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科研进展 | 西湖大学裴端卿实验室破解机械敏感离子通道OSCA/TMEM63力感应和传递机制
西湖大学细胞命运调控实验室继3月份报道人源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Eag2电压感应下的延迟整流机制后1,团队联合Victor Chang心脏研究所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题为"A mechanical-coupling mechanism in OSCA/TMEM63 channel mechanosensitivity"的研究论文。
西湖大学 2023-07-11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为引导四川省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规范健康发展,科技厅研究制定了《四川省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4-12-19
关于印发《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联动,制定本办法。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4-1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加强国家科学技术普及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国人大网 2024-12-26
厚板超窄间隙旋转电弧焊接技术及成套装备
厚板焊接作为我国核电、船舶、石化等领域重大装备的关键制造技术,对低热输入、高效率、高质量的新型焊接方法升级需求极其迫切。窄间隙焊接技术因采用窄且深的坡口,在厚板焊接时具有效率高、填充量少、热输入小、变形小等优势,在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目前,该类技术在国外核电、船舶等行业广泛应用,技术较为成熟。而我国窄间隙焊接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在大厚板核心焊接设备、工艺及材料均受制于人,尤其针对我国国防重点企业,存在“卡脖子”风险。高端焊接装备依赖于进口,价格高昂。国外主要生产厂家包括法国宝利苏迪、日本日立公司、美国电弧机器等,国内生产厂家华恒、唐山开元等依赖于国外企业的专利授权。 国际和国内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钨极摆动、陶瓷片约束、横向交变磁场等控制电弧周期性地在两侧壁之间燃烧,存在装置复杂、母材被磁化或间隙较大等缺点。为解决窄间隙焊接侧壁熔合的难题,课题组另辟蹊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厚板超窄间隙旋转电弧焊接技术及成套装备”新技术。该技术突破了现有窄间隙钨极氩弧焊接(NG-GTAW,narrow-gap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工艺的局限性,已实现壁厚50 mm超窄间隙焊接,能够更为可靠、简便地解决侧壁未熔合缺陷问题。相对于国内外的现有技术,该技术形成的旋转电弧能够有效改善电弧热量及压力的均匀性,在保证熔敷金属质量均匀的同时避免熔深过大,具备高质量、高效率的突出优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在国防、核电、QT等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同时,研究团队自主设计研发了面向核电、石化、船舶等装备的大厚板非轴对称旋转钨极超窄间隙GTAW成套装备(图1),可实现板厚超过150 mm、窄间隙5 mm——9 mm的厚壁材料高质量自动化焊接。 图1 大厚板非轴对称旋转钨极超窄间隙GTAW成套装备 该设备特别适用于厚壁不锈钢焊接、钛合金、980高强钢、9Ni钢等特种材料,在核电、军工、石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宝利苏迪公司生产的单套设备售价高达380万元,国产设备售价也达到150——200万元水平。而自主设计研发的设备单套成本仅约30万元,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山东大学 2025-02-08
黄铜矿类正单轴晶体制备红外非线性光学元件的定向切割方法
一种黄铜矿类正单轴晶体制备红外非线性光学元件的定向切割方法,步骤包括:(1) 根据黄铜矿类正单轴晶体解理面{101}和{112},利用带有吴氏网标尺的晶体标准极图和 X射线衍射仪θ-2θ连续扫描确定晶体的C轴方向;(2)将已确定C轴方向的晶体置于切 割机上,根据光学元件所需的相位匹配角θm朝近C轴方向转动样品台Δθ后进行切割, 获得光学元件初样,Δθ=θ(101)-θm;(3)将光学元件初样置于X射线衍射仪样品台 上,测定光学元件初样切割面的回摆谱,获得衍射峰位值θ′及Δθ′,Δθ′=|θ′- θ′(101)|;(4)光学元件的精加工,对光学元件初样切割面进行修正,直至Δθ′=Δθ。
四川大学 2021-04-11
黄铜矿类负单轴晶体制备红外非线性光学元件的定向切割方法
