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采用多射流高压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高质量 Janus 纳米纤维。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三维平行胶原纤维-蚕丝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平行胶原纤维-蚕丝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支架由编织蚕丝基架和包覆在编织蚕丝基架上、下方表面的平行胶原纤维层构成,所述的编织蚕丝基架是由蚕丝编织成网孔大小为0.25~25mm2的网片结构,所述平行胶原纤维的孔隙直径大小为10~300um,所述的编织蚕丝是去除了丝胶蛋白的编织蚕丝;所述支架可作为生物支架应用于肌腱/韧带的修复;本发明三维平行胶原纤维-蚕丝支架制作方法简单,生物相容性好,力学性能佳,支架的拓扑结构与肌腱/韧带相似,能够促进其表面生长的干细胞向肌腱/韧带分化,促进肌腱/韧带再生。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天然纤维素制备高效率氧气还原催化剂
氧气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中最常见的阴极反应,即氧气通过四电子过程结合电子和质子转化为水。 氧气还原催化剂是燃料电池阴极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于最终电池的性能。铂(Pt)是最常用的一种高效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剂。然而,由于Pt的价格非常昂贵,给电池带来非常高的成本。而近年来,开发的基于杂元素掺杂的碳纳米材料,尽管成本比Pt低,但是其制备过程相对较复杂,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而对于电池的发展,低成本和高性能是永恒追求的目标。本成果提供了一种超低成本、高效率氧气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材料,具有成本低、制备简单等优点,所制备的氧气还原催化剂在0.1M KOH中的氧气还原催化电流高于常用的20wt% Pt/C催化剂。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一种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汽车车身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汽车车身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将用于制造汽车车身相符合的柔性内模充气呈汽车车身形状,再将预涂胶的碳纤维材料按照设计的角度和层数要求敷设于柔性内模外表面,即为该汽车车身;将敷设好的碳纤维材料的柔性内模放置于外模内固定和充气加压后,置于固化炉内固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固化后自然冷却,将柔性内模放气泄压,打开外模,将固化成型后的复合材料汽车车身取出。由于本发明采用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的车身,与传统金属材料汽车车身相比,重量减轻60%以上,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车身吸能更加好,运行能耗得到降低。
浙江大学 2021-04-11
国产碳纤维/聚醚醚酮特种热塑预浸料成套技术
本项目基于团队多年连续碳纤维热塑性预浸料制备及复合材料成型、聚芳醚酮(PAEK)树脂(含聚醚醚酮(PEEK))研发、半结晶型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的技术积累和相关项目成果,通过自主设计搭建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线及相关关键成型模头和特殊工装的设计,掌握了连续碳纤维聚芳醚酮特种热塑性预浸料单向带、LFT 粒料和高纤维含量拉挤棒材的关键制备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封锁,拓展了聚芳醚酮材料的应用形式,在我国航天、军工等轻量化零部件替换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预期在连续碳纤维特种热塑预浸料、LFT 长纤维粒料、拉挤型材及 1-2 个具体产品(航空航天、医疗)几个方面进行同步产业化落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开发国际领先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效连续热压技术,实现 3 分钟内单成型制造周期的织物层合板在线浸渍和长尺寸结构型材的连续化生产制造,建成从“树脂原材料→预浸料/LFT/棒材→成型工艺→复合材料制品→评价方法”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引领行业发展,助力连续纤维特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我国快速、大规模的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添加雷竹笋膳食纤维的外裹糊、应用及所制备的鱼丸
其他成果/n添加雷竹笋膳食纤维的外裹糊、在油炸外裹糊鱼丸的应用及所制备的鱼丸产品。所述外裹糊包括中筋面粉、糯米淀粉、蛋清粉、泡打粉、食盐、水和雷竹笋膳食纤维粉,所述雷竹笋膳食纤维粉通过将雷竹笋下脚料热烫灭酶、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发酵、漂洗、热风干燥、粉碎并过80-100目筛后制得。应用该外裹糊制备油炸外裹糊鱼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鱼丸;2)调制外裹糊;3)挂糊;4)油炸。应用本发明的外裹糊制得的油炸外裹糊鱼丸具有金黄色的外观、良好的酥脆口感以及油炸食品香味和鱼肉鲜味,产品外酥里嫩,且含油量较低,能有效减少人体对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4-11
米糠营养素和米糠膳食纤维及米糠高效增值全利用技术
国内外研究证明,稻谷中 64%的营养素集中在米糠中,世界上誉米糠为“天 赐营养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研究证明,米糠深加工可转化成食品、保健 品、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附加值可提高 20 倍,我国年产米糠 1000 多万 吨,资源极为丰富,米糠营养素和米糠营养纤维项目的研究成功对提供食品营养 基料,开创了米糠转化健康食品的新时代。在此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而研发成功 米糠高效增值全利用技术。以米糠为原料可同时生产出米糠油、植酸钙或植酸、 米糠膳食纤维和高蛋白饲料粉四种产品。使米糠附加值提高 8 倍。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热塑性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 材料的组分及含量为:功能性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0.03~28.57%,离子液体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 14.29~ 69.98%,余量为纤维素;离子液体作为增塑剂,能够破坏纤维素分子 间氢键和增加自由体积,以实现对纤维素的塑化。制备是以离子液体 作为增塑剂实现纤维素的塑化,得到离子液体-纤维素基料,进而与功 能性填料进行熔融复合的方法。热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包裹药物或生长因子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生长因子是对于促进细胞增殖、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生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类物 质,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身体环境下保持且尽可能延长生长因子的生物 活性,是生长因子能够真正在临床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在临床应用中,生长因子可通 过载体基质直接释放到组织再生部位,这要求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好,能控制生长因子在 组织缺损部位的缓释释放,促进新组织的生成。 静电纺丝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高压电场下喷射形成纳米纤维的过程。其工艺简单, 纤维细度小,是制备具有表面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的理想方法。但由于生长因子在环境 中容易失活,因此这类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发明提供的包裹药物或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由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 与药物或生长因子复合,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药物包裹在纳米纤维内,通过控制聚合物 降解性,控制药物释放浓度,避免药物变性,生长因子失活。可有效提高药物或生长因 子的利用率。 
同济大学 2021-04-13
国产碳纤维/聚醚醚酮特种热塑预浸料成套技术
本项目基于团队多年连续碳纤维热塑性预浸料制备及复合材料成型、聚芳醚酮(PAEK)树脂(含聚醚醚酮(PEEK))研发、半结晶型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的技术积累和相关项目成果,通过自主设计搭建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生产线及相关关键成型模头和特殊工装的设计,掌握了连续碳纤维聚芳醚酮特种热塑性预浸料单向带、LFT 粒料和高纤维含量拉挤棒材的关键制备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封锁,拓展了聚芳醚酮材料的应用形式,在我国航天、军工等轻量化零部件替换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预期在连续碳纤维特种热塑预浸料、LFT 长纤维粒料、拉挤型材及 1-2 个具体产品(航空航天、医疗)几个方面进行同步产业化落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开发国际领先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效连续热压技术,实现 3 分钟内单成型制造周期的织物层合板在线浸渍和长尺寸结构型材的连续化生产制造,建成从“树脂原材料→预浸料/LFT/棒材→成型工艺→复合材料制品→评价方法”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引领行业发展,助力连续纤维特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我国快速、大规模的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46 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