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以聚丙烯腈微
纳米
球制备多壁碳
纳米
管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一维有序的纳米碳质结构和功能材料,具有比强度高、导热系数高、电导率高、表面活性高和耐化学腐蚀等特点,可在吸附、储能、储气、纳米器件、催化剂载体、高性能结构和功能复合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复合材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强度等性能,其制备成本又远低于单壁碳纳米管,可望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这种广泛程度取决于对其在规模化、低成本、高纯度制备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 本技术是一种以聚丙烯腈微纳米球制备高纯度多壁碳纳米管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如电弧放电法和激光蒸发法的下列弊端;制备过程所需能量高,成本居高不下;化学气相沉积法需要添加金属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纯度不高,含有无定型碳和催化剂颗粒;聚合物纺丝法得到的碳纳米管纯度和收率低。采用本技术制备碳纳米管,具有不需金属催化剂、纯度高、无需纯化、分散性好和可大规模生产的特点,显著优于从核壳结构高分子微纳米球胶囊出发纺丝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技术指标:多壁碳纳米管直径为15~100纳米且可控,管壁20~40层且可控,长径比大于100且可控,纯度大于 99%。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纳米
石墨烯-碳
纳米
管-离子液体复合膜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石墨烯-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复合膜及其制 备与应用,该纳米石墨烯-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复合膜的厚度为 4000nm 至 6000nm,该纳米石墨烯-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复合膜由多个石墨烯片 层相互叠加形成,相邻的两个所述石墨烯片层之间的间距为 20nm~ 50nm;相邻的两个所述石墨烯片层之间均分散有碳纳米管和离子液 体。本发明所述的复合膜比表面积高,并且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电化 学活性,可广泛应用于纳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有层次结构的
纳米
立方体和
纳米
铁花状结构的制备方法
一种有层次结构的纳米铁立方体和纳米铁花状结构的制备方法,具体作法是:取不锈钢片和钛片、不锈钢片和钛片的面积比为2.5∶1,依次用400,600,800目砂纸抛光,清洗3-5次;超声30分钟,取出备用;配置含450g/L的FeCl2,抗环血酸1.4g/L,氟化铵0.8g/L,复合氨基酸0.7g/L,柠檬酸0.086g/L,0.05mol/L盐酸的电镀液;以处理后的钛片做阴极,不锈钢片做阳极,进行0.1A的恒电流电镀,电镀时间为3-60s;电镀完后取出钛片,即获得纳米铁立方体或纳米铁花状结构。该方法制得的纳米铁为立方体及花状结构,比表面积大,活性好,且设备简单,能耗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北方山楂生物转化
加工
技术与产品
长期以来,山楂鲜食的疲软和加工技术的薄弱与老化严重制约着山楂种植与加工产业的发展,针对此背景,本项目系统的研究了山楂果实的品质成分和营养功能特性,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开发出了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高品质凝胶食品、健康食品原料、山楂发酵饮料等系列产品,引领行业技术革命。主要体现为: (1)山楂寡糖的生物加工及寡糖基天然食品防腐剂:项目首次发明了山楂寡糖连续大量生产的轴式-仿膜式生物反应器,稳定的生产出平均聚合度 5.4 的山楂寡糖;开发的寡糖基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饮料、面制品和肉制品等食品上的保质保鲜效果显著优于目前市售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山梨酸钾和天然食品防腐剂Nisin与那他霉素。 (2)山楂寡糖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与机制:首次发现聚合度 5-8 的山楂寡糖具有显著的抑制肥胖、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内脏脂肪蓄积的功能,并阐明了其通过 ADP/AMPK 和 ADP/ PPARα 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作为健康食品原料/配料,在相关企业推广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作用反馈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3)高品质糖制凝胶食品加工技术:首次系统的阐明了山楂果胶的化学构造和食品学性质,通过生物酶法修饰技术,提高了山楂果胶的凝胶性和粘弹性,在生产高品质山楂糖制凝胶类食品上取得了技术突破。 (4)山楂制汁及山楂酵素饮料生产技术:研发的中温结合酸性微环境控制技术和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分解技术成功解决了目前山楂汁生产中存在的褐变和褪色等瓶颈问题,极大的降低了山楂汁中的甲醇含量。利用选育驯化的植物乳杆菌发酵山楂果汁,开发出了功能、营养和色香味俱佳的山楂饮料,填补了市场空白。 (5)主要成果及应用情况:经过项目的运行,授权发明专利 5 件,发表相关论文 60 余篇,其中 SCI 检索 30 余篇,培养研究生 50 余人。项目技术和产品在相关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 3.52 亿元。项目成果同时对辽宁省食品加工业和山楂种植与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近年新增山楂种植面积 2 万多亩,每年为辽宁省解决 10 万多吨山楂的销售出路,为果农增加收入 4 亿多元,辐射经济效益达 10 多亿元,为社会提供了 300 多人的就业机会,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蓝莓深
加工
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课题组自2003 年开始围绕蓝莓深加工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展开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创立了我国蓝莓深加工技术集成体系。针对此研究,课题组制定蓝莓地方标准1 项,出版专著1 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 余篇(其中被SCI、EI 检索21 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 项。