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物联网的制造执行系统
项目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江苏省科技计划、无锡市科技计划支持,获得 2012 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授权专利:车间加工设备群加工运行优化的方法(200910031198.9)。 1、项目简介 在车间内建立有线或无线的物联网,并与 ERP、PLM 等进行数据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完成以下功能: (1)将客户订单转化为生产订单,通过电子文档输入订单详细要求和图纸,根据规则排列订单的重要程度,确定下单的净需求量。 (2)根据制造 BOM 进行生产准备,与仓库对接反馈存货数量,确定工装夹具、原料辅料、数控程序的准备计划。 (3)编制每个生产订单的详细生产计划,确定其在每台设备上的开工完工时间或加工顺序,对生产意外事件进行自动计划重排,用约束理论提升计划性能,充分发挥设备效率。 (4)实时监测生产任务进度,通过条形码、射频卡(RFID)、传感器、数据接口等自动采集生产数据和质量数据,记录实际加工过程,实现动态的计划调整。 (5)根据检验规程在现场录入检验记录、触发并管理不合格品评审,进行质量状况的统计分析。 (6)用物联网手段实现自动入库、出库、盘点等功能,自动感应货位,引导传送设备运输。 (7)实现产品的出货管理,包括装车订单合并、装箱排列计划、质保单等等功能的智能化生成等。 2、创新要点 数据采集方式实现了依靠数据终端双向传输数据,在加工中可以进行任意工艺的变换和任务的改变,以及有效的跟踪和控制。实现了仓库的 RFID 感应式入库。外协厂进入控制体系。 3、效益分析 资金需求总额 1 万元/台,对具备 10 台机床的小型车间而言,每年净提高产值 40 万元以上 4、推广情况 无锡市安迈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用于微形貌测量的磁悬浮触针式位移传感器
本发明为用于微形貌测量的磁悬浮触针式位移传感器。包括测量探头、探头支承座、读数传感器、信号处理控制装置。其中触针安装在悬浮式探杆下端,探杆为磁体,探杆设置在探头支承座内并与探头支承座间留有间隙,探头支承座为电磁铁。读数传感器与测量探头对应。设置有信号处理控制装置分别与读数传感器及探头支承座连接。本发明利用磁悬浮支承座和探杆间的磁力作用将探杆和触针悬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固定接触式探杆安装方法,保证探杆和触针的高顺应性,使探杆只能在垂直于工件表面方向作直线运动,从本质抛掉了传统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大大提高测量精度,扩大了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适应了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工业测量需要。
四川大学 2016-10-08
一种基于 FBG 传感器的局部位移测量装置
一种基于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测量局部位移的装置,包括 FBG 传感器、光纤、弹性体、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工作状态下,当被测对象发生位移时,结构的变形会引起弹性体的变形,进而引起光 纤光栅的变形,光纤光栅的变形可通过光纤光栅信号处理器得到,进 一步通过公式可以反算得到被测对象的变形,实现被测对象局部位移 的精密测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油气管道位移监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动桩和基桩,动桩上固定有第一安装平台,第一安装平台上设有第一反射镜;基桩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平台,第二安装平台上设有分光镜、激光器、第二反射镜以及光检测器,上述分光镜、激光器、第二反射镜以及光检测器和第一反射镜构成迈克尔逊干涉仪;动桩的下端与卡箍固定连接,卡箍安装在油气管道的外圆周上,基桩固定安装在油气管道的一侧。本发明的油气管道位移监测装置,通过迈克尔逊干涉法来检测油气管道位移,光检测器得到测量结果,提供了精度保障,采集单元将测得的数据输入处理单元中处理,具有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并且能够做到实时监测。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9
一种亚纳米厚度的纳米孔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纳米厚度的纳米孔传感器。第二电泳电极或微泵、第二储藏室、第二微纳米分离通道、基板、第一绝缘层、亚纳米功能层、第一微纳米分离通道、第一储藏室、第一电泳电极或微泵顺次放置,亚纳米功能层的中心设有纳米孔,第一绝缘层的中心设有第一绝缘层开孔,基板的中心设有基板开口,第一微纳米分离通道中部设有测量离子电流的第一电极,第二微纳米分离通道的中部设有测量离子电流的第二电极。本发明解决了将亚纳米功能层集成于纳米孔的技术难点,其制备亚纳米功能层的方法简单;解决了DNA或RNA碱基穿越纳米孔时由于碱基可能存在的不同取向而导致对碱基与亚纳米功能层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浙江大学 2021-04-11
