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纳光学器件及系统
光刻二维码技术: 纳米光学二维码产品是将光学防伪技术和手机、互联网应用有机结合,开发出的新一代产品,并开发出相关的可追溯系统,形成“一站式”的防伪服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功能材料纳微化技术
纳微结构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和功效。利用CO2 辅助雾化制备和组装纳微颗粒结构材料,通过二相或多相流的喷头结构元件膨胀和雾化,根据混合和相分离的变化,组装纳微颗粒结构和形态。根据液滴在射飞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溃散、雾化、溶剂蒸发射飞过程中环境以及混合方式的调节,可形成各种纳微尺度和不同结构组装的颗粒材料。例如,根据多相流结构元件可快速形成高过饱和度快速成析和射流分散这样的特点,可设计给药系统,形成芯囊型或相互包嵌的超微细给药系统。又如用本方法制备的含能材料纳微颗粒,具有独到之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OLED,梦幻显示和照明技术
作为显示和照明的器件,有机发光材料是最重要的材料。有应用价值的发光材料必须具有高的发光量子效率、良好的载流子传输特性、成膜特性和热稳定性。而在OLEDs中荧光材料只能利用占25%的单重激发态的能量,其量子效率最高只能达到25%。而磷光材料能够利用三线态的能量,理论上量子效率最高可达100%。其中铱配合物是电致磷光材料中最具潜力的发光材料,目前商用显示和照明器件用得绿光和红光材料就是铱的配合物
南京大学 2021-04-10
智能灯光照明导引系统
(一)项目背景 由于高层建筑物和房屋墙壁等对卫星定位信号的遮挡作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无法稳定地工作于高层建筑物较多的城市或其他较为密闭的环境中 [29];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无需使用许可的民用标准定位服务的定位精度不足 10 米,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生活中对定位精度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智能交通系统对车载定位系统车道级别的定位精度要求。现有的无线定位技术主要使用红外线、电磁波、磁场、声波、超声波等形式发送定位信号,或通过实时图像信息,实现高精度的无线定位。但这些定位技术需要安装额外的信号发射源,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实现成本,其中基于电磁波信号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定位技术、无线局域网)定位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超宽带信号(Ultra Wideband,UWB)定位技术,还会占用一定的通信带宽,降低通信系统的带宽利用效率,而且由于电磁干扰效应不能应用于医院、机场等射频信号严格受限的环境。基于实时图像分析的定位技术(如微软公司的 Easy Living 研究项目)一般需要对定位环境预先建立一个庞大的图像数据库,而且应用时会有一个复杂的图像搜索匹配过程,实时性较差。 本项目以可见光通信理论为基础,利用现有 LED 照明光源,研究开发基于智能灯光照明的室内无线定位导引技术,相比现有室内定位导航技术,本项目利用现有照明指示光源作为信号源,并充分发挥信息融合优势,具有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好、稳定性强的特点,以及节能高效、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架设便捷等众多优势。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研究基于现有照明指示光源的无线通信与定位技术,以及多源信息融合定位技术, 设计开发无线定位产品与相关的管理软件系统,用于实现室密闭内环境高精度、高可靠、低时延的无线定位与导航,并可以与现有卫星导航系统对接,实现全空时的室内外无缝定位与导航。本项目可以解决地下停车场等密闭环境的停车导引、反向寻车问题,通过精细化车辆导引管理,提高车场车位使用效率,改善停车寻车体验;同时,可以根据车辆行人的规划路径控制照明指示光源的开关亮暗,实现导航灯光指引和高效节能的智能照明;还可以推广至物流仓储库房、地下隧道管廊等密闭场合,用于人员、物品与物流机器人的定位、跟踪与导航等用途。 (三)关键技术 本项目旨在实现室内密闭环境高精度、高可靠、低时延的无线定位与导航,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 1.基于照明指示光源的无线通信技术 基于照明指示光源的无线通信技术将现有照明指示光源作为信号源,将数据信息调制在照明信号上,在实现基本照明指示功能的同时,实现数据信息的无线传输;具有通信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节能高效、成本低廉、架设便捷等众多优势。然而,由于可见光信号不能穿透墙壁等障碍物传播,容易受到遮挡效应的影响;同时,由于室内环境布局复杂多样,可见光信号传输链路的有效性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为提高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研究设计相关的数据编码调制算法和信号检测接收算法, 是本项目首要研究的关键技术。 2. 基于照明指示光源的无线定位技术 基于照明指示光源的无线定位技术将现有照明指示光源作为“伪卫星”,通过接收不同信号光源发射的定位信息,可以快速实现有效的无线定位与导航。然而,由于信号传输距离相对较短,以及现有光源布设位置的限制,用户可以检测接收到的信号光源个数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汽车、物流机器人的移动速度相对较高,信号传输路径变化较快。因此,研究设计一种高精度、低时延的无线定位技术,是关系本项目有效性的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 3. 面向多源信息融合的无线定位技术 由于现有智能手机等用户终端大都集成了 WiFi、蓝牙、摄像头,以及六轴传感器、地磁感应等模块,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模块在无线定位方面的优势,通过研究设计相关的多源信息融合算法,实现高精度、高可靠、低时延的无线定位与导航,也是本项目研究的创新点和关键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7-20
太阳能照明灯