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蓝莓深加工基础理论研究:首次发现蓝莓花色苷对环磷酰胺(一种常规抗肿瘤药物,但对心脏有很强毒副作用)致大鼠肝、心脏、肺的损伤具有预防保护作用;开展了花色苷抗氧化、抗疲劳、提高视力等机理方面的深入研究;对蓝莓果渣及叶中多糖及黄酮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生物活性鉴定,为蓝莓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蓝莓深加工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国内43 个主栽品种的加工特性进行研究,首次建立了我国蓝莓品种加工适应性评价体系;采用生物技术法提取花色苷,提取率显著提高;通过微胶囊包埋和分子修饰提高蓝莓花色苷的稳定性;依托蓝莓果酒低温控温发酵技术、蓝莓果脯低温真空渗糖技术、蓝莓膨化联合干燥及制粉技术、蓝莓速冻轻简化技术装备开发及蓝莓果汁压榨无氧真空破碎等多项技术开发了多个系列蓝莓深加工新产品。 (3)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明确蓝莓采后病害发生原因、衰老机理,找到最佳防治措施及贮藏条件。采用200-600mg/L 的纳他霉素有效防治灰霉病;2首次利用外源水杨酸调控诱导采后果实,结合高CO2 冲击处理和箱式气调技术(5%O2+30%CO2)进行贮藏,贮藏效果显著。形成了一整套以蓝莓贮藏与深加工技术为核心的关键技术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蓝莓加工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通过该技术体系实施,蓝莓鲜果采后损失率降至10%以下;贮藏期由30d 延长至95d;花色苷提取率较传统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49.35%;通过包埋及分子修饰,对光、热稳定性提高33.7%;果脯完整率达到95%以上;果实出汁率提高5.3%;开发新产品12 个。 该成果在辽宁(沈阳、丹东、庄河、抚顺)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湖北、云南、江西等地企业开展推广应用,累计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31.96 亿元。2015.3.27 科技日报针对本课题组在蓝莓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报道。现在蓝莓深加工示范项目区已经建设成为以观光度假、科普教育、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庄园,体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科学合理地把握玉米
加工
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呈现强劲发展之势,过大的发展规模不仅引发了玉米本身价格的上涨,而且对玉米相关产业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负面效应.为促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前提下,对玉米加工业发展投模进行控制,实施玉米加工业向原料优势区域集中的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玉米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建立与玉米加工业相适应的玉米种植业结构,实施玉米产业化经营.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西南麦区小麦
加工
品质形成机理研究
项目阶段:在研
四川农业大学
2021-04-10
西南麦区小麦
加工
品质形成机理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
2021-02-01
高精密微细铣削
加工
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高精密微小几何特征零件在航空航天、国防、医疗等领域的产值已超过千亿美元。目前,我国主要用传统设备对这些零件进行微细铣削,存在着精度低、耗能高、占地空间大等突出问题。另外,超精密微细铣削设备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高端超精密微细铣削设备还对我国禁运,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精密微小几何特征零件的精密加工与相关应用行业的发展。通过本项目高精密微细铣削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解决了以上突出问题,取得了高精密微细铣削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重大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创新研究成果如下: 1.发明了系列超精密微细铣削机床,提出了小型超精密微细铣削机床创成式精准设计方法,解决了超精密微细铣削机床的创新研发问题。与国内目前用于微细铣削的主要加工机床相比,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节约了70%的能源和75%以上的占地空间。 2.发明了系列微细球头铣刀,切削部旋转包络球面直径为50μm~1000μm,前刀面与后刀面均为直纹面,从原理上保证了切削刃轮廓制备误差≤±2μm。提出了微细铣刀的直纹面组合设计方法,研发出了其制造关键技术,解决了超硬微细铣刀的创新研发问题。 3.发明了微细铣削用工件姿态微调整装置,工件上表面调整精度达1.7μm,减少了超精密微细铣削时40%的工件调整时间。提出了微细铣削工件姿态微调整夹具设计方法与技术,解决了工件姿态微调整夹具装置的刚度与阻尼优化匹配的问题。 4.提出了微细铣削的微观关系模型与微细铣削临界工艺参数分析优化方法,解决了塑性材料微细铣削尺度效应所对应临界条件的判定、硬脆性材料塑性切削判定准则不统一的问题,为超精密微细铣削装备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撑理论与技术。 本项目研究成果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研发的微细球头铣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67篇,其中被SCI/EI收录47篇。所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市场需求度高,不但能够替代进口产品,而且具有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社会效益显著。 本项目成果附加值高,已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近3年,新增产值149590.2万元,新增利润21520.6万元,经济效益重大。
山东理工大学
2021-04-22
食品
加工
中生物毒素控制创新技术与应用
1、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江南大学孙秀兰教授主持的完成的,成功扭转了我国长期以来食品 企业规模化脱毒技术和设备不足的局面,获 2018 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主要创新内容及技术突破: 构建了高效抑制产毒真菌生长并降解毒素的食品级发酵菌株:针对传统发酵 工艺,构建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降解菌株稻壳固定化技术和生物酶定向脱毒技术,实现毒素形成的源头控制; 建立了毒素降解中间产物潜在毒性传感评价新体系:针对消减过程中毒素毒 性效应变化,构建基于毒性靶点基因、特异性生物蛋白、代谢标志物的细胞微流控和荧光传感技术,实现毒素降解过程中产物潜在毒性及联合毒性效应的高效评价;创制了毒素高效去除与降解一体化技术:针对单一化学降解对组分本身的破坏,构建高频超声、磁分离协同纳米催化降解一体化技术,实现降解过程中毒素产物有效控制。 系统集成工业化生产脱除设备及现场检测装置:集成产毒基因茎环探针、离 子液体介导及端面场效应增强材料,建成工业化“超声+臭氧”毒素稳定去除装置,形成主动干预调控技术策略,实现了产业化推广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25
26
27
...
554
5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