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高精度测量关键技术及系统
本成果创新性发明了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高精度测量技术及系统。 本项目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仪器学科在表面形貌与结构精密测量领域的传统特色优势和长期积累的科研基础,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研制专项、国家863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支持下,针对相关制造领域微米尺度、纳米尺度、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精密测量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本成果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提出了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测量原理和方法,共光路融合白光显微干涉与原子力探针传感,突破跨尺度微纳传感瓶颈,解决大动态范围微纳结构测量难题,实现nm-μm-mm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高效测量; 2)提出了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跨尺度测量的可溯源标定和坐标统一方法,突破了白光干涉与原子力探针跨尺度微纳传感的坐标统一瓶颈和漂移难题,实现了微纳表面结构跨尺度测量的可溯源和稳定高精度; 3)提出了白光干涉质量评价模型和三维图像噪声区域辨识与重建方法,及二维扫描工作台平面度误差阿贝补偿与二维运动同步计量方法,解决噪声问题与宏微驱动二维工作台运动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问题,为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高精度测量提供支撑。 图1 微纳结构多模式跨尺度测量仪器实物图 图2 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测量原理示意图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12
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高精度测量关键技术及系统
本成果创新性发明了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高精度测量技术及系统。 本项目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仪器学科在表面形貌与结构精密测量领域的传统特色优势和长期积累的科研基础,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研制专项、国家863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支持下,针对相关制造领域微米尺度、纳米尺度、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精密测量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本成果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提出了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测量原理和方法,共光路融合白光显微干涉与原子力探针传感,突破跨尺度微纳传感瓶颈,解决大动态范围微纳结构测量难题,实现nm-μm-mm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高效测量; 2)提出了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跨尺度测量的可溯源标定和坐标统一方法,突破了白光干涉与原子力探针跨尺度微纳传感的坐标统一瓶颈和漂移难题,实现了微纳表面结构跨尺度测量的可溯源和稳定高精度; 3)提出了白光干涉质量评价模型和三维图像噪声区域辨识与重建方法,及二维扫描工作台平面度误差阿贝补偿与二维运动同步计量方法,解决噪声问题与宏微驱动二维工作台运动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问题,为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高精度测量提供支撑。 图1 微纳结构多模式跨尺度测量仪器实物图 图2 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测量原理示意图 【技术优势】 本成果项目研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测量仪等系列微纳表面结构测量仪器,并通过了国家计量院组织的仪器性能和软件的检定测试,纳米尺度原子力垂直测量范围超出国际商用仪器10倍以上,水平动态范围达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指标】 本成果项目提出了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测量原理和方法,建立跨尺度传感方法,实现nm-μm-mm跨尺度微纳表面结构高效测量。同时,发明的白光干涉原子力探针扫描测量方法与现有商用原子力显微镜相比,垂直测量范围提高10倍,分辨率优于0.01nm。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15
一种微纳深沟槽结构在线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深沟槽结构在线测量方法及装置。其方法是将线偏振红外光束投射到含有深沟槽结构的样件表面,对沟槽结构各界面反射光形成的干涉信号进行滤波等处理得到测量反射光谱;采用基于偏振的等效介质理论构建该深沟槽结构等效光学模型,计算其理论反射光谱;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局部搜索算法的快速参数提取方法,通过理论反射光谱拟合测量反射光谱,快速提取沟槽的宽度和深度,实现深沟槽几何形貌参数的精确在线测量。装置包括红外光源,红外偏振片,干涉仪,平面反射镜和二个离轴抛物镜以及红外探测器。装置可实现场效应管和动态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平板气升环流式养藻光合反应器及其进行微藻养殖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平板气升环流式养藻光合反应器及其进行微藻养殖的方法。该平板气升环流式养藻光合反应器为箱型结构,箱型结构的顶部有一个直径为3cm的开孔,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三块区域,分别为中心流上升区和两个两侧流下降区;该进行微藻养殖的方法包括步骤:接种微藻液体至平板气升环流式养藻光合反应器中,在平板气升环流式养藻光合反应器的一侧设置光源,用气泵向平板气升环流式养藻光合反应器中送入的空气或工业烟气。本发明能形成一个旋转的交替更迭的大涡流动,加强了气液搅拌和物质传递,能够明显改善藻液流场和促进闪光效应,有利于提高微藻光合作用和生物质产量。