白天,由太阳电池板将光能转换给蓄电池充电,当夜晚来临时,蓄电池的电能由高频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使灯点亮,经过设定时间后,灯即自动熄灭。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建筑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整个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能够适应一个相对集中的建筑群,多个建筑体需要集散照明控制的情况。照明控制系统是由一个主控节点、多个分控节点以及更多的单元节点组成多层多级网络。在最底层,单元节点负责照明现场的状态检测与控制输出,控制对象可以是整个建筑群、可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或需要较多关联控制的场合、也可以具体到建筑的某一房间。应用在公用设施、车站、海港、宾馆、商厦、写字楼、学校、体育场馆、居民住宅等建筑。在最顶上,主控节点负责整个系统的功能协调与状态检测。一方面,主控节点收集所有单元节点的状态信息,执行必要的本地集中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高级网络接口连接到局域网,按高级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定期数据报告以及接收控制数据更新和遥控遥测命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极深紫外光源与纳米器件制造
徐永兵课题组于2014年启动了国家重大仪器研究计划(飞秒级时间分辨并自旋分辨电子能谱探测系统,项目编号61427812)。此项目就是旨在建立国内第一套极深紫外的光源系统。目前已经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实现了波长为120~24 nm左右的脉冲光源,脉冲重复频率为1kHz,单个脉冲为30fs。单个光子能量最大到50 eV左右,亮度为1 ´ 1011光子/s。从光
南京大学 2021-04-14
“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
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因其高局域强度,小局域尺度,高灵敏度等特点,被大量应用在不同领域。但是,几个飞秒的超短模式寿命(dephasing time)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该工作设计的多层结构实现了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和传播表面等离激元的强耦合(图1(a))。动态数值模拟结果也清晰地证明在强耦合下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和传播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之间的能量交换。近场方面,光电子显微镜对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进行直接成像,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远场探测技术的限制。并且结合不同激发光源,实现不同维度的探测。结合波长可调的激光光源,光电子显微镜在频域记录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随波长变化的强度演化过程(图1(b))。结合超快泵浦探测技术,光电子显微镜在时域记录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随时间变化的演化趋势。该工作更加深入并直观地探测强耦合体系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并通过强耦合中失谐量的改变实现模式寿命的操控,相较于未耦合的局域表面等离模式,强耦合的模式寿命由6飞秒(10-15秒)提高到10飞秒。这一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发展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人工光合成、生物传感等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图1、(a)光电子显微镜和多层结构示意图,(b)远场和近场探测曲线、不同波长激光激发下光电子显微镜记录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分布图。 此研究是由北京大学和日本北海道大学共同合作完成,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杨京寰和重大仪器项目的国际合作者、北海道大学助理教授孙泉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和北海道大学Misawa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除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该工作还得到了科技部、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日本文部科学省及学术振兴会、北海道大学纳米技术平台等单位的支持。目前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的研制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经取得了一批包括此工作在内的阶段性成果。该实验系统的核心仪器是附带低能电子显微功能的光电子显微镜(PEEM), 其激发光的波长覆盖范围从极紫外到近红外(图2)。下一步该实验系统有望在二维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表面介观物理等研究领域大显身手、发挥积极作用。图2、北京大学研究团队的飞秒纳米时空分辨系统
北京大学 2021-04-11
重离子所黄森林等阿秒XFEL新进展
电子束团在时间-能量的相空间内形成角状分布,具有强而窄的电流尖峰和较长的低电流拖尾,只有尖峰部分有足够的强度产生自由电子激光,从而可获得几百阿秒的X射线脉冲。通过优化加速器参数及电子束团电荷量,产生了200阿秒、光子能量为5.6 千电子伏和9千电子伏的X射线激光脉冲。这一方案不需对现有XFEL装置进行任何复杂的升级改造,因此也可在国际上其它类似的XFEL装置上实现阿秒X射线脉冲。
北京大学 2021-04-11
凡纳滨对虾“中兴1号”
本研究于2002年从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引进亲虾中挑选健康 的 1 4 0 0尾(雌雄各半) S P F凡纳滨对虾亲虾并开展选育工作。首先 进行了 1代个体选择, 1 4 0 0尾凡纳滨对虾注射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成活244尾,其中雌虾98尾,雄虾146尾。在1代个体选 择的基础上,挑选出健康的雄虾100尾与雌虾98尾,经一对一配对, 建立全同胞家系,开展家系选育。以后各代按《抗WSSV评价操作规 程》,对每个家系进行抗病评价,挑选出其中抗WSSV性能强的家系 作为下一代的亲本。2003年建立了17个全同胞家系,根据其抗病、生 长和形态,选留了4个家系作为第二代的亲本;2004年建立29个第二 代家系,根据其抗病、生长和形态,选留了4个家系作为第三代的亲 本;2005年建立35个第三代全同胞家系,根据其抗病、生长和形态, 选留了6个家系作为第四代的亲本;2006年建立了39个第四代全同胞 » 凡纳滨对虾抗病新品种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4 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