一种黄铜矿类负单轴晶体制备红外非线性光学元件的定向切割方法,步骤包括:(1) 根据黄铜矿类负单轴晶体解理面{112}和{101},利用带有吴氏网标尺的晶体标准极图和 X射线衍射仪θ-2θ连续扫描确定晶体的C轴方向;(2)将已确定C轴方向的晶体置于切 割机上,根据光学元件所需的相位匹配角θm朝远C轴方向转动样品台Δθ后进行切割, 获得光学元件初样,Δθ=θm-θ(112);(3)将光学元件初样置于X射线衍射仪样品台上, 测定光学元件初样切割面的回摆谱,获得衍射峰位值θ′及Δθ′,Δθ′=|θ′- θ′(112)|;(4)光学元件的精加工,对光学元件初样切割面进行修正,直至Δθ′=Δθ。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动目标多维度多尺度红外光谱特征测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目标多尺度多维度红外光谱特征测量方法及系统,属于图像处理、红外光谱测量领域。本发明主要为解决对动目标红外光谱特征测不到,测不准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1)建立目标红外光谱多维度多尺度特征表示公式,从中提取目标红外光谱精确模型。(2)从中提取感兴趣区域精确定位方法,识别感兴趣区域各部件位置信息。(3)从中提取多框架伺服控制方法,解决目标红外光谱测不到问题。本发明将红外光谱数据及图像数据结合进行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酞菁纳米线具有红外响应的有机忆阻器及阳离子调节特性
忆阻器,全称记忆电阻器(Memristor)。惠普公司的研究人员首次做出纳米忆阻器件,掀起忆阻研究热潮。纳米忆阻器件的出现,有望实现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并且,基于忆阻的随机存储器的集成度、功耗、读写速度都要比传统的随机存储器优越。此外,忆阻是硬件实现人工神经网络突触的最好方式。由于忆阻的非线性性质,可以产生混沌电路,从而在保密通信中也有很多应用。目前,有机忆阻器普遍具有稳定性差、工作机理模糊不清、红外响应差的不足。所以,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开发出具有高稳定性且红外响应好的有机忆阻器。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TES-5630MA 经济型数字红外无线系统一体机
TES-5630MA经济型数字红外无线系统一体机     深圳台电 (TAIDEN) 是全球领先的会议系统设备供应商,已成功装备联合国总部、世界银行总部、欧洲委员会总部、G20 首脑峰会、APEC 首脑峰会、厦门金砖会议等国际组织及大型会议。深圳台电公司最早于 2001 年研制出全球第一套不受高频驱动光源干扰的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并于 2008 年自主研制出数字红外处理芯片,发明了数字红外无线会议系统。   2015 年,深圳台电公司首次将国际先进的数字红外技术引入到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基于对多媒体教学环境音频设备需求的深度挖掘,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音质清晰、抗干扰能力强且便于管理的教室音频系统,充分满足了教学 环境中的扩声、常态化录音、互动录播、教室多媒体设备集中控制(一键上下课)的需求,同时通过内置带电子锁充电座的设计解决了设备管理繁琐和需要反复回收充电的难题,还完全杜绝了老师贴身佩挂传统无线麦克风时会产生的射频辐射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丰富、人性化设计且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       音质清晰 结合深圳台电自主研发的数字红外处理芯片及国际先进的数字红外技术,在20米范围内不论远近均保持完美音质:频响:主机线路-主机:50 Hz~20 kHz           麦克风-主机:100 Hz~20 kHz信噪比:≥90 dBA总谐波失真:≤0.05% 提高声音清晰度,让老师能较长时间以自然声调讲课,保护老师声带,避免声嘶力竭 清晰的声音能调动学生注意力,减少上课分心、开小差现象,从而提高听课效果 超强抗干扰 先进的数字红外技术,不受高频驱动光源干扰,可正常工作于阳光下的环境 多个教室同时使用,相互之间不会串频和干扰 不受外界无线电干扰 便于使用和管理 红外麦克风无需对频,即开即用,简单方便 可为教师配备个人专用红外麦克风,一师一麦,高效,卫生 麦克风充电座内置电子锁,可通过手机扫码或刷卡解锁无线麦克风,方便管理,避免丢失 无电磁辐射 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磁辐射 不受无线电频率使用限制,节省广电频率资源       TES-5630MA 经济型数字红外无线系统一体机 TES-5630MA ……………………………… 经济型数字红外无线系统一体机(带BNC接口,含数字红外接收器,可配1个无线麦克风,内置功放,可连接2只音箱,标配含电源适配器)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691 6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