浙江大学 2021-04-11
杨升宇副教授关于火星远古生命探索方面科研成果在Geology发表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杨升宇与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德国GEOS4公司、丹麦和格陵兰地质调查局、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合作,在火星远古生命探索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在辐射作用下的改变:对火星有机质探测的启示》(Geological alteration of organic macromolecules by irradiation: Implications for organic matter occurrence on Mars)在线发表在国际地质学领域顶级期刊Geology上(地质学研究方向连续13年全球排名第一)。 项目研究人员在探索北欧寒武系Alum页岩的油气资源潜力过程中,发现它的放射性异常强,特别是页岩中的碳酸盐岩结核(Kolm)的铀含量是普通页岩铀含量的数百倍。通过原子核物理学计算发现Kolm样品与火星盖尔陨石坑的表层岩石受到了相同数量级(108-109戈瑞)的辐射量,因而推测这两种岩石中的有机质承受了类似的辐射改变。研究人员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常用的热解气相色谱(Py-GC)和傅里叶变换质谱(FT-ICR-MS)分析技术证实了这两类有机质具有极其相似的分子结构,从而间接地证明了新发现的火星有机质是31亿到38亿年前的湖泊沉积。 此外,该研究还通过对北欧、中国和澳大利亚页岩样品的系统研究,总结出地质有机质(干酪根)在辐射作用下的一系列变化规律及作用机理(图2)。论文提出的理论模型在我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核废料地质处理和高铀页岩的油气生成机理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2-01
机器人电液关节驱动器
成果介绍机器人关节驱动方式主要有气动、电机驱动和液压驱动三种。其中,液压驱动具有功率密度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电液驱动装置逐渐向着高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地 应用于机器人中,较为著名的有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机器人系列,但目前旋转电液驱动关节还没有实现商业化。技术创新点及参数以7075-T651系铝合金为主体材料,总质量约为1.5kg、容积约为62ml;额定压强为10MPa。在额定压强下,输出扭矩可达75N·m,工作带宽5.6Hz(能够满足一般足式机器人的步行要求);密封良好,无外泄漏。采用该驱动关节研制了两足步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关节跟踪精度高、运动平稳,能够满足机器人关节驱动要求
东南大学 2021-04-11
WMO-II器官保存液的开发研究
已有样品/nWMO-II器官保存液以WMO-I器官保存液(同济医院制剂)为基础,汲取国外器官保存液的优点,并以器官保存理论为指导:1, 减少由于低温保存导致的细胞水肿;2, 防止细胞的酸化作用;3, 防止灌洗保存过程中细胞间隙的膨胀;4, 防止氧自由基的损伤,尤其是在再灌注过程中;5, 提供再生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底物。吸收了UW液、HTK液等保存液的优点,同时具备了自己明显的特点:常温运输和储存,摆脱冷链;低粘滞度,灌注效果好的特点。目前已通过大、小动物实验分别证实:WMO-Ⅱ器官保存液对肾脏具有优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缓解干眼的智能护眼仪和护眼液
  【核心专利】一种眨眼频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一种智能干眼症护眼仪      一种用于干眼症患者的中药保健眼罩 - CN201520454235.8  【发明人】祁兴华  【技术领域】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摘要】 本项目为一种缓解干眼的智能护眼仪和配套使用的中药护眼液。 护眼液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基于经典验方和中药配伍规律研制而成,更适于凉雾熏蒸,使中药有效成分直达病灶且作用持久,缓解视疲劳,改善畏光、干涩、异物感等干眼症症状,药液的浓度、pH值以及渗透压对眼表无毒副作用。护眼液搭配护眼仪使用。 智能护眼仪通过特定的传感器和算法监测用户眨眼频率,依照建立的模型推算用户眼睛干燥度,依此通过微处理芯片对出雾量进行智能调节,实现对护眼仪内湿度的调整,让眼睛保持在湿润环境中。护眼仪还可培养用户眨眼习惯,当用户眨眼频率低于正常次数时,护眼仪会亮灯并振动提醒用户眨眼,当用户保持一定眨眼频率时,还能培养用户眨眼习惯,促进泪腺分泌,有助泪膜形成,让眼球始终保持湿润和不易干燥的状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卫生痰液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生痰液收集器,它包括透明罐体、挤压囊、注水管、负压管、收集管和排痰管,还包括清洗装置、密封盒和连接套,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轴Ⅰ、圆锥齿轮Ⅰ、圆锥齿轮Ⅱ、传动轴Ⅱ和喷头,电机连接传动轴Ⅰ,传动轴Ⅰ与圆锥齿轮Ⅰ连接,圆锥齿轮Ⅰ与圆锥齿轮Ⅱ垂直配合,圆锥齿轮Ⅱ与传动轴Ⅱ连接,传动轴Ⅱ连接喷头,连接套设置在收集管接头与负压管接头;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对收集器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防止因清洗不彻底造成错误的检测结果,使用安装方便。
青岛大学 2021-04-13
汽车车身防污镀膜液生产技术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 汽车在雨天、洒水车、建筑工地、泥泞或多灰尘道路等环境行驶时,往往会造成车身被泥水或灰尘污染,这不但影响车身美观,而且污染物中的腐蚀性成分还会对车身油漆甚至车身本体造成伤害。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洗车,洗车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耽误时间、增加花费、洗车液对车身表面清除污物的同时也会伤害车身油漆、高压水枪水可能渗透到后视镜等部件的内部而造成里面电子器件损坏。另外,由于洗完车后可能会很快被重新污染,很难做到每天洗车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采用无毒、无腐蚀性的环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68 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