用于对船舶推进器模型执行力学和轴系振动测量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船舶推进器模型执行力学和轴系振动测量的系统,包括连接壁、磁性盘式联轴器和第一、第二传动轴,其中连接壁呈竖直设置的舱壁结构,并安装在螺旋桨与驱动电机之间;磁性盘式联轴器由两个相互对置且分别安装在连接壁左右两侧的磁盘共同组成;两个传动轴各自设置在连接轴的两侧,并用于将驱动电机和螺旋桨与磁性盘式联轴器分别相联接;此外,在第二传动轴处于连接壁一侧的轴端设置有力传动器,并在中间连接壁上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得电机与螺旋桨及测量元件从连接上彻底隔离,杜绝电机振动给测量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显著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信度,并使得测量系统的水密环节变得容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广州博未特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博未特纳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9-16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是面向车间内部的管理系统,而且在企业范围的信息集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作为面向工厂的管理系统,MES通过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料跟踪等系统功能,对产品订单、质量、设备、资源等进行全面的动态管理;作为将ERP等业务系统与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神经系统,MES将来自ERP系统的计划信息转化为指令下发到过程控制系统,并从过程控制系统中获得生产实绩数据,向ERP系统及时地提供生产实际状况信息。 我们自2000年开始致力于钢铁企业MES的科研开发和系统应用,目前可以提供包括订单和库存匹配、交货期承诺、生产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作业排序、动态生产调度、质量管理、物料跟踪、成品库管理、预防性设备维护、轧辊和机架等热工具管理、生产工艺管理、数据分析管理、对外接口等功能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综合解决方案。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天为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
天为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天为MES)是经过多个应用案例、多个行业的积累,具有丰富客户经验的构件化制造管理专业平台。它能帮助用户运用信息技术快速搭建一个柔性、精细的制造现场作业指挥和控制环境,协助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生产计划,提高企业生产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使用天为MES制造执行系统,可以帮助制造型企业实现对产品明细、物料、计划、生产作业、质量、成本的全面车间管理,实现动态跟踪和控制在制品的进度信息以及物料管理的动态化和准确化,从而显著提高了车间生产计划的动态性和准确性。系统在缩短生产周期,增加设备利用率,提高生产调度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大量减少了产品数据的重复录入和冗余,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准确安全的车间生产数据。此项目已在多个行业上百家企业的生产现场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和应用,用户遍布辽宁、黑龙江、北京、天津、河南、山西、江苏、山东等多个省市,多家用户被评为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天为 MES于2000年被辽宁省信息化领导办公室和辽宁省软件产品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评为“辽宁省优秀软件产品”奖,并被大连市科技金奖奖励委员会评为2000年度“大连市科技金奖”。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位移等分测量定位系列新技术
本技术从原理上区别于传统的位移(包括线位移和角位移)测量,它是利用多个小范围高精度传感器进行大范围位移测量,而其大范围位移测量的精度仅取决于小范围高精度传感器的精度,即本技术是将小范围测量的高精度沿展至整个大范围位移测量,从而使位移测量系统的相对测量精度得以极大地提高(例如:小范围r的测量误差为△r,其相对测量误差为△r/r,若测量范围为L,其中L可是r的数倍,数十倍,甚至上千倍, 应用本技术,则大范围L的测量误差仍为△r,甚至更小,其相对误差减小至△r/L)。 与光栅、磁栅、感应同步器等位移测量技术的比较 无论是光栅,磁栅,还是感应同步器位移测量装置,其测量精度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它的感测目标(光栅和磁栅的的各个栅线,感应同步器的绕组)的均匀分布位置精度(各个栅线及各绕组在测量范围全程的间距均布精度)的提高。而在较大的测量范围内实现感测目标高均布位置精度的难度较大,往往造成成本很高,对环境要求也十分苛刻,甚至无法实现。本技术由于测量原理上的不同,并不要求感测目标的均匀分布,因此,其位移测量精度不受此限制,仅与所用传感器本身的精度有关。 本技术附有的几大优点: 低成本高精度、测量范围大。 用于本技术的传感器可为现有的线位移或角位移传感器产品,因此传感器的选择范围非常广泛,且因传感技术的成熟而使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技术利用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影响传感器精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等,但本技术的测量精度只与传感器在测量时间内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有关,而测量时间一般较短,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则可忽略不计,因而就本技术而言,温度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微乎其微。 本技术无零漂问题。因为传感器所在的任何位置均可作为本技术测量装置的起始零点,对传感器而言没有回零问题,故测量装置无零漂问题 。 本技术无任何理论上的误差,因而其测量精度可随传感器精度地提高而不断 地提高。 本技术可进行静态或动态测量;接触或非接触测量;等分及连续测量。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402 4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