米线、纳米片不同空间位置的电子能量损失,探究了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的性质,得到了表面声子极化激元的色散关系,并研究了其尺寸效应、几何效应等。图1. 左:利用电子束激发和探测纳米线表面声子极化激元。右:测量得到的色散关系。 利用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束来激发和探测声子极化激元具有很多的优点,包括(1)电子显微镜方法具有亚埃的空间分辨率;(2)电子激发具有更高的效率(电子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散射截面更大);(3)电子能激发一些非光学活性的模式;(4)电子能量损失谱能得到高q(波矢)值下的信息;(5)电子能量损失谱具有很宽的激发、测量窗口,原则上可以测量从meV量级的振动谱信号至keV量级的芯电子激发谱信号。因此,电子能量损失谱有望极大地推动包括表面声子极化激元在内的相关实验研究。 该工作于2019年7月19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Nano Letters(DOI:10.1021/acs.nanolett.9b01350),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亓瑞时、王任飞,指导老师为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和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高鹏研究员。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等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lett.9b01350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8 49 50
  • ...
  • 156 1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