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活性纳豆胶囊
纳豆是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高活性纳豆是通过筛选菌株,得到一株高效的纳豆芽孢杆菌,利用生物发酵和真空干燥等技术研发出的具有高活性的纳豆胶囊,对三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已取得生产资质,也是师鼎堂品牌系列中的重要产品。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麦克纳姆轮项目
基于麦克纳姆轮的智能搬运车AGV能够实现平面内任意方向的移动,减小物流存储空间,广泛应用于加工制造业、军事工业、医疗康复、娱乐与服务等领域。
东南大学 2021-04-11
新东方多纳
新东方多纳是新东方在线旗下专为2-8岁儿童打造的在线英语启蒙产品。融合强大师资、科学体系,为孩子打造沉浸式英语启蒙课堂,让孩子感兴趣、开口说、主动学。依托于新东方集团强大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新东方多纳的教研团队来自清北、中科院、牛津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懂孩子,更懂英语教育,致力于成就孩子更优秀的未来。
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高速脉冲空气灭火喷枪
本发明属于森林草原灭火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脉冲空气灭火喷枪。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小型手持式风力灭火机风速低,能量利用率低,灭火不彻底的问题。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通过可调式共振腔,产生脉动高压高速空气,应用此脉动空气进行两次引流,即产生脉动高速大风量灭火气流。这种灭火方式能量利用率高,可以实现瞬间灭火,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复燃的情况发生,有效保护灭火人员的人身安全。该喷枪操作简便,质量较轻,可以灵活作业。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高速空气灭火喷枪进行灭火,可大大提高灭火效率,缩短灭火时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管道用脉冲涡流探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用脉冲涡流探头,包括:底座,其呈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体,开口端上设置有端盖,底座同轴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导向柱,设置在端盖上,导向柱上套接有弹簧,弹簧一端抵接在端盖上,另一端与外壳上端抵接;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其内外相套同轴地设置在底座内的底部,且接收线圈的内径大于激励线圈的外径;检测时,外壳底部置于管道外壁上,底座与管道外壁接触,激励线圈产生跃变的一次磁场,使被测区域感应瞬变涡流从而产生二次磁场,并通过接收线圈接收,即可测得被测区域的壁厚。本发明可实现检测过程中探头与管道的自动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纳微胶囊技术和产品
纳微胶囊技术即将活性物质(芯或内相)用各种天然的 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壁或外相)完全包覆起 来,而对目的物的原有化学性质丝毫无损,然后逐渐地通过 某些外部刺激或缓释作用使目的物的功能再次在外部呈现出 来,或者依靠囊壁的屏蔽作用起到保护芯材的作用。 鉴于纳微胶囊化技术带来的实用价值及其在众多领域中 的应用前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对纳微胶囊 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性能更优的纳微胶囊产品、新 的纳微胶囊制备方法、更佳的乳化方法、更合适的壁材以及 纳微胶囊性能的评价方法等。此外,为了从理论上对微胶囊 的研制进行指导,人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先进的检测 手段对纳微胶囊的形成机理、芯材的释放机理进行了更深入 的研究。我国研究人员对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医药、食品、染 料、涂料、纺织、细胞移植等领域进行了一定的实际应用和较深入的研究,不过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 差距,特别是对成囊机理的分析,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药物控释、缓释及靶向释放等方面的研究还 很不足。 本项目组已研发出多款纳微胶囊技术: 1. 多壁材纳微胶囊技术:采用酪蛋白
中山大学 2021-04-10
微纳结构光纤制备项目
项目简介本项目提出一种微纳结构光纤的制备方法和方案,可以实现光在微纳光纤中稳定传 输,并克服了微纳光纤在封装上的困难,所提出的微纳光纤制备工艺实现将对微纳光纤 的制备与封装结合,有效避免了由普通光纤直接拉锥制备微纳光纤存在的微纳光纤区机 械性能差、结构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等缺点。制备完成的微纳光纤还可通过毛细 管将特殊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材料填充进石英管内,从而形成特殊包层结构的微纳光纤。 为基于微纳光纤在高非线性效应、超连续谱生成、超灵敏度光传感等应用提供理想的解 决方案。 相关研
江苏大学 2021-04-14
微纳光学器件及系统
光刻二维码技术: 纳米光学二维码产品是将光学防伪技术和手机、互联网应用有机结合,开发出的新一代产品,并开发出相关的可追溯系统,形成“一站式”的防伪服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功能材料纳微化技术
纳微结构赋予材料新的功能和功效。利用CO2 辅助雾化制备和组装纳微颗粒结构材料,通过二相或多相流的喷头结构元件膨胀和雾化,根据混合和相分离的变化,组装纳微颗粒结构和形态。根据液滴在射飞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溃散、雾化、溶剂蒸发射飞过程中环境以及混合方式的调节,可形成各种纳微尺度和不同结构组装的颗粒材料。例如,根据多相流结构元件可快速形成高过饱和度快速成析和射流分散这样的特点,可设计给药系统,形成芯囊型或相互包嵌的超微细给药系统。又如用本方法制备的含能材料纳微颗粒,具有独到之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
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因其高局域强度,小局域尺度,高灵敏度等特点,被大量应用在不同领域。但是,几个飞秒的超短模式寿命(dephasing time)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该工作设计的多层结构实现了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和传播表面等离激元的强耦合(图1(a))。动态数值模拟结果也清晰地证明在强耦合下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和传播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之间的能量交换。近场方面,光电子显微镜对表面等离激元模式进行直接成像,大大突破了原有的远场探测技术的限制。并且结合不同激发光源,实现不同维度的探测。结合波长可调的激光光源,光电子显微镜在频域记录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随波长变化的强度演化过程(图1(b))。结合超快泵浦探测技术,光电子显微镜在时域记录下表面等离激元模式随时间变化的演化趋势。该工作更加深入并直观地探测强耦合体系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并通过强耦合中失谐量的改变实现模式寿命的操控,相较于未耦合的局域表面等离模式,强耦合的模式寿命由6飞秒(10-15秒)提高到10飞秒。这一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发展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人工光合成、生物传感等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图1、(a)光电子显微镜和多层结构示意图,(b)远场和近场探测曲线、不同波长激光激发下光电子显微镜记录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分布图。 此研究是由北京大学和日本北海道大学共同合作完成,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杨京寰和重大仪器项目的国际合作者、北海道大学助理教授孙泉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龚旗煌院士和北海道大学Misawa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除了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该工作还得到了科技部、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日本文部科学省及学术振兴会、北海道大学纳米技术平台等单位的支持。目前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飞秒-纳米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的研制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经取得了一批包括此工作在内的阶段性成果。该实验系统的核心仪器是附带低能电子显微功能的光电子显微镜(PEEM), 其激发光的波长覆盖范围从极紫外到近红外(图2)。下一步该实验系统有望在二维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表面介观物理等研究领域大显身手、发挥积极作用。图2、北京大学研究团队的飞秒纳米时空分辨系统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72 7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