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折射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光学薄膜
随着光学器件在日常生活领域越发广泛地应用,对其新功能的需求也加大,其中高折射率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高折射率聚合物(HRIP)。近来,由于其在高级光电制造中的潜在应用,HRIPs已经吸引了相当多的关注,例如先进显示设备的高性能基底,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光学黏合剂或密封胶材料,高级光学应用中的减反射涂层,193-nm浸润蚀刻光阻剂,和微透镜组件中的电荷耦合式装置以及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然而,一般普通聚合物的折光指数的范围在1.30~1.70之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要求更高的折光指数(大于1.70,甚至 1.80)。由高折射率无机纳米粒子和有机高分子基体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轻易地获得高的折光指数。本项目将高折射率的无机纳米粒子炭黑、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添加到各种聚合物基体中,获得高折射率光学薄膜,且通过对无机粒子和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设计,使得无机粒子少量填充即可获得高折射率光学薄膜。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微纳米颗粒复合制备功能性粉体材料
1 成果简介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纳米粉体技术的发展,如何合理分散和使用纳米粉体材料已经成为制约该技术应用的瓶颈。因此,各类纳米粉体根据用途而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制备用户方便使用的“功能性微纳米复合粉体材料” 也就逐渐形成了市场。 该技术的特点是:借助微米级母粒子与纳米级子粒子的复合,完成对纳米粉体的有序分散和实现纳米颗粒对微米颗粒的包覆;或者是将不规则的颗粒整形处理,从而制备不同类型的功能性复合粉体,满足新材料功能的需要。这一新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解决了许多航空、航天、电子、生物、材料、医药、涂料、冶金等行业对新一代粉体材料的需求。2 应用说明 图 1 生产功能性微纳米复合粉体材料的技术路线 采用我们研制的 PCS-II 型粉体复合机,借助机械冲击的方法对粉体颗粒进行表面处理,有目的地改变其物理化学特征、表面结构和颗粒的形貌特征。 产品的特点是:功能性:根据需要制备具有特定新性能的复合粉体材料,如导电导热粉体、高流动性粉末、球形化石墨粉体、氧化铝弥散铜粉、碳化硅弥散铝粉等;以壳代核:节约贵重原料,如包覆银的聚合物(铜、铝)粉体、包覆铜的铁(铝)粉体等;以微米颗粒为载体分散纳米粉体,如包覆碳纳米管的聚合物(铜)粉体、包覆纳米二氧化硅的橡胶粉体、包覆纳米氧化铝的聚合物粉体等。3 效益分析不同产品的市场背景和成本都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系统分析。
清华大学 2021-04-13
蛋白-原花青素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纳米颗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蛋白‑原花青素复合纳米颗粒,以脯氨酸蛋白为载体,原花青素与脯氨酸蛋白通过自身的亲和作用复合在一起,装载率为33.5‑62.3%,尺寸小于300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小于0.3。制备方法在45‑53℃条件下将脯氨酸蛋白溶液保温搅拌,然后滴加相同体积的原花青素溶液,滴加完毕后在45‑53℃条件下搅拌2‑5h,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冻干。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皮革用膨胀型胶原基纳米复合阻燃功能材料
本发明公开的皮革用膨胀型胶原基纳米复合阻燃功能材料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1)用季戊四醇双磷酰氯、含氮氨基化合物和羟甲基膦盐为原料制备膨胀型阻燃性化合物;(2)用胶原蛋白对有机蒙脱土进行改性以获得胶原基改性有机蒙脱土;(3)采用插层复合法将膨胀型阻燃性化合物和胶原基改性有机蒙脱土进行插层复合。该材料既含有与皮革胶原纤维具有良好反应活性和有一定鞣性的亲水性羟甲基基团,又含具有增强增韧作用,与皮革胶原纤维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胶原基改性的有机蒙脱土,能同时赋予皮革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复鞣填充性能,是一种添加量少,阻燃效率高,相容性好又耐久的皮革阻燃功能材料。
四川大学 2016-10-27
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
碳纳米管的优越电磁波吸收性能, 在军事领域及民用领域里有潜在的 巨大用途。碳纳米管吸波材料对于国家安全、隐形作战装备研制、具有十 分重大的意义。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还可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 可用于抗静电、电磁屏蔽,减少或者消除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及电磁设备 的干扰。 本研究显示碳纳米管 /聚合物复合吸波材料具有优良的雷达波吸收性 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
南昌大学 2021-04-14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宏观性能评估方法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目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影响因素复杂,制备结果不确定性大。 针对此难题,本成果建立了一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评估标准,将碳纳米管界面空间填充程度与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联系起来,实现最终复合材料性能的评估和预测。 本成果基于碳纳米管微观形貌表征和电镜分形维数计算,研发了一种碳纳米管界面的数量和均匀度(即界面空间填充程度)评估方法,首先,实现碳纳米管分形界面空间填充程度的定量化表征。其次,基于该定量化表征方法阐明碳纳米管界面空间填充程度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机械强度分别随界面空间填充程度的增大呈指数和线性增加。这种对应关系建立起了界面空间填充程度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宏观性能间的直接联系,且该联系与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碳纳米管分散方法、碳纳米管浓度、碳纳米管类型以及复合基体无关。本成果普遍适用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评估,也可推广至各类纳米填充复合材料,对于指导纳米填充复合材料的制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铁电纳米粒子/蓝相液晶复合显示材料
所属行业领域 平板显示及光通讯 成果简介 蓝相液晶由于具有快速的电光响应速度(亚毫秒级)、无需彩色滤光片、无需取向处理、无需视角补偿膜等优点,而被誉为最具革命性的新一代液晶显示材料。然而目前蓝相液晶材料存在蓝相温域窄(通常仅有1~3oC)、驱动电压高以及电光迟滞等问题,限制了其产业化进程。本成果通过开发纳米粒子掺杂蓝相液晶复合显示材料,具有较宽的蓝相温域(-10~10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复合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的复合方法及其装置。该复合方法,通过机器视觉技术测定 GDL 偏角,催化剂层偏角,根据角度差值引导机械手对 GDL 旋转纠偏。纠偏完成后测定和计算 GDL两条边缘的交点坐标距离 GDL 采图相机视野中心的 X 和 Y 向偏差,测定和计算催化剂层两条边缘的交点坐标距离催化剂层采图相机视野中心的 X 和 Y 向偏差,并结合两个相机的机械安装位置,计算出 GDL与催化剂层的位置综合偏差,该综合偏差用于引导机械手将 GDL 与催化剂层精确复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智能快热电器 ——基于柔性超薄复合膜的高效电热转化
智能高效电热转化项目主要专注于新型柔性纳米复合电热薄膜材料的研发及其在快热高温电器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已拥有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国家专利17项(其中11项已经授权)。项目团队向目标客户提供高效、低能耗、低成本、超薄轻质柔性适用于各类电器的电热膜材料及智能控温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的主要产品“智能快热电器”核心部件是纳米无机碳/氧化物复合薄膜材料··· (厚度仅10微米、电热转化效率达80%,具有纤薄、耐高温、轻便、稳定性强的优点),并基于柔性非金属导线技术和智能化电源管理
南京大学 2021-04-14
强化淹没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生物处理工艺
在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王宝贞教授主持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水污染控制研究中心)自主研发成功国内外首创的专利技术——强化淹没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生物处理工艺(简称EHYBFAS工艺,专利号200620017991.5)。参与研发人员主要有:金文标、曹向东、王淑梅,以及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05级部分研究生、2006级部分研究生。该技术不仅实现了污泥停留时间跟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且实现了悬浮态活性污泥的停留时间与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233 2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