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半乳甘露低聚糖酶法生产技术
实现半乳甘露低聚糖酶法制备技术的规模化生产,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田菁种子、皂荚等酶法制备半乳甘露低聚糖集成技术主要由低甘露糖苷酶活力甘露聚糖酶调控合成等5个关键技术组成,该技术体系突破了半乳甘露聚糖酶法制备半乳甘露低聚糖选择性低、得率低、高生物活性组分含量低和工业适应性差的问题,实现了半乳甘露低聚糖酶法制备技术的规模化生产,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半乳甘露低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活性和调整人或动物肠道微生态的生物活性,可作为保健品、食品添加剂,以及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饲料添加剂。在食品、保健品以及饲料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膜法中成药制备新工艺技术
本成果采用陶瓷超微滤膜、纳滤膜等分离技术的单项或者集成设计方法,替代中药传统的醇沉工艺和多效蒸发工艺,实现中药组分的纯化和浓缩。关键之一在于根据中药浸提液的构成,优化设计和生产陶瓷膜元件,优选必要的高分子超滤膜或者纳滤膜。所生产的膜分离装置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能提高有效组分得率和产品液的澄清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高效节能、显著降低废液排放量、消除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专利情况: 成熟度:量产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创新要点:采用陶瓷超微滤膜、纳滤膜等分离技术替代传统的醇沉发,不但减少了药物有效成分损失、提高产品质量,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易于工业化放大。 技术指标:本技术具有我国资源特色,在国内外均属首创,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可根据中药厂需要,提供不同提取工艺及装备,该成果已有20多个工业化成功应用案例。例如在敖东制药公司,采用陶瓷膜技术进行血符口服液的生产,与传统的醇沉工艺相比,节约乙醇消耗70%以上,生产周期节约3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羊毛织物生物法功能化整理技术
目前羊毛制品的功能化加工都是通过化学整理获得的,而处理条件温和、损伤小、生态环保的羊毛生物法功能整理,长期以来没有取得突破。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羊毛纤维生物法功能化整理技术”(2008AA02Z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酶促酰基转移反应的羊毛生物接枝功能化改性机理研究”(51073073)、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基于多酶协同作用的羊毛制品生物法功能化整理技术及关键酶制剂制备”(BE201201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催化羊毛蛋白交联改性及其机制研究”(SBK200920544)等项目资助下,本项目以生物技术为手段,综合利用多种生物酶制剂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羊毛制品的生物法防缩、防霉和抗菌整理,建立了基于多酶协同作用的羊毛制品生物法功能整理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本项目在功能性羊毛织物加工方面主要形成了以下四个关键技术指标: (1)整理后羊毛织物强力保留率≥85%; (2)毛织物经、纬向毡缩率<3%,面积毡缩率<6%; (3)毛织物抗菌率≥90%; (4)耐洗涤次数≥20 次。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本项目共申请专利 16 项,已经获得以下专利授权: 1) 一种生物酶法提高羊毛抗菌性的方法 200910031593.7329 2) 一种生物酶法提高羊毛阻燃性的方法 200910025310.8 3) 用氯化咪唑盐类离子液体/蛋白酶进行二浴法羊毛织物防毡缩的方法201010101761.8 4) 一种基于弱氧化和角质酶预处理的羊毛织物蛋白酶防毡缩方法200910031552.8 5) 一种应用角质酶/蛋白酶进行二浴法羊毛织物防毡缩工艺方法200810236012.9 6) 一种基于角质酶、角蛋白酶和蛋白酶处理的羊毛织物生物防毡缩方法200910031551.3 项目成熟度; 本项目已在无锡协新毛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验证和推广
江南大学 2021-04-13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11-01
高温滤料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
项目研究和开发高温滤料系列产品。聚四氟乙烯高温滤料形成了华博特系列纤维滤料产品;芳砜纶过滤产品在耐高温材料的应用占到产品销量的70%以上,有客户已经将芳砜纶定为独立系列的产品。成果获201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09年度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2010年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二等奖和三等奖。
东华大学 2021-02-01
铌酸锑纳米棒复合生物滤料
(专利号:ZL 201510339003.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铌酸锑纳米棒复合生物滤料,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铌酸锑纳米棒复合生物滤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铌酸锑纳米棒35-50%、碳酸铵9-18%、锗酸镧纳米片8-16%、硅酸钠2-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0.5-2%、水20-35%。本发明制备出的铌酸锑纳米棒复合生物滤料表面粗糙,具有耐水性能优良、热稳定性好、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和可重复使用等特点,有利于滤料表面微生物膜的形成与生长,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红泥岩轻质生物陶粒滤料的研制
项目研究背景及用途 :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 污水处理工艺,我国在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使用该工艺,目前该工艺在污水处 理中已获得较快的发展, 并成为我国污水处理工艺的主要发展方向。 作为曝气 生物滤池核心材料的球形陶粒滤料一般以粘土为原料掺加造孔剂经成球、 煅烧 而成。但是消耗大量的粘土不利于保护耕地和山林植被, 且要掺加较多数量的 价值昂贵的造孔剂。 红泥岩一直被认为是低利用价值的资源,
南昌大学 2021-04-14
微纳结构光纤制备项目
项目简介本项目提出一种微纳结构光纤的制备方法和方案,可以实现光在微纳光纤中稳定传 输,并克服了微纳光纤在封装上的困难,所提出的微纳光纤制备工艺实现将对微纳光纤 的制备与封装结合,有效避免了由普通光纤直接拉锥制备微纳光纤存在的微纳光纤区机 械性能差、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等缺点。制备完成的微纳光纤还可通过毛细 管将特殊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材料填充进石英管内,从而形成特殊包层结构的微纳光纤。 为基于微纳光纤在高非线性效应、超连续谱生成、超灵敏度光传感等应用提供理想的解 决方案。 相关研
江苏大学 2021-04-14
微纳光学器件及系统
光刻二维码技术: 纳米光学二维码产品是将光学防伪技术和手机、互联网应用有机结合,开发出的新一代产品,并开发出相关的可追溯系统,形成“一站式”的防伪服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α-酮戊二酸技术
一、成果简介 α-酮戊二酸又称α-胶酮酸(2-氧代戊二酸或α-羰基戊二酸),是三羧酸循环(TCA)中重要的 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在生物体内参与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以及能量代谢,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有机合成、化妆品、饲料等行业。在食品领域,α-酮戊二酸与精氨酸等氨基酸复配, 能快速帮助运动员补充能量,可用于开发功能饮料。在医药行业,服用α-酮戊二酸能减轻肾病患者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691